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隴東民歌的音樂特征

2016-12-13 21:59強占全
文藝生活·中旬刊 2016年11期
關鍵詞:隴東音樂特征民歌

強占全

摘 ? 要:隴東民歌歷經了幾千年的傳承與發展,形成其獨有的風格和鮮明的特點。本文通過對《慶陽地區民間歌曲選》收錄的411首民歌資料,從曲調、曲式結構、調式、調性、節奏節拍等方面進行分析、比較、歸納、總結,揭示了隴東民歌音樂構成的基本要素及形態特征,從而為大家了解隴東民歌提供一些規律性的知識和參考。

關鍵詞:隴東;民歌;音樂特征

中圖分類號:J607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32-0124-02

隴東,作為一個地域名稱,“一指隴山以東的甘肅地區,主要包括現在的慶陽市全市以及平涼市、天水市部分地區;一指甘肅省慶陽市”①。本文所闡述的是慶陽市所轄七縣一區這一地域所創作、傳唱的具有代表性的民歌。慶陽市山清水秀,人杰地靈,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是華夏民族農耕文化發祥地和黃河文明發源地之一,也是中國儒家思想產生的重要源頭。生息在這里的廣大勞動人民,勤勞樸實,好歌善唱,在幾千年的生活和勞動中即興創編的民間歌曲,不受專業作曲技法支配,以口頭歌唱為傳承,不用譜例將其旋律固定,以互動創新為發展,創造了獨具特色的隴東民歌文化。隴東民歌的題材,主要集中在生活習俗、自然風韻、社會斗爭、愛情生活等四個方面。在其特點上,既有委婉細膩的山歌、小調,也有剛勁強悍,振奮人心的勞動號子;既有高亢悠長的信天游,也有幽默風趣的酒歌。獨特的聲腔、曲調形成隴東地區特有的質樸優美、鄉土氣息濃郁的音樂風格。隴東民歌屬于西北地區漢族音樂的范疇,有著西北地區漢族音樂的共性,同時,強烈的本地地域文化特征和兼有陜北民歌的一些特點,又形成了它獨特的個性。

在上世紀80年代初期,甘肅省慶陽地區群眾藝術館組織對全區歷次收集的民歌,“本著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原則,在保留民歌原貌、詞曲完整的基礎上,從一千二百多首民歌中選出能夠突出地方特色的411首,匯編成《慶陽地區民間歌曲選》”②(簡稱《民歌選》)。本文主要對《民歌選》中所有作品進行深入、細致地分析,將分析結果從曲調特征、曲式結構、調式調性、節拍特征等方面歸納、總結,以揭示隴東民歌音樂構成的要素及一般特點。

一、隴東民歌的曲調特征

隴東民歌在曲調上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歌曲的曲尾旋律進行,基本上都是下行的方式。

從表1的數據結果和分析得出:

隴東民歌在曲尾的旋律進行上,主要分為級進下行、跳進下行、級進上行、跳進上行、環繞進行等5種類型。在這5種進行方式中,下行進行的有321首,達到總數的78.1%,其他4種進行方式合計共占總數的21.9%。隴東民歌這一特點,主要是源于隴東方言的語言音調特征。隴東地區地廣人稀,在本世紀以前,鄉村交通相當不便,確實有著雞犬之聲相聞,鄰里不便往來的現象。尤其是民歌資源比較豐富的環縣、鎮原、華池等縣民居分散,在通訊設備不夠發達的年代,大家的日常溝通基本上都是靠吆喝:站在自家的院畔,跟對面山梁上的鄰居打招呼,開口先帶一個語氣詞 “呃——”,語調特征是高起,接下來基本上都是一句結構的表述,諸如生活、起居、居家等等日常話題,其語調在最后都是低落結束。而另一方作答,也是高起低落這個規律,幾乎沒有例外。

二、隴東民歌的曲式結構

在曲式上,結構簡練、形式短小、音樂材料和表現手法洗煉是民歌的共性。隴東民歌也不例外。

從表2的數據結果和分析得出:

隴東民歌曲式結構的基本形態是一段體。從上表可以看出,一段體共有374首,占《民歌選》總數的91%。二段體、三段體及其他形式的結構在隴東民歌中存在,但不具有代表性。

1.一句成段的11首作品中,主要是勞動號子類,多見于散板節拍形式。

2.二句樂段是一段體的主要形式,占一段體總數目的57.8%。二句樂段分為上下句和平行句兩種形式,其中絕大多數是上下句的結構形式,在這一類民歌中,由于襯腔襯詞、結束句的重復等方法形成補充或者擴充的,又占到一半以上。這一點,明顯區別于歐洲音樂體系中的二句樂段結構特點。

3.三句樂段雖然數量不多,但都是并列結構,這與歐洲音樂體系中強調的三部性原則(再現原則)是相背離的。但卻與“音樂是一個流動的過程,它可以發揮和擴展,可以在全新的階段結束,沒有必要回到開始的中國傳統音樂觀點” ③相吻合。

4.四句樂段是一段體的另一種主要形式,占一段體總數目的31%,其中起承轉合具有典型意義。在這些民歌中,有十幾首作品在起、承、轉、合之后還有再轉、再合,形成類似于六個樂句的特點,但從旋律和歌詞的發展上看,屬于補充性質,所以本文將其也劃歸為四句樂段。

5.本文把5句及以上數量樂句構成樂段結構的,統稱為多句樂段。這類結構民歌所占比例有限,大體上可以分為并列形式和再現形式兩類。再現的形式比較復雜,包括起承轉合四句樂段發展;樂句完全再現;音樂材料再現等等。

6.二段體結構中的再現形式,是指在第二樂段中,只要有第一樂段的任意一句,或者有第一樂段中明顯的音樂素材,本文都歸納為再現的二段體結構。

7. 隴東民歌在結構上幾乎沒有引子和尾聲等輔助部分,樂句中鮮見有自由延長現象。

總體上看,隴東民歌結構的內在特點,主要表現為非方整性。無論是在樂匯樂節的組成、樂句長度、樂段的規范等那方面,它們或受歌詞結構、句式的約束;或因襯腔襯詞形成擴展;抑或是情緒發展構成的樂句反復,眾多因素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結構上的不對稱。但外在特點上,卻與一段體、二段體、三段體等曲式結構相同,這從美學層面上體現了“中國音樂傳神寫意的審美觀”④。

三、隴東民歌的調式調性

調式調性是民歌風格的主要決定因素。隴東民歌在調式調性上具有中國漢民族音樂的共性,但又不失其獨特的地域風格。

從表3的數據結果和分析得出:

1.在調式上,隴東民歌所呈現出來的特征,都是中國音樂體系所固有的五聲性 。徵調式和商調式是最主要的兩個調式形態,其中徵調式占曲目總數的59.6%,商調式占曲目總數的24.1%。

2.在調性上,主要有五聲音階和以五聲為骨干音的六聲音階、七聲音階三種,“這些調式在學術界統稱為五聲性調式” ⑤。調性就是調式所反映出來的特性,五聲性調式的特性主要由雙四度框架結構和加入的偏音等因素來決定。隴東民歌中的徵調式是基于sol、do和re、sol兩個四度框架,商調式是基于re、sol和la、re兩個四度框架。其中徵調式在五聲音階中,主要是sol、la、do和re、mi、sol兩個三音組以及徵調式雙四度的四度跳進構成了旋律進行的骨架;商調式在五聲音階中,主要是re、mi、sol和la、do、re兩個三音組以及商調式雙四度的四度跳進構成旋律進行的骨架。

3.隴東民歌中,六聲音階主要加入的偏音是清角,表現在徵調式中,旋律進行的特點也突出了清角帶來的音調變化。徵調式的三音組re、mi、sol更多的被re、fa、sol代替,并且在拖腔中大量使用sol、do、re、fa的分解和弦式的進行;商調式中的三音組re、mi、sol更多見的則是以sol、fa、mi、re下行音階的方式運用。這兩個主要調式因此形成了獨特的旋律風格。

4.同時加入清角和變宮的清樂音階,是隴東民歌中七聲音階的主要形式,而加入的兩個偏音中,清角的使用方法同六聲音階十分相似。同時加入清角和閏的燕樂音階,雖然數量有限,但降si的加入并結合下行進行,形成了隴東民歌特有的凄涼美。

5.《民歌選》的歌譜都是通過對民間歌手的演唱整理而來,譜面上只標記了音域范圍而沒有調高。

四、隴東民歌的節奏節拍

影響民歌節奏、節拍的因素主要有語言的律動和生活中的節奏形態。語言的律動是指方言語系所具有的特征;生活節奏則涵蓋了勞動、舞蹈、行進等多個方面。

從表4的數據結果和分析得出:

1.在分析比較的411首隴東民歌中,2/4拍共有355首,比例達到86.4%,這說明一板一眼的2/4拍是隴東民歌最基礎的節拍形式。 2/4和3/4的結合在變換拍子中的運用比較多,但這種節拍上的變化主要是因為歌詞結構的限制,或者是情緒的設計安排,并非是規律性的交替。

2.不同體裁的民歌在旋律、節奏形態上有著不同的特點。隴東民歌的體裁主要以小調為主,信天游、勞動號子、酒歌、習俗歌等數量有限。隴東民歌小調,節奏律動比較穩定,強弱對比較大,其節奏節拍在井然中孕育著變化,既規整又靈活多變,通過速度、力度的對比豐富著音樂表現力??梢哉f小調的這些特點就是隴東民歌節奏節拍的基本特征。

3.節奏型基本都是規范劃分,像三連音之類的特殊劃分形式幾乎沒有。

4.勞動號子的數量不多,但特色鮮明。從吆牛號子、犁地號子、碾場號子、到打夯號子,不同的勞動節奏形成了不同的號子節奏,有的形式自由,有的整齊劃一,因時因事而異。

四、結語

隴東民歌的音樂特征在曲調、曲式結構、調式調性和節奏節拍幾方面表現的最為集中和突出,具有普遍意義,本文的分析結果和結論能夠為了解隴東民歌提供一些參考。但隴東民歌歷史悠久,文化積淀深厚,它在歌詞襯詞、襯腔潤腔、演唱方法等方面所表現出來的特質和它的一般規律一并成為自身藝術性不可或缺的部分,而隴東民歌的傳承保護及其在城鎮化進程中的發展創新也是亟待研究的課題。這些內容將在隨后的研究中逐步展開。

★基金項目:甘肅省教育科學研究所“十二五”規劃項目《隴東民歌音樂特征與衍變的多角度研究》(GS[2015]GHB0181)。

參考文獻:

[1]http://baike.so.com/doc/1820764-1925743.html/2016-7-25.

[2]甘肅省慶陽地區群眾藝術館.慶陽地區民間歌曲選(上下卷)(內部資料),1984.

[3]趙英,何元平.巴渠民歌音樂形態解析[J].音樂探索,2008(01):43—46.

[4]戴曉敏.淺談中國古典文人音樂的“寫意之美”[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05):59—63.

[5]樊祖蔭.中國五聲性調式和聲的理論與方法[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3:01.

猜你喜歡
隴東音樂特征民歌
春日 隴東花事
畬族民歌:《朋友,請你喝杯酒》
淺析隴東窯洞文化
隴東民歌在地方高校合唱教學實踐探究
理性中的即興隨想
中國當代古風音樂曲式形態特征探析
淺談肖邦《升c小調波洛乃茲舞曲》的音樂特征
淺析女高音詠嘆調《求愛神給我安慰》的演唱風格與藝術處理
穿花衣 唱民歌
莫文蔚:民歌也可以很前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