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視域下的經濟法教學改革對策

2016-12-15 12:39王朝梁劉艷孫玉嬌
法制與社會 2016年33期
關鍵詞:經濟法國際化改革

王朝梁 劉艷 孫玉嬌

摘 要 我國傳統經濟法教學缺乏國際視野,也脫離院校特色,過于依賴書本,教學內容與方式也是墨守成規,缺乏創新意識,使學生無法有效應用于實踐之中?;谝陨媳尘?,本文將結合民航特色,從加強實踐教育、積極開展法律診所式教學,加強國際交流與比較研究以及加強經濟法與民航方向的聯系等三個方面展開國際視野下的經濟法教學改革對策探討。

關鍵詞 經濟法 教學 改革 國際化 民航特色

基金項目:中國民航大學法學院實驗實踐教學課題“國際視野下的經濟法教學改革對策”的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編號:hkfxsyjx201507。

作者簡介:王朝梁,中國民航大學航空法律與政策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副教授,法學博士,法學博士后,研究方向:航空法學、環境法學和經濟法學;劉艷、孫玉嬌,中國民航大學法學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國際法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6.11.405

一、 經濟法教學現狀

目前我國經濟法學教育仍然依從傳統的法學教學方式,教授內容主要為國內的經濟法原理和法規分析,很少進行與外國經濟法的橫向對比。這使學生缺乏對經濟法的宏觀把握和整體認識,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國際性視野的缺失。

龍應臺先生曾經在臺灣大學法學院演講時說道,“我希望知道這個事件在更大的坐標里頭,橫的跟縱的,它到底是在哪一個位置上” 這非常形象地說明了宏觀認識的重要性,對于經濟法來說,對本國經濟法與外國經濟法進行橫向比對以及對經濟法發展歷史的縱向分析,能夠幫助經濟法學者把握經濟法在整個法學體系的大坐標中的位置,從而有利于以更加開闊的視野研究以及應用經濟法。

另外,現在隨著國內越來越多的高校開設法學專業,法學院畢業生數量大增,而重理論、輕實踐的傳統教學方式,造成學生對經濟法原理、法規的應用能力較差,造成的實際法律從業能力與法律職業所要求的水平仍有很大差距,不利于他們從學校到社會的角色轉換。民航類院校的法科學生更是亟需與民航業相關的經濟法學知識與實踐機會。這種現狀造成了對傳統法學教育方式的挑戰,促進著法學教育方式的革新。

二、 經濟法教學中國際性視野缺失的主要表現

(一) 經濟法教學過程中國際性視野的缺失

我國的經濟法學教材都全面地論述了國內經濟法的基本理論,吸收了學科發展最新研究成果和法制建設新鮮經驗,然而課本編寫的著眼點是國內法,很少提到與外國經濟法的橫向對比,法學授課以課本為綱的傳統方式,使得大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以及考核方式上缺乏國際性因素以及視野的擴展,只以課本中的重要國內理論為授課及考核重點,造成了經濟法教學過程中國際性視野的缺失。

(二) 學生缺乏培養國際化視野的自我意識

傳統經濟法教學脫離院校特色,過于依賴書本,教學內容與方式也是墨守成規,缺乏創新意識。傳統的授課方式使學生很少有機會接觸實際的案例,遑論與外國經濟法有關的案例,這不利于學生對經濟法學習興趣的提升,而很少接觸與國外經濟法有關的實際問題,更容易讓他們對國際化視野的培養產生畏難心里,也覺得好像并沒有必要學習。然而因為學生的信息獲取渠道畢竟較窄,很難敏銳地捕捉到社會對經濟法學人才的需求方向,這就需要教師通過對實際案例的分析幫助學生認識到社會大方向的需求,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其認識到整個社會對具有國際化視野的經濟法學人才是多么地求賢若渴。

三、經濟法教學中結合民航特色的必要性

首先,面對國內六百余所高校法學專業教育的激烈角逐,如何保持民航院校法學專業在角逐和洗牌中勝出,是急需我們審慎思考的重大問題,而經濟法教學中結合民航特色,向民航院校法學專業的國際化教育發展進行探索,建構一套完善的國際化視野的法律人才培養的人才標準體系,是保障民航院校法學專業建設走向國際化之路,保持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

其次,民航領域的法學亟待完善。例如目前航空運輸業中的焦點問題——航班延誤,由于航空運輸的高安全性要求,極易受天氣或其他外力因素影響而造成航班延誤,而人們越來越多地選擇飛機作為出行方式,就容易產生矛盾。而在航班發生延誤的時候,如何追究承運人的責任是很重要的,同時也是解決旅客和航空公司之間糾紛的關鍵之所在。這就十分需要法律發揮評價作用以及預測作用。

四、 經濟法教學改革的對策分析

當代中國的法學理論研究尚不能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因此我們要積極研究當代全世界法學的發展趨勢,要對法學發展趨勢有一個理性的、客觀的把握,再結合本國情況對該趨勢作出反應,在“中國法學與世界法學”的大坐標中找準自己的坐標,仔細斟酌中國法學與世界法學的關系 。而在這個全球化趨勢日漸明顯的時代,把握當代世界法學的發展趨勢就意味著當代中國的法學理論必須保持世界眼光,能夠有效地應對當代世界不斷變化的法律實踐與法學理論。對經濟法教學改革的路徑探索同樣要放眼世界,尋求學以致用,打造國際化應用型法律人才。同時基于民航類院校的經濟法教學改革也必須加入民航元素以促進民航方向法學專業的長足發展。

(一)加強實踐教學

應在教學中重視法學實踐方法,采用法律診所等創新形式將學生從書本帶到現實,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法律診所式教學出現于60年代的美國,一些美國法學家和教授,例如現實主義法學派的代表人物、曾在耶魯大學法學院任教的弗蘭克法官,指看似真實的案例教學實際上距離大量在初審法院發生的訴訟的實際相去甚遠,大聲疾呼法學教育更應當看到法律規則的不確定性和事實的不確定性,讓學生學習在社會實際中出現的真實案件和事實,改革法學教育模式 。因此法律診所式教學是案例教學的進步,更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案例事實判斷力和與人溝通交流的能力,有利于學生的職業發展。在經濟法的教學改革中,各高校法學院應加大力度建設法律診所,多吸引需要適用國外經濟法的案例,通過對真實的經濟法案例的接觸與探究、解決,激發學生的興趣,加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職業歸屬感,有利于促進學生主動進行國際化視野的自我提升。另外,可以提升民航院校法律教學的工作的整體水平,提升教師的教學組織和教學實踐化的效果,這也具有很重要的實踐意義。

(二)加強國際交流與比較研究

經濟全球化與教育全球化使得全球高校間以及各種學術交流日益增加,這為法學的國際化視野的擴展提供了廣闊的平臺。而經濟法的教育改革也應在此著力,培養一大批懂得國際法律規則又捍衛國家利益的卓越法律人才?,F在有眾多十分富有挑戰性的國際賽事,如航空法模擬法庭大賽 、空間法模擬法庭大賽 等,由北美、歐洲、亞洲、非洲等各國高校的參賽隊伍組成,有國際法院的大法官參與評判,實在是不可多得的訓練機會。另外還有許多國家的高校之間開展培養法律職業人才的法科學院或者碩士項目,積極進行國家間學術交流,還有組織學生圓桌會議,開設暑期國際小學期,組織國際模擬法庭等富于挑戰性的國際賽事,積極實行校(院)際互派學生、學分互認甚學位互認制度,為學生提供優良的法律教學資源。

此外,比較法教育正在成為各國法學院校的熱門學科。我們應加強對不同國家法律制度的比較研究??煽紤]開設外國經濟法與國內法的比較法,港澳臺與中國大陸的比較經濟法等課程。這樣把中國法放在國際背景下,和其他法律制度相比較,取長補短。要做到這一點,學校應該增加同國外大學、研究機構的合作項目,邀請國外專家學者、法律執業者到學校授課;進一步開放課程,邀請外國的法科生作為交流生同中國同學探討切磋相關法律問題,直觀地感受比較法學習的樂趣;同時創造盡可能多的機會鼓勵我國學生到國外法學院進行交流學習,或者學校也可爭取機會與外國律師事務所開展合作項目,使我國學生能夠在國外實習,接觸外國的案件以更加深刻地體會國際差異,加強對所學知識的深刻認識。

另外,學生可把握機會出席國際會議,參加國際賽事,開闊眼界,增長閱歷。

(三)加強經濟法與民航方向的聯系

教師應不斷站在民航的角度來看經濟法,立足于民航院校特色,將民航與經濟法相結合,通過對學生眼、耳、手的利用,將課堂對接社會實際,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推動學生將所學習理論知識致用于解決專業實際經濟法問題的能力結合,增強學生實踐能力,既讓學生掌握一般化的經濟法基礎知識與精髓,又要充分發掘民航業與經濟法的結合點,如航空稅法、航空企業法、民航旅客權益保護法等方面內容,結合社會有關熱點案例,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此不僅將國際化因素納入經濟法學,而且將民航特色納入其中,既保證國際化水準,又保證民航特色,打造業務精專的法律人才,實現經濟法教學的創新型改革,有利于促進擁有國際化視野的法律專業人才的系統培養,為提升中國在國際社會話語權和迎接國際社會的激烈競爭、提升法律服務于中國國際化和全球化的功效和水平提供人才支援。

五、 結語

國際視野下的經濟法教學改革研究有利于促進擁有國際化視野的法律專業人才的系統培養,民航特色的加入,更有利于法律人才的專業化,為學生更好地實現理論與實踐的對接做好鋪墊。中國的經濟法學發展離不開國際化視野,民航院校的經濟法教育不能脫離院校特色,將二者融合于經濟法教學改革之中,定能為經濟法教學開辟新的道路,為提升中國在國際社會話語權和迎接國際社會的激烈競爭、提升法律服務于中國國際化和全球化的功效和水平提供人才支援。

注釋:

龍應臺.百年思索.臺灣大學法學院演講稿.

李昌麒、周林軍、盧代富,等.中國法學現代化的未竟之途.社會科學報.2006 年11 月16 日,第 3 版.

陳建民.從法學教育的目標審視診所法律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環球法律評論.2005(3).

http://sarins.org/moot-court-2/.

http://www.iislweb.org/lachsmoot/index.html/.

申嘉.市場經濟和國際化背景下中國法學教育之現狀及對策.中國司法.2007(2).

參考文獻:

[1]Legal Education in China: Present and Future.34 Okla. City U. L. Rev. 51 (2009).?

[2]李昌麒.經濟法學(第 2 版).法律出版社.2008.

[3]楊紫烜、徐杰.經濟法學(第 5 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4][德]迪特爾·梅迪庫斯.請求權基礎(第8版).法律出版社.2010.

猜你喜歡
經濟法國際化改革
聚焦港口國際化
論經濟法的憲法性
人民幣國際化十年紀
改革之路
經濟法在我國經濟轉型中的作用分析
從園區化到國際化
改革備忘
公安高等院校經濟法課程教學改革研究
直銷企業國際化并不難
改革創新(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