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供電所線損管理分析

2016-12-23 19:47劉東超
科技創新與應用 2016年34期
關鍵詞:線損供電所管理措施

劉東超

摘 要:線損管理是目前電力營銷的重點內容之一,電力系統運行過程中,各個結構、設備或多或少都會消耗一定電能,即產生線損。文章通過我國電力營銷線損管理相關問題進行討論,并結合當前實際管理過程中對線損的管理以及特征等提出了幾點切實可行的優化方案,以提高農村供電所線損管理水平。

關鍵詞:線損;管理措施;供電所

現代電力企業為了適應日益增長的供電服務需求,不但需要提高生產水平,還需要相應的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而線損管理是衡量電力企業供電能力的綜合指標。電力企業如何提高管理水平,降低線損,是當前供電企業發展的重要內容,尤其在農村電網建設、改造中,有效控制線損就是直接提高經濟效益。隨著我國城鄉建設進程的推進,農村電網逐步得到完善,城鄉電價逐步統一,農村用電量日益增長,農村電力營銷成為了電力企業開拓市場的又一領域。但受到傳統電力營銷管理模式映象,農村電網在線損管理及相關控制技術方面相對落后,因而線損居高不下?;谶@一問題,農網改造中,加強線損管理,提高農村供電所線損控制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1 農網線損管理現狀

1.1 管理問題

缺乏線損管理機制。目前農村供電所并沒有完善的線損管理指標,缺乏相應的標準體系。由于供電所工作人員并沒有樹立標準化經營理念,線損指標不明確,且沒有將線損控制任務進行細分。由于沒有完善的分析制度,部分區域線路存在交叉,配變電所屬不明,部分鄉鎮線路檔案同現場存在出入,最終導致線損計算誤差,不利于降損。

職責劃分不明。由于條件限制,目前農村供電所并沒有明確營銷管理、技術管理以及線損管理工作內容。受到歷史因素影響,農村供電所生產、營銷以及配電等工作聯系并不緊密,這種相互脫離的工作模式增加了線損管理難度,容易在電量計量、統計、檢查等環節出現電損。

抄表管理不足。在農村實行抄表輪換及定期抽查制度,但是由于部分農電所抄表人員工作態度不端正、責任心差,因而工作中容易出現少抄、漏抄、錯抄等問題,甚至有些地區并沒有按照規定施行抄表輪換制度。由于農村農電人員專業技術水平相對偏低,在竊電檢查工作中存在漏洞,加之無法及時發現電路故障,這些都會增加線路電損。

1.2 技術問題

目前農村電網改造任務是進行低壓配網自動化改造,但是由于技術管理不足,導致部分線損增加。此外農村用電量增長速度快,建設電網時預測不足,致使后期用電負荷增長過快的區域電網供電能力無法適應區域供電需求,負荷中心同配變位置過遠,不但線損增加,電壓損耗也相對較高。

由于農村供電所人員配置上的不足,無法引入完善的自動化技術,因而電網數據主要依靠人工采集,因此數據存在滯后性、片面性,這種存在誤差和滯后性的數據不利于電網的標準化管理。另外,一些設立在農村的小工廠,由于農村配變功率低,而無功補償只設置在變電站,因而面對大量的低壓無功負荷用戶,線損必然會增加。

除此之外,電網建設施工技術選擇不當、單相表電源接入方式不當等都是引發線損增加的重要因素。

2 線損管理改革的意義

2.1 提高農電站營銷水平

隨著農村電網體制改革的落實,供電企業的基層實施了撤站并所,在各級全面推行了供電-收支兩條線的管理策略。同時,各地居民用電也全面實現了“標準”、“統一”。在這種形勢下,線損管理不能夠再僅僅局限于人為調節或者消化。

2.2 增加經濟效益

供電體制改革后,大部分地區實行到戶抄表的辦法,供電企業直接承擔了線損。這樣,管理線損水平高低直接關系到供電企業的經濟利益。在這種形勢下,采用合理線損管理方法降低線損,是提升供電企業經濟效益的有效途徑。

2.3 管理體系更加標準

隨著供電企業經營模式變化,企業所追求的目標轉變,供電企業加大了線損管理力度。因此供電企業線損管理越來越細、越來越嚴格,這就要求要采用合理的管理方法,進一步細化與深化線損管理。

3 農電所線損管理優化措施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農村供電所在目前的線損管理中還存在諸多問題亟待解決。供電體制改革后,線損直接關系著供電企業的經濟效益和未來發展。因此,農村供電所必須依照實際情況,對低壓電網中的各類問題進行分析、排查,查找問題的關鍵,并逐步予以解決,從而有效推進農村電網線損管理的發展。

3.1 合理的無功補償

由于目前很多小工廠開始將發展目光集中在生產成本相對較低的農村地區,因而農村電網中低壓無功負荷用戶數量逐年增長。由于供電半徑過大,很多配電位置同符合中心距離相對較遠,因而導致線損過大。針對這一問題可以通過對功率因數進行實時調整以及合理無功補償等方式解決。根據實際需要選擇不同的補償方式,目前常用的補償方式有電容自動補償、分散就地補償以及隨機隨器補償,從而改變電壓質量,提高功率因數,除此之外還需要提高供電能力,以減少電損。對于武功補償,還要選擇合理的位置,實現預期補償效果;同時在對于無功補償裝置選擇上,要盡量使用科技含量高、自動投切及時以及反應靈敏的產品。

3.2 三相就地平衡

調整配變三相負荷,從而令其達到平衡,能夠有效減少電網線損,提高配電變壓器的效率。如果三相負荷不平衡,則中性線中就會產生電流,電流通過中性線必然會產生電能損耗。因此要調整三相負荷,令配變三相負荷電流不平衡度小于規定范圍10%,避免某相負荷過重和某相負荷輕載等現象,且低壓干線及主要直線始端的三相電流不平衡率應當小于20%。

3.3 加強管理

(1)定期抄表。供電所應當規范抄表工作,實行定期超標,杜絕超期抄表或提前抄表,從而避免由于抄表時間不準確而造成的線損波動。另外需要對抄表工作進行分類,依照行業的不同分為非工業、工業、商業、服務業,不同行業類別應當依照固定日期進行抄表。而針對大客戶,則需要單獨確定抄表日期。抄表人員應當嚴格執行相關制度,從而消除時間差、數據誤差等帶來的線損誤差。(2)加強抄表管理。通過有效的管理機制、完善的管理體系可以規范抄表人員的工作,有效避免估抄、錯抄、漏抄等違法違規問題。農電所在抄表前應當對電力用戶的近期生產情況、經營狀態以及產品銷售量等進行了解,依照其發展狀況對客戶用電情況進行預估,這種方式能夠有效防治竊電問題。另外,應當加快新技術的引進,利用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等先進的科學技術,進行遠程智能化的集中抄表,不但能夠提高抄表工作效率,實現了同步自動化抄表,還能夠有效降低由于時間差、數據誤差等帶來的線損波動。(3)提高電價、電量核算管理水平。供電所應當將抄表、核算、收費環節分離開來,在保證獨立的同時各個環節還能夠彼此約束,從而杜絕徇私舞弊現象的發生。此外先進核算管理技術的使用,也能夠有效提高電價核算管理、點亮核算管理以及電費核算管理工作的準確性。

3.4 加大普查力度

供電所可以對管轄區域進行進一步區域劃分,并依照用電客戶的實際用電量、電費繳納情況等對客戶進行分類。實行定期普查制度,在普查中有針對性的對重點需要關注的區域、客戶進行監控。主要的普查內容包括用電營業性質、配變臺區營業效益。通過這種方式可以直觀的控制線損,保證線路運行的穩定、安全。此外還應當依照實際線損指標,定期對用戶的電表、計量設備、互感器等進行檢測分析,保證電壓、供電穩定性的同時排查線路故障。在普查的過程中,還應當關注用戶每個月用電情況,一旦發現存在異常,則進行竊電排查工作。

4 結束語

農村供電所線損管理仍舊存在諸多漏洞,但是作為一線管理單位,農村供電所必須結合轄區的實際情況,選擇合理的降損方式,降低線損,這也是電力企業發展的基礎要求。

參考文獻

[1]鹿忠民.淺議農網線損的管理措施與技術手段[J].中國科技財富,2013,32(7):101-105.

[2]李毅胥.降低低壓線損的技術措施[J].農村電工,2011,15(3):6-9.

猜你喜歡
線損供電所管理措施
供電所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全能型供電所基礎管理
淺議黨群工作在供電所發展中的作用
淺議黨群工作在供電所發展中的作用
淺析農村電網線損管理存在的問題及降損建議
農網配電線路線損成因及降損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