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消費金融服務的法律風險分析

2016-12-23 14:28崔炎睿
商情 2016年42期
關鍵詞:消費金融風險防控法律風險

崔炎睿

【摘要】“京東白條”(以下簡稱“白條”)是京東金融于2014年2月推出的面向個人用戶的互聯網消費金融產品。根據“白條”使用場景的不同,其業務性質也隨之變化:用于京東商城的“白條”屬于賒購服務,用于京東商城外消費場景的“白條”則屬于消費貸款。復雜業務場景中的雙重法律定性使得“白條”業務在面對常規業務風險的同時,其所暴露的法律風險亦大大增加。本文擬從“白條”業務的法律關系切入,厘清“白條”業務所面臨的法律風險,并結合當前市場環境與政策傾向提出若干風險防控措施。

【關鍵詞】京東白條 法律風險 消費金融 風險防控

一、“京東白條”的法律關系分析

艾瑞咨詢《2016年京東消費金融研究報告》指出,“白條”業務根據其適用場景的不同,其業務性質在法律定性上有所區別:用于京東商城的“白條”屬于賒購服務,而用于京東商城外消費場景的“白條”則屬于消費貸款。下文將對這兩類業務模式的法律關系進行梳理,以明確不同主體的法律地位及其相互間的權利義務關系。

第一種,針對京東商城內自營的商品或服務,京東采取信用賒購的業務模式。即京東與商品、服務消費者之間通過賒購行為形成了債權債務的法律關系。京東作為債權人,而消費者作為債務人。

第二種,針對非京東自營的商品或服務,即在京東商城、京東金融以及其他歸屬于京東的消費平臺上推送的非京東自營的商品或服務,京東通過自建小額貸款公司或者引入第三方放款機構開展在相關領域的京東白條業務。在此領域的京東白條業務中,京東的小額貸款公司1與第三方放款機構2和消費者之間亦形成債權債務的法律關系。

二、“京東白條”的法律風險分析及其防控現狀

“京東白條”作為消費信貸業務在互聯網領域的創新模式,其獨特的發展路徑與豐富的消費場景為“白條”業務的高速發展奠定了基礎,但同時也為“白條”業務的長期發展留下了隱患。本文僅對“白條”業務的法律風險進行分析,至于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以及操作風險等不在此贅述。

法律風險,在通常意義上是指沒有任何法律調整,或者使用現有法律不明確造成的風險3。鑒于我國在消費金融領域的立法較少且大量以政策精神傳達,故“白條”業務的法律風險宜界定為:“白條”業務開展過程中因相關法律規定缺失或不明確而產生的風險?;趯ξ覈嚓P法律及政策的分析,筆者總結“白條”業務的法律風險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第一,主體資格遭受質疑;第二,業務模式合規性存疑;第三,非法交易活動監管乏力;第四,消費者權益保護機制缺失。

(一)主體資格遭受質疑

消費金融業務是傳統信貸業務在消費領域中的創新產物?;谖覈鴮鹑跇I嚴格監管的態勢,消費金融業務應當由經銀監會審批的非銀行金融機構——消費金融公司依法開展并接受銀監會的監管。未經銀監會審批取得消費金融公司主體資格、被行政許可開展消費金融業務的市場主體,是否有資格開展消費金融業務,是懸掛于“白條”業務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鑒于金融體系的脆弱性,相對于其他領域,我國對金融領域實施了更為嚴格的監管。在市場準入方面,我國實行金融牌照制度。根據1994年發布的《金融機構管理規定》第六條的規定:“中國人民銀行對金融機構實行許可證制度。對具有法人資格的金融機構頒發《金融機構法人許可證》,對不具備法人資格的金融機構頒發《金融機構營業許可證》。未取得許可證者,一律不得經營金融業務?!?2007年7月3日中國銀監會在《中國銀監會關于制定、修改、廢止、不適用部分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的公告》中宣布,銀行業監管機構在履行監管職責和行使監管職權時,不再適用前述《金融機構管理規定》。筆者認為,這是銀監會對原本“無牌照,不經營”絕對的市場準入制度的適度松綁,為了更好地激發市場活力,為金融創新留出足夠的空間。但這樣的“適度松綁”是否能夠為以京東白條為代表的非消費金融公司從事消費金融業務提供充分的適法性依據,仍值得我們進一步觀察與關注。

(二)業務模式適法性存疑

對于“白條”業務是否具備適法性的判斷應基于對“白條”業務范圍的界定與業務性質的明確。隨著“白條”業務的不斷延伸,其適用范圍已超出京東商城自營商品的范疇。如前所述,在京東商城自營商品的界限內,京東白條的適用可以被視為商業賒購行為。但是當京東白條的業務已經拓展到京東商城的非自營商品,如旅游、租房、裝修等服務時,甚至包括房屋抵押貸款和車貸等非傳統消費金融領域的范疇時,此時的“京東白條”已然超越了《消費金融公司試點管理辦法》中“本辦法所稱消費貸款是指消費金融公司向借款人發放的以消費(不包括購買房屋和汽車)為目的的貸款”對消費金融業務的界定,而是一種更廣泛意義上的消費信貸業務。

基于京東白條在本質上是一種消費信貸業務的判斷,那么前述并不具備消費金融公司主體資格的京東(包括與之關聯的各個公司,下同)是否存在在現行法律范圍內開展消費金融業務的適法途徑呢?“白條”業務的實質是京東憑借其經營電商平臺所積累的巨量客戶數據對其消費者的信用狀況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對消費者的后續消費行為(不限于其自有商品)進行商業授信。其行為本質即是京東對個人或中小企業(京東金采業務)的信用賒購行為。

京東金融自2013年10月獨立運營以來,已建立七大業務板塊,分別是供應鏈金融、消費金融、眾籌、財富管理、支付、保險、證券,并未涉足銀行類金融領域。京東在北京、上海、重慶等地先后設立了多家小額貸款公司。根據《關于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的指導意見》規定,小額貸款公司可自主選擇貸款對象,堅持“小額、分散”的原則發放貸款,這完全契合消費金融業務的要求。但小額貸款公司在開展業務時存在著“小額貸款公司業務范圍為發放貸款及相關的咨詢活動,必須在所在區(縣)經營”的法律限制。

其次是小額貸款公司的資金來源和股權結構。根據《指導意見》的要求:“小額貸款公司資金來源為股東繳納的資本金、捐贈資金,以及來自不超過兩個銀行業金融機構的融入資金,融入資金余額不超過資本凈額的50%?!薄吨笇б庖姟愤€要求“單一自然人、企業法人、其他社會組織及其關聯方持有的股份,不得超過小額貸款公司注冊資本總額的10%?!本〇|通過自設小貸公司發放消費貸款的模式雖然可以通過引入其他投資者分擔資金壓力。但限于小貸公司自身所能承載的放貸限度,難以滿足京東白條業務發展的規模需要,且小貸公司相對分散的股權結構亦可能產生小貸公司控制權糾紛。

(三)非法交易活動監管乏力

“白條”業務運行過程中存在著傳統信貸業務或信用卡業務中存在的借款人欺詐以及套現等問題。鑒于借款人的欺詐行為宜歸于信用風險,故此處僅對“白條”業務中的套現行為進行分析。

京東白條作為與商業銀行信用卡業務相類似的消費信貸產品,其亦存在著困擾信用卡業務的套現漏洞。京東白條業務中的套現模式主要表現為以下兩類:基礎的套現模式是套取資金方作為買家與從事套現服務的賣家經協商一致,由買家在京東商城等平臺上購入賣方出售的某類虛構商品,然后選擇使用京東白條付款。賣家在收到貨款后,將相應貨款扣除一定比例的“手續費”返還給買家,從而實現利用京東白條的套現。

由于套現市場上信息的不對稱,以及為了逃避京東方面對套現行為的規制,套現雙方往往通過套現中介完成套現交易,由此衍生出結構更為復雜的套現模式。

套現交易鏈條的延伸,加劇了交易各方的信息不對稱,從而為欺詐行為的產生提供了溫床。發生于套現交易中的欺詐行為主要包括套現中介在收到套現款后不再返還給買方而是直接私吞或是擅自提高中介提成以及套現中介與賣方合謀,指示買方在購買高價商品時將收貨地址留成中介要求的地址,而賣方在收到貨款后不予以返還等。

套現交易以及由套現交易引發的欺詐行為不利于消費金融市場長期的健康有序發展,而且由于套現引發的制度套利還會損害市場上原有的公平競爭,既違背了發展消費金融的初衷,又增大市場上的信用風險。故應加強對消費金融市場的套現監管與控制。

京東白條作為一款基于京東網上商城的網絡信貸產品,其信用的發放、使用以及商品的購銷、遞送都會在系統中留下痕跡。因此,雖然京東白條業務中的套現交易多數是利用互聯網絡的“虛擬性”和“匿名性”來實施非法套現甚至是欺詐行為,但在看似虛無縹緲的互聯網世界中,任何蛛絲馬跡都有跡可循。正如京東金融風險管理部總監肖波所言,借助于平臺的數據分析和特殊的技術手段,套現交易以及與之相關的欺詐行為是能夠得到有效的識別和規制的。

伴隨著消費金融業務與互聯網結合的行業趨勢愈發明顯,互聯網的虛擬性和匿名性被惡意利用。但隨著監測技術、監控手段的不斷升級與完善,筆者認為,借助于互聯網而實施的以非法套現為代表的非法交易行為能夠得到有效的監控與遏制。

(四)消費者權益保護機制缺失

消費金融業務在為廣大消費者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為消費者的權益安全埋下隱患。在消費金融市場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消費者作為推動市場前進的根本力量,只有充分保障他們的合法權益,才能充分激發他們的消費熱情,推動市場進一步發展并反向倒逼服務提供商不斷優化服務質量、豐富服務種類并促進市場內各項機制逐步走向完善。因此,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應當得到充分有力的保障,但這恰恰正是我國現階段消費金融市場發展中最易被忽視、也是最為薄弱的一個環節。

以京東白條為例,就目前階段來看,消費者權益可能遭受的損害主要來源于兩個方面:其一是消費金融賬戶盜刷的問題;其二是個人身份及征信信息的泄露問題。

2015年11月23日的《中國經營報》就曾報道過京東白條用戶遭遇白條賬戶被盜刷的問題4。文章指出用戶的白條賬戶在被盜刷后,相關用戶往往沒有收到消費的短信提醒,也不能在發現被盜刷時及時取消未完成的交易,且在用戶個人界面無法查詢到盜刷者的個人信息和收貨地址。多次發生的盜刷事件引起消費者對京東金融賬戶的安全性以及風險甄別能力的質疑。而盜刷事件發生后,遭受侵害的消費者往往求助無門,甚至有部分被盜刷的消費者因難以證明是被盜刷還是惡意套現而遭遇被京東金融方面催促還款的尷尬境地。而消費者的權益保護

對于白條賬戶被盜刷的問題,京東金融風險管理部總監肖波表示:對于白條賬戶的盜刷和惡意套現,普通人難以區分,但公司通過后臺的數據分析和相關的技術手段完全可以有效區分。不過,對于如何區分盜刷和惡意套現的標準,京東方面表示有詳細的流程,但是不方便透露。

關于消費者個人身份信息與征信信息的保護,由于涉及個人隱私權,在信息采集和信息使用過程中應堅持適度性原則,避免過度使用造成對消費者隱私權的侵犯。除此之外,還應著重關注對客戶信息的儲存與保護,避免因儲存不善而導致消費者身份信息與征信信息的泄露。

注:

1、如北京京匯小額貸款公司、上海京匯小額貸款公司等。

2、如麗茲行的房屋抵押貸款、易車車貸等。

3、陶廣峰、張景瑞等著:《金融創新與制度創新》,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38、39頁。

4、詳見《中國經營報》2015年11月23日第B08版《白條賬戶遭盜刷,京東金融“痛點”待解》

猜你喜歡
消費金融風險防控法律風險
淺析商業銀行法律風險防控體系優化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反貪查案工作的風險防控機制探討
淺析大學生創業法制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互聯網金融背景下消費金融發展新趨勢分析
網絡版權運營中的風險防控
淺析“六統一”法在經濟合同法律風險防控中的作用
互聯網金融背景下的消費金融發展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