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政訴訟法律關系若干問題之研究

2016-12-15 11:30黃永欽
法制與社會 2016年33期
關鍵詞:法律關系行政訴訟

摘 要 本文主要從行政訴訟法律關系的概念和要素入手,分析行政上審判權以及訴訟存在的聯系,從最根本的角度對行政訴訟法律適用的問題進行解決。

關鍵詞 行政訴訟 法律沖突 訴訟權利 法律關系

作者簡介:黃永欽,廈門市集美區人民法院助理審判員。

中圖分類號:D92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6.11.343

一、 行政訴訟法律關系的概述

(一)行政訴訟的概念

在對行政訴訟之間的法律關系進行研究時,行政訴訟是最為基礎的部分。最近的幾年中,我們國家沒有統一定義行政訴訟,因為許多人都各持己見。不過行政訴訟法主要是為了能夠輔助法院行使權力以及審理國家機關侵權案件的這個觀點是深入人心的。無論是行政訴訟參加人進行訴訟活動還是法院審理案件的法官都應該準守行政訴訟法的規則。行政訴訟法明確規定行政訴訟參加人的權利和義務以及法院審理案件的程序等,這些規則都是國家行駛自己的權力時需要遵守的規則。它能夠起到監督國家機關工作的作用,對社會秩序起到維護的作用,它是立足于我國憲法存在的一部重要的法律文件。

行政訴訟法是社會發展的產物。目前我國的行政訴訟法和民法、刑法有很大的差異,一般國家在規定實體法規范時會規定程序法規范。刑法和民法中的實體規范和程序規范是分開的,因而有了民法、民事訴訟法和刑法、刑事訴訟法等相對獨立的部門。但是行政訴訟法和民事訴訟法有相同之處,它們都是由普通法院行使管轄權,沒有獨立的行政法院系統,行政訴訟適用一般的程序或者訴訟原則。

(二)法律關系的概念

法律關系能夠分成三部分,主要有法律關系的主體、客體以及邏輯這三方面組成。在法律對人們產生影響的過程中就會自然而然形成法律關系。也可以說,法律關系的定義就是通過法律來進行規范的權利和義務。以法律為基礎,建立一個和社會有關的關系。如果缺失法律規定這一方面的內容,就不會有相對應的法律關系。法律關系是以國家強制性的力量作為最基礎的保障,以此來建立的關系。如果法律關系被一些因素破壞,國家就需要用強制的力量來對其進行修正。

法律規范是產生法律關系的基礎,如果缺失法律規范,那么就不會形成法律關系。法律關系和法律保護規范的社會關系不一樣。一些社會關系需要法律來進行制約和調整,但是有些法律不易調整或者不屬于法律調整的范圍比如:愛情關系、友誼關系等。有些社會關系是法律法規調整的對象,有些不能完全視為法律關系。從另一個角度說,法律關系就是人們按照法律規范的要求行使權利,履行義務,因此發生的特定領域的關系,它是法律規范的一種狀態。法律關系和其他關系根本的區別是法律關系是人與人之間的合法關系。本質上看,在社會關系這個龐大的體系中,法律關系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內容,它是國家意志的表現。所以法律關系是根據法律規范有意識、有目的的建立的。因此,法律規范是國家意志力的體現。其實,行為人破壞法律關系的過程中也破壞了國家的意志。

(三)行政訴訟法律關系的內涵

法律關系指的就是法律對人們的行為進行約束的過程中產生的義務和權利關系。因此能夠得出,行政訴訟法律關系是在行政訴訟法調整的情況下在調整人們行為過程中形成的訴訟參與人和人民法院之間的權利和義務關系。法官審理案件過程中,一定和原告、被告之間發生許多訴訟法律關系,然而法律規范是這些法律關系得以形成的基本。行政訴訟法律關系要形成,就需要行政程序法和實體法來作為前提。假如沒有相配套的行政實體法,行政訴訟參與之間就沒有法律上的權利和義務,就不存在因為某些行政關系而發生權利和義務上的糾紛,就不會出現行政訴訟。假如沒有與實體法向適應的程序法,那么訴訟參加人的權利和義務就無法保障。其實,行政訴訟法就是一般意義上的行政程序法,在一定程度上,行政程序法會包含與之相近的民事訴訟法。比如:《民事訴訟法》中規定“法律規定由人民法院審理的行政案件,適用本法規定?!?/p>

訴訟法學最基礎的理論關系就是訴訟法律關系,因此,這種訴訟關系成為行政訴訟法學理論中的一個重要課題。但是我國專家和學者很少深入研究行政訴訟法學,行政訴訟法學的教程基本都是依據民事訴訟法律關系來具體地分析行政訴訟法律關系,專家學者中很少有人根據行政訴訟法的特點,有針對性的進行專門的分類講解。所以,從整體看,對行政訴訟法的研究程度好不夠,需要不斷深入研究社會主義法律關系,并且完善相關的行政訴訟法學的理論體系,對仍舊存在的問題進行進一步的研究。

二、行政訴訟法律關系的要素

(一)行政訴訟法律關系的主體

作為行政訴訟法律關系里面的基礎部分,行政訴訟參加人具備相關的權利,同時還需要承擔對應的義務。行政訴訟法律關系里面的主體包括和行政訴訟關系有關的不同方,具體指的就是在訴訟時有著權利并且需要為其承擔義務的組織或者個體。人民法院在行政訴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沒有人民法院就沒有行政訴訟法律關系主體,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首先,從法律關系的本質上看,原告要想通過法院維護自己的權利,必然由法官主持,法官在行使自己手中的權利時一定會和當事人形成訴訟法律關系。其次,法院具有獨立的地位,我國法律規定,審判機關具有獨立的地位,不受任何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預。其實,獨立的審判不只是意味著和法院分開,還意味著外界的干預是不會影響到法官以及審級。行政訴訟不同于其他訴訟的一點就是,在行政訴訟中,被告方指的是行政機關,之所以一再堅持法官具有獨立的地位,主要是它有助于法院受到行政機關的干預,最大限度的保證案件真正實現公正審理。

行政訴訟法律關系的主體和民事、刑事訴訟不同。民事訴訟中,原告和被告既可以是行政機關又可以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刑事訴訟過程中的原告是受害人或者公訴人,被告一般是法人或者公民,行政訴訟中的被告一般不會是行政機關;行政訴訟中,原告只能是法人、公民和其他組織,被告只能是行政機關或者是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其他個體或者組織、法人等不能夠成為行政訴訟中的被告方。要想作為行政訴訟里的被告,需要滿足:第一,具備國家行政職權的組織;第二,原告認為其權益被侵犯而進行起訴的組織或者機關;第三,能夠獨立地承擔法律責任的組織或者機關;第四,收到了人民法院通知后,獲得應訴權的組織或機關,這四點同時發揮作用,缺一不可。

(二)行政訴訟法律關系的內容

行政訴訟法律關系具體就是和行政訴訟法律有關的主體在行政訴訟法保證之下,能夠得以實現的權利和義務。在訴訟中,最為主要的主體,人民法院有著行政訴訟審判的權力,這一權力涵蓋了組織指揮權、案件受理權、裁判權、執行權等等;其對應需要遵守的義務就是維護法律尊嚴、公正審理案件、保護訴訟主體以及接受法律監督等。每個參與訴訟的人都有著屬于自己的權利和義務。這些人共有的權利包括:申請回避權、委任訴訟權、辯論權等;共有的義務有:按照法律要求行使自己的權利、不能濫用義務、尊重全體訴訟參與人員的義務,遵守審判人員領導指揮整個訴訟秩序的義務,依法繳納相應的訴訟費,嚴格遵守法院所裁定的義務等。所謂行政訴訟權利,其概念為相關法律規定的可以進行行政訴訟法律關系的主體在整個訴訟過程中依法實施某種行為,或者要求其他主體依法實施某種行為。行政訴訟法的主體需要在整個行政法律訴訟過程中,必須要采取某種行為或者一定不能采取某種行為的必要性以及法律的強制性。

(三)行政訴訟法律關系的客體

相對于行政訴訟法律的主體,必然會有一個與其相對應的客體。行政訴訟法律的客體一般分為兩大類情況。首先,人民法院和具體案件的當事人之間,其共同的訴訟權利和義務指向的是將案情查明以及將案件涉及到的當事人之間的實體以及法律上的爭議。行政訴訟法律義務所指向的對象是某種具體的行政行為,這就是案件涉及到的當事人之間對其存在異議的某種具體行政行為,也就是說,這種案件對立方存在爭議的行政行為就是所謂的行政訴訟法律客體。除了法官,案件所涉及到的當事人以外,相關機構的鑒定人員、證人等參與訴訟案件的權利和義務所指向的是整個案件的真相??偨Y本小結所闡述的內容,即人民法院和案件所涉及的當事人,他們所擁有的訴訟權利和義務是指向整個案件的真相,為了是階段整個案件所涉及到的當事人之間的爭端。除了這些群體,人民法院和其余參與者的訴訟權利和義務是指向查清案件的真相。

三、行政審判權與行政訴訟權利之間的關系

(一)行政審判權與行政訴訟權利的聯系

行政審判權與行政訴訟權利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關系。在行政訴訟過程中行政審判權處于主導地位,在當事人行政訴訟權利義務形成過程中有重要的作用。行政訴訟權利義務的形成主要決定因素是行政審判權力,比如,當事人上訴的前提是,一審判決之后。行政訴訟權利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行政審判權力,比如:當事人申請撤訴必須經過人民法院的允許才能進行。有時候當事人行政權利的行使內容會受到行政審判機關的影響。比如:當行政機關不執行法院判決的情況下,法院可以對行政機關進行罰款等強制性措施。但是無論是何種不同的強制性措施,只要法院對其使用了,就會給被告帶來相應的義務,這些義務各有不同。在整個行政訴訟的過程中,行政訴訟的權利會對審判權力有制約和監督的功能。國家設立行政審判權力機關,主要是為了達到使涉案的當事人可以充分行使其享有的行政訴訟權。從上述的內容來看,行政訴訟的權利要比行政審判的權利高得多。

(二)行政審判權與行政訴訟權利的區別

行政審判權與行政訴訟權利的關系其實就是行政訴訟過程中,法院享有的訴訟權利和義務,這是審判權行使的主要表現形式。在另一個角度看,這就是行政審判權利和訴訟的參與者兩者見的關系。這層關系是行政訴訟法律的核心。所以,在行政訴訟過程中非常需要被重視的一個因素就是,行政訴訟權利和審判權利兩者之間的聯系。這兩者在很多方面存在著下列的差別:第一,行政訴訟的權利和審判權所行使的主體不一樣。國家權利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民法院,國家權利是具有不可分割性和統一性的特點,因此,只能由人民法院來行事行政審判權,而具體案件的所涉及的當事人來行使行政訴訟權。第二,行政訴訟權和審判權背后的支持對象不一樣。法律賦予行政審判機關權力,事實上,國家權力賦予審判權力。法律賦予當事人行政訴訟權利,這項權利是訴訟順利進行的前提,我國公民在行政訴訟中體現了公民所享受的民主的權利,這種現象也表現出我國統治階級的利益和一貫堅持的意志。在整個行政訴訟的過程中,不同的對象所行使的不同的權利是相對應的,案件所涉及的當事人行使的訴訟權利是對應著人民法院審判權力而言的,行使權力的過程中對相對人是一項義務。法院形行使審判權的過程中具有強制力,但是當事人行使自己手中的權利過程中不存在強制力,同時,還需要有行政審判權力為保障。再次,兩者的功能不同,審判權力主要承擔的社會角色是裁判者,公正的代表,在審理行政案件過程中,時刻保持著公正的態度,及時審理,維護社會和國家秩序。國家在相關法律中設立這種權利,就是為了使權力主體能夠充分享受這種權利。當案件涉及的當事人在進行行政訴訟的過程中,不能夠要求他們是在考慮國家利益的前提下使用某種權利,應該允許他們在法律要求內可充分享受其享有的權利。法院等國家機關需要給予支持,尤其是在起訴和申請撤訴方面。最后,行政審判權不可以主動行使,只有原告在法院起訴,法院才可以依法行使審判權。當事人在行使行政訴訟權利中處于主動的地位,當事人主要通過訴訟的方式進入到訴訟程序中,就像有訴訟階段的一些權利。反過來,正是由于案件當事人依法行使訴訟權利,才能促使訴訟活動不斷向前邁進。

參考文獻:

[1]向忠誠.行政訴訟法律關系若干問題之研究.廣西民族學院學報.2006(28).

[2]潘利軍.行政訴訟法律適用問題研究.廣西民族大學2008年碩士畢業論文.

[3]劉東亮.論行政訴訟法律關系的三方性.法學雜志.2009(3).

猜你喜歡
法律關系行政訴訟
淘寶海外代購各方法律關系和法律地位
論依法治校下高校與學生的法律關系
新行政訴訟法下行政合同訴訟若干問題探析
行政訴訟中檢察院的公訴權分析
行政訴訟指導性案例制度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