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英語課程建設探索

2016-12-13 23:38馮紅琴
文藝生活·中旬刊 2016年11期
關鍵詞:高職英語

馮紅琴

摘 ? 要:高職英語課程作為高職院校的一門必修公共基礎課程,應與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特色相適應。本文提出高職英語課程建設的指導原則,闡述了改進課程設置、實施分層教學、明確分層教學要求、完善與專業相結合的模塊化教學的設想。

關鍵詞:高職英語;課程建設原則;課程建設思路

中圖分類號:G712;H319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32-0206-02

高職英語課程是高職院校學生必修的一門公共基礎課程,是為培養面向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需要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目標服務的,是培養高職學生綜合素質、提升職業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重要課程。高職英語課程不僅要幫助學生打好語言基礎,更要注重培養學生實際應用語言的技能,特別是用英語處理與未來職業相關的業務能力。

一、目前高職英語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現行的高職英語課程與普通本科院校的大學英語課程界限模糊,未能突出高職英語的職場性質;同一高職院校內各專業的高職英語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基本相同,未能體現不同專業未來職業發展方向的特點;高職英語課程教學側重高等院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PRETCO)的等級輔導,與《高等職業教育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和各專業的培養目標有一定的差距;英語教學與專業教學平行線推進方式,使得學生英語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動機不高,學習興趣不強。因此,探索一條科學可行的高職英語課程建設道路成為必然。

二、高職英語課程建設的指導原則

1.堅持分類指導、因材施教的原則。高職英語課程的主要授課對象是非英語專業的大一學生。學生來源不同,入學基礎差異大,因此高職英語應當根據各專業對學生的英語能力要求不同,實施分層教學,調動教和學兩方面的積極性,鼓勵學生進行主動性學習和個性化學習。

2.堅持課內與課外結合、課堂學習和課外自學并重的原則。高職英語通常開設2-3學期,課堂教學時間短,因此在提高課堂授課質量的同時,積極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課內外學習環境,特別要大力加強對學生課外英語學習的指導,讓學生學會認知、掌握英語學習方法,培養其自主學習能力。

3.實施基于計算機和課堂的英語多媒體教學模式。因特網不僅具有巨大的語言和文化學習資源庫,而且是最大的跨文化交互學習網絡?;诰W絡的英語學習能夠發揮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 可以避免傳統學習方式的許多不足,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有利于促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有效改革。

三、高職英語課程建設的設計思路

高職院校開設的公共英語課程,應與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特色相適應。高職英語課程建設應根據各高職院校的生源情況和專業設置以及人才培養目標,按照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的課程開設時間和要求,制訂體現學院層面分層教學、以生為本和因材施教的課程教學改革實施方案。結合專業特點提煉課程教學模塊,并按照各專業的具體需求情況,詳細規劃各教學模塊的具體課時分配。

(一)改進課程設置

根據教指委《高等職業教育英語課程教學要求》,結合高職人才培養目標、學生英語基礎、學生生源、就業競爭和社會需求、畢業生專升本等實際情況,可將高職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分為三個層次。目前,大多高職院校的公共英語課程開設2-3個學期,因此公共英語課程可分為基礎課程和拓展課程?;A課程包括《基礎英語》(1—2學期)及《行業英語》(第2-3學期)?;A階段的教學內容可與行業階段的教學內容自然銜接,或將行業英語教學滲透到教學的全過程。拓展課程作為選修課開設,如英漢翻譯、英語學習策略、商務英語、英美文化選讀、證書英語和英美詩歌賞析等?;A課程分為三個層次的要求,既兼顧個性需求的差異,也兼顧水平層次的差異。本課程體系將綜合英語類、語言技能類、語言應用類、語言文化類和專業英語類等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有機結合,確保不同層次的學生在英語應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訓練和提高,充分體現了《課程教學要求》的科學性、系統性、個性化原則。

(二)實施分層教學

高職學生生源除了高中生外,還有相當一部分來自中專、技校和職高的學生。有的班級里,個別學生入校時的英語水平相當于甚至可能高于普通本科院校的平均水平,而最差的學生甚至連基本的音標都還不會讀。高職學生生源復雜、總體英語基礎差、英語水平兩級分化嚴重是高職英語教師在英語教學中面臨的一個難題。為真正做到因材施教,適應學生個性化學習的要求,可在全校范圍內實行高職英語分層教學。新生入校后,根據新生所在的專業對英語的要求,同時結合新生生源(普高生,三校生,3+2),以自然班為單位,實施三個層次教學,分別對應較高要求A層,一般要求B層和基礎要求C層?;A要求適用于對學生的英語能力要求不高的專業,是入學時英語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應達到的目標;一般要求適用于對學生的英語能力要求比較高的專業,是大多數專業學生應達到的目標;較高要求適用于對學生的英語能力要求高的專業,如涉外文秘、國際貿易等專業的學生應達到的目標。

(三)明確分層教學要求

按照《高等職業教育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對不同層次的教學要求分別從詞匯、語法、聽力理解、口頭表達、閱讀理解、書面表達、翻譯和英語等級考試等方面做出了規定。

較高要求的教學應達到:(1)掌握3,500個英語單詞(含在中學階段已經掌握的詞匯)以及由這些詞構成的常用詞組,對參考詞匯表中列出的3,000個共核詞匯能在口頭和書面表達時加以熟練運用。另需掌握500個與行業相關的常見英語詞匯;(2)掌握基本的英語語法,能在職場交際中熟練運用所學語法知識;(3)能聽懂日常生活用語和與未來職業相關的一般性對話或陳述;(4)能就日常話題和與未來職業相關的話題進行比較有效的交談;(5)能讀懂一般題材和與未來職業相關的英文材料,理解基本正確;(6) 能就一般性話題寫命題作文,能模擬套寫與未來職業相關的應用文,如信函、通知、個人簡歷等。內容基本完整,表達基本準確,語義連貫;(7)能借助詞典將一般性題材的文字材料和與未來職業相關的業務材料譯成漢語。譯文達意、通順,格式恰當;(8)通過CET3或CET4。

一般要求的教學應達到:(1)掌握3,000個英語單詞(含在中學階段已經掌握的詞匯)以及由這些詞構成的常用詞組,對參考詞匯表中列出的2,500個共核詞匯能在口頭和書面表達時加以運用。另需掌握500個左右與行業相關的常見英語詞匯;(2)掌握基本的英語語法,并能在職場交際中基本正確地加以運用;(3)能基本聽懂日常生活用語和與未來職業相關的簡單對話;(4)能就日常話題和與未來職業相關的話題進行簡單的交談;(5)能基本讀懂一般題材和與未來職業相關的英文資料,理解基本正確; (6)能就一般性話題寫命題作文,能填寫和模擬套寫與未來職業相關的簡短英語應用文,如表格、簡歷、通知、信函等。語句基本正確,表達清楚,格式恰當;(7)能借助詞典將一般性題材的文字材料和與未來職業相關的一般性業務材料譯成漢語。理解基本正確,譯文達意,格式恰當;(8)PRETCO-B或CET3。

基礎要求的教學應達到:(1)掌握參考詞匯表中列出的2,500個共核詞匯(含在中學階段已經掌握的詞匯)以及由這些詞構成的常用詞組,能在口頭和書面表達時加以運用。根據具體情況適當學習一些與行業相關的常見英語詞匯;(2)掌握基本的英語語法,并能基本加以運用;( 3)能基本聽懂日常生活用語;(4)能就日常話題進行簡單的交流;( 5)能基本讀懂一般題材的英文資料,理解基本正確;( 6)能填寫和模擬套寫常見的簡短英語應用文,如表格、簡歷、通知、信函等。語句基本正確,格式基本恰當;(7) 通過PRETCO-B。

(四)完善與專業相結合的模塊化教學

根據教指委《高等職業教育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各??筛鶕拘5膶嶋H情況,選擇適合本校的高職英語課程設置方式及教學內容安排。各校應根據專業的培養目標及課程設置確定教學時數,原則上不低于180學時。因此高職英語課堂教學分兩個階段進行,即基礎英語階段與行業英語階段?;A英語階段的教學內容可與行業英語階段的教學內容自然銜接,或將行業英語教學滲透到教學的全過程,大基礎英語與行業英語的課時分配可根據各專業特點和學生未來就業的行業及崗位(群)需求靈活安排。

四、結語

高職英語課程建設任重道遠,它在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斷推進。我們廣大高職英語教師在此過程中探索教學改革、優化課程設置、提高教學效果,從而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并且為學生未來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必要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季舒鴻,王正華.高職英語教育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M].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12.

猜你喜歡
高職英語
分析基于網絡的高職英語教學創新
高職英語教學與學生職業能力培養
基于工作任務的高職院校英語課程評價體系構建研究
網絡環境下高職英語課程多維度評價方式研究
高職英語教學中信息化教學手段的應用
基于翻轉課堂的高職英語口語教學研究
現階段高職英語教學方法的創新研究
論高職英語多元化綜合評價模式的效度與信度
關于高職英語課堂教學的幾點體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