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析現階段我國養老保險激勵機制現狀

2016-12-23 16:37田紅露
商情 2016年42期
關鍵詞:養老保險激勵機制

【摘要】本文從當前我國養老保險政策發展的現狀出發,從公平與效率的角度分析養老保險中激勵機制的缺失對公平與效率產生的負面影響,提出多繳多得這一激勵機制對養老保險帶來的積極影響。

【關鍵詞】養老保險 激勵機制 公平與效率

我國基本養老保險的現狀并不樂觀,其中,由于養老保險激勵政策制度的不完善,導致我國企業職工參保的積極性并不高,出現了逃費、欠費的現象,使得財政收支不平衡,養老保險財政收不抵支,虧空嚴重,僅僅能支撐一小部分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水平,越來越多的老年人生活得不到保障。完善養老保險“多繳多得”機制,堅持養老保險“權利與義務對等,繳費與待遇掛鉤”的基本原則,進一步鼓勵參保繳費,提高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水平,擴大養老保險的覆蓋范圍,促進養老保險制度的健康、長久發展。為了解決這些養老保險制度中存在的問題,緩解財政壓力,使大部分老年人能老有所養、老有所依,基本的生存權利得到保障。

一、我國養老保險發展現狀

所謂養老保險,就是國家通過立法,對達到國家法定的退休年齡或繳費滿一定年限的勞動者,定期給付養老金,保障其基本生活水平的一種社會保障制度。1986年,國務院發布了《國營企業實行勞動合同制暫行規定》,規定國家對勞動合同制的工人按規定比例繳納養老保險費。這是國家首次放棄原有的養老保險制度,將養老保險轉變為國家、企業、職工三方面共同負責的社會現代化養老保險制度,第一次建立了養老保險的個人賬戶。1993年,十四屆三中全會決定,逐步建立起基本養保險與企業補充養老保險和職工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相結合的制度,這個決定進一步體現了公平與效率的原則。1995年3月,國務院發布《關于深化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通知》,提出養老保險實行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制度,并在各地區進行試點,允許個別地區在實施過程中根據本地區的不同情況進行適當修改。社會統籌部分采取現收現付模式,單位負擔一部分;個人賬戶部分采取積累模式,體現個人責任,全部由個人繳費形成。養老保險基金主要由企業和職工繳費形成,企業繳費比例一般不超過企業工資總額的20%,個人繳費比例為8%,由用人單位代扣代繳。

二、由于養老保險激勵機制的現狀分析

企業職工養老保險采取的“統賬結合”這一模式,是我國根據國情創造的具有中國特色的養老保險模式,在這么多年的運行中,積累了無數的經驗和教訓。但是,這一模式并不是萬能的,隨著我國國情的發展變化,加上我國經濟形勢的不斷改變,其中存在的一些缺陷與不足也逐漸地暴露出來。

1、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空賬現象嚴重。直到1993年之前,我國養老保險一直實行的是“現收現付”制度,退休職工的養老金是由正在工作的職工進行支付。而隨著我國老齡化的不斷嚴重,退休人員的數量增多,這種制度帶來的弊端也逐漸顯現出來,養老金的支付壓力越來越大。因此,我國的養老保險制度開始由“現收現付”向“統賬結合”轉變,養老保險由政府、企業和個人三方面承擔,大大減輕了企業和國家的負擔。但是,由于要解決改革前退休的那部分員工的養老金問題,國家采取將社會統籌的那部分養老金支付給那些改革前退休的職工。

2、養老保險覆蓋率過低。由于我國經濟形勢的影響,一些公司出現經濟不景氣的現象,導致員工失業率上升,養老保險的征繳也出現了困難,加上養老保險激勵制度的缺失的問題,廣大職工的繳費積極性沒有被調動起來,一些職工認為把錢投入到養老保險中還不如存在銀行或者拿去投資,因此出現了部分個體商戶、靈活就業人員存在著少繳費、不繳費的現象,還有一部分的企業職工和進城務工的人員由于對養老保險認識不足、收入過低等原因,并沒有參加養老保險。雖然養老保險的總參保人數在不斷上升,但實際繳費人數卻在下降,給養老保險制度的政策運行和國家財政帶來了巨大壓力。

3、企業的養老保險繳費率過高。我國當前行使的“統賬結合”的養老保險制度,由于養老保險激勵政策不足的影響,個人賬戶基金收入不足以滿足國家財政的需要,導致國家將繳費壓力都放在了企業身上。其中,企業對養老保險的繳費率最高為20%,但實際上,在一些地區,由于退休人員增多等原因,一些企業的養老保險繳費率竟高達30%,給企業帶來了嚴重的財政壓力。根據調查顯示,中國企業的養老保險繳費率遠遠高于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在美國,企業繳費率僅有6.2%,英國為12.8%,德國9.75%,俄羅斯為8.2%。由此可見,加上綜合國力與經濟水平的比較,我國企業的養老保險繳費率確實過高,一些中小企業難以承受如此高的繳費率,因而出現了逃費、拖延繳費的現象。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后,國務院副總理馬凱在回答記者問中提出,現在的養老保險繳費水平確實偏高,“五險一金”已占到工資總額的40%至50%。他透露,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并軌的有關文件近期將印發,并將進一步部署。

4、養老保險制度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自2005年基本養老保險開始行使后,我國的養老保險就開始采用激勵機制。企業職工退休后所能拿到的養老金水平由其工資水平、養老保險繳費的年限和繳費年限長短所決定,養老金繳的越多、越久,職工退休后能拿到的養老金水平也越高。這一政策大大鼓勵了職工養老保險的繳納。中共中央十三五規劃中提出,完善職工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制度,健全多繳多得激勵機制。鼓勵企業職工參保是當今完善養老保險急需要解決的問題。完善養老保險“多繳多得”機制,堅持養老保險“權利與義務對等,繳費與待遇掛鉤”的基本原則,進一步鼓勵參保繳費,提高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水平,擴大養老保險的覆蓋范圍,促進養老保險制度的健康、長久發展。但事實上,現今我國的養老保險激勵制度,僅僅是在個別省市出臺了相應的政策,全國還缺乏一個統一的養老保險激勵政策。

三、結束語

由上述論述可見,我國養老保險還存在著個人賬戶空賬嚴重、養老保險覆蓋率過低、企業的養老保險繳費率過高、養老保險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的問題。這些問題都導致了養老保險財政收支不平衡的問題。而解決這個問題的一個方法,就是建立、健全養老保險激勵政策。通過鼓勵職工多繳費,增加個人賬戶水平,逐步做實個人賬戶,讓個人賬戶中擁有實際的資金,緩解個人賬戶空賬的問題,擴充養老金的收入水平,減輕企業的負擔。同時,進一步監督和促進企業為職工繳納基本的養老保險,從而擴大養老保險的覆蓋率,減輕國家的養老保險財政壓力。

作者簡介:田紅露(1970.04-),女,籍貫:吉林省遼源市,學歷:??茖W歷,館員,研究方向:社會保險管理。

猜你喜歡
養老保險激勵機制
淺談學校管理中的激勵機制
養老保險精算的分析與風險管理的研究
養老保險精算的分析與風險管理的研究
淺談退休年齡和養老保險相關問題的思考
銀行金融激勵機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激勵機制及其實施效果研究
溫州日報報業集團:以激勵為支點撬動轉型發展創業創新
繳納兩份社??赏瑫r享受兩份養老金嗎
退休后可以從職工養老保險轉為居民養老保險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