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族音樂學視角下儀式音樂的探索

2016-12-20 22:05朱珠
戲劇之家 2016年23期
關鍵詞:民族音樂學傳統音樂多元文化

朱珠

【摘 要】民族音樂學在國內近幾年的發展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其方法論的創新與實踐方面。儀式音樂是民族音樂學研究中比較重要的課題,我們在研究儀式音樂的相關問題時,不應該僅僅局限于音樂本體的角度,而是在儀式音樂的研究過程中,結合其它學科的研究方法,找尋新的研究視角,進而發現儀式音樂更加多元化的學術價值。筆者通過對于民族音樂學相關問題的研究分析,對該視角下儀式音樂的研究做了相關的探索。

【關鍵詞】民族音樂學;儀式音樂;傳統音樂;多元文化

中圖分類號:J60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12-0054-02

我國近些年才開始增多了對儀式音樂的相關研究,儀式音樂在不同的地域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所以,將這些統一歸類,用民族音樂學的視角來研究儀式音樂,具有一定的學術優勢。隨著人們對儀式音樂的了解,更多與之相關的理論研究也在原有基礎理論框架的基礎上得到了極大地豐富。在民族音樂學視角下對儀式音樂的探索與研究具有非常高的學術價值。

我國學界內致力于研究各民族傳統音樂的音樂理論工作者,在原有“民族民間音樂研究”、“民族音樂研究”等相關課題研究成果積累的基礎上,參考了國外民族音樂學學者的相關研究成果,在此基礎上結合中國本土各民族音樂的實際與相關實踐,進行了一系列具有學術價值的探索。在一定程度上為該課題的深入研究創造了良好的學術環境。隨著民族音樂學的發展,與之相關的學科、視角等方法論都受到了相關學者的重視,這些研究成果也在被不斷地檢驗與使用。

一、儀式音樂的多元化發展

儀式音樂并不是獨立存在的,它的產生有賴于一定的社會文化,我國豐富多彩的地域文化也使得不同地域都擁有各自的儀式音樂,其藝術內涵與文化價值也不斷被人們所了解。儀式音樂在集體性的祭祀活動或者慶典中用得比較多。雖然不同的儀式音樂在表演的過程中,音樂本體各方面會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但它們同樣都代表了對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儀式音樂所承載的除了歷史文化,還有鄉土文化和民族文化,這些都是需要我們繼續深入了解與挖掘的。

鄉土文化在我國社會歷史發展進程中是至關重要的,我國的文化形態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是以鄉土文化為主的。因此我們可以說,我國的儀式音樂也是一部鄉土文化的載體。除此之外,儀式音樂還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存在于人們日常的生活中。在儀式中甚至可以體現出人民大眾最基本的生存需求。鄉土文化中的儀式音樂一般形式都比較簡單,所使用的樂器也是比較大眾的樂器。比如,各地區都普遍存在求雨儀式,各地求雨時所使用的樂器也都是比較具有當地地方特色的,如陜西的求雨儀式中所使用的就是比較具有陜北特色的腰鼓,再將求雨的愿望作成詞,填入秦腔的曲調之中。除此之外,一些喪葬儀式中也會帶有濃郁的地方特點,這與當地的鄉土文化是息息相關的。

民族文化的傳承是在不斷發展中逐漸繼承的,我國古代的思想教化就一直在傳承的過程中影響著我們。使我們在此影響下接受并且認同這一傳統的文化模式。歷史在不斷推進,民族文化也在不斷傳承。究其發展的軌跡,我們同樣可以在儀式音樂中找到相關的線索。因為某些儀式音樂的誕生正是因為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產物,而且這些儀式音樂中,大部分都表達了人們對于美好生活的祝愿與向往。儀式音樂在表演時也多是人們合唱的形式。

歷史文化可以說是最具有原始意義的儀式音樂,也是儀式音樂傳承至今的最佳載體。某些儀式音樂中可以反映人們最初的一些生活方式,人們通過這樣的儀式音樂來表達自己對于先人的崇敬之情。比如,在相關的祭祖類儀式音樂中,音樂風格整體上比較莊嚴、肅穆,中間會不同程度地采用具有古代特點的音律,人們可以根據其音響色彩的特點,找尋先人留存于儀式音樂中的生活軌跡。絕大多數的儀式音樂是在潛移默化地通過比較程式化的方式面向聽眾,讓我們了解不同民族的歷史文化,這正是儀式音樂的魅力所在。

二、當代文化的儀式認同

儀式音樂同樣也是在進行情感表達,尤其是針對儀式音樂中的參與者。我們把不同的儀式音樂類歸到合適的文化語境下,就可以找到相關的辨認依據來幫我們辨析其正確的文化語境。在我國現存的儀式音樂中,不同的儀式音樂在表演上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曾有相關學者表達,我們對于儀式音樂的曲式與準確音調以及表演風格尚未有準確的辨析方法。此外,還是因為地域審美的區別,除了文化方面的傳承意義,儀式音樂同樣承擔著審美的使命。在民族音樂學的研究方法中,我們將研究音樂事物中的對象分為“局內人”與“局外人”。當儀式音樂中的“局內人”對該儀式音樂所附屬的地域以及文化背景等方面進行相關的學術構建,這是需要我們認真分析的。

首先,地域認知,在我國,不同地域存在著不同的儀式音樂,同屬喪葬儀式的音樂,我國北方與南方地區的表演形式卻是完全不同的。在北方,該類儀式音樂的伴奏一般采用嗩吶、鑼鼓等吹打樂器演奏,在南方地區,除這些樂器外還有蘇大號、镲等,究其原因,正是因為兩地的文化積淀存在差異,所以,儀式音樂也會受到影響。北方的喪葬音樂主要表達喪失親友的人的悲傷之情,整體風格比較渾厚豪放;南方地區則主要是通過喪葬儀式音樂表達對故去親友的懷念之情。如果我們對于地域間文化與風俗沒有一定的了解,那對該地區的儀式音樂也就沒有那么多的心理認同了。

其次,儀式音樂參與者身份鑒定。一般儀式音樂的參與者,不僅自身對于該儀式音樂有自己的心理認同感,還向“局外人”講述自己的精神信仰。此時,儀式音樂的娛樂性就顯得微不足道,通過這一方式,參與者的文化身份得到認同。而且儀式音樂所具有的獨特的高辨識度,更有助于我們了解民族文化的構成。若我們并非是儀式音樂中的直接參與者,對于該儀式音樂中所包含的更深層次的文化體驗是無法體會到的。所以,在一定意義上我們可以說,我們對某一儀式音樂的認同也就代表我們對其文化階層的認同。因此,我們對其身份的鑒定尤為重要。

三、儀式音樂在民族音樂學視角下的體驗

不同的儀式音樂其創作出發點肯定也是不同的,創作完成后將其客觀化地轉變為一種表演方式。對于“局外人”來說,音樂中情緒的宣泄與情感的表達都是他們集體處于一種缺乏理性分析的狀態。儀式音樂中對人類最原始的情緒與情感都可以通過這種方式表達出來。根據不同的地域、民族、文化積淀等不同的因素,儀式音樂使個性迥異的個體通過共同的價值觀運用相同的程式使之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并呈現在人們眼前。通過某些特定的儀式來規范人們的音樂行為,這是儀式音樂隱性功能之所在,也是其文化內涵價值所在。

此外,儀式音樂的表演過程,使得參與者可以將心中被壓抑的情感在表演過程中找到合適的途徑宣泄出來。儀式音樂對于參與者來講相當于一個大熔爐,將他們的個性逐漸收起來,將不同個體之間的個性釋放出來。這樣的感受,可以有助于參與者對自我價值實現的肯定。這也是我們運用民族音樂學的研究視角來看待我國儀式音樂的重要原因。

民族音樂學視角下儀式音樂的相關探索,旨在運用多個學科知識與相關方法論意義,并將其交叉、融匯,用一個全新的文化視角來看待我國的儀式音樂。這也是我國學術界一次寶貴的理論研究經驗。從民族音樂學的角度來研究儀式音樂,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我們更好地挖掘儀式音樂的人文內涵。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在儀式音樂的多元化背景下理解儀式音樂。

參考文獻:

[1]王耀華.中國音樂的跨文化比較研究[J].中國音樂學,1993,(1):12-16.

[2]薛藝兵.神圣的娛樂:中國民間祭祀儀式及其音樂的人類學研究[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

[3]曹本治.思想行為:儀式中音聲的研究[J].音樂藝術,2006(03).

[4]左志堅.論儀式音樂功能的雙重性[J].民族民間音樂研究,2011(04).

作者簡介:

朱 珠(1977-),女,天津人,山東藝術學院講師,碩士,主要從事音樂理論教學。

猜你喜歡
民族音樂學傳統音樂多元文化
初中音樂教學中流行音樂引入分析
論教育與多元文化的關系
簡論區域民族音樂田野調查研究方法
淺析BJD人偶的藝術性
現代室內設計的多元文化表現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