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經常業務會計準則和所得稅法差異的協調分析

2016-12-16 00:07張俊鈺
現代經濟信息 2016年27期
關鍵詞:所得稅法會計準則

張俊鈺

摘要:隨著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所得稅法的調節作用越來越明顯。會計理論及實踐逐漸脫離了稅法的束縛,和國際形成接軌。一旦會計和所得稅法二者間的關系處理不好,必將影響稅法改革和國際慣例的協調步伐與節奏,同時還會阻礙市場經濟快速發展。本文闡述了非經濟業務及所得稅法的內涵,對二者協調提出措施建議。

關鍵詞:非經營業務;會計準則;所得稅法

中圖分類號:F230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27-000-01

一、前言

會計和稅法是兩種不同的立法基礎,會計準則重視會計信息的可靠性與真實性;稅法比較重視稅收的公平與效率,所以會計準則和所得稅法必然存在差異。而非經常業務比較少,許多會計人員極難處理好其中的涉稅業務,給企業埋下納稅風險。對于二者之間的差異,雖然會計界與稅務界都提出了相應協調措施,但是依然還存在各種問題。在這種形勢下,分析二者差異上的協調具有現實意義。

二、非經常業務及所得稅法內涵

要探究二者差異的協調性,就必須要全面了解二者的概念,只有在此基礎上探究協調二者差異才具有實用價值。

1.非經常業務

所謂非經常業務,就是和生產產品、購買原材料以及銷售商品等各種正常制造業相比較,這種業務沒有普遍性,僅僅發生在部分企業中,即便在這些企業中也并不是經常發生,只有滿足了必須條件,比如債務重組,當無法如實償還債務時債權人讓步才會發生,同時這些業務和一般業務所涉及會計上也存在差異。

2.所得稅法

設置稅種以及每一種稅征稅辦法,都是按照法律形式確定的,該法律即為稅法。從廣義角度來看,企業所得稅法就是新企業所得稅法體系簡稱。自從新企業所得稅法以及條例出臺實施后,明確了企業所得稅中基本稅制要求、主要稅收處理以及重大政策問題,但是因企業所得稅并不是單一的,而是涉及到各行各業,涉及到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各個方面,根本無法對處理所得稅逐一規定。通過相關制度安排,形成了企業所得稅相關法律、法規、規章及規范性文件三個制度框架,從而形成了一個符合國際慣例、體系完備及易于操作的所得稅制度體系。

三、非經常業務會計準則和所得稅法差異之協調

前面全面產生了非經常業務及所得稅法,因為二者之間存在一定差異,因此就必須要采用措施進行協調。

1.從制度上進行協調

制訂非經常業務的會計準則與日常管理都是屬于國家財政部門,但是所得稅且是國家稅務部門負責,因此這兩個部門的工作目標上存在差異,在立法取向上存在一些的差異。因此就需要加強會計準則與所得稅中各界的交流宣傳,有效提升二者之間協作有效性。

所得稅法應該借鑒會計準則中有效的、合理成分,對一些滯后規定進行彌補,例如稅收制度要從降低投資風險、保護稅源、保護債權人角度入手,擴大減值資產在稅前扣除的比例與范圍,從而真實體現出企業資產的價值。為了防止企業秘密計提準備金,所得稅中也要明確規定減值準備中的計提比例,確保稅源不流失。征稅部門合理利用會計信息時,還要嚴格要求信息披露的規范性,降低了征稅成本,提高了征管效率。

2.從形式上進行協調

形式比較多,本文主要以債務重組進行分析,為了保護企業,稅法中明確規定債務重組是因資產抵債或者債權人讓步,從而確認資產轉讓所得或者通過債務重組所得,自然也需要繳納的所得稅,有一些數額比較大,要一次性繳納稅存在難度。一般企業要進行債務重組基本上都是財務存在嚴重困難,導致資金周轉失靈,如果繳納所得稅不分年繳納,就可能導致經過債務重組剛剛擺脫危機的企業再次陷入下一輪危機。為了消除這種差異,加之稅務機關也希望重組企業能夠正常運行,重組企業經過稅務主管部門核準,就可以按照每年平均繳納所得稅,但是期限必須限制在5個年度內,如果5年內未繳清就要按照相應政策進行處罰。通過這種協調措施有效緩解了重組企業的壓力,給予了他們重新發展的時間。

3.從處理方法上進行協調

從非經常業務方面來看,對所得稅差異的處理上主要是從所得稅申報表中進行調整,沒有會計記錄,也不做賬務處理。為了真實反映形成的差異以及納稅調整情況,企業就要增設納稅調整的備查賬,同時在財務會計的報告中還要進行相應披露。比如在利潤表中的《利潤總額》和《所得稅》項目間加上《納稅調整增加額》、《納稅調整減少額》以及《應繳納所得稅》幾個項目,調整金額按照記錄的備查帳分析計算填列,從而體現出差異調整的實況。對企業而言,要盡可能選擇所得稅法中規定的方法,降低納稅差異,同時也才有利于企業快速發展。

四、結束語

事實上,對于非經常業務會計準則和所得稅法之間差異的協調措施比較多,除了上面提出的幾種措施,還有借款費用、股份支付、企業合并、外幣折算等各種協調措施。當然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采用那種協調方法,還必須要依據實際情況合理選擇,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達到協調的目的,才能夠有效緩解二者之間的差異。

參考文獻:

[1]高金平.股份支付準則與所得稅法差異分析[J].中國稅務,2013(4).

[2]鐘曉東.政府補助的財稅處理[J].國際商務會計,211(10).

[3]曹宛娟.企業出售舊設備的會計與稅務處理分析[J].商業會計,2012(1).

[4]鄧力平,鄧永勤.現代市場經濟下的稅收法規與會計制度:差異與協調[J].稅務研究.2014(9).

猜你喜歡
所得稅法會計準則
會計準則國際趨同中會計教育的思考
《小企業會計準則》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
淺析新企業所得稅法對上市公司利潤的影響
小企業會計準則與稅法的協調和差異分析
新會計準則運用中的若干問題思考
我國會計準則體系的發展、構成及展望
《小企業會計準則》之我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