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ADAMS和AMESim聯合仿真的調繩器動態特性分析

2016-12-15 07:28李軍霞何月華
太原理工大學學報 2016年3期
關鍵詞:楔形油缸鋼絲繩

李軍霞,何月華

(1.太原理工大學 機械工程學院,太原 030024;2.山西省礦山流體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太原 030024;3.徐工集團 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建設機械分公司,江蘇 徐州 221004)

?

基于ADAMS和AMESim聯合仿真的調繩器動態特性分析

李軍霞1,2,何月華3

(1.太原理工大學 機械工程學院,太原 030024;2.山西省礦山流體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太原 030024;3.徐工集團 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建設機械分公司,江蘇 徐州 221004)

為全面分析調繩器的機-液耦合復雜系統,提出了基于數字化虛擬樣機的評估方法。通過ADAMS與AMESim軟件接口,關聯調繩器液壓系統模型與機械模型,建立調繩器的機-液耦合仿真模型和實驗樣機,分析了調繩器的動態特性。結果表明,鎖繩裝置可以快速鎖緊鋼絲繩;在鎖繩狀態下,通過預緊力油缸反向作用力,可以順利打開鎖繩裝置。耦合仿真模型和試驗樣機可用于調繩設備方案設計、性能評估,也可用于系統優化研究。

調繩器;機液耦合;動態特性

提升機鋼絲繩在使用過程中,受鋼絲繩提升循環次數、載重量等因素影響,會產生一定的塑性伸長[1]。鋼絲繩伸長會帶來嚴重的安全隱患,影響礦井生產[2-5]。首繩過長,會使提升系統兩提升容器在停車時偏離正確位置,造成裝載或卸載困難,影響礦井生產效率[6-12]。首繩長度的調節關系到煤礦生產,具有重要意義。傳統調繩方法有:利用張力平衡油缸調繩[13-15],利用手拉葫蘆調繩[16]等方法,存在費時費力、可靠性低、安全性差等缺點。全自動調繩設備可以很好地克服這些缺點,利用該調繩設備可以減少人力物力,提高調繩的效率和安全性[17-20]。目前,很多的廠家開發出了調繩設備,但限于應用時間尚短,調繩設備存在開發周期長、成本高等問題。針對這一問題,筆者利用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用ADAMS軟件建立調繩器虛擬樣機,聯合AMESim中建立的液壓系統模型,通過設置AMESim與ADAMS之間的通訊接口,實現AMESim液壓系統模型與ADAMS虛擬樣機技術之間數據的交互,以及調繩器機-液耦合復雜系統的聯合仿真,觀察系統設計的機械液壓匹配性及系統動態特性,達到虛擬設計的目的,提高設計成功率。根據虛擬設計的結果,制作了相應的樣機,并模擬工況現場的條件與仿真結果進行對比,對調繩設備進行全方位的評估與檢測,驗證了仿真結果的準確性與可靠性。

1 調繩器工作原理

調繩器是調繩設備機械結構上的一部分,調繩設備就是利用上下兩調繩器的鎖緊油缸交替鎖緊,配合提升系統實現提升罐籠的作用。圖1所示為上調繩器的三維結構示意圖,圖2為調繩系統的液壓原理圖。

圖1 調繩器三維模型Fig.1 Three-dimensional model of rope adjusting device

1-電機;2-柱塞泵;3-電磁溢流閥;4-測壓接頭;5-測壓軟管;6-壓力表;7-換向閥(34SO-L10H);8-單向閥;9-減壓閥(Y-34H);10-預緊力油缸圖2 調繩設備液壓系統Fig.2 Hydraulic system of rope locking device

調繩器在工作時,首先向預緊力油缸10無桿腔充高壓油,將楔形塊打開;其后,將鋼絲繩置入楔形塊繩槽;再向油缸10有桿腔充高壓油,楔形塊在油缸力作用下鎖緊鋼絲繩。有桿腔壓力越大,楔形塊與鋼絲繩接觸面越多,摩擦力越大,從而鎖繩效果越好;但是,楔形塊鎖緊鋼絲繩后,由于自鎖作用打開時會相對緩慢,壓力過大會造成導向部分變形,因此在液壓系統中引入了減壓閥9,降低打開時的壓力。

2 調繩器機-液耦合仿真建模

以某礦使用的調繩設備具體尺寸為基礎,根據圖1在ADAMS中建立了調繩器的三維模型,定義了各零部件間的約束。由鎖繩原理可知,預緊力油缸提供初鎖力,鎖緊楔形塊在初鎖力的作用下初步鎖緊鋼絲繩,在負載作用下,楔形塊隨鋼絲繩向下移動,最終鎖緊鋼絲繩。由此可知,整個運動過程,動力學模型輸出速度、位移,液壓模型輸出初鎖力,由此可以確定仿真的輸入輸出關系。ADAMS與AMESim聯合仿真時,動力學模型向液壓模型輸出楔形塊的速度和位移,液壓模型則向動力學模型提供作用力。因此,需要在AMESim模型中添加力傳感器,檢測活塞桿受力情況,并通過數據接口進行傳遞。同時,添加速度位移傳感器接收動力學模型中楔形塊速度與位移數據,分別將傳感器與接口模塊對應端口鏈接,建立的耦合仿真模型如圖3所示。

圖3 機-液耦合仿真模型 Fig.3 Machine hydraulic coupling simulation model

3 耦合仿真結果分析

機-液耦合仿真模型建立后,在AMESim環境中,設置液壓相關參數如表1所示。在ADAMS環境中設置仿真運行參數:仿真時間為20 s,步長為0.001。為了使仿真真實再現現場調繩情況,根據實際作業過程,設置鋼絲繩在5 s時施加負載,即預緊力油缸完成夾繩,上調繩器上提;此時,忽略鋼絲繩質量,鎖繩裝置上端載荷為零,鋼絲繩下端僅作用罐籠和配重。設置負載為34 t,加載時間為0.5 s;在7.5 s時開始減小負載,8 s時負載變為零(如圖4);同時預緊力油缸施加反向力,打開鎖繩裝置。運行仿真分析結果如圖5-圖8所示。

表1 仿真參數設置表

圖4 負載作用曲線圖Fig.4 Graph of load effect

根據表1參數設置,可以將仿真分為鎖繩階段(0~7.5 s)和松繩階段(7.5~20 s)。

3.1 鎖繩階段

圖5、圖6所示,分別為預緊力油缸有桿腔和無桿腔壓力曲線。系統壓力為8 MPa,仿真開始,有桿腔迅速達到系統壓力,并推動鎖緊楔形塊下移,初步夾緊鋼絲繩,其后,壓力恒定在系統壓力;此時,無桿腔壓力始終為零。

圖5 預緊力油缸有桿腔壓力曲線Fig.5 Pressure curve of hydraulic cylinder chamber with piston-rod

圖6 預緊力油缸無桿腔壓力曲線Fig.6 Pressure curve of hydraulic cylinder chamber without piston-rod

圖7、圖8所示分別為活塞桿位移曲線和鎖緊楔形塊位移曲線。由于活塞桿與楔形塊是剛性連接在一起的,二者運動趨勢完全一致。在0~5 s時,鎖緊楔形塊在預緊力油缸的作用下,向下移動約125 mm;5~5.5 s施加負載后,楔形塊與鋼絲繩同步向下移動;隨著負載穩定在34 t,6.5 s時,楔形塊停止移動,鎖緊了鋼絲繩。在負載作用下,楔形塊(活塞桿)移動總位移為25 mm。

圖7 活塞桿位移曲線Fig.7 Displacement curve of piston

圖8 楔形塊位移曲線Fig.8 Displacement curve of wedge

3.2 松繩階段

根據圖5、圖6所示有桿腔和無桿腔壓力曲線可知,楔形塊鎖緊鋼絲繩后,在8 s時換向閥換向,高壓油經減壓閥進入無桿腔,有桿腔壓力降為0,無桿腔壓力由于減壓閥作用系統壓力變為工作壓力5 MPa,進入松繩階段;15.3 s時,楔形塊與鋼絲繩分開,鋼絲繩彈性伸縮,施加給楔形塊震動的慣性力,導致油缸無桿腔壓力出現震蕩,隨后又穩定下來;17 s時,油缸行程走完,系統壓力穩定在 5 MPa。

圖7、圖8表示的活塞桿位移與楔形塊位移在8 s時,預緊力油缸施加反向拉力,鎖緊楔形塊在外力作用下緩慢向上移動,松開鋼絲繩;15.3 s時,楔形塊與鋼絲繩脫離,只受到與珠架結構間的滾動摩擦力作用,但該作用力較小,使得楔形塊迅速上移;17 s時,活塞桿到達行程終了,維持在穩定值,最大行程不再改變。

綜合仿真曲線和上述分析可知,鎖繩裝置在工作時,依靠油缸本身作用力楔形塊下移初鎖鋼絲繩;其后,鋼絲繩上加載負載作用力,由于負載力大于摩擦力,楔形塊加速向下鎖緊鋼絲繩;隨后,當摩擦力最終等于負載時,楔形塊停止運動,鋼絲繩被鎖緊。相比鎖繩過程,松繩則是一個緩慢的過程,負載為零,楔形塊在油缸力的作用下緩慢上升,并最終松開鋼絲繩。

4 實驗結果分析

基于耦合仿真實驗,搭建了調繩裝置實驗平臺。在實驗平臺上用拉力油缸模擬負載,檢查調繩系統中4組鎖繩裝置的鎖繩與松繩的效果。

圖9和圖10是鎖繩裝置在預緊油缸為0 MPa和5 MPa作用下,楔形塊的位移和相對位移曲線。由圖9和圖10可以看出:1#,2#,3#,4#共4組鎖繩裝置在預緊力油缸作用后,鎖緊楔形塊迅速鎖緊鋼絲繩,并隨鋼絲繩一起下移:起初,發生少許相對滑動,之后完全鎖緊;隨著載荷的不斷加大,楔形塊的位移也越來越大,在負載達到一定程度時,鋼絲繩與鎖緊楔形塊之間沒有相對滑動;鎖繩裝置在未施加預緊力(預緊力為0 MPa)時,依靠鋼絲繩重力鎖緊鋼絲繩后,再施加負載。

實驗表明,當載荷小于4 MPa時,繩與楔形塊間相對位移較大;當載荷施加到5 MPa時,鎖緊楔形塊位移明顯增大,相對位移變小,此時楔形塊才慢慢鎖緊鋼絲繩;其后,楔形塊位移趨勢與施加預緊力的實驗結果相似,楔形塊與鋼絲繩之間有輕微相對位移。綜上分析,鎖繩裝置在施加預緊力后,鎖繩效果更理想。

圖9 楔形塊位移曲線Fig.9 Displacement curve of wedge block

圖10 楔形塊相對位移曲線Fig.10 Relative displacement curve of wedge block

拉力實驗結束后進行松繩實驗,在預緊力油缸壓力5 MPa作用下,鎖繩裝置楔形塊有輕微移動,經多次切換換向閥,鎖緊楔形塊順利打開。結果表明,實驗結果與機液耦合仿真結果相吻合,鎖繩裝置能滿足調繩裝置的鎖繩與松繩的要求。

5 結論

1) 利用AMESim與ADAMS建立了調繩器復雜系統聯合仿真模型,與傳統獨立建模、獨立仿真方法相比,模型與實際系統更加貼近。

2) 利用機-液聯合仿真,設計者可以直觀地檢測產品的液壓系統與機械結構的匹配性及系統的動態特性,提高設計成功率。

3) 聯合仿真模型可用于調繩器系統方案設計、調繩器樣機性能評估,也可用于調繩器系統優化的研究,為產品開發提供一種周期短、成本低的新方法。

[1] 武熙.多繩摩擦式提升機電液調繩打壓機設計及應用[J].同煤科技,1996(4):11-13.

[2] 李進懷,袁守勝,程天標.多繩摩擦式提升機鋼絲繩調繩技術探討[J].中州煤炭,2012(9):39-442.

[3] 董孟娟,賈福音,姜小環,等. YT 型調繩裝置的研究[J].煤礦機械,2008,29(7):157-158.

[4] 翟玉芳,賈福音.YHT 型摩擦提升系統裝備調換裝置的應用[J].煤礦機械,2013,34(4):211-212.

[5] 賈福音.摩擦提升滑繩溜車安全可靠制動分析[J].煤炭工程,2008(5):99-100.

[6] 肖興明.摩擦提升重大故障分析及預防[M].徐州: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1994.

[7] 余在華,吳國琰.跳繩與安全制動[J].煤礦安全,1983(7):37-39.

[8] 李進懷,袁守勝,程天標. 多繩摩擦式提升機鋼絲繩調繩技術探討[J].中州煤炭,2012(9):39-40.

[9] 劉云楷,徐桂云,張曉光. 多繩摩擦式提升機鋼絲繩張力在線監測系統[J].煤礦機械,2011(5):131-133.

[10] 李昕.JKD-Φ1750×6多繩摩擦式提升機鋼絲繩張力不平衡的調繩方法[J].湖南有色金屬,2014(1):57-59.

[11] 劉雷,李新平,葛云燕,等.多繩摩擦式提升機鋼絲繩張力平衡分析[J].礦山機械,2008,15:66-68.

[12] 田志俊.多繩摩擦式提升機主軸裝置動力學分析[D].秦皇島:燕山大學,2012.

[13] 張華,宋保文.多繩摩擦式提升機鋼絲繩張力在線監測研究[J].長治學院學報,2013(2):56-58.

[14] 郭勇,彭勇,過新華,等.運用ADAMS和AMESim聯合仿真的LUDV液壓系統動態特性分析[J].現代制造工程,2010(7):30-34.

[15] 高杰.多繩摩擦式提升機張力平衡裝置優化分析研究[D].太原:太原科技大學,2011.

[16] 張俊,寇保福,寇子明,等.基于AMESim的液壓調繩裝置同步系統的研究與仿真[J].礦山機械,2013(5):48-52.

[17] 秦強.基于動力學的煤礦立井摩擦提升系統安全性研究[D].合肥:合肥工業大學,2008.

[18] 劉利明,傅連東,黃智武,等.基于AMESIM的多孔形緩沖套的仿真與研究[J].機械設計與制造,2011(6):214-216.

[19] 劉海麗.基于AMESim的液壓系統建模與仿真技術研究[D].西安:西北工業大學,2006.

[20] 寇保福.重載深井調繩系統研究[D].太原:太原理工大學,2011.

(編輯:龐富祥)

Analysis of Dynamic Characteristic of Rope Adjusting Device Based on ADAMS and AMESim Co-simulation

LI Junxia1,2,HE Yuehua3

(1.CollegeofMechanicalEngineering,TaiyuanUniversityofTechnology,Taiyuan030024,China; 2.ShanxiProvincalEngineeringLaboratoryforMineFluidControl,Taiyuan030024,China; 3.XuzhouConstructionMachineryGroupCo.,Ltd.,Xuzhou221004,China)

In order to analyze complex hydraulic-mechanical coupling system of rope adjusting device, the evaluation on digital virtual prototype was proposed.Hydraulic-mechanical simulation model was established by integrating the hydraulic system model and mechanical model of rope adjusting device, via software interfaces between ADAMS and AMESim,and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ice were analyzed. The co-simulation model can be used to design the system,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and optimize the system to develop rope adjusting device. It provides a short development cycle and low-cost method to develop production.

rope adjusting device;hydraulic-mechanical;dynamic characteristics

1007-9432(2016)03-0304-05

2015-10-26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基金資助項目(NCET-12-1038);山西省科技攻關基金資助項目:帶式輸送機斷帶抓捕裝置設計與研究(2015031006-2)

李軍霞(1976-),女,河南許昌人,博士,教授,主要從事機電液一體化研究,(E-mail)bstljx@163.com

TH122

A

10.16355/j.cnki.issn1007-9432tyut.2016.03.006

猜你喜歡
楔形油缸鋼絲繩
History of the Alphabet
預張緊鋼絲繩網片加固混凝土梁鋼絲繩應力損失研究
鋼絲繩楔形接頭連接失效分析與預防
Eight Surprising Foods You’er Never Tried to Grill Before
電梯鋼絲繩更換方法的探討
往復式活塞隔膜泵油缸及油缸壓蓋剛度分析
關于將Φ13導引用防扭鋼絲繩替換為Φ15的研究
楔形板AGC系統仿真研究
柱塞式油缸在線更換密封法
重型自卸汽車舉升油缸的密封分析與優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