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縣域農村配電網規劃建設現狀典型性分析

2016-12-23 19:48胡曉東姜新新
科技創新與應用 2016年34期
關鍵詞:差異化配電網規劃

胡曉東++姜新新

摘 要:文章針對當前縣域農村10千伏及以下配電網發展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典型性梳理和分析,并結合實際提出了相關建議。通過結合城鎮化和新農村發展趨勢,對縣域行政村進行分類,并采用差異化的規劃建設改造思路,結合投資需求情況,本著少花錢多辦事的原則,對數量最多、投資需求最大的第二類行政村,采用戶均用電量指標進一步細分,統一技術標準,并優化其建設改造原則,提高投資效率效益,確保臺區布點和線路導線截面要滿足長遠發展需要。

關鍵詞:農村;配電網;差異化;規劃;建設

1997年以來一、二期農網建設和“十二五”期間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工程的實施,農村配電網整體狀況供電能力較以前有了很大提升。但隨著設備老化和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形態快速變化,當前全省縣域農村配電網設備狀況參差不齊、改造分布不均、整體依然薄弱的問題依舊突出。在此背景下,農村配電網規劃建設如何做到統籌兼顧、遠近結合,實現有限資金的高效利用,是迫切需要研究的問題。

1 縣域農村配電網建設現狀

1.1 網架結構薄弱

全省縣域10千伏戶均配變容量在1千伏安左右,加之縣域城區與農村戶均配變容量分布嚴重不均,整體供電能力不足。10千伏主干線路導線截面和分支線路導線截面仍然偏小,加之縣域農村10千伏網架結構以輻射為主,線路互聯率和手拉手比率低,由于供電半徑大、長距離“拉手”,造成部分線路聯絡帶負荷能力低。

1.2 建設改造統籌不夠

中低壓電網存在重復改造現象,相關中低壓項目之間統籌兼顧不夠。一是10千伏線路存在分段重復改造現象;二是配變存在重復增容改造現象;三是同一個小的供電區域(一個行政村)相鄰臺區建設改造配合不夠,缺乏統籌考慮;四是各類農網項目投入仍需加強統籌銜接,特別是臺區建設改造與表箱、表計改造,存在不同步現象。

1.3 規劃建設模式存在分歧

目前農村配電網建設改造主要按照“整村推進”為主、兼顧解決“突出臺區問題”為輔的思路開展,但在具體執行過程中又有不同做法。模式一以行政村為單位,先高壓后低壓。模式二以行政村為單位,高低壓同步實施。模式三對行政村進行分類,不同類別行政村分別采取“先高壓后低壓”和“高低壓同步”兩種不同的規劃建設模式。這種“整村推進”建設改造模式不統一、認識存在分歧,不利于農村配電網統籌協調發展。

2 問題分析及建議

2.1 對行政村進行合理分類

隨著城鎮化進程加快和新農村建設,縣域農村呈現出分化發展的趨勢。目前普遍認可城鎮化和新農村發展趨勢,順應農村空間格局變化,將行政村進行合理分類,針對不同類型村莊采取差異化模式進行配電網建設改造的規劃發展思路,大致可分為四類。

第一類:城中村、城郊村以及產業集聚區內村莊,經濟高度發達,人口高度聚集。

第二類:新農村試點村,村莊規劃完善、村莊建設整齊劃一;經濟發達村莊,村莊內基礎設施完善、村莊內通組道路普遍硬化;傳統歷史文化、鄉村旅游業發達村莊,以及遷建、移民等形成的新增居住點等,村莊內人口相對穩定。

第三類:經濟落后村莊,基礎設施差,人口逐步下降,部分村民常年出遠門打工、僅春節期間回家1-2周。

第四類:黃河灘區、深山區、煤炭塌陷區等不具備發展條件、不適合居住的村莊,村民居住分散、人口下降明顯。

2.2 不同類別行政村采取差異化建設改造思路

通過調研,初步考慮對不同類別行政村分別建檔立卡,采取差異化的規劃建設思路,一次建設到位要滿足一個五年規劃期的發展需要,切實減少建設改造次數,避免短期內重復建設。

第一種是提高建設標準,按照城市標準進行規劃建設,高低壓同步實施、一次建設到位。同時考慮到此類村莊位于城市近郊(或產業集聚區)內,須緊密跟蹤此類村莊的地方政府開發進度,在政府拆遷改造之前慎重安排項目,隨著政府拆遷一次建設改造到位。

第二種是標本兼治。低壓線路隨臺區建設同步實施改造、一次建設到位,全面提升村莊高低壓供電能力、提升供電質量,徹底消除供電瓶頸;村莊的表箱、智能電表、高低壓用電信息采集和無功補償配置一次到位,實現村莊用電管理信息化。

第三種是治標為主。重點增加臺區布點和提高戶均配變容量,切分低壓供電半徑、減輕低壓供電壓力,低壓線路原則不做改造。消除臺區過負荷和低壓線路供電半徑超標引起的“低電壓”等影響居民用電問題,確保此類村莊“用上電”。

第四種是保障基本供電。原則上不再投入電網建設改造,當群眾基本生活生產用電不能滿足時,重點利用其他地區“梯級輪換”后的配變進行增容改造。

2.3 有限資金有效投入

受投資能力約束,考慮農村居民生活臺區利用率低,同時高峰負荷時段農村供電矛盾突出、問題多、急需快速提升供電能力,對投資需求最大的第二類行政村規劃建改原則進一步優化。對第二類行政村中用電量大、利用率高的行政村,新農村示范村,以及遷建、移民安置點等新出現的增量配網建設需求,按照高低壓同步的原則實施建設改造,一次性解決“用好電”問題,其他第二類村莊整村統籌規劃、分步實施建設,先將高壓臺區建設到位、解決“用電難”問題,再逐步實施低壓改造、解決“用好電”問題。

2.4 統一技術標準

鑒于村莊內線路走廊、臺區布點日趨緊張,為切實減少建設改造次數,并為遠期電網建設預留條件。建設改造臺區布點要基本滿足長遠發展需要,充分考慮后期布點的困難和增容需要;配變容量可以逐步到位,一次建設改造配變容量配置應滿足5年規劃期供電需要;同時,鑒于農村村莊內低壓線路走廊的唯一性,后續只能改造增容,本次低壓線路建設要滿足長遠(20年以上)發展需要。

3 結束語

農村電網是農村重要的基礎設施,隨著城鎮化和新農村發展,對農村電網的供電能力和供電質量都提出了更高要求。通過采用差異化的規劃建設改造思路,本著少花錢多辦事的原則,對數量最多、投資需求最大的行政村,采用戶均用電量指標進一步細分,統一技術標準,并優化其建設改造原則,能夠進一步提高投資效率效益,確保電網供電能力滿足長遠發展需要。

參考文獻

[1]趙威.農村電網規劃相關問題分析[J].工程技術:全文版,2016,41:20.

[2]張云.農村電網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J].吉林農業,2013,08:14.

[3]燕京華,楊建華.縣域農村電網規劃與改造優化方法研究[A].中國農業工程學會電氣信息與自動化專委會、中國電機工程學會農村電氣化分會科技與教育專委會學術年會[C].2010.

作者簡介:胡曉東(1981-),男,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電力規劃及電網工程建設管理。

姜新新(1983-),女,本科,研究方向:電力規劃及電網運行。

猜你喜歡
差異化配電網規劃
論10kv配電網運行及自動化系統的管理
China’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volution
基于Tabu算法的配電網無功補償研究
“兩創”背景下推行中小企業社保差異化征繳方式研究
大型企業集團差異化管控模式探索與研究
計算機基礎課程差異化教學研究
中外電視廣告差異化表達方式
基于啟發式規則與和聲搜索的配電網重構算法
10kV配電網現狀及智能化改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