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運用弗洛伊德人格結構理論淺析《被占的宅子》的空間結構

2016-12-13 20:22陳敬豪
文藝生活·中旬刊 2016年11期
關鍵詞:空間結構

陳敬豪

摘 ? 要:《被占的宅子》(Casa Tomada)是阿根廷著名作家科塔薩爾創作的短篇小說,出版于1951年,是科塔薩爾早期“奇幻文學”的代表作。小說中的古宅是重點內容,其空間結構與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中的人格結構理論有著緊密的關聯。本文將以弗洛伊德人格結構理論為基礎,淺析《被占的宅子》中古宅的空間結構。

關鍵詞:《被占的宅子》;空間結構;人格結構理論

中圖分類號:I207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32-0053-02

一、前言

胡里奧·科塔薩爾(Julio Cortázar)(1914-1984),阿根廷著名作家,拉丁美洲文學爆炸的代表人物之一,與卡洛斯·富恩特斯(Carlos Fuentes)、加西亞·馬爾克斯(García Marquez)以及巴爾加斯·略薩(Vargas Llosa)合稱“文學爆炸四杰”。其作品《被占的宅子》以第一人稱的視角向讀者講述了一個奇幻的故事。敘述者“我”和妹妹伊雷內住在曾祖父母留下的古宅之中,宅子面積非常大。他們二人從不工作,每天僅僅是早起打掃衛生,然后吃午飯。伊雷內酷愛織衣服,而“我”則是鐘愛法國文學。在“我”花了大段篇幅介紹這個古宅的空間構造之后,小說進入了關鍵環節。有一天,“我”去廚房煮水,聽到了從宅子后半部分傳來的噪音?!拔摇焙鸵晾變日J為宅子已經被不明入侵者占領了,之后便放棄了房子的后半部分,居住于前半部分。又過了一段時間,噪音再度出現,而這次的噪音并非從宅子的后半部分傳來,而是從前半部分的廚房傳來,這時“我”和伊雷內意識到宅子已經完全被占領了,于是匆忙逃離了宅子。

二、運用弗洛伊德人格結構理論對古宅空間結構分析

首先,我們分析一下運用弗洛伊德人格結構理論解讀本小說的可能性。弗洛伊德的人格結構理論是以人為分析對象的,那么我們如何運用它對無生命的古宅進行分析呢?在《被占的宅子》中,古宅是非常重要的,小說中有大量關于古宅的描寫。小說以《被占的宅子》為題,突顯了古宅在文中的重要性。正如小說中“我”所說,“然而,這所古宅和伊雷內是我所喜歡談論的,至于我,則是無足輕重的?!睆倪@里我們可以看出,作者把古宅和人同等看待,使古宅成為了小說中的另一位主角,并用它來反映“我”和伊雷內的人格,這就為我們用弗洛伊德人格結構理論對古宅進行分析打下了基礎。此外,科塔薩爾在一些訪談中曾經說過,“《角斗士》系列中的作品都是我對于精神病的自我治療。我是在受到精神病折磨的情況下創作出這些小說的。我能意識到我得了精神病的原因很簡單,當我在奇維爾科伊當教授的時候有許多空閑時間,我把弗洛伊德的所有作品都讀了一遍,并且著迷于此”。①從此我們可以看出,作者對于弗洛伊德的理論非常熟悉,他很有可能將這些理論運用于《被占的宅子》這部小說之中。因此,運用弗洛伊德人格結構理論對古宅進行分析是可行的。

既然要對古宅進行分析,那么我們必須首先了解古宅的空間結構。在小說中,作者特意用了一大段篇幅對古宅的空間結構進行了詳細的介紹?!拔以趺纯赡芡浌耪牟季帜?。餐廳,掛著哥白林掛毯的大廳,書房以及三間寬大的臥室,都是位于古宅的后半部分,它面對著羅德里格斯·佩尼亞街道。只有一道裝著堅硬的橡木門的走廊把那部分與古宅前半部分分隔開,前面有浴室、廚房、我們的臥室以及連接臥室與走廊的客廳。走進門廊,推開玻璃門,便進入了客廳;兩側是我們臥室的門,對面是通往古宅后半部分的走廊;沿著走廊向前走,會看到橡木門,門的另一側便是古宅的后半部分,亦或是在走到橡木門前的時候向左拐,再順著一條窄道往前走,便可以看見廚房和浴室。當橡木門打開的時候,人們會感覺古宅非常大;要不然,它看上去就像一所現在建造的那種幾乎轉不開身的房子?!?/p>

根據作者的描寫,他將古宅分為了前、后兩個部分。然而,如果我們考慮到主人公在古宅中的行為習慣,實際上古宅應該被分為三個部分。兩位主人公大部分時間都在他們的臥室中度過,伊雷內不停地織衣服,而“我”則是鐘情于法國文學,只有在做飯、煮水的時候他們才會去廚房,而至于古宅的后半部分,二人更是只有在打掃衛生的時候才會光顧?!拔液鸵晾變纫恢弊≡诠耪倪@一邊,幾乎從沒有去過橡木門的另一側,除非是為了清掃”。因此,按照主人公的行為習慣,我們可以把古宅分為以下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我和伊雷內居住的那部分空間。這部分主要包括“我”和伊雷內的兩間臥室、通向古宅后半部分的走廊以及連接臥室與走廊的客廳。第二部分是古宅的翼部(橡木門前左轉的那片區域),主要包括廚房和浴室。第三部分則是古宅的后半部分,也就是之后傳出噪音的那部分空間,主要包括書房、餐廳和三間寬大的臥室。

根據弗洛伊德人格結構理論,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所組成的。所謂本我,就是本能的我,完全處于潛意識之中,是一種與生俱來的人格。本我是一個混沌的世界,里面充斥著各種基本的欲望,如饑餓、干渴、性欲望等等。弗洛伊德把它形容為“巨大的深淵,一口充滿沸騰刺激的大鍋”。本我遵循弗洛伊德的“快樂原則”,從不考慮客觀現實因素,只追求欲望立刻得到滿足。本我不關心價值、善惡和道德,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不惜付出一切代價。自我,是面對現實的我,它是通過后天的學習和環境的接觸發展起來的,是意識結構的部分,按照弗洛伊德的“現實原則”活動。自我是對本我人格的繼承與發展,它既要滿足本我的需要,也要按照客觀現實行事,甚至需要按照超我的道德要求去約束本我的需要。因此,自我受制于三方面因素:本我、超我、現實。它在本我的非理性需要、現實的約束以及超我的道德約束之間起調節作用。超我,即道德化的我,是人格結構的最高層,是由于個體在生活中,接受社會文化道德規范的教育而逐漸形成的,是人格結構中專管道德的司法部門。它相當于人們所說的良知、理性。超我按照“道德原則”活動,其主要功能是限制本我的活動,以高尚的道德為準則抑制各種各樣的基本欲望;引導自我,使自我的人格日趨完善,最終達到超我的境界。

古宅的后半部分代表著超我的概念。首先,后半部分有一個書房,圖書代表著知識,代表著道德,人們通過讀書了解各種道德觀念,提高自身的修養,逐漸達到超我的境界。其次,小說對于古宅后半部分描寫甚少,“我”和伊雷內幾乎不去那片區域,這使得古宅的后半部分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這層神秘面紗與超我的神秘感不謀而合。超我,作為人格的最高層次的存在,普通人是很難達到的,人們對于超我人格的實現從來都是可望不可即,這就給超我增添了幾分神秘感。古宅的翼部有一間浴室和一間廚房,兩者代表著本我的概念。不論是廚房還是浴室,所體現的都是人的基本欲望。廚房代表著人們饑餓的基本欲望,浴室則是代表著人們愛好潔凈的基本欲望,而這兩種欲望都是與生俱來的。因此,廚房和浴室是本我的象征。而自我則是由古宅的前半部分所體現出來的。古宅的前半部分是“我”和伊雷內的起居室,代表著一種常規的、理性的生活,這正是自我所主張的生活方式。

弗洛伊德認為,在通常情況下,本我、自我和超我是處于協調和平衡狀態的,從而保證了人格的正常發展。如果三者失調乃至破壞,就會產生心理障礙,危及人格的發展。在小說中,古宅的自我空間就發生了混亂。造成這種混亂主要有三方面因素。首先,小說中隱晦的提及了“我”與伊雷內不正當的亂倫關系?!拔覀冇袝r甚至認為,正是這座古宅不允許我們各自結婚。伊雷內甚至不需要理由就拒絕了兩個求婚者。至于我,在和瑪利亞·愛斯特爾訂婚之前,她就死了。我們已經40歲了,始終帶著一種無法言明的想法:我們兄妹間這種簡單的、沉默的同居,對于結束我們祖上奠定的家譜是很有必要的”。所有的關于兩人亂倫關系的談論都發生在古宅的前半部分,即自我的空間內。根據弗洛伊德人格結構理論,性欲望屬于基本欲望,應該歸于本我一類。然而,在小說中,它卻從未出現在古宅的本我空間之中,而是出現在了自我的空間之中,這說明古宅中的自我空間開始出現混亂。此外,“我”和伊雷內在古宅內重復、單一的生活方式也增加了自我空間的混亂?!拔摇焙鸵晾變让刻煸诠耪淖晕铱臻g內重復著同樣的事情,“我”反復地閱讀,伊雷內則是不停地織衣服。這種單調而缺乏創造力的生活方式顯然是屬于本我的范疇。對于“我”和伊雷內的生活,小說中有這樣一段描寫,“我們不需要賺錢糊口,鄉下每月都會給我們送錢,錢是不斷增加的。但伊雷內就是喜歡織衣服……”。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我”和伊雷內生活富足,伊雷內織衣服只是因為單純的喜愛,這恰恰印證了本我的“快樂原則”。因此,“我”和伊雷內的生活方式使古宅的自我空間變得更加混亂。此時,古宅的后半部分——超我空間察覺到了這種混亂,并通過制造奇特的聲音迫使“我”和伊雷內做出改變。然而,“我”和伊雷內卻鎖閉橡木門,把超我空間封閉起來,企圖以此逃過超我空間的審判。鎖閉橡木門之后,“我”和伊雷內在自我空間內仍然重復著他們那單調的生活?!耙晾變群軡M意,因為她有更多的時間織衣服了……我開始翻看我父親的集郵冊,用來消磨時光……我們過得很好。我們慢慢地什么也不去想了,原來毫無思想地生活著也是可以的”。此時的“我”和伊雷內不僅過著重復、單調的生活,甚至可以毫無思想地生活,這儼然已經退化至本我的范疇。至此,古宅的自我空間已經混亂不堪。此時,古宅中再度出現了奇特的聲音,這是超我空間為了維持自我空間的秩序,對“我”和伊雷內實施的又一次制裁。這一次,超我空間占領了本我和自我空間,迫使“我”和伊雷內只得逃離古宅。

三、結語

對于《被占的宅子》這部小說,文學界存在著各種各樣的解釋。有些學者通過這部小說研究科塔薩爾式奇幻寫作手法;有些學者研究其與庇隆政府的關系,并把它當做一部反庇隆主義的小說;還有些學者研究其中的神話因素,認為“我”和伊雷內是亞當和夏娃的象征。鑒于筆者能力所限,本文僅通過弗洛伊德的人格結構學說,對《被占的宅子》的空間結構進行了分析。

注釋:

①Prego, Omar Julio Cortázar (la fascinación de las palabras), Montevideo, Trilce, 1990, p.255.

猜你喜歡
空間結構
國內歷史文化街區研究綜述
道路綠化帶的不同空間結構對污染物擴散的影響
淺析馬蒂斯繪畫作品的形式語言
河北燕郊的空間結構規劃
基于因子分析的廣西旅游產業發展指標分析
基于空間結構視角:絲綢之路旅游節事活動網絡化發展模式構建
有關建筑空間結構的設計及其優化探討
長沙城市物流空間結構復雜性特征和演變規律分析
淺談建筑空間結構的設計與優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