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商時代傳統商業發展模式調研報告

2016-12-23 14:30廖滟滪
商情 2016年42期
關鍵詞:電子商務

廖滟滪

【摘要】21世紀,在互聯網及大數據、物聯網等先進技術的發展,中國的電子商務空前發達,電子商務改變著人們的生活。近些年來,傳統商業的發展也受到制約,全國各地紛紛出現關門潮,人們紛紛說是電子商務導致了廣大實體店鋪倒閉。真的是這樣嗎?而處在電商時代的傳統商業該何去何從,如何發展呢?本文通過問卷收集及文獻查閱,對當前電子商務沖擊下的傳統商業存在的問題分析,提出一些傳統商業在電商時代的發展建議。

【關鍵詞】電子商務 傳統商業 統一融合

一、前言

21世紀,隨著互聯網及大數據,物聯網等先進技術的發展,電子商務空前發達,特別是在以馬云所開創的阿里巴巴B2B模式后,各種新形式的互聯網經濟進入了一個高速發展的井噴期,從B2B到B2C,到C2C,到后來的O2O,中國真正進入了電商時代。隨著近幾年移動智能終端的迅猛發展,網絡又被擴展到手機、pad,各種app層出不窮,更推進了電子商務的發展?,F在,無論你在哪里,只要有網絡,基本任何消費都可以通過電腦甚至手機和pad就能實現。商場有的商品,網上都有;商城沒有的,網上也有;吃穿住行用,統統可以在網絡上訂購和消費,只要你簡單的動動鼠標和手指。商品和服務就可以送貨上門,也可以網上付款預定,到門店去消費等,一切全憑你的意愿?;ヂ摼W電商時代,給人們帶來的是消費模式的巨變,這對傳統商業提出了新的挑戰,不僅是產品創新的轉變,更是銷售模式的革新。

二、電商時代傳統商業的現狀

什么是傳統商業的模式?簡單來說,從本質上,凡是以貨幣為媒介進行交換從而實現商品的流通的經濟活動,所以都是商業。而利用的手段不同,利用的是互聯網來交易的是電子商務,而有形交易的就是傳統商業。

互聯網快速發展,網民的聚增,加速來了電商的擴張,據統計,截至2016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達7.10億,電子商務的便利性更是深入人心,筆者通過網上的有關電子商務的問卷顯示,現在電子商務的參與者主要集中在20-60歲這個年齡段,即使7,80歲的老人也被兒女告知電子商務的便利,參與到其中,被調查的人中只有1.69%的人沒有參與過網上購物,他們在網上購買較少的商品是藥品和價格高的大件物品(如汽車等)還有服務類商品,被調查者普遍認為電子商務有商品價格便宜、品種齊全、購買便利、送貨上門,服務好等優點。

隨著電子商務的高速發展,傳統商業這塊陣地似乎有點搖搖欲墜,實體店關門潮來勢洶洶,哀鴻遍野,據統計,全國2862個縣級城市,無不一例外地出現大規模的實體店鋪關門現象,放眼望去,有多少“此房出租”紛紛掛出,如同商業街的墓志銘一般,給人陰森森的感覺。有人抱怨,“互聯網沖擊了各行各業”,“電子商務打擊、摧毀了傳統商業”,“傳統商業的關門潮都是電子商務的過度發展引起的”。然而,傳統商業的現狀真的是電子商務的過度發展所引起的嗎?為什么現在的實體店總是抱怨生意不好。對此,在我看來,除了房屋租金成本提高、人工原材料漲價等因素外,沒有積極去迎合當下消費者的需求,也是傳統商業生意下滑的原因之一。馬云說:“電子商務只是把握并用好了互聯網的技術和理念,產生了一種適應互聯網數據時代的商業模式;真正沖擊各行各業、沖擊就業、沖擊傳統思想、傳統行業的是人們昨天的思想?!?/p>

網絡時代,快節奏生活的消費者的消費需求慢慢轉變,現代高速的生活方式導致了很多人沒有太多時間去逛街和購物,需要更便捷的購物方式,更優質的服務,而電子商務線上選貨下單付款,物流配送到家則剛好迎合這種方式。設身處地想想:你要買包無碘鹽,遠遠跑進超市到處找,終于在某個角落里找到了,一看價格還比較高,接著還要排長長的隊付錢,最后更要親自捎它回家。而如果在家通過網購,只需你點開網頁,搜到想要的無碘鹽,然后立即網上支付,就可以在家里等著送貨上門。這種消費方式,實際上大大地便利和實惠了消費者,為消費者節省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現在人們的吃穿購物,凡是可以送貨上門的,都可以在網上搞定。即使必須要到門店才能完成的服務類消費,如餐飲、娛樂、醫療等也可以實現網上預約選座,排號等,省去了諸多麻煩。因此,網購其實是一種比較先進的購物方式,它的便利性和經濟性受到廣大消費者的認可。而傳統商業不能迎合消費者的需求,大量被淘汰是遲來早來的事,只不過電子商務的高速發展加速了傳統商業的衰亡。

三、電商時代傳統商業模式存在的問題

傳統商業的發展經歷了近百年的時間,其業態也非常豐富,有百貨店、超級市場、專營店、便利店、儲物店等。每一種業態的出現都有其必然性,同時對原有的業態會帶來了一定的沖擊。而電商這種無店鋪商業模式的出現就給傳統的店鋪模式帶來了巨大的沖擊。與新興的電商業模式相比,傳統商業受到高昂的房租門面費用,貨源積壓費用,店面人工費,口岸,人流量等諸多因素的制約,有著許多的弊端與不足。導致其在經營上主要存在著以下一些問題:

(一)商品交易成本高,在性價比上不占優勢。

有過網購經驗的都知道,網店的商品普遍比實體店價格低很多。導致傳統商業實體店商品價格偏高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幾個:

1、傳統商業貿易平臺是地面店鋪,房屋租金,前期的店面裝修等,相對電子商務人力物力投入更多,這些費用都會附加到商品上。

2、傳統商業的進貨渠道很多不是廠家直接進貨的,還有中間商的利益附加到商品上。

3、傳統商業進貨的資金成本,商品運費,宣傳費等都會轉嫁到商品上。

4、店鋪管理的運營成本也會附加到商品上。

(二)傳統商業經營方式落后,經營時間有限制。

傳統商業模式開門營業,有時間限制。而電子商務的企業可以24小時不分時區的提供客戶支持服務,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時刻到企業的網站查找信息。在線商店可以一年365天每天24小時為消費者提供服務,商品介紹詳細,且商品的選購、下單以及支付都可由顧客在網上自己完成。

(三)傳統商業陳列商品種類少,不能滿足消費者需求。

誰不想自己的店鋪的商品琳瑯滿目,各類產品都有。既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又能提高營業額。但太多的貨品需要積壓更多的資金,太多的陳列需要更大的店鋪和更高的租金。這些都是傳統商業發展的制約因素。

(四)傳統商業的物流配送方式和交易區域受限。

電商時代,物流配送不再是傳統的生產者一中間商一消費者的模式,而開始向消費者末端延伸,這種變更不僅跳過了中間商的繁瑣環節,簡化了流程,提高了效率,更為消費者提供了便利。而傳統商業受交易基礎條件的局限, 其交易范圍十分有限,一般交易的范圍限于周邊一定范圍內,這樣對交易和商業宣傳都不利,而用傳統方法進行全國或世界范圍的貿易則效率低、成本高。

四、傳統商業模式在電商時代如何發展

電商帶來的沖擊讓實體店鋪經營者惶恐不安,但這是不可逃避的現實問題。未來的贏家仍是實體店,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無論是傳統商業也好,電子商務也好,都是一種商業模式,是一種銷售途徑。而如何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不斷用創新去應對市場的變化,則是電商和傳統商業都要用心面對的長期挑戰。只有把握住消費者的需求,緊跟消費者的需求的變化,為消費者找到一個正當的消費理由,商業體才能得以發展。電商的快速發展其實正是它便捷的模式吸引了消費者而已,作為傳統商業,相比電商也有著它的優勢。如:

1、產品的真實體驗,這只有在門店才能做到,尤其是一些價格昂貴,功能復雜的產品,還有一些需要服務結合的產品,門店能夠讓消費者更加真實的了解產品,這一點,是電商無法取代的。

2、傳統的電視廣告營銷覆蓋面廣,針對的受眾不特定,容易使部分計劃外的受眾成為消費者。

3、人與人之間面對面的信任感是互聯網所給不了的,面對面的促銷可以有的放矢,針對消費者的態度及時調整自己的營銷策略。

4、能給消費者購物和被服務的感受,容易與顧客建立長久穩定的關系。

所以傳統商業在電商時代要發展,應該要放大這些優勢,規避自己的不足,借鑒電子商務的優勢,做出改變。

(一)用心經營重視細節與服務,以人為本

“體驗式商業的根本著力點是將體驗過程中的獲得感轉變成消費力?!眰鹘y商業能給到消費者電商所不能給的購物體驗,用心經營,把所有細節與服務落實到位,讓消費者賓至如歸,這樣不僅能吸引人們前來,還能給前來消費者們帶來一個全新的體驗感受,這對與顧客自己建立長久穩定的合作關系也有好處。在日本,高度發達的電子商務下,實體商業能夠屹立不倒的原因就是注重細節,尊重人性,真正以人為本。

(二)轉變商品流轉的機制,降低成本

傳統商業應該盡量摒棄傳統的商品“間接”流轉機制。想辦法和制造企業建立良好和長期合作關系,減少中間商和商品的流通、運輸、存貯費用,降低商品的成本,把更多的優惠讓利給消費者,這樣才能有價格優勢吸引更多的消費者和留住“回頭客”。

(三)商業綜合體

人的天性始終要跨出家門的,人需要見到陽光,需要與人面對面交流。這種生理心理的需求永遠存在。例如好友,同事之間要聚會,節假日要帶和家人朋友小孩出來玩,不僅要玩還有培訓、創造一個環境讓小朋友之間交流,學習社交,建立人格等,這些不是電商能提供的。而這種集吃喝玩樂購物一體的綜合商業體也是傳統商業的一個發展趨勢,綜合體不是一個單純的商場,消費者所需求的它都囊括在內,形成了整體的體驗與氛圍。

(四)個性化,品味化,跨界經營

大型的傳統商業體可以往商業綜合體發展,而小型的傳統商業可以向個性化,品位化發展,或跨界的商業體發展。如各種主題的商鋪、符合潮流的精品店、奇趣的個性化商鋪、以及有檔次品位化的店鋪等。還有各類跨界經營的商鋪,如服裝店有咖啡館、咖啡館有攝影棚、國學班有女子雅道和茶道以及近幾年比較火的網咖和火鍋KTV等,既滿足了消費者上網或者K歌的需求,又能同時悠閑的喝咖啡,聊天或者吃火鍋。

(五)線上線下結合,全渠道經營方式

傳統商業應該積極改變現有經營方式,積極開拓線上市場,打造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全渠道經營方式。這樣既保持了實體店獨有的用戶體驗感和品牌忠誠度,又能通過網店帶給消費者電商交易的種種便捷。傳統商業通過這種O2O模式,不僅能結合線上提高渠道消化庫存和銷售的效率,還能通過互聯網進行商業宣傳,舉辦各類促銷活動,吸引消費者線下消費。也能通過互聯網優化供應鏈,降低成本,掌握行業動態信息,了解市場變化和顧客需求,嚴格把控品質提升服務體驗。

五、展望未來,合作與共贏

傳統商業與電子商務的辯論一直沒有停歇——從2012年萬達董事長王健林與阿里巴巴馬云之間的億元豪賭,到前年格力董明珠與小米雷軍之間的公開過招,“火藥味”越來越濃烈。盡管表面上看來,雙11,雙12電商的銷量又突破多少個億,傳統商業又有多少倒閉關門,但目前不可否認的是,中國商業市場的份額仍然是以傳統商業為主的,而電商所占的份額仍然不到10%,即使在領跑的美國,目前仍有超過80%的交易是通過線下進行的?,F在的電商為了搶占更大的市場,營造更好的體驗,紛紛落地,做線上線下融合的O2O電商平臺,開線下體驗店,而傳統商業也開始向線上發展,整個商業體現出一種融合的趨勢。

毋庸置疑,在市場由消費者驅動的年代,誰能更好的為消費者服務,誰更了解消費者,誰就更能夠掌握消費者,可以說消費者的需求決定了商業模式?,F階段傳統商業和電商之間絕不是簡單的取代與被取代的關系,產業融合發展才是更優的選擇?;蛘哒f,在未來,商業融合一體化是必然趨勢,電子商務的發展是未來不可阻擋的一個大趨勢,傳統的商業銷售模式必須清醒認識到這一點并與之融合和創新,緊抓住消費需求,才能共贏。

參考文獻:

[1]電子商務對傳統商業的挑戰及對策 高麗君,劉宏 《商業

研究》 2005

[2]電子商務平臺服務質量對賣家忠誠度的影響機理研究 鄭

艷麗 《吉林大學》 - 2015

[3]電子商務的發展對傳統商業模式的影響 姜南《當代經濟》

2015

[4]淺論我國傳統商業企業的電子商務化 陶海霞《江蘇商論》

2001

[5]關于電子商務平臺作為未來經濟發展主流的探討 駱瑩雁

《中國商貿》 2013

[6]電子商務與傳統商業的模式融合機制研究 黃洪程,尤慶

華,孫雄英 《電子商務》2015

[基金項目] 2016年中共四川省委省直機關黨校校級調研項目 電商時代傳統商業發展模式調研報告(SCJD2016DY15)

猜你喜歡
電子商務
小微企業電子商務平臺的開發與應用
O2O電子商務信任問題分析
O2O電子商務信任問題分析
遼寧大拇哥農業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電子商務法草案首審
非電子商務專業開設電子商務課程的問題與建議
2013年跨境電子商務那些事兒
沈陽獲批創建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城市
企業電子商務效益要素分析及數學模型建立
電子商務: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