?

高職院校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踐

2016-12-12 07:17宋衛東許建峰
科教導刊 2016年29期
關鍵詞:教育體系構建實踐教學

宋衛東+許建峰

摘 要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各企事業單位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大。在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過程中,“單一型”高職人才不能滿足用人單位的需求,實踐經驗豐富、專業技能扎實的職業學生更受用人單位的歡迎。因此,在職業教育中,“校企聯合”等實踐教育模式得到了蓬勃發展。本文針對當前高職院校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意義、實踐措施、發展問題進行探究,供同行業工作者借鑒參考。

關鍵詞 高職院校 實踐教學 教育體系 構建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6.10.008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the demand of various enterprises and institutions to compound talents is increasing. In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single" higher vocational talents can not meet the unit demand, rich practical experience, solid professional skills of vocational students more benefit of welcome. Therefore, in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school enterprise union" and so on the practice education pattern has obtained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In this paper, the construction of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ractical measures, development issues to explore, for the same industry workers for reference.

Key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practice teaching; educ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1 高職院校實踐教學體系的含義

在高職院校的教育課程中,學院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有著很高的要求。從廣義上說,實踐能力指的是學生所具備的操作能力、專業技術和實踐手法。它是職業教育的發展重心,也是經濟時代下“復合型”人才發展的主要表現。在傳統的教育發展形式中,教育部門在進行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存在“紙上談兵”的發展誤區。職教事業的發展促使很多學院改變了傳統的教育模式,開始推行“實踐教學為主體”的教育發展形式。對于職業學生來說,這一模式的開展能夠學生具備專業的技術能力、綜合素養、交際水平和開創精神,是塑造復合型人才的發展基礎。

實踐教學體系的設計依靠學生所具備的能力結合和素質結構,重點加強學生在課內探討、課外實踐的各項表現。在各項實訓活動中,為高職院校學生搭建一個專業的發展平臺,逐步提高學生的各項素質和通用能力。通過積極開展社會實踐、科技技能、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選修、第二課堂等互動,為學生開辟一個自主學習、自主創新的空間,充分滿足學生的個性發展。

因此,高職院校要通過多種教育手法,提升高職院校的專業建設和課程改革,組成科學、系統、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

2 高職院校實踐所應該遵循的發展原則

2.1 實踐教育方式的連續性

“以就業為導向”是高職院校的教育方向。在實踐教學體系中,通過以“親身實踐”的教學方法,能夠使學生獲得更強的工作技能和實踐能力。

高職院校教師要根據職業學生的發展階段,進行科學、全面、完整的教育策略。根據每一名學生的特點和專長,提供全方位的實訓策劃。建立學生實踐檔案,培養學生的認知能力,進一步保障實踐教育體系的完整性和連續性。使整個實踐教育課程構成一個層次分明、內容清晰的教育實踐體系。確保實踐教育課程在學生職業課程安排中保持50%的教學份額,逐步提升職業綜合素養的發展水平。

2.2 實踐技能教育的針對性

在高職教育專業的培養目標上,教師要通過具體的培養目標,使職業教育課程能夠更加貼近學生的崗位需求和培養目標,始終將“實用性”作為學生職業基本技能的基礎。通過制定專業的教學計劃、掌握實踐課程的發展重點、明確的集訓項目和實訓指導等形式,使學生能夠在教學過程中體驗到實訓教學的針對性和。同時,將課程內所存在的教學資源和教學技能進行整合,使學生能夠更加深入的了解實踐崗位上自己可能面臨的挫折和困難,為學生后續的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

2.3 實踐教學內容的豐富性

在職業院校實踐內容的構建中,實踐教學的內容存在著豐富多彩的表現形式。例如,課程實驗、教育實習、發展實訓、職業引導、課程設計、畢業設計、公益實踐等等。這些活動能夠使學生對自己的實踐生涯保持興趣,增加閱歷,在教育成效上也更加顯著。使實踐教育體系的構建符合用人單位對人才的渴求,確保學生在走上工作崗位后,具備專業的工作技能、豐富的工作經驗和創新的工作手法。

3 當前高職院校實踐教學體系中的常見問題

3.1 實踐教育缺乏科學指導

在高職院校的實踐教育目標上,對實踐教學理論的探究已經從粗放型轉移為精細型,這無疑為職業教育的發展奠定了扎實的基礎。在高職院校的發展現狀上,普遍存在著教育指導體系的缺失。很多職業院校在創業目標、課程培養、教育需求等方面存在漏洞,難以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一些高職院校在專業課程的設置上無法達到相應的教育水平,難以實現對高職教育的創新和開拓。再加上一些院校在實踐理論和技能上融合不足,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理論和實踐機制。

3.2 缺乏專業的師資建設

在職業教育的實踐體系下,除了要求各高職院校要具備一定的師資投入,還要建立一支現代化、專業化、科學化的師資隊伍。從整體上看,我國部分高職院校并不具備完善的師資管理模式,教育資源十分缺乏,硬件、軟件資源上都存在教學漏洞,難以形成完善的教育實踐體系。因此,導致當前高職院校師資管理隊伍缺乏創新精神、進取精神,使高職院校教育體系的發展遭遇瓶頸。

3.3 實踐發展方式的斷層

在實踐教育模式的構建上,很多教師對實踐教學體系的認識存在偏差。實踐教學的內容有待進一步的發展和優化。

一方面,企業對高校職業實踐教學的參與意識不強,使實踐教學體系不夠完善,缺乏嚴謹的教育管理制度和評價制度。很多院校往往在大三階段才開始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而在大一、大二階段則忽視了實踐課程的開展,使實踐教學改革的形式難以深入,從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因此在高職院校實踐發展方式上出現了斷層,難以滿足高職學生的全方位發展。

3.4 學生創業意識的缺乏

在創業意識的培養上,很多職業院校過于關注學生的專業能力,對學生自身具備的創新意識和創業素養缺乏提升。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不夠。這一錯誤的思想導致學生的性格、心態、思想發生變化,特別是很多職業院校的學生過于依賴“就業”,而忽視了“創業”,沒有形成“先擇業再就業后創業”的認識,使自身實踐能力呈現出發展弱勢。

4 如何強化高職院校實踐教學體系構建與實踐

4.1 培養科學規劃、組織健全的實踐模式

在高職院校的機構設置上,廣大職業教育工作者要采用“系統化”的管理教育模式,由學校成立職業教育規劃機構,將學院、系別作為實踐體系的分工項目,使學校能夠通過“校企聯合”的教育發展形式,實施不同的教育管理體系,將高職院校的計劃組織、管理協調融合在一起。在專業院校的校務處設置實踐教育機構,由這一部門負責實踐教學體系的建設,從而實現實習教育資源的優化和配置。

例如建立專業性實訓中心、專業實驗教室建設、創立教育基地等形式,在職業教育初期就開始建立實踐計劃,實施“實踐+理論+創新”的發展教育模式,促使高職院校實踐教學體系能夠實現理論和實踐的雙向結合。

4.2 建設師資完善、穩步發展的管理隊伍

為了建立一支科學、完善的教育師資隊伍,高職院校管理者要建立一支科學的教學管理隊伍。這支隊伍承擔著實踐規章、評價反饋、教育評價等任務,通過搜集教學資源、組織交流信息,創新實踐教學模式等手段,在教育實踐體系中起到引導和監督的作用。以學生的實踐教學過程作為隊伍發展核心,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偏向于學生崗位能力和職業技能考核,使學生能夠具備更加稱職的職業資格。

在教育管理隊伍上,要增進對高職院校學生的職業道德素養,通過定期開展教育培訓、教學交流研討,職業教育論壇等形式,使職業教師能夠具備專業的實踐能力和引導技能,進一步強化學生職業資格的標準化和科學化。

4.3 塑造符合發展、不斷進取的創業精神

隨著黨和政府對國家就業問題的關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發展思想不斷深化。因此,在高職院校教育實踐體系的構建中,教師通過宣傳、引導,鼓勵學生具備創新意識、創業能力。使“創業教育”模式作為一項重要的教育工作,融入到職業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中來。還要在教育內容、實踐能力上進行各項培訓,使職業學生能夠通過不同的教育學習模式,親身體驗創業活動,開展風險預估、市場論證、實地調研,豐富學生的創業靈感,使他們從單純的就業模式中脫離開來,提高對就業問題的認識性。

4.4 構建平等完善、多方參與的實踐基地

校外實習項目上,要通過“校企聯合”的教育形式,開展形式多樣的實踐互動。嚴格遵照“面向市場、面向就業”的發展原則,促使學生在企業實習、定崗工作、技術開發等環節中不斷進取,提高學生對企業的適應性。

同時,還可采用實習就業合同簽訂的手法,進一步節約實踐培訓的成本,使他們能夠根據自身專業特點,從大一、大二、大三等不同的階段基礎積淀實踐技能,以“就業任務為導向、服務行動為需求”為基礎,使學生能夠深入實踐崗位中,夯實高職院校實踐課程的發展基礎。

5 總結

綜上所述,在高職院校實踐體系的構建中,通過“教學相長、雙向結合”的實踐教育形式,能夠完善職業教育的教學成果,進一步緩解當前社會環境下,學生就業難、企業用人難的問題。通過完善的實踐教學體制,向社會、用人單位輸大批復合型優秀技術人才。在高職院校教育管理模式上,要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術修養,使學生能夠具有更多的動手操作的機會,實現自主就業、自主創業和自主發展。同時,還要立足于職業院校的發展實際,培養高職院校的實踐能力和職業需求,促進高職院校實踐體系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魯暢.論高職學生就業能力的培養[J].遼寧教育研究,2011.

[2] 王楠,樓勇.高職運用職業信息做好學生就業指導的思考[J].職業教育研究.2011(05).

[3] 蘇文魁,黃麗芹,王強.校外輔導員在高校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中的作用初探[J]學生黨建與思想教育.2011(33).

[4] 劉洪亮.高職院校學生就業指導工作探究[J].文教資料.2011(26).

[5] 王素英.高職教學改革中的實踐性研究.山西科技,2010.4.

猜你喜歡
教育體系構建實踐教學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改革的探索與實踐
關于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思考
烏克蘭高等音樂院校專業設置與學位授予探究
茶學專業校企合作實踐教學探索
《電氣工程畢業設計》 課程的教學設計
環境生態類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體系的構建與實踐
高職院校商務禮儀課程教學改革探索芻議
構建游戲課堂加強體育快樂教學的探究
共情教學模式在科學課堂的構建與實施研究
《數據庫高級應用》教學創新方法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