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一點思考

2016-12-23 15:08錢秋伶
商情 2016年42期
關鍵詞:就業指導用人單位畢業生

錢秋伶

【摘要】本文從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現狀出發,分析了畢業生就業環境和畢業生自身條件兩個方面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詳實可行的解決方案,旨在為高校畢業生的就業進行一定的指導,為提高畢業生的就業能力提供一定的思路。

【關鍵詞】就業現狀 就業指導

國家自2000年開始擴大了高校的招生人數,致使高等教育逐漸趨于普遍化,每年的高校畢業生人數在不斷的上漲,數以百萬計。國家培養的高素質人才也越來越多,高校畢業生已成為了社會群體中最重要的勞動力之一。關于當下的就業形式,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壓力越來越大,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一方面,大學生的就業環境發生了一定的變化,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要求越來越高,在能力和文憑等方面的要求顯得更加嚴苛;另一方面,由于大學生在之前的生活環境中被保護得很好,沒有受到什么挫折,且對自己的定位較高,身負父母和社會對他們的期盼,在擇業的過程中會對自己未來的工作要求較高,這必然使其受到各種的打擊。

綜上考慮,對高效畢業生進行及時的就業指導顯得至關重要。從用人單位的角度考慮,我們的高校畢業生需要具備一定的競爭能力;從畢業生的角度考慮,在擇業的過程中要端正自己的態度,切勿好高騖遠,且要有較強的心理素質,切勿太過焦慮,影響真實水平的發揮。對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指導應充分考慮這兩個方面的因素,指導之后,既要使畢業生的就業能力有一定的提高,使其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又要使畢業生的就業心理有一定的調試,不要一味地著眼于高薪的職位和自己虛榮心的滿足。

本文對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現狀進行了充分的分析,并針對這種現狀制定了詳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從實際出發,旨在為高校畢業生的就業進行一定的指導,為提高畢業生的就業能力提供一定的思路。

一、高校畢業生就業現狀

1、家庭方面造成的就業壓力。中國傳統的家庭教育模式就是為孩子提供舒適而良好的生活環境,對孩子呵護有加,使其嬌生慣養,獨立能力較差,面對困難和挫折的引導往往不夠,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較差。而在面對孩子在擇業的過程中,家長又或多或少的會提出一些要求,如地域、工作性質、工作要求、福利待遇等等。這些要求看似合理,也是為了孩子著想,但是對于毫無經驗的大學畢業生而言,找到一份工作已屬不易,如果再增加一些額外的條件,只會加大畢業生尋找工作的難度。家長一般是想孩子留在自己的身邊,或者去北上廣一些一線的較為發達的城市,而且希望孩子的工作福利較好,工資較高,但是這些要求談何容易,帶著父母的要求與期盼,著實給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產生的一定的壓力。

2、社會環境造成的就業壓力。大學生就業困難是一個亙古不變的話題,每次臨近畢業,都會有“史上最難就業季”之說,而在校內也流傳著這樣的說法:畢業季等于失業季。在2016年,這一說法又得到了充分的證實。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提到,2016年我國高校畢業生人數達765萬人,比去年增長16萬人。高校畢業生為主的青年就業群體數量持續增加會對就業產生很大的壓力。除了高校畢業生,每年還有大量沒有繼續深造的初高中生也介入了就業的行列,這無形中又給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產生了莫大的影響。面對逐年上漲的高校畢業生人數,社會提供的就業崗位并沒有因此而增多,許多大學生選擇考研來逃避就業的問題,但仍然沒有緩解這一問題,面對就業人數與就業崗位的差異懸殊,國家大力提倡大學生自主創業,并出臺了較多的政策鼓勵創業,但真正創業的大學生還相對較少,對于765萬龐大的高校畢業生就業人數來說依然是杯水車薪。另一方面,用人單位設置的門檻越來越高,常常出現非碩士及以上文憑不得考慮,或者本科學校必須是211、985的情況,面對用人單位提出的嚴苛要求,大多數高校畢業生失去了很多就業的機會。綜上,社會帶來的就業壓力也不容小覷。

3、個人因素造成的就業壓力。作為大學生,在就讀大學期間,大多只注重專業知識的學習,對自己就業能力的培養遠遠不夠,在入校以來,大家都沒有對自己的未來有一個明確的認識,沒有對自己將要從事的工作有一個精準的定位,以至于到了正要找工作的時候,才發現能力的不足,才發現自己平時沒有好好利用時間將理論上的知識用于實踐,而只會一味的抱怨用人單位的要求太高,抱怨自己的競爭者太強。而另一方面,自己并沒有足夠的實力,卻對今后將要從事的工作有很大的期望,希望就業氛圍輕松愉悅、工資較高、環境舒適、地域事宜等等,期望與實力不符必然會使大多數畢業生在擇業的過程中備受打擊。這也對就業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

二、解決方案

1、高校實施創新創業教育。高校實施創新創業教育,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的能力,從而為國家和社會提供具有開創型個性和創業基本素質的人才。高校要根據人才培養定位和創新創業教育目標要求,促進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有機融合。創新創業是一個非常好的人才培養途徑,同時也是促進大學生就業的重要途徑。創新創業可以使畢業生發現更多的工作機遇,不再局限于求職,可以扮演好崗位創造者的重要角色。高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就業率使得學生個人獲益,學校自身也可以從中獲得新的機遇和挑戰,提高高校自身的教育競爭力,也符合國家對于高校教育改革的總方針。

2、高校普遍開展就業模擬大賽?,F在的大多數高校雖然會開展就業模擬類的比賽,但學生的參與度與重視程度不是很高,大多數學生根本沒有參與其中,不能在讀書期間很好的體會到找工作帶來的壓力,也就不能及時地發現自己在能力與心理方面存在的不足,如果高校將就業模擬大賽普遍化,使更多的學生體會到這一活動的重要性,也就可以及時的查漏補缺,不會在找工作的時候對陌生的事物感到茫然與不安,在開展就業模擬大賽時,一定要嚴格按照實際的面試流程開展,要求也要達到相似,評委在點評的過程中要充分說出參賽選手的優點與不足,方便參賽選手日后改正,同時也可以使聽眾從中受益,感受到擇業迫在眉睫,機會永遠是留給有準備的人,開展這一活動,可以很好的提高學生的擇業能力和擇業時的心理素質,

3、高校開設就業指導課程。很多大學生在選擇專業時并不是憑借興趣,而是聽從父母的安排,在真正選擇工作時就會非常不知所措,存在抵觸心理,高校應幫助學生做好未來職業生涯的規劃,了解學生真正適合哪方面的工作,及時培養學生該工作方面的能力。大多數高校雖然有開設該門課程,但只是選修課,對于學生來說機會少之甚少,高校應該針對每個學院開設該門課程,應該幫助每位學生都做好職業規劃,幫助學生科學、合理的擇業、就業,了解自己的優勢,發揮最大的人生價值。

參考文獻:

[1]王淑萍,隋文臣.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問題研究[J].

中國大學生就業, 2012(8):38-42.

猜你喜歡
就業指導用人單位畢業生
你根本不知道,這屆畢業生有多難
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優化策略探析
關于與特殊崗位勞動者書面勞動合同簽訂的責任分析
職業院校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現狀及對策
這32種情形用人單位需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
“新一線城市”吸引畢業生
高職院校就業指導工作創新與優化分析
如何給高職學生上好就業指導課
全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將達51萬
到分公司任職工齡可連續計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