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擴大生產性服務業外包促進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

2016-12-22 14:47葉秀琪
對外經貿實務 2016年12期
關鍵詞:服務外包生產性服務業產業結構

葉秀琪

摘 要:所謂生產性服務業外包,是指從制造業領域可以獨立或分離出的服務業,將其全部或部分非核心業務委托于其他專業性企業完成的外包方式。擴大我國生產性服務業外包,有利于優化服務業產業結構,簡化服務流程,提高服務業的效率與質量。本文首先分析了擴大生產性服務業外包對產業結構優化的主要影響,進而探析了當前我國承接生產性服務業外包中面臨的問題。最后基于問題,提出了擴大生產性服務業外包,加快我國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生產性服務業;服務外包;產業結構;調整升級

2014年8月,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指導意見》,全面部署了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規劃,重點扶持了十一個主要領域?!吨笇б庖姟返陌l布,為我國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提供了重要機遇。根據國家部署,進一步擴大生產性服務業外包,包括技術設計、軟件開發、通訊、金融、物流等服務,對于提升我國的服務貿易,促進產業結構的調整具有重要引領作用。

一、擴大生產性服務業外包對產業結構優化的主要影響

(一)有利于服務業市場競爭力提升

我國企業在承接國外生產性服務業外包,如商業、計算機與信息、專有權與特許權使用費以及金融等服務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引進國外外包企業的資源、技術與管理等優勢,在不降低服務水平條件下,提高我國資本與技術密集型生產制造企業的全要素生產服務效率,提升服務業整體經濟效益與市場競爭力。如圖1所示,2008-2015年,我國服務外包呈穩步發展態勢,承接國際服務外包合同金額由58.4億美元增至1309.3億美元,合同執行金額由46.9億美元增至966.9億美元。例如,2011-2015年期間,北京市的生產性服務業規模不斷擴大,年均現價增加值提高12.6%。截至2016年初,該市生產性服務業累計增加值約為1823億美元,占全市GDP比重達52.9%,并創造了70%左右的國地稅收入。其中金融、科技、信息三大服務行業對GDP的現價貢獻率達62.1%,有效支撐了首都經濟的穩定增長。與北京相似,“十二五”期間,上海市的服務業增加值呈持續上漲態勢,年均增幅為9.7%。至2015年末,上海市服務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上升至67.8%,較2014年提高3%??傮w而言,擴大生產性服務業外包有利于提高服務業對GDP的貢獻率,提升服務業市場競爭力。

(二)有利于生產制造業價值鏈向高端延伸

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擴大生產性服務業外包,有利于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以山東省威海市為例,2015年,威海市發改委根據本市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情況,提出了重點發展11大服務領域,包括信息技術服務、科技服務、商務咨詢服務、現代物流與金融服務等,推進服務產業集聚發展、分離和外包非核心業務,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該舉措推動了威海市服務業的大幅增長。截至2015年底,該市生產性服務業的增加值達到92億美元,在全市服務業增加值中所占比重達45%。再如,2016年,為招引世界500強企業與大型國企在東城區設立總部機構,東莞市大力優化企業規模與產業結構,并建立招商引資項目信息數據庫,推動產業發展向價值鏈高端延伸。與東莞市相似,同年,烏魯木齊市也將服務支撐力作為工作重點,加快實施“6115”工程,積極培育新興業態,重點推動生產性制造環節向價值鏈高端延伸,預計到2020年,該市服務業增加值將超過300億美元,在GDP中的占比達50%??梢?,擴大生產性服務業外包,有利于推動生產制造業向價值鏈高端延伸。

(三)有利于加快生產性服務區功能性建設

生產性服務業外包有利于加快生產性服務區功能性建設,從而改善服務業的內部組織結構,如合并或裁撤相應生產部門,設立虛體與實體部門,包括財務、采購、制造與人力資源部門等,從而簡化產品生產服務流程。以上海市生產性服務業功能區為例,歷經7年的發展,該區由最初的19家,發展至2016年的39家。其中2016年以來新增的生產性服務業功能區有6家,包括認定類生產性服務業功能區4家以及創建類生產性服務業功能區2家。并且,生產性服務業功能區發展規模與效益不斷提升,單位面積營業收入與利潤等各項指標大幅上漲,產業集聚效應充分顯現。如上海愛企生產性服務業功能區擬建21個單體,打造包括總部、商務配套、孵化基地、會議展示與服務體驗中心等在內的功能分區,引進產業鏈重點企業100家左右。再如2014年10月建成運營的上海國家會展中心生產性服務業功能區,建筑總面積達147萬平米,已形成辦公、展覽與旅游等功能性平臺,成為全球建筑水平最高、功能最全的綜合性服務功能區??梢?,擴大生產性服務業外包,既有利于推進生產性服務功能區建設,又可以實現服務資源的無縫對接與充足供應。

(四)有利于高新技術產品的開發創新

承接國外生產性服務業外包,有利于刺激國內生產性服務企業將本企業資源集中于技術研發。企業將新型技術運用于生產性服務貿易中,通過增加中間投入品的技術密集度,開發與創新高新技術產品,從而擴充我國服務業的全球市場份額。據商務部統計,2015年,我國企業承接的離岸服務外包業務中,信息技術服務外包等的執行金額為316.8億美元,同比增長8%,占比為49%。以醫療領域為例,生產性服務業外包有利于醫療設備的革新,如傳統MR、X光與CT設備正逐步向可穿戴醫療設備、放射治療設備、移動和遠程診療設備等方向推進,基因編輯與測序技術、生物電子醫療與細胞治療技術等的研發也不斷加大。據中國健康產業藍皮書數據顯示,2010-2015年間,我國醫療器械的年均規模增長達20%以上。其中,2015年我國醫療器械市場總量達3000億。另外,生產性服務業外包還有利于資源整合,開發新型醫療器械加醫療服務領域,如獨立軟件+數據處理中心,醫療器械+互聯網,個性化產品+臨床樣本等共享醫療等。由此可以看出,生產性服務業外包有利于提高企業的專業技術水平,推進高新技術產品的開發創新。

二、我國承接生產性服務業外包中面臨的問題

(一)承接和開發大型服務業外包項目的能力不足

現階段,我國生產性服務外包業承接與開發大型服務外包項目能力薄弱。據南報網顯示,2016年9月,我國承接的服務外包執行金額雖然已達646.4億美元,成為全球第二的服務外包接包國家,但大部分生產性服務環節仍內置于工農企業內部,在產業鏈與價值鏈之中,承接與開發大型服務外包項目能力不足。據南方日報顯示,截止2015年底,廣東金融高新區的核心區域雖已引進服務外包企業200余家,通過募集與投資得到的總金額也超過500億元,但由于生產性服務業的外包類型較少、比重較低,如物流倉儲、商務服務與研發設計等,致使承接與開發大型服務外包項目能力不足。當前,我國生產制造企業由生產環節延伸至后續服務的總體力度不足,其中承接和開發大型服務業外包項目能力最弱。據中國智能制造網顯示,我國超過90%的標準規范仍集中于傳統制造業領域,而對生產性服務業外包的相關標準極少,且在許多重點制造業服務領域,如設備檢測、合同能源監管、車載信息服務與物流等方面,仍存在諸多標準空白,嚴重制約了我國生產性服務業外包項目承接能力的提升。

(二)缺乏規?;纳a性服務業外包企業

當前,我國生產性服務業整體發展水平不高,外包企業規模普遍不大,缺少具有帶動和示范效應的龍頭企業?,F階段,發達國家生產制造業的服務化水平較發展中國家高出許多。2016年4月,AndyNeely公司對全球1.3萬余家制造業上市企業展開了調查,研究結果顯示:在美國、芬蘭、馬來西亞、荷蘭與比利時等發達國家,制造與服務相融合企業在本國全部制造企業中的占比較高,分別為58%、51%、45%、40%和37%。而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具備服務能力的制造企業數量極少,在制造企業總數中的占比僅為2.2%。據新華報業網顯示,從2006年至2014年,我國軟件服務業平均工資年均僅增長11%,外包行業人力成本已占營收比的60%~70%,并受人力成本飆漲與項目價格戰的沖擊,企業壓力日趨加大,難以形成生產性服務業外包的規?;髽I。以山西省生產性服務業為例,據山西省統計局調查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該省生產性服務業中的小微企業占總數的90%以上。截至2016年初,廣東省具有超大規模的生產性服務外包企業也不超過5家,全省生產性服務外包收入占服務外包總收入不足40%。

(三)生產性服務業外包的技術供不應求

隨著互聯網技術、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國制造業領域不斷獨立或分離出新的知識含量更高的服務業,其中生產性服務業外包的高新技術就呈現出比較嚴重的供不應求狀況。以中山美居產業園內為例,廣東碩泰智能裝備有限公司向智能化轉型,已成為中山眾多制造企業的共同訴求,盡管已搭建智能制造平臺提供相應技術支撐,然而,只依靠一種智能改造服務平臺,無法滿足20多萬中山企業“千廠千面”的需求。以中山五金企業為例,幾年前由于生產性服務業外包缺乏技術支撐,外部市場難以購入企業所需的機器,因此企業技術改造只能依靠“自給自足”,憑借自己能力研發出符合生產要求的設備,并憑這些設備將20個人的生產線壓縮到6個人操作。目前,中山生產性服務業仍處于“小馬拉大車”的境地,其生產性服務業整體發展水平不高,特別是科研與技術服務、檢驗檢測與工業設計等高端生產性服務業領域發展不足,無法滿足當前服務業提升與產業鏈向縱深延伸對配套服務業的需求。

(四)我國生產性服務業外包的服務化程度較低

現階段,發達國家生產性服務業外包的服務化程度較高,從制造業產出服務化角度分析,世界知名跨國制造企業已從產品制造商轉變成“產品服務”提供商。以英國羅爾斯-羅伊斯公司為例,作為全球最大的航空發動機制造商,該公司通過服務合同方式與用戶綁定,以此提高企業服務收入。當前,該公司的服務收入在公司總收入中的占比達60%之多,服務化外包已形成。再如美國的GE公司,據中國智能制造網顯示,該公司2015年的服務收入創下了新高,在公司總產值中的占比超過67%。據麥肯錫研究結果顯示,在美國制造業的工作人員中,從事服務類工作的人員數量為34%,其中生產性服務投入在整個制造業產出中的占比為23%左右。與國外相比,我國生產性服務業外包的服務化程度較低。近年來,我國生產制造業雖然不斷發展,已涌現了許多包括陜鼓、海爾等在內具有較強服務能力的制造企業。但由于我國制造業的服務化開展較晚,進程較慢,且政府部門對其缺乏有效扶持,財稅優惠等政策支持力度不足,致使生產性服務業外包的服務化程度仍然較低,未真正實現制造業服務化。

三、擴大生產性服務業外包調整我國產業結構升級的對策

(一)創新生產性服務業的外包運營模式

企業應不斷增加服務要素在投入和產出中的比重,通過創新優化生產組織形式、運營監管方式與商業發展模式,加速創新生產性服務業外包的運營形式。一方面,應適當拓寬總體需求,強化生產性服務外包的供給側結構改革,以生產、需要互動與價值增加值為主要導向,優化生產性服務型外包運作模式。由生產性服務設備與商品提供向服務外包系統解決方案提供轉變,適應市場消費結構升級需求,完善供給體系質量與效益;同時應從單純營銷商品方式向出售“服務+商品”方式轉換,拓展與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增加商品附加值和市場占有率。另一方面,要以創新設計為紐帶,優化外包企業運營方式,推動企業立足于服務產業、融入生產性服務,發展商品制造水平、制造效能、商品服務能力與客戶價值等,大力發展服務型產業,打造新競爭優勢。

(二)引導生產性服務業外包向價值鏈高端發展

我國應加速發展商貿會展、現代化物流、檢驗檢測、工業設計以及專業型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外包,加快圍繞國際航運、物流、貿易、國家創新與現代型金融服務體系等中心城市創建,指引服務型外包業向價值鏈高端拓展。并且應打造一個年產值超百億元的電子信息服務產業集群的生產性服務外包,鼓勵龍頭企業通過生產性服務外包、訂單生產等模式,帶領中小微型企業發展配套商品,促進產業鏈延伸。另外,要大力優化生產性服務產業結構,招引世界500強企業設立區域性服務業總部機構,培育一批稅收超億元的總部樓宇,通過建立招商引資項目信息數據庫,重點招引生產性服務業、先進制造業等項目,推動生產性服務的外包業向價值鏈高端延伸。

(三)以市場為主體,促進外包企業全面轉型升級

政府應注重生產性服務外包業發展等政策措施的相關協調銜接,力求充分形成政策合力,有效推動生產性服務轉型;應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外包,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升級,著力把握生產性服務外包產業轉型的導向性,為企業指出轉型升級的前瞻方向;應積極鼓勵企業聚集主要商品與業務,促進專業化與精細化水準,拓展資源整合與分工合作,優化商業模式與生產性服務模式,不斷培養競爭優勢,創造主要競爭力。并且,應綜合推動生產性服務外包業務,進而整體提升外包企業,推動企業因地、因業,自主實踐并創新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外包,營造良好生態、健全服務能力等基礎工作,推進生產行業中堅力量的生產性服務外包轉型。

(四)營造服務業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的政策環境

要強化產業政策引導,相關部門應按照國家要求,加速推動簡政放權與放管相結合;提高企業,縮短中間各環節的審批事宜,踏入生產性服務外包領域的便利化水準。應大力促進相關機構,積極完善稅收、融資、財政、貸款與土地等一系列政策,強化引導服務業與信息技術業的不斷融合,為擴大生產性服務業外包規模,創造優良政策環境。此外,應開展示范宣傳推廣。生產性服務業應增強經驗總結和案例推廣工作,匯總出版示范相關案例集。緊抓圍繞生產企業任務與工程,努力拓展示范型企業、示范型項目與平臺等構建工作,完善示范評價體系與遴選監管工作方法。比如,拓展“生產性服務外包型制造萬里行”活動,邀請各行業專家學者、給企業拓展政策宣傳慣例、現場診斷評估與咨詢服務,進而為制造與服務融合發展提供良好政策環境。

(五)科學劃分多元化的生產性服務方式

政府應從服務型產業的實際市場出發,提出遵守國際通用的生活性服務業與生產性服務業的區別方式,提振內需相關消費,加快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促使生產性服務業外包的發展。根據服務具有即時性與新興產業特點,應實施科學的分類工作,而且服務業分類要源于實際活動形態或商業模式。尤其要大力激勵生產性服務業創新、規范外包市場、制定行業規則并突出抓好規模實力較為優秀、帶動作用較強的重要服務產業,如信息技術服務、科技服務、金融服務、商務服務、服務外包與現代物流等,科學區分他們之間的聯系。要立足我國實際,培養壯大具有潛力的節能環保服務、電子商務、檢驗檢測、人力資源服務、售后服務、品牌和標準化等服務業細分領域與行業,鼓勵他們擴大多元化生產性服務業外包規模。

猜你喜歡
服務外包生產性服務業產業結構
服務外包如何影響企業知識吸收能力與績效?
我國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統計分析
廣東省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對經濟增長貢獻的實證研究
借鑒國內外經驗促進遼寧省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研究
城管服務外包引出城管權力擴大問題分析
基于產業結構對接的人力資源培養實踐與思考——以湖南省為例
基于貿易轉型背景下的大連服務貿易發展對策研究、
江蘇省產業結構調整與大學生就業相關性分析
基于CDIO的服務外包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
產業結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