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上風電項目對海洋生態環境的影響及防治措施

2016-12-23 19:02胡劍
科技創新與應用 2016年34期
關鍵詞:海上風電防治對策生態環境

摘 要:海上風電是我國“十三五”規劃中重點發展的新能源領域項目,該項目將會大大推進我國風電技術的革新和進步,也是符合我國能源結構調整時期的發展要求的。文章主要是針對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的海上風電項目建設過程中對海洋生態環境如海域水質、海洋生物、漁業生產等可能產生的影響進行深入剖析,進而提出改善海洋生態環境的可行性方案,同時也希望能夠為后期風電項目的建設、施工提供參考。

關鍵詞:海上風電;生態環境;防治對策

與歐洲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海上風電起步比較晚,技術設備稍顯落后,但是隨著政府相繼出臺各種措施大力推進海上風電項目的建設,海上風電將會成為推動我國風電產業飛速發展的一股強勁新動力。由于海上風電場的開發建設規模較大,那么項目的建設、施工必然會給海洋生態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如海上風機的打樁就會對水質、水流、海洋自我調節能力產生影響;海上風電場還會對鳥類、海洋生物的物種繁衍產生一定影響等等。

1 海上風電項目對海洋生態環境的影響分析

1.1 海底電纜及風機的施工污染了水質,對海洋生物造成一定傷害

海上風電場在建設施工過程中,風機基礎通過打樁錘直接打進海底,海底輸電電纜的鋪設也需要深挖海溝,這都會導致海底泥沙懸浮,一些沉積物也會被帶起來,水體渾濁,加上一些含油廢水的不慎泄漏,該海域的水質就會被污染,浮游生物的繁殖遭到破壞,海洋底棲生物就會死亡,對海洋的生態平衡造成一定傷害。

1.2 海上風電項目的施工期和運行期對鳥類的影響

海上風電場對鳥類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風電場施工期間,機器噪聲、燈光、磁場都會對鳥類的覓食,繁殖和遷徙產生一定的影響。

(2)若風電場位于鳥類遷徙飛行路線上,鳥類與風機發生撞擊導致死亡。

(3)近海上風電場的建設會直接占用鳥類的棲息地,影響了海鳥的筑巢和繁衍。

1.3 海上風電場的建設改變了原有的自然景觀

海上風電場的建設必然會改變原有的自然景觀,有些風電場選址在海洋深處,風機排列的比較規則、有序,隨風轉動起來也是一道風景線;可是有些風電場選址離海洋濕地生態區比較近,不僅會對動植物的生態圈產生不良影響,從視覺上也破壞了這種天然的美感。

2 海洋生態環境的防治措施

2.1 科學規劃,合理布局,避開重點保護海域

與陸上風電場相比,海上風電場的規劃、建設要求都比較高,必須要做到先科學規劃,后建設施工,把對海洋生態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

首先,海上風電場的規劃選址要遠離海洋生物的棲息地、繁殖地、遷徙路線等,向深海領域發展布局,以減少風電場在施工和運行期間對海洋生物和人類生活的影響。

其次,海上風電場要避開海上交通航道、城鎮建設和港口工業區填海用地、濕地風景區等海域,減少對海上交通、漁業和港口建設的影響,同時避免風電場后期深度開發的不利因素。

海上風電場是對海洋資源的一種深度挖掘,是海洋新能源產業發展體系中的重要一環,積極做好統籌規劃,科學引導,避開海洋生態保護區、漁業資源保護區、港灣河口、油田等重點保護海域,盡量減少對其他敏感海域的影響。

2.2 做好風電項目建設的監督和預警

一是風電建設相關部門要嚴格按照條例規定認真履行海上風電項目的建設審批和監管職責,對海上風電場項目的建設施工、后期運營展開全面的監督管理。如海域功能劃分、施工時間、施工區域、施工范圍、高壓電纜鋪設位置等都要監管到位,檢查其是否與海洋生態環境有沖突之處。

二是海洋環保部門要將海上風電場納入重點環保監測單位,不僅要對其進行定期的環境測評,還要對其環保信用進行評價,及時將評價結果向社會公布。對環境信用評級較差的單位,要求其嚴格按照環境信用評價進行項目建設和整頓,抓好海洋環境保護,維護生態平衡。

三是建立并完善海洋環境保護預警機制。進一步提升海上風電場的環境檢測人員的綜合素質和海洋環境檢測方面的能力。擴大海洋環境檢測范圍,不再局限于海洋水質的監測,積極開展海洋生物、鳥類、海洋漁業資源的相關跟蹤監測,要做到將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

四是海上風電場項目竣工后,項目負責方要及時向環保部門申請環境質量驗收。每一臺海上風機都要接受嚴格的質量監測,海底電纜要接受電磁輻射標準的檢驗。海上風電場正式投入運營后,要定期接受環保部門的環境影響后評估,該評估報告會直接影響企業的信用等級。

2.3 風電場最初選址要遠離海岸線,最大程度保留原有自然景觀

海上風電場選址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而且還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的影響作用。目前我國很多海上風電場的選址都是在近海海域,在開發初期時非常方便快捷的,但是對于附近海域的海洋生物、鳥類、漁業、城市規劃、交通航道影響較大。

隨著海上風電的迅猛發展,近海海域風電場的建設已經難以滿足風能發展的需要,且對海洋環境的影響較大,因此世界各國都開始著手向深海海域籌建風電場。我國海上風電場建設在未來規劃中也要有意識避開已經開發利用的海域和功能多敏感度高的海域,逐步向深海海域發展海上風電,促進海上風電與其他產業的和諧共進發展。

我國在開展深海海上風電項目前期,要充分做好勘測、論證、實驗工作,做好深海海域的風能和海底地質勘測工作;提前規劃好風機部署路線和輸電線路的方向;密切監測深海的地理、氣候環境的變化,找出規律,做好驗證;與西方發達國家共同開發深海海域風電場,學習經驗和技術,逐漸形成自主知識產權。

對已經在近海海域選址的海上風電場,要與當地城市建設規劃相融合,遠離城市未來發展規劃區域,盡量減少建設用地、用海,對于施工過程中修建的圍堤,在風機安裝完成后要及時拆除,恢復原有的自然景觀。

3 結束語

我國海上風力發電正處于初級發展階段,有著很大的發展潛力和空間,對緩解我國東部用電荒有著積極的意義,同時還促進了我國能源結構調整的步伐。目前,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措施和法律法規,支持海上風電場項目的建設,大力發展新型能源。

上述分析結果表明,海上風電場對環境的影響主要是在建設施工階段,對海洋浮游生物、鳥類的影響比較大,但并不是不可修復的破壞,隨著建設施工的結束,這些影響就會隨之變小,甚至消失??傊?,海上風電場對海洋環境的影響并不是長期,具有嚴重破壞性的,是可以自行修復的。海上風電場建設是符合我國新能源戰略規劃要求的,大力發展海上風電的同時還要處理好海上建設與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實現風電建設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何杰,趙鑫.海上風電場規劃的主要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工程科學,2010(11).

[2]許莉,李鋒.中國海上風電發展與環境問題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5(05).

作者簡介:胡劍(1984-),男,江蘇揚州人,中國電建集團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工程師,碩士學歷,研究方向:環境影響評價。

猜你喜歡
海上風電防治對策生態環境
淺析歐洲海上風電鋼結構市場開拓
淺析露天煤礦開采環境問題及防治對策
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評價體系研究
對媒體融合生態環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我國對外貿易促進經濟發展的研究
如何強化我國生態環境監察工作
海上風電運維市場的新契機與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