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貧病之辯與子貢的尷尬

2016-12-22 15:55宋志堅
國學 2016年11期
關鍵詞:夫子子貢弟子

宋志堅

孔子的弟子原憲(字子思)為孔子守孝三年期滿之后,在 “草澤”之中隱居起來。有一天,已經當了衛國之相的子貢,乘坐高規格的馬車前來看望原憲,見原憲住宅簡陋,衣帽破舊。于是,二人之間有了一番關于“貧”與 “病”的對話。

司馬遷在《仲尼弟子列傳》中如此記載:

子貢問: “夫子豈病乎?”原憲曰: “吾聞之,無財者謂之貧,學道而不能行者謂之病。若憲,貧也,非病也?!弊迂晳M,不懌而去,終身恥其言之過也。

同是孔子的弟子,子貢與原憲的地位甚為懸殊。身為衛相的子貢,風風光光地來到這個窮鄉僻壤,看望這位一文不名的同門,自是不忘故舊,似也有擺闊炫富,以富貴驕人之味,這是無須從今天某些官員與富翁的做派推測的。他的那一句 “夫子豈病乎”,在同情之中,就摻雜著某種不屑與鄙視——這個 “病”字,有關專家解釋為 “困窘”,竊以為也含有落魄、潦倒以至于低賤的意思。

也不妨作這樣的假設:處在貧窮無助境遇之中的原憲,看到這位顯然已經發跡的闊綽的同門,簡直就像看到了一根救命稻草,死死抓住不放?;蚴瞧蚯蟛际?,人家拔一根毛,也可讓你登上一個臺階,由貧窮步入小康;或是祈求提攜,人家大權在握,一言九鼎,好歹也能給你在相府中弄一個肥缺。害怕失去時機,甚至還會跪下一條腿去說: “看在師父的面上,拉兄弟一把?!比欢?,作為 “仲尼弟子”的原憲沒有這樣做。他以自己的 “貧” “病”之辯,使原先為他的貧困感到羞恥的子貢自慚形穢。

在這個故事中,有人格尊嚴的顯然是一文不名卻能獨善其身的原憲,因為身居高位而具有某種優越感的子貢,差一點落入原憲所說的 “學道而不能行者”的困窘。

由此觀之,所謂 “人格尊嚴”,應當有以下兩個節點。

一是人格平等。人可以有貧富之差,但不可以有貴賤之分,這是現代社會區別于封建等級制社會的根本點。其實,無論是 “現代社會”還是 “封建等級制社會”,人格都有高低貴賤之分的。只是人格的尊嚴,不能以官位的高低或財富的多少去分配,這才是人格平等的確切內涵。

二是人格自重。要別人尊重自己的人格,先須自己尊重自己的人格。就像本文所說,假如原憲真的將子貢當做一根救命稻草死死抓住不放,那么他就是 “貧”而且 “賤”了。同樣,假如子貢沒有將某種不屑與鄙視摻雜于他對原憲的同情之中,或許就不會有原憲的那一番“貧” “病”之辯,使他幾乎下不了臺。

順便說說,聽了原憲的 “貧” “病”之辯,子貢覺得慚愧,且 “終身恥其言之過”,所謂 “知恥近乎勇”,倒也不失為君子。

猜你喜歡
夫子子貢弟子
子貢如何花錢
不知不識
Being Humble Enough to Consult One’s Inferiors不恥下問
貧而無諂,富而無驕
弟子規
心通長宇,道貫廣宙
弟子規
夫子亦“愚”
掃凈心塵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