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用網絡技術促進學生深度學習的幾大策略

2016-12-12 12:15周立群
考試周刊 2016年94期
關鍵詞:網絡技術學習策略深度學習

周立群

摘 要: 隨著社會與科學技術的發展,學習工具不斷進化。推動著學習和教育的變革,小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很大的變化。信息時代,可以通過教育情境化策略、學習個性化策略、網絡協作化策略、多向互動式策略,利用網絡技術促進學生深度學習。

關鍵詞: 網絡技術 深度學習 學習策略

深度學習是一種把知識學習與經驗的拓展、思維的發展、情感價值的建構、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等方面整合起來的學習方式,是一種以促進學生批判性思維和創新精神發展為目的的學習,是在人的大腦內形成新的網絡結構的學習。隨著社會與科學技術的發展,學習工具的不斷進化,推動著學習和教育的變革,小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信息時代,我們可以通過教育情境化策略、學習個性化策略、網絡協作化策略、多向互動式策略,利用網絡技術促進學生深度學習。

一、教育情境化策略

基于網絡技術的情境教育理論認為,學校的學習絕大多數不可能在現實的情境中進行,要達到較理想的教育效果,可以借助網絡技術手段、通過與環境的交互,促使兒童以最佳的情緒狀態主動投入,主動參與,獲得主動發展。如教學《軸對稱圖形》一課時,教師充分利用網絡環境,給學生提供了豐富的網絡資源,有制作軸對稱圖形的方法介紹,有生活中的軸對稱圖形飛機、服裝、北京天壇建筑……學生在虛擬的網絡空間里自主學習,了解軸對稱圖形的特征,并結合網絡技術的功能,在畫圖軟件上畫出軸對稱圖形,用剪刀剪出軸對稱圖形,用紙折出軸對稱圖形,學生經歷學習的全過程,體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感受到同伴協作的快樂,感悟到數學與實際生活的關系,體會到“數學美”。

二、學習個性化策略

網絡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機整合,充分體現了學習個性化策略。在教學中,運用網絡技術為學生創造個別化學習環境,以學生的實際差異為出發點,制定分層次的教學目標,安排教學程序。我們充分發揮網絡教學系統的個別化和交互性功能,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目標和學習方式,自行選擇學習內容(在教師規定范圍內),調整學習進度,使學生的學習過程個性化。如:通過分層施教、分層練習,讓每個學生都擁有同等的學習機會和發展機會。我們設計了3套學習方案,學習方案A小步子、直觀性的呈現方式使學習困難的學生擺脫困境,達到教學的基本要求,成為合格學生;學習方案B“扶中帶放”,中等層次的學生通過電腦引導,學會嘗試、討論、發現、總結,達到教學的發展性目標;學習方案C,以探究性問題為主線,讓學優生通過人機交流和同伴交流,主動探索,形成問題解決的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學生通過計算機可自由選擇學習方案,分層練習,在網絡環境下,教師可以與學生實現多種形式的對話,如對學習能力弱的學生采取專門講解,對自制能力差的學生采取必要的約束,對學習水平高的學生采取擴充學習內容等辦法,這樣有利于個別輔導和因材施教,使學生都能獲取最佳的學習效果。

三、網絡協作化策略

信息時代,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已超越了時空的限制,不同地域、不同時代的人都可以通過網絡進行交流,網絡還使信息資源以多種不同的方式實現集約化共享,使人們便捷獲取。在數學教學中,我們將基于網絡的學習資源的類型分為三類,即本地資源(教師在上課之前把學生需要的部分資料收集整理好,集中在本校網上,供學生參考使用);遠程資源(教師課前運用“page to page”的方法超鏈接到Internet,學生通過超鏈接可以找到需要的資料);廣泛資源(指學生自己運用搜索引擎直接上網收集資料)。我們充分利用校園網系統,通過資源共享,使全體學生共同觀察一個典型的問題情境,通過老師的調控,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分組討論或合作學習,用自己的語言表述見解,評價學習伙伴的學習結果;引導學生通過局域網或因特網對學習資源進行搜索、查詢、分析和利用,培養學生的信息交流、協作和創造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

四、多向互動式策略

現代教育技術為教學提供了豐富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采用計算機網絡的圖文交互操作方式進行教學,能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生動性和趣味性。人機交互的功能可將學生的多種感官調動起來,讓學生全方位地參與學習,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拓寬知識視野,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平等發展的機會。在教學中,充分體現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整合的多向互動性,讓學生參與教學,了解新知識的形成過程,達到目標、過程、結論的遞進。(1)參與教學目標的確立,有助于學生從“要我學習”向“我要學習”轉化;(2)參與教學過程中重點難點的突破,通過人機交互,人與人的交流,實現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多向互動,使學生從“我要學習”向“我會學習”轉化;(3)教師帶領學生回顧反思,引導學生反饋評價,使學生達成共識,走向深入,共享學習成果。如教學《軸對稱圖形》一課時,在課堂上學生通過局域網或因特網對學習資源進行搜索、查詢、分析和利用,通過E-mail、BBS、聊天室等,實現人機、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真正作為主體參與教學活動,增強了學生之間的信息交流,相互啟發,拓展了思維的深度和廣度,培養了團結協作的精神,很好地體現了多向互動的效果。

綜上所述,網絡技術促進學生深度學習,需要強化“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將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融入教學的各個環節,以學生的發展需要為中心,以學生的主體參與為途徑,以學生的個性發展為目標,充分利用網絡技術,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深度學習中得到生動活潑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安富海.促進深度學習的課堂教學策略研究[J].課程·教材·教法,2014年第11期.

[2]閻乃勝.深度學習視野下的課堂情境[J].教育發展研究,2013年第12期.

[3]張浩,吳秀娟.深度學習的內涵及認知理論基礎探析[J].《中國電化教育》,2012年第10期.

猜你喜歡
網絡技術學習策略深度學習
高中生數學自主學習策略探討
MOOC與翻轉課堂融合的深度學習場域建構
大數據技術在反恐怖主義中的應用展望
淺析網絡技術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發展
計算機網絡技術與電子信息工程點滴談
計算機網絡技術對物流信息化的影響
深度學習算法應用于巖石圖像處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積網絡的人臉年齡分析算法與實現
一種使用反向學習策略的改進花粉授粉算法
基于微博的移動學習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