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色文化的當代價值及其實現路徑

2016-12-13 11:13張文王艷飛
人民論壇 2016年23期
關鍵詞:當代價值實現路徑紅色文化

張文++王艷飛

【摘要】紅色文化是伴隨著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而形成的中華民族的一種新的文化形態。紅色文化具有豐富的內涵,其當代價值突出表現在有利于培育民族精神、引領時代主流和社會風尚等方面。實現紅色文化的當代價值,應該遵循拓展傳播渠道、將紅色文化滲入終身教育等基本路徑。

【關鍵詞】紅色文化 當代價值 實現路徑 【中圖分類號】G09 【文獻標識碼】A

紅色文化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并結合中國傳統文化而形成的極具中國特色的先進文化。它凝聚著中華民族由危亡走向新生繼而邁向輝煌的歷史文化,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蘊含著厚重的歷史底蘊和豐富的精神內涵。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及倡導“文化自信”的新時期,探討紅色文化的當代價值及其實現路徑當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紅色文化的當代價值

有利于培育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紅色文化作為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在抵御外侮、爭取國家獨立、民族解放、人民自由幸福的斗爭中逐步形成的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民主主義時期,紅色文化是一種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是“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即新民主主義文化;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紅色文化引領中國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在改革開放時期,紅色文化引領人民進行改革創新;而今,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歷史新階段,紅色文化引領全國人民維護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自強不息、開拓進取、振興中華,它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源頭。紅色文化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斷被賦予新的內涵并展現出不同的風貌,具有鮮明的革命性和時代性。將紅色文化的內涵與精神品格融入國民教育體系之中,充分發揮紅色文化資源的導向功能,有利于加強和改進新時期的愛國主義教育,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的偉大民族精神。

有利于引領時代主流和社會風尚。紅色文化是中國人民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形成的中華民族特有的民族文化,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中發揮著特殊的作用,它蘊含著愛國主義、集體主義與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無私奉獻、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群眾觀念、為人民服務等核心理想信念,這些理想信念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和行動向導,有利于人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紅色文化的內涵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不斷演變發展、豐富完善。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紅色文化仍然是引領時代前進的主流文化,是激勵人們堅定共產主義理想和信念的動力與源泉, 對于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傳播正能量、弘揚主旋律、引領社會風尚,起著基礎性和決定性的作用。因此,以紅色文化為依托,加強對國民的思想道德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可以更好地發揮紅色文化在引領時代主流和社會新風尚等方面的導向作用。

有利于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的需求。因此,紅色文化也是為人民群眾服務,代表人民群眾立場的文化。當前,隨著文化多元化時代的到來,各種文化魚目混珠,勢必影響著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發展先進文化的意義便不言而喻。紅色文化上溯歷史,涵蓋現實,延伸到未來,包含著豐富的精神文化、遠大的共產主義理想、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崇高精神,以及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百折不撓、奮發圖強、忠于職守、愛崗敬業等優秀的紅色精神品格。紅色文化與時俱進的發展,為中華優秀文化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它豐富了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能夠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有利于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文化是人類生生不息的精神家園,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發展進步的根脈。紅色文化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中國共產黨幾代領導人的智慧相結合的文化結晶,是中華民族特有的先進文化,是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根基。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新時期,傳承和發展紅色文化,有利于增強人們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增強“文化自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強”,夯實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根基。因此,必須大力弘揚紅色文化,提高國家的文化軟實力,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才能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紅色文化當代價值的實現路徑

要拓展紅色文化的傳播渠道。新時期,紅色文化的傳播路徑必須與時俱進,根據時代發展的模式和特點進行拓展,同時與網絡、社會和新媒體手段相結合,豐富傳播內容,貼近群眾生活,符合受眾需求、傳播形式多樣化,比如:開發模擬以紅色文化重大歷史事件為背景的數字化網絡資源;公共交通工具車載電視傳播紅色文化,開啟紅色微博、紅色微信和黨員學習微平臺等手機終端的紅色文化平臺,編排紅色廣場舞曲目及舞蹈,拍攝紅色英雄事跡紀錄片等形式,讓廣大群眾知曉更多的紅色文化歷史,掌握紅色文化的發展規律。各級政府及其相關部門也要進一步加強紅色文化傳播機制建設,完善網絡等新興媒體宣傳紅色文化的功能,有條不紊、循序漸進地拓寬紅色文化的傳播路徑。

要將紅色文化融入道德建設,滲入終身教育。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開拓歷史新篇章的民族優秀文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所蘊含的物質資源和精神資源在當前和未來都是加強公民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教材之一,是培養良好的社會風氣和優良黨風的主要資源。將紅色文化融入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設,滲入終身教育,有利于傳承優秀的民族文化和歷史傳統。我們應該通過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等多種方式,加大對紅色文化的宣傳力度,引導公眾樹立和堅持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道德觀和價值觀。

促進紅色教育大眾化。紅色文化教育既需要適合于不同的時期,也需要適合于不同的群體。紅色文化需要大眾化,但不是媚俗化、低俗化,要想將紅色文化深入人心,成為民眾自覺的追求,必須要堅持“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群眾”的“三貼近”原則,使之成為人們喜聞樂見的文化,而不是簡單地進行灌輸和填鴨式的宣傳和教育。紅色文化的大眾化要用鮮活的事例,生動的材料,通過紀念、瞻仰、慰問、走訪、座談、網絡媒體、影視傳媒、學校教育、紅色旅游等,豐富多元的形式,才能達到最佳的傳播效果,公眾才能更好地認識和接受紅色文化。

要大力發掘特色紅色旅游,深度挖掘紅色文化內涵。目前,紅色旅游大多形式單一,政治化傾向顯著,偏離了民眾自覺接受文化熏陶的意愿。紅色革命老區主要分布在山區,風景秀麗、生態環境宜人,可以因地制宜地打造特色紅色旅游精品線路,將紅色旅游與觀光旅游、休閑度假旅游等大眾喜愛的旅游項目結合起來,形成以紅色旅游為主題,貼近大眾生活,形式多樣的復合型特色旅游產品和線路。同時,深度挖掘紅色文化內涵是發展紅色旅游的內在要求,發展紅色旅游要堅持以紅色為內涵、以旅游為載體的發展規律,堅持以紅色精神感召人、教育人、激勵人、鼓舞人的主旋律,以崇敬之心對待革命歷史,以嚴謹而有法度的態度對待紅色旅游,確保紅色旅游“不走調”、“不串色”。要加強紅色旅游導游專業水準,生動形象、客觀地為游客宣傳革命歷史紅色文化,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發揮紅色旅游的教育功能。

(作者分別為山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桂林電子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桂林電子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

【注:本文為國家社科基金2012年度項目《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紅色文化”傳播研究》成果,(項目批準號:12XKS028)】

責編/張蕾 美編/楊玲玲

猜你喜歡
當代價值實現路徑紅色文化
新媒體環境下的紅色文化的發展和傳播
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對紅色文化的價值訴求
淺議人民銀行金融穩定職能的實現路徑
淺談長征精神的當代價值
淺析馬克思異化勞動理論及其當代價值
國際私法法典化的挑戰與實現路徑
新形勢下正確認識毛澤東思想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我國學術期刊的價值設定與實現路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