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代貴州衛學與地域文化

2016-12-13 15:01郭紅王文慧
貴州文史叢刊 2016年4期
關鍵詞:明代

郭紅+王文慧

摘 要:盡管衛學的教化作用主要突出的表現于衛所,但由于衛所在貴州設置的重要性,衛學的發展實帶動了貴州整個文化教育的發展。由于衛學及衛所的特點,使得明代貴州衛學占據教育優勢,具有更強的穩定性與持續性,并擔當了地方民風教化的職責,對于貴州的文化地理單元的形成有著深遠的影響。

關鍵詞:衛學 明代 貴州文化 民風教化 文化地理

中圖分類號:K2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8705(2016)04-89-97

明代,貴州所設置的官學之中,包含有府州縣司衛學,他們一同作用于貴州文化,共同教化當地,在這其中,衛學的作用尤為顯著。其在貴州官學中所占數量眾多,設置時間較早,占據交通要道的區位優勢,衛所內移民也具有更為良好的教育基礎,突出的教化作用在貴州文化研究中不容忽視。貴州教育史研究專家張羽瓊教授曾有多種著述論及貴州衛學1,對其與民族教育、科舉、社學、書院等的關系都有了一定的研究,孫兆霞、雷勇2也從科舉的角度分析了明代貴州衛學參與國家對地方社會構建,本文則主要從府州縣學與衛學的對比出發,分析衛學的教育優勢及其在地域文化形成過程中所扮演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衛學與貴州教育

在明代貴州地方官學的體系中,包含有府學、州學、縣學、司學及衛學。而衛學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明代貴州,府一級均設有學。永樂十一年置貴州等處承宣布政使司時,貴州領有府八,州一,縣一,宣慰司一;后領府十,州九,縣十四3。這其中各府州縣司雖還略有變置,在明末基本穩定下來。相應的各府州縣司學的設置亦存在一個變化的設置過程:貴州宣慰司儒學置于洪武二十五年4,永樂五年時設有湖廣思南、思州二宣慰司儒學5,由于永樂十一年時將二宣慰司地改置八府,隸屬貴州6,于是分別于永樂十一年設思州府學,永樂十三年設思南府學1,至于八府之中的剩余六府:鎮遠、石阡、烏羅、銅仁、新化、黎平,于永樂十二年十月下詔設六府儒學2,但宣德九年時,新化府廢,將其所領俱屬黎平府3,正統三年又革烏羅府,所屬歸入銅仁府4。此后在剩余六府基礎上又增四府,分別為:程番、都勻、安順、平越。程番府學于成化十一年設5,后改貴陽府學6;都勻、安順、平越三府學則分別由原都勻、普定、平越衛學改置而來。至于州一級,永樂十三年將貴州普安安撫司改普安州,隸貴州布政司7后,永樂十五年亦將原普安安撫司儒學改為普安州儒學8;定番州則先為程番府學,在程番府移入省城改貴陽府學之后,萬歷年間于其原中峰書院故址上另建州學9;黃平州學則于萬歷三十一年增設10。其余六州:鎮寧、永寧、廣順、開州、麻哈、獨山均為附學11。十四個縣中,婺川縣于嘉靖十九年建學12;印江縣學由郡人御史蕭重望萬歷二十七年題,郭子章會同御史宋興祖覆題建13;新貴縣學則于萬歷二十八年由郡人御史李時華題,萬歷三十一年增設14;永從縣儒學隆慶間建,但在萬歷六年時巡撫都御史嚴清、巡按秦時吉題革15;湄潭縣學于萬歷四十八年建16。其余九縣:甕安、安化、鎮遠、施秉、龍泉、貴定、清平、銅仁、余慶則沒有建學??梢娫诿鞔F州境內,府學教育發展尚屬良好,十府中均有設學,而州學及縣學則發展較為落后,九個州中僅有三處設學,十四個縣中即便加上后被廢置的永從縣學,也僅有五縣有學。衛學相較之而言,總數上與府州縣學相當,在明代貴州都指揮使司所屬的二十個衛中,除貴州衛、貴州前衛附學貴州宣慰司,永寧衛附學永寧宣撫司,普安衛附學普安州,鎮西衛附學威清衛外,其余各衛均設有學,所占比重大。再比照時間,可以發現州學及縣學大多在萬歷年間所設,而衛學則多設于宣德、成化年間。若以萬歷年間為段限,在此以前,貴州官學中衛學的數量實多于府州縣學數量。

設學的比重較大,數量占有一定優勢,再加上衛所中遷戍的軍士多來自中州等教育狀況相對良好之地,生徒具有一定教育基礎,使得衛學的教育狀況較為良好,其在科舉中式中亦有突出表現。參照明代貴州最晚編纂的一部通志——萬歷《貴州通志》中的科舉中式情況,在該書成書以前,貴州共有舉人一千一百四十五人,其中貴州宣慰司學占了二百八十六人,為全省之冠,永寧衛附永寧宣撫司學,占了一百零九人,其余各衛學共有舉人四百零一人,占到總數的百分之三十五點一,科舉優勢也十分明顯。

在地理位置上,衛學也具有著優勢。其依衛所而分布于省內的主要驛道上,交通相對便利,更利于文化的傳播。貴州驛道在元代時就已開始構建,明代主要是在其基礎上加以維護增修,洪武十五年朱元璋即諭水西、烏撒、烏蒙、東川、芒部、沾益諸酋長曰:“今遣人置郵驛通云南,宜率土人隨其疆界遠邇,開筑道路,其廣十丈。準古法以六十里為一驛?!?,洪武二十一年在“湖廣五開至靖州置驛十二”2,洪武二十四年又“遣官修治湖廣至云南道路”3。這其中最為重要的為由湖廣經貴州到達云南的驛道,“云南、湖廣之間,惟恃貴陽一線”4,其由湖廣辰州過鎮遠經貴陽、安順斜跨貴州全省,由亦資孔驛入云南。若以貴陽為中心,又可被分為湘黔和滇黔兩段。平溪衛學、偏橋衛學、興隆衛學、清平衛學、平越衛學、新添衛學、龍里衛學、威清衛學、平壩衛學、安莊衛學、普定衛學、安南衛學均密集的分布于這一干道之上。而赤水、畢節、烏撒則控扼由四川經貴州到云南的通道,其由“云南沾益州而北,道烏撒,越七星關趨畢節,而后臻赤水、永寧”5到達四川,相應的這三所衛學亦分布于這條驛道之上。由貴陽經都勻到達廣西的驛道上則分布有都勻衛學(后改府學)。五開、銅鼓衛學則位于由五開到靖州所置的驛道上。最后設置的敷勇衛學亦處在省內通道奢香所開的龍場九驛上。設于驛道之上的衛所可以保障驛道的暢通,而驛道的暢通則又為衛所間文化的傳播提供良好的交通條件,利于衛學的發展。府州縣學則略有不同,由于府州縣主要針對當地改土歸流而設,地理位置上多位于苗蠻眾多的山區,王杏對此有概括性描述“衛所衙門設居沖路,而府州縣司則當山谿深峻之間,林菁蒙翳之處”6,其深入苗區,遠離交通要道。如黎平府“中有九股黑苗,聚落于古州……自古不服中國,今為仲家誘出,焚略邊境,黎平受害特甚”7;石阡府“萬山包裹,獨處諸郡之中,不與他省接壤,舊志所謂地非四達,鮮有貿易者也”8;獨山州更為嚴重,“荒涼觸目,四面苗彝,凡州中所行,輒皆棘手。錢糧、訟獄無一不問之土司也。憲章典故,毫無足征也,州牧惟尸位而已”9。嘉靖年間的思南、石阡等府則尚還“道理迂遠,原無驛遞衙門”,后因撫巡官議題才添設兵備一員于思南府駐扎10。區域的不便對學校的設置和發展也產生了障礙,府州縣中多數未有設學,即便設置有學也可能廢置。如黎平府屬永從縣學,隆慶年間建成之后旋而被廢,廣西的荔波縣學(今屬貴州),亦因生員“皆苗蠻、傜、僮鴃舌之徒,教養無成,不堪選貢,徒費民供,無益國家”而請罷學11。衛學較之而言,由于處于交通要道之上,更容易與外地進行聯系,尤其在衛學主要分布的湖廣通往云南的驛道,為省內主干道,“往來者多”12,其間不乏謫戍文人,使得這些地區有更多機會接受中原文化浸染,再加上衛所本來即是外地漢人遷謫的主要接受地,辦學基礎更為良好,易得開風氣之先。

此外,衛所本身所具有的戍衛功能使之較府州縣而言更能保障衛學的持續發展。明代于邊疆要害之處設置衛所主要出于軍事的考慮,而在貴州這一“苗蠻眾多、屢叛不定”的區域,衛所的鎮戍作用就顯得尤為重要,如鎮遠府“無城郭,依山為衛,隔河有衛城,今省衛入縣實以守兵,誠控御良策也”13;安順、鎮寧、永寧三州在明中期分別遷入普定、安莊、安南三衛之中,徐霞客評論:“考一統志,三衛三州,舊各有分地,衛俱在北,州俱在南。今州衛同城,欲以文轄武,實借武衛文也”1,正表明了衛所軍防對一城控御的重要性。王杏《又議條陳軍民利病事略》亦有言:“惟民之安危無定,故設軍以護之;……軍也者,防護藩籬也”2,衛學在其中可以得到相對安全的屏障。府州縣的職能則有所不同,其主要在于管理當地子民,軍事護衛功能較弱,一旦發生苗變,城不能抵御而周邊衛所軍士又無法及時趕到時,學校較容易遭到破壞,洪武年間廣西荔波縣儒學即曾因蠻寇作亂而致使學舍被焚毀3,思州府學也曾在正統年間“毀于兵”4,石阡府學則在正統末“毀于寇(苗燹)”5,銅仁府學正統十四年“毀于苗”6,盡管這些學校此后有所重建,但均在十幾年,乃至三十年之后,學校教育的持續性被打斷,并不利于當地文教。

二、衛學與貴州地方風俗

在明代,教育的一項重要職能在于“化風俗”。洪武八年太祖命御史臺選國子生分教北方時,即諭之曰:“致治在于善俗,善俗本于教化。教化行,雖閭閻可使為君子,教化廢,雖中材或墜于小人”7,沈煉在《清豐風俗論》中也有探討此二者關系:“然則倡明敎化,令風俗淳美,其道何由?風俗者,譬人之氣質也,敎化者,譬人之問學也,變化氣質則莫如道問學,變化風俗則莫如明敎化,故為人上者之敎化不可一日不明,猶君子之問學不可以一日而不道”8。而教化的諸多因素中,學校顯得尤重,正所謂“治國以教化為先,教化以學校為本”9。嘉靖《貴州通志》中提法更為具體:“國家化民成俗之本,不可一日廢者,學校也,世儒弗達于斯乎?泮宮作而采芹之頌出,學校廢而教化之意荒,簿書奔走之煩,偎獄訟征科之嚴急,視諸治化本源輕重何如也?”10從中可見學校之興對化一地之風俗的重要性。對于貴州來說,由于其地處偏遠、少數民族眾多,學校在當地“化風俗”的功能就尤顯重要。清人田雯亦感嘆:“臣非敢過瀆宸聰,實以黔省窮荒固陋,必崇文治,而后可以正人心、變風俗,非如他省化行俗美者比?!?1。在明代貴州衛所之中,衛學也承擔著此種化導風俗的職責。其設置之后,確使得地方教化有所進步與轉變,入明以來“建置軍衛,播移中土,設立學校,慎擇師儒,衣冠所浸,禮儀漸同”12。

貴州衛學主要承擔著對兩類對象的教化:其一為衛所內的移民。貴州衛所之中的戍守軍士主要由外地遷入,其多來自中州、江南、湘湖等地,盡管文化基礎優于貴州,但由于職責以戍守為重,在夷多民少的邊地與少數民族廣泛接觸的過程中,有著反被夷化的可能13。如安莊衛:“衛士卒皆中國之久戍邊境,習其風土之氣,性頗強悍”14;烏撒衛亦是“衛之士卒皆謫自中州,既久處邊幅,皆強悍桀驁”15, 對于此種已然有了夷化現象的邊地,衛學的教化功能尤能彰顯,安莊衛自朝廷建學立師化導之后,得以“反其淳樸,衣冠禮樂亦彬彬矣”16。而對于中原文化仍保持較好的衛所,亦需要以衛學敦務其教化,以使之能保持原有知曉禮儀的文化狀態,預防其反被夷化,如普安衛“郡城軍民多自中州遷戍,風俗可觀,士事詩書,農勤稼穡,然尚文重信尤勝他郡”1;畢節衛“戍此者皆中州人,其冠婚喪祭之禮能不混于流俗”2;赤水衛“守御官軍多中州之人,訟簡而盜稀”3;新添衛“衛城附郭河西民曰舊人者,蓋前代中州之裔,讀書尚禮,亦頗富庶家或百丁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其俗最善”4; 平越衛“衛中軍士多中州縉紳之裔,崇文尚禮不失其舊”5;清平衛“衛人皆江南遷謫,故其語言平順,敦尚禮儀,詞訟亦寡”6;普定衛“漢夷雜居,風俗各異,漢尚文義,夷習鄙陋”7。此類衛所占絕大多數,衛所之中移民多保持有較好的中原文化習俗,學校教化之重在于保證其俗不變,從而強化此種文化上的優越性。此情形亦為當時的貴州按察司副使李睿所意識到,其請建衛學的一個重要因素即是在于擔憂“武弁戎行子弟俊秀英發者,多非建學校殆變于夷者也”8。除此之外,部分衛所中遷謫而來的外來之民本身還需有待進一步的教化,如威清衛“衛軍士皆湖湘人,俗詐而健訟,仍其素焉”9,興隆衛的士卒亦多來自湖湘之地10,這些遷謫之民來到當地之后,雖未反被夷化,也未見帶入中原文化。興隆衛即是在成化間經歷李文祥左遷此地后,協助當地辦學,才“革去淫祀,遏絕浮屠”, 繼而郡人布政周瑛又采用 “朱氏家禮,冠婚喪祭,悉舉行之,觀感之余多仿效”11??と私杂伤拇ㄟw調的都勻衛中,亦存在有“喪皆供佛飯”之俗,后“兵備副使陰子淑諄切教諭,幡然悔悟,冠婚喪祭一用朱氏禮?!?2

另一類則是衛所周邊夷民,由于貴州“四顧皆苗”13,即便衛所主要設置于貴州交通要道之上,仍與苗蠻相雜而居,如普定衛,附郭有“夷民五種,風俗習尚各不相同”14;安莊衛“環城百里之間皆諸夷巢穴,風俗粗鄙,異言異服”15;平越衛“其郊外之民乃苗狫仲家,性兇狠好斗,輕生易死,不知禮儀”16;平溪衛“宋元以前土彝雜處”17;畢節衛亦“居烏蠻巢穴”18。這些地方的衛學還需教化當地衛所中的夷民,使其風俗有所轉變。在衛所學校設立之后,苗蠻之民逐漸開始受到浸染,風俗有所改觀。如普定衛周邊夷民,受衛之熏陶而“漸染中原衣冠之俗,亦尚義而重文,服食器婚喪之禮皆可觀矣”19;安莊衛環城周圍夷民與衛人錯居后“近亦頗為漢俗”20;平越衛郊外原不知禮儀的苗狫仲家,“邇來漸革其舊,服役公庭,衣服言語稍如華人焉”21;平溪衛自明后“語言服習大類中州,俗尚淳厚,民恥健訟,有太古之遺意焉!”1;畢節衛則漸能“讀書循理,用夏變夷”2。一番教化之后,衛所周邊苗蠻的生活習性均逐漸體現出受儒學浸化的文化面貌來。

在衛學的化風俗功能上,由于衛所的特殊性使其有著與府州縣學頗有所不同,作用尤為突出。一方面,貴州衛所多處于通往周邊各省的幾條主要交通要道之上,其分別貫通了由四川到云南,湖廣到云南,貴州至廣西,貴州至靖州的通道。而驛道對于中央治理貴州又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尤其在明代初期,朝廷在解決云南問題時必取道貴州,而貴州本省內的苗蠻又屢叛不定,也需要朝廷不斷派兵鎮壓,因此保持驛道的暢通無論對于經略云南還是貴州均顯得至關重要。在中央與地方就黔地的軍事狀況的對話中,多次提到此問題。洪武十五年朱元璋得知討擊苗叛的云南守御的駐軍糧餉不足后,即諭曰:“……兵衛相屬,道路易通,無事則分兵駐守,有警則合兵剿捕。若分兵散守,深入重山,蠻夷生變,道路梗塞,則非計也”3。洪武三十年,黔陽、辰溪等處蠻民叛亂并欲梗阻餉道,以阻官軍行進,朱元璋意識到此問題,即敕楚王楨,令其與都督湯醴、寧忠駐營黔陽、辰溪之地,“如蠻人復來,就擒捕之,以通驛道”4,驛道的暢通不僅為軍事所需要,亦是保障省外物資能及時運送至省內的前提條件,在貴州獨立開科以前還是士子赴湖廣、云南就試的重要交通途徑。而保證驛道的暢通除了慣常的軍事鎮壓外,采取教化手段以改變當地風俗亦是重要的一項手段。使夷民受中原文化之影響而漸知中原禮儀,則更可從根本上改善苗蠻屢叛而阻塞道路的情況。正如李介立在《論貴省事宜》中言貴州苗民多事時,也提議到:“若宣教化,尚文治,則高枕有余矣”5。從這個層面來講,衛學的化導風俗功能就顯得十分突出。另一方面則在于而衛所內移民有其自身條件的優勢,其在遷入貴州之前,已具備了一定的教育基礎,遷入貴州之后,通常又居住于衛地治所,就學方便,成為學校的主要教育對象,相對夷民來講,衛所內移民對于儒學的接受更為容易;且其遷入之后,“群聚而成都邑”6,形成相對獨立、集中的社會群體7。衛學的教化使其更易保持文化的優越性,再加上數量眾多,從而成為黔地化導風俗的前沿陣地。

需要說明的是,由于風俗形成的長期性與穩定性,再加上貴州相對閉塞落后的地理環境,衛所中夷民的教化的過程實際是緩慢而艱難的8。尤其對于地處偏遠山區的少數民族,更是如此,如龍里衛平伐司的花仡佬,其“性獷戾居深山,言語莫曉,婚嫁論牯牛,大者為上,死則置于山洞,務農為本,不知交易,材薪水米俱以背負,輕命重財,易惑難化”9。清人陳鼎也有言,黔省三十余種苗蠻中,“惟宋家、蔡家、馬鐙龍家為戰國時楚伐宋、蔡、龍三國,俘其民放之南徼,流而為苗者,知中原禮儀……而花苗、東苗、西苗、牯羊苗四種淳樸外,其余皆不可禮法教育者,惟土司官威刑,使得以治之”10,郭子章也有著“黔固夷藪也,俗難頓化”的感嘆11。此種情形亦使得衛所移民首先保持其本身文化上的優越性,進而浸染苗夷的教化更成為要事。

“移風易俗在于教化之熏陶”1,而一旦風俗得到開化,必然又開啟其“向學”之心,從而使得學風興盛,與衛學形成良性循環。

三、衛學與貴州地域文化的發展

貴州一隅至明永樂十一年才始設布政司而成為獨立的省級行政區劃,從而初步具有了地方行政制度的空間組成形式,也有了形成獨特文化地理單元的條件,但當時尚屬建置之初,省域內大部分地區中央還無法顧及,地方行政區劃的建置還未能遍及全省,而已有的地方府州縣的政區又還不穩定,行政區的整合遲遲未能實現,再加上貴州一省本身地形復雜,多崇山峻嶺,交通不便,內部之間不易聯系與交流,因此尚還難以形成具有獨立性的貴州文化形態。在此種背景下,亦難以判定其中特色鮮明的區域文化的特征。但另一方面,隨著貴州原先支離破碎的地緣政治結構在明代被納入統一的行政區劃管理之中,中央對此地的開發日漸重視,大批移民的進入,文教的興起,使得漢文化在各區域內部開始緩慢發展,并與當地少數民族文化在交往之中漸趨融合,使貴州文化的形成成為可能;盡管此時的區域文化特征還不夠突出,但各地域已開始出現逐漸吸收先進文化的因子,文化水平在原有基礎上有所發展,并呈現出不平衡的發展狀態。

在地方文化的發展中,學校教化是其中的一個主要方面,也正是由于各地區學校的興辦,明代貴州才得以長足的進步?!白鳛榻逃贫然囊粋€代表,學校直接標志著教育發展的規范程度和水平。因此,學校的設立和分布狀況,就可以成為評價特定區域教育發展水平的重要參照物,并且也是在不同區域之間進行比較的一項指標”2。鑒于此,可以依據學校在各地的設置情況,大體窺見各區域文化水平的發展狀況。從片區來看,各類官學主要分布在明代貴州境內的黔中、黔東北、黔東南、黔西北、黔西南、黔南幾個片區,具體情況如下:黔東北地區設置有思南府學、銅仁府學、石阡府學、思州府學、鎮遠府學、印江縣學、婺川縣學、湄潭縣學、平溪衛學、偏橋衛學;東南部地區則分布了黎平府學、永從縣學、銅鼓衛學;黔西北地區有畢節衛學、赤水衛學、烏撒衛學;黔西南地區分布有普安州學、安南衛學、安莊衛學;黔中一線有貴州宣慰司學、程番府學(后改貴陽府學)、定番州學、新貴縣學、黃平州學、興隆衛學、清平衛學、平越衛學(后改平越府學)、新添衛學、平壩衛學、威清衛學、龍里衛學、普定衛學(后改安順府學)、敷勇衛學;至于黔南地區則僅有都勻衛學(后改都勻府學)。從當時學校的分布狀況,大致可看出各區域的教育狀況發展中存在著的差異的事實。

相對而言,黔中一線及黔東北部的學校分布最為密集,教育狀況也更為良好。其中,黔中地區的地勢較為平緩,山區之中多分散有一些小型的盆地和壩子,從而成為人口稠密的地區,交通較為便利,由湖廣至云南驛道的中段即位于此。且地處腹里,“苗蠻叛亂”情況不致太嚴重,有著相對穩定的社會環境,學校中,除了文教狀況最為突出的貴州宣慰司學設置于此外,衛學中教育情況最為良好的普定衛學與清平衛學也分布于此,從而帶動了這一地區文化的發展。黔東北部是衛學分布相對較少的一個區域,其官學設置數量較多主要得益于該地開化較早,府州縣設置較多,又多具備辦學的條件,文教得以興起。尤其該地文化發展最盛的思南府,唐代時就已置務州,元時又置思州軍民安撫司,地理形勢上有烏江貫穿其間,得水路之便利,“人文亦可觀,較之石阡、思州有天壤之隔矣”3。而這一區域地接湖廣、四川兩省,由湖廣通向云南的驛道的東段經過于此,分布的衛學雖少,但平溪衛“自建衛來,地靈人杰,戶誦家絃,書香噴墨”1,文教亦頗盛。其地靠近文化更為先進的中原、江南地,與外界接觸更早,機會也更多。西南部的教育狀況較之前兩個區域薄弱一些,僅設有官學三所,其與云南、廣西毗鄰。湖廣通往云南驛道的西段橫貫此地,還有北盤江貫流其間,交通條件良好。這一片區開化亦相對較早,元時普安州地已有普安路,永寧州及鎮寧州在當時也已有建置,學校設置雖不多,但所設三學均處于交通線上,文教已有一定發展,尤以普安州學為突出,徐霞客亦感嘆“是城文運,為貴竹之首,前有蔣都憲,今有王宮詹,名祚遠,非他衛可比”2。至于黔西北、黔東南地,教育狀況均較弱。黔東南地僅分布了三所官學,其中的永從縣學存在一段時間后被廢置,此地與廣西、湖南接壤,向來為苗蠻眾多之地,尤在都勻以東、黎平以西,還夾有一片生苗區,“名曰古州八萬,地大苗眾”3,一直未納入中央區劃之中,盡管如此,但由于五開衛寄學黎平府,其中多有遷謫之人,亦使得文教頗興。黔西北亦僅有官學三所,其地土司眾多,“為蠻夷草穴,臣服不?!?,僅設有三衛控守,發展亦相當遲緩,但由于四川至云南驛道經過此處,時有移民進入,充實學校生員,教育狀況漸有發展。至于黔南一地,最為落后,僅在靠近中部地區的都勻衛(后改都勻府)設有一學。

在這上述幾個大的區域中,各地建學情況不一,但是每一區域內均有衛學的存在。除東北部、東南部衛學所占比重較少,南部情形較為特殊外,其余各處衛學均占到官學中的多數。在黔中一線分布的官學中,衛學數量占到一半以上,設置時間大多早于府州縣學,從地域來講,在明代的大部分時間里此區域的文化發展主要依賴于衛學的教育。至于西南部,雖然文教最盛為普安州學,但衛學作用也不可忽視,尤其此區域內的鎮寧州、永寧州均附學于衛學,使得衛學還承擔了對當地州縣子弟的教化,鎮寧州亦“日久漸更務學”5。至于西北部則更為突出,僅有的三所官學均為衛學,其文化發展由衛學的教育狀況體現,而自各衛所學校設立之后,當地文教漸興,赤水衛產生了貴州第一位進士張諫,畢節衛亦“文風武略可觀”6,衛學的存在更是儼然成為明代貴州西北部教育開發的先行者。

但在這些籠統的區域的文化開發中,由于貴州一省學校設置尚未遍及,各地域的學校數量并不多,再加上貴州一地崇山阻隔,交通不便,使得上述地域文化發展的狀況更多是一種點的呈現,尚難以達到面的展開。而由湖廣通往云南橫貫貴州的驛道之上,學校密集分布,再加上驛道本身的交通功能,各區域間文化傳播交流相對便利,更能集中反映出這一片區的文教狀況,呈現出帶狀特征。在這條驛道之上,分布有平溪衛學、思州府學、鎮遠府學、偏橋衛學、興隆衛學、黃平州學、清平衛學、平越衛學、新添衛學、貴州宣慰司學、新貴縣學、龍里衛學、威清衛學、平壩衛學、普定衛學、安莊衛學、安南衛學、普安州學。依《一統路程圖記》所記的道路情況來看7,兩學之間多相距六十里,偶有差池也是七十到五十里,就路程來說,各學之間的分布較為均衡而密集,亦如同一條“貫珠”8,此種設學狀況利于分布于這一線各府州縣衛司生員的入學就讀,不致造成教育的空白區,從而能夠保持驛道之上文教的持續發展,進而以整體的區域特征浸入周圍地區,帶動周邊地區文化的發展1。而衛學在這一線中,數量眾多、分布平均、且學校本身教育發展狀況良好,因此成為地域文化開發的重要因素。

四、余論

教育在一地文化的發展過程中起著最重要的推動作用。作為官學體系中的一種教育形態,衛學與貴州文化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這首先體現在其在貴州教育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方面,在省內所設的官學中,經過勘比,衛學無論在數量、比重上均占有相對的優勢,設置時間又大多早于府州縣學,在具體教化功能的運作中,亦會更早作用于當地衛所,從而使衛所文教先行得以開發;另一方面,在地理位置上,衛學依衛所主要分布于省內的幾條主要交通線上,在由湖廣經貴州通往云南,四川經貴州通往云南,以及貴州至廣西,五開至靖州的驛道上均有各衛學的設置,學校所處之地交通狀況便利,從而更利于文化的傳播,使得衛所之地更易受到來往其間中原文化的浸染;此外,由于衛所在設置之初即是出于軍事上的考慮,因此具有較強的防御戍守功能,而在苗蠻眾多且“叛服不?!钡馁F州,衛所的此種鎮戍功能更能保障衛學在其間穩定發展,進而保持了衛所之地教育的持續性。正由于衛學在貴州教育中所體現出來的這些優于府州縣學的教育特征,使得明代貴州一省的教化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仰仗衛學的教育功能。

其次,由于貴州之地苗夷眾多,風俗異于中州,因此化導風俗就成為一件要事,在衛學對當地風俗的教化方面,主要針對兩類對象,其一為衛所內遷謫而來的移民,這類人大多來自中原、江南、川、陜等文教盛于貴州之地,他們通曉中原禮儀,因此教化之責在于保持其原有風俗而不反被夷化,其二為衛所周邊的“苗蠻”之民,其大多習俗“鄙陋”,衛學之責在于使其漸知向學,而變其風化。在化導風俗的過程中,由于衛學多位于中央治理貴州極為重要的驛道之上,從而使得驛道附近的苗蠻之民在衛學的教化下漸知向學,進而可減少驛道之地的“苗亂”,保證驛道的暢通。而衛所本身內部組織結構的相對穩定與緊密、文教的相對興盛亦使得衛所成為化導周邊夷民的重要的先導之地,衛學的教化功能恰在于保持這種文化上的先進性與這種社會群體的緊密性。

地域文化的討論對于明代的貴州而言,處于一種頗為尷尬的境地,因為此時的貴州剛剛具有了形成獨特文化地理單元的條件,區域的文化特征似乎也有了探討的空間條件,但文化的形成需要一個漫長的整合過程,草創之初的貴州尚難言其已有了獨立的貴州文化的形態,自然更還未有鮮明的區域文化的特征,但不可忽視的是,貴州各地域的文化隨著學校的設置,已開始有所發展。而衛學在這其中突出的作用實際上從以上分析的兩個方面均可以看出,而從全省范圍內的設學情況來看,亦可再次證實這一點,在明代貴州狹長的地形中,每個區域中均有衛學的存在,雖然并非文教情況都最為良好,但是在各自的區域中卻均有著重要的作用,尤其在西北部,儼然已是當地教化中的先行者。而在更能集中體現當時文化狀況的湖廣至云南驛道上,衛學的重要性無論從數量、分布、教育狀況等方面也更全面的體現了這一點。

Ming Dynastys Guizhou Guardian learning and Local Culture

Guo Hong Wang Wenhui

Abstract:Inspite of Guizhou Guardians Cultural function which is embodied mainly in it,but because of its development it really lead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hole Guizhous cultural and teaching development.Because of the characteritic feature of Guardian Learning and Guardians,which made a priority of Guizhous rapid educational development.It has a more strong stability and continuity.It also has a cultural teaching for the local people,which has a great influence towards Guizhous forming culture and georgraphy

Key words:Guardian Learning,Ming Dynasty,Culture

1 張羽瓊《貴州古代教育史》,貴州教育出版社,2003年;《論貴州民族教育的發展》,《貴州師范大學學報》2000年第四期,第86~89頁;《論明代貴州官學的發展》,《貴州社會科學》2001年第六期,第107~112頁;《論明代貴州書院的發展》,《貴州社會科學》2002年第五期,第103~107頁;《論明代貴州社學的興起》,《貴州文史叢刊》2004年第一期,第40~42頁。

2 孫兆霞、雷勇《在國家與地方社會之間——基于貴州明代衛學社會影響的考察》,《教育文化論壇》2010年第五期,第97~104頁。

3《明史》卷四十六志二十二《地理七》,第1197頁。中華書局,1974年。

4《明太祖實錄》卷二百二十二,洪武二十五年十一月癸卯條,第5頁,總第3248頁。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印本,1962年。

5《明太宗實錄》卷六十七,永樂五年五月丁巳條,第1頁,總第0935頁。

6《明太宗實錄》卷一百三十七,永樂十一年二月辛亥條,第1~2頁,總第1661~1663頁。

1 嘉靖《貴州通志》卷六《學?!?,第782頁?!短煲婚w藏明代方志選刊續編》,上海書店,1990年。

2 《明太宗實錄》卷一百五十七,永樂十二年冬十月乙亥條,第1頁,總第1797頁。

3 《明宣宗實錄》卷一百一十四,宣德九年十一月庚子條,第5頁,總第2574頁。

4 《明英宗實錄》卷四十二,正統三年五月庚寅條,第2頁,總第0815~0816頁。

5 嘉靖《貴州通志》卷六《學?!?,第792頁。

6 (明)郭子章《黔記》卷十六《學校志上》,第9頁。貴州師范大學藏明萬歷刻本。

7 《明太宗實錄》卷一百七十一,永樂十三年十二月丙戌條,第2頁,總第1906頁。

8 《明太宗實錄》卷一百九十,永樂十五年六月甲辰條,第2頁,總第2014頁。

9 郭子章《黔記》卷十六《學校志上》,第23頁。

10 (明)郭子章《黔記》卷十六《學校志上》,《畢御史三才疏略》,第17頁。

11 (清)莫與儔《貴州置省以來建學記》,第2頁?!肚娂o略》卷之一,貴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

12 嘉靖《貴州通志》卷六《學?!?,第784頁。

13 (明)郭子章《黔記》卷十七《學校志下》,《子章疏略》,第8頁。

14 (明)郭子章《黔記》卷十六《學校志上》,第15頁。

15 (明)郭子章《黔記》卷十七《學校志下》,第18頁。

16 乾隆《貴州通志》卷九《學?!?,第220頁?!稓J定四庫全書》。

1 《明太祖實錄》卷一百四十二,洪武十五年二月癸丑條,第1頁,總第2232頁。

2 《明太祖實錄》卷一百九十,洪武二十一年四月丁巳條,第3頁,總第2867頁。

3 《明太祖實錄》卷二百零九,洪武二十四年六月甲申條,第8頁,總第3123頁。

4 (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一百二十《貴州一》,第5243頁?!吨袊糯乩砜傊緟部?,中華書局,2005年。

5 (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一百二十《貴州一》,第5242頁。

6 嘉靖《貴州通志》卷十《經略》,《又議條陳軍民利病事略》,第448頁。

7 (清)陳鼎《黔游記》,《叢書集成初編》三千一百八十四冊,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1頁。

8 (清)愛必達《黔南識略》,《貴州古籍集粹》貴州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44頁。

9 (清)莫舜鼐(康熙)《獨山州志·序》,見(乾?。丢毶街葜尽づf敘》,故宮博物院編:《故宮珍本叢刊》第二百二十五冊《貴州府州縣志》第四冊,第130頁。

10 嘉靖《貴州通志》卷十《經略》,第454~455頁。

11 《明太祖實錄》卷二百二十四,洪武二十六年正月戊辰條,第3頁,總第3277頁。

12 《明宣宗實錄》卷五十七,宣德四年八月壬寅條,第11頁,總第1370頁。

13 (清)陳鼎《黔游記》,第1頁。

1 (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記》卷八《黔游日記一》,商務印書館,1986年,第25頁。

2 嘉靖《貴州通志》卷十《經略》,《又議條陳軍民利病事略》,第448頁。

3 《明太祖實錄》卷二百二十四,洪武二十六年正月戊辰條,第3頁,總第3277頁。

4 嘉靖《貴州通志》卷六《學?!?,第780頁。

5 嘉靖《貴州通志》卷六《學?!?,第787頁。

6 嘉靖《貴州通志》卷六《學?!?,第790頁。

7 (清)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卷十四《開國規?!?,《欽定四庫全書》史部第三百六十四冊,第260頁。

8 (明)沈煉《青霞集》卷八《清豐風俗論》,《欽定四庫全書》集部第一千二百七十八冊,第125冊。

9 《明史》卷六十九志四十五《選舉一》,第1686頁。

10 嘉靖《貴州通志》卷六《學?!?,《參議蔡潮記略》,第780頁。

11 (清)田雯《黔書》卷一《設科》附《請建學疏》,《叢書集成初編》三千一百八十二冊,第5頁。

12 嘉靖《貴州通志》卷五《公署》,《巡撫都御史王學益請增解額疏》,第641頁。

13 參見郭紅、靳潤成《中國行政區劃通史·明代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523頁。

14 弘治《貴州圖經新志》卷十五《安莊志》,第2頁。上海圖書館藏明傳抄本。

15 弘治《貴州圖經新志》卷十六《烏撒志》,第13頁。

16 弘治《貴州圖經新志》卷十五《安莊志》,第2頁。

1 弘治《貴州圖經新志》卷十《貴州志》,第2頁。

2 弘治《貴州圖經新志》卷十六《畢節志》,第1頁。

3 弘治《貴州圖經新志》卷十七《赤水志》,第1頁。

4 弘治《貴州圖經新志》卷十一《新添志》,第11頁。

5 弘治《貴州圖經新志》卷十二《平越志》,第2頁。

6 弘治《貴州圖經新志》卷十二《平越志》,第12頁。

7 弘治《貴州圖經新志》卷十四《普定志》,第7頁。

8 嘉靖《貴州通志》卷六《學?!?,《布政司參議李芳記略》,第803頁。

9 弘治《貴州圖經新志》卷十三《威清志》,第11頁。

10 弘治《貴州圖經新志》卷十三《興隆志》,第2頁。

11 嘉靖《貴州通志》卷三《風俗》,第347頁。

12 弘治《貴州圖經新志》卷八《貴州志》,第15頁。

13 (清)謝圣綸《滇黔志略》卷二十一《貴州·學?!?,《中國西南文獻叢書·西南史地文獻》,第489頁。

14 弘治《貴州圖經新志》卷十四《普定志》,第7頁。

15 弘治《貴州圖經新志》卷十五《安莊志》,第2頁。

16 弘治《貴州圖經新志》卷十二《平越志》,第2頁。

17 康熙《平溪衛志書·風俗》,抄本。

18 弘治《貴州圖經新志》卷十六《畢節志》,第1頁。

19 弘治《貴州圖經新志》卷十四《普定志》,第7頁。

20 弘治《貴州圖經新志》卷十五《安莊志》,第2頁。

21 弘治《貴州圖經新志》卷十二《平越志》第2頁。

1 康熙《平溪衛志書·風俗》,1964年貴州省圖書館油印本。

2 弘治《貴州圖經新志》卷十六《畢節志》,第1頁。

3 《明太祖實錄》卷一百四十六,洪武十五年七月己巳條,第4~5頁,總第2292~2293頁。

4 《明太祖實錄》卷二百五十四,洪武三十年八月辛巳條,第4~5頁,總第3668~3669頁。

5 附于周寧霞、石在《從<黔游日記>到<論貴省事宜>》,見中國徐霞客研究會、江陰市人民政府編:研究會、江陰市人民政府編:《徐霞客研究》第四輯,學苑出版社,1999年,第108頁。

6 (明)郭子章《黔記》卷十六《學校志上》,第6頁。

7 參見郭紅《明代衛所移民與地域文化的變遷》,《中國歷史地理論叢》,第十八卷第二輯,2003年6月,第151~157頁。

8 此問題郭紅《明代衛所移民與地域文化的變遷》(《中國歷史地理論叢》,第十八卷第二輯,2003年6月,第153頁)亦提到:由于衛所移民與偏遠少數民族之間風俗習慣“差異太大,再加上他們和當地少數民族隸屬于不同的管轄體系,所以接觸并不多,互相的交流少,文化浸染速度相當的慢?!?/p>

9 嘉靖《貴州通志》卷三《風俗》,第344頁。

10 (清)陳鼎《黔游記》,第6頁。

11 (明)郭子章《黔記》卷之十六《學校志上》,《申飭學校事略》,第5頁。

1 乾隆《獨山州志》卷三《地理志·風俗·序》。見故宮博物院編:《故宮珍本叢刊》第二百二十五冊《貴州府州縣志》第四冊,第194頁。

2 吳宣德《中國區域教育發展概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5頁。

3 (清)陳鼎《黔游記》,第12頁。

1 (清)鄭蓬元《平溪衛志書·序》。

2 (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記》卷八《黔游日記二》,第41頁。

3 (清)愛必達《黔南識略》卷二十一《黎平府》中所記總督高其倬疏言,第174頁。

4 嘉靖《貴州通志》卷六《學?!?,第825頁。

5 萬歷《貴州通志》卷七《鎮寧州·風俗》,第150頁?!度毡静刂袊币姷胤街緟部?,書目文獻出版社,1991年。

6 萬歷《貴州通志》卷十《畢節衛·風俗》,第197頁。

7 (明)黃汴《一統路程圖記》卷一《北京至十三省水陸》之五《北京至貴州云南二省路》,《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一百六十六冊,第491頁。

8 嘉靖《貴州通志》卷十《經略》,《蕭端蒙議處驛站事略》,第472頁?!啊浀刂畡輧H通一線,而驛站沿布壘若貫珠”該條史料主要形容驛站,而實際衛學依衛所的分布也是如此。

1 郭紅《明代衛所移民與地域文化的變遷》中亦提出:由于貴州衛所駐地基本沿湖廣入云南的交通道路呈線狀分布,并不與少數民族混居,又有自身的文化優勢,這種優勢又能夠長期保持下去,是貴州今日之文化地理分區的源頭?!保ā吨袊鴼v史地理論叢》,第一百一十八卷第二輯,2003年6月,第152頁) 。

猜你喜歡
明代
明代黃河決溢對黃淮平原經濟發展的影響
淺論明《南都繁會景物圖卷》的表現形式和技法
明代中后期山水畫發展情況梳理
明代官員如何發揮諫言監督作用
論明代賓禮制度下的禮樂
明代科舉對高考制度改革的啟示
東南亞香藥與明代飲食風尚
明代休寧隆阜戴氏荊墩門的派分、建構及生活
明代容像的繪制表現及技法淺析
明代延綏鎮列女研究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