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探實現公平分配目標進一步深化機關事業單位的工資制度改革

2016-12-26 21:14畢巍杰
現代經濟信息 2016年8期
關鍵詞:工資制度機關事業單位改革措施

摘要:建國以來,在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推動下,我國機關事業單位的工資制度經歷了多次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尚存在一些待解決的問題。收入分配是一個比較敏感的問題,它與政治、國民經濟有著直接的聯系,因此深化機關事業單位的工資制度改革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從當前實際出發,探討了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制度中存在的各類問題,并提出了部分改進建議,希望能夠為實現公平分配目標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公平分配;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制度;改革措施

中圖分類號:D630.3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8-00000-02

基尼系數是測量收入差距的一種方法,其數值越大,收入分配不均的程度越高,當前,我國的基尼系數已經超過了0.47[1],貧富差距問題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機關事業單位是我國國民經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從實際情況來看,機關事業單位也存在著收入差距過大的問題,這成為了阻礙全社會實現公平分配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為了統籌機關事業單位與其他群體之間的收入分配,需要從當前的問題出發,緊緊圍繞公平分配的目標而不斷努力。

一、當前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制度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績效工資制度不完善

從當前的情況來看,大多數事業單位已經按照崗位和資歷的不同劃分了工資等級,一些特殊和偏遠地區的崗位津貼也如數發放了,但是要想實現公平分配的目標,這些是遠遠不夠的??冃ЧべY制度不完善體現在兩方面,首先國家沒有對該問題進行明確的規定和闡述,相關管理辦法缺失,具沒有按照實績和貢獻完成薪資分配過程,因此很難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其次,部分單位不能完全自主的分配績效工資,無法完全體現按勞分配的原則,過于重視職稱,沒有將其他工資項目納入到績效管理中,無法調動一些年輕人和相關人才的積極性。

(二)沒有發揮津貼的作用

津貼的設置目的在于通過靈活性的補貼和獎勵,對員工的日常表現和崗位成果進行評價和激勵,以提高內部凝聚力,形成一個更加積極向上的工作氛圍和環境。國家對工資改革已經出臺了相應的規定,要求事業單位應堅持“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不得”的原則[2],對津貼進行合理分配。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很多事業單位并沒有嚴格執行這項規定,仍然按照“按月發放”的原則將津貼和工資合為一體,導致津貼缺乏靈活性,無法發揮應有的激勵作用。一些較為積極的員工由于沒有收到物質性的獎勵,難免會產生挫敗感,不利于后期工作的完善和提高。

(三)缺乏工資調查制度

缺乏工資調查制度的直接后果就是不同地區的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收入水平差距較大,且增長幅度不一。一些機關事業單位雖然已經意識到了公平分配的重要性,但是忽略了外部公平,沒有及時與其他地區的事業單位相比較,長此以往,不僅會有損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還會引發社會矛盾,產生不可估量的后果。因此,為了能夠實現公平分配,需要重視機關事業單位與其他社會群體之間的工資差距,根據實際情況不斷的縮小差距,起到安撫員工、緩解矛盾的作用。

(四)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落后

我國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開始推行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如今,已經取得了較多的成果,也為進一步的改革累積了經驗,但是客觀來說,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的改革相對比較落后,與社會的發展水平不適應,同時相關內容的社會化程度較低,費用來源渠道單一,缺乏靈活性和有效性,導致國家的財政負擔越來越重,容易引發了一系列的社會矛盾[3]。同時,缺乏專門的社會保險基金制度,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雖然國家為此出臺了一些改革試點方案,但是由于改革的涉及面廣,各地執行力度不一,導致改革的難度較大,面臨著較多的問題。

二、進一步深化機關事業單位的工資制度改革的措施分析

(一)縮小地區差距,實施地區附加津貼制度

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之間的收入差距主要體現在津貼、補貼上,由于各個地區之間的財政手術水平存在明顯差異,因此很難按照統一的標準進行規范,為此,國家應該建立地區附加津貼制度,妥善處理地區間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之間的收入差距,實現公平分配的原則,統籌外部、內部和個體三個方面。在處理好不同部門、不同職務員工收入分配關系的同時,還要兼顧外部分配的公平性,處理好工作人員與其他社會群體之間的工資分配比例,縮小不同崗位不同地區之間的差距,不斷縮小社會矛盾,促進經濟的穩步發展。

(二)向基層傾斜,加大級別激勵

偏遠地區條件艱苦,為了能夠留住人才,實現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合理流動,應該設置一系列的措施,向基層傾斜,給予偏遠地區更多的資金補助,從而發揮工資分配制度的最佳作用。級別工資指的是按照工作人員的資歷、能力設置工資等級,它能夠體現出不同崗位工作人員的工作性質和重要程度,發揮激勵的作用,促使基層員工不斷學習,實現崗位晉升的目的。因此,價低級別激勵能夠提高科長以下職務工作人員的實際待遇,改善當前工資分配不合理的相關問題,激勵基層工作人員,改善他們的生活現狀,營造出一個更加積極、融洽的工作環境,有利于機關事業單位的進一步發展。

(三)定期調整收入水平,建立工資調查制度

機關事業單位應該按照《公務員法》對工資收入水平進行定期調整和提高[4],通過建立工資調查制度,協調機關事業單位內部和外部的工資水平,在保證工作人員生活質量的同時,實現單位內部的穩定與和諧。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是就業大軍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其收入水平應該與社會發展水平相一致。另外,還應該注意不同地區之間的差距,實現外部公平,緩解日益激化的社會矛盾,將不同地區的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圍之內。建立工資調查制度需要相關部分從當前實際出發,通過市場調查和資料統計確定調查的方向,從而得出合理的數據,更好的指導工資分配過程。

(四)加快推行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

按照規定,機關事業單位應該堅持“完善分配、激勵和保障制度”的原則,對養老保險制度進行不斷改革和調整,以形成國家、社會和單位相結合的人才保障體系。事業單位應該從這一目標出發,在原有的基礎上不斷提高工作人員的生活福利,改善他們的生活質量,體現出公平分配的原則,從而不斷完善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此外,在發放退休金這方面,事業單位應該將該過程納入到養老保險體系、醫療支出納入保險體系和失業保險體系中[5],解決員工的后顧之憂,激發他們的工作熱情,優化工作氛圍,實現公平分配的目標。

(五)規范內部管理,將工資制度與其他制度相銜接

為了能夠將績效工資改革制度落到實處,體現出員工的個人價值,合理拉開差距,發揮績效工資的激勵作用,事業單位應該強化內部管理,在提高內部凝聚力的同時,在員工之間建立起適當的競爭關系,從而激發員工的熱情和積極性,優化單位內部的管理效果。事業單位應該建立合理的績效評級系統,按照這個標準發放工資,堅持公平公正的原則,對員工進行有效管理,避免產生內部矛盾。從當前的情況來看,很多事業單位的管理基礎還比較薄弱,這是影響制度和措施得以施行的主要原因,因此,應該加強對單位內部的管理,將工資制度與其他制度有效銜接,發揮績效工資的實際作用。

三、結束語

實現公平分配的目標并不僅僅依靠某項制度改革或者某項政策推行,它需要政府、事業單位本身以及基層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因此,在社會機關事業單位的工資制度改革時,應該從當期的問題出發,統籌考慮不同地區不同群體之間的收入差距,通過有效手段縮小差距,解決收入分配問題,實現公平分配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傅志茹,劉薇.談事業單位績效工資制度改革的歷程和關鍵[J].天津水產,2010,01(08):41-47.

[2]何鳳秋.實現公平分配目標進一步深化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制度改革[J].勞動保障世界(理論版),2010,11(11):5-8.

[3]孫小琴.淺析事業單位工資分配制度改革[J].經濟研究導刊,2010,29(05):66-68.

[4]毛鳳華.深化事業單位分配制度改革勢在必行——事業單位分配制度改革初探[J].中國人才,2010,10(07):10-11.

[5]梁新懷.淺談我國事業單位工資分配制度改革[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8,03(13):461-462.

作者簡介:畢巍杰(1983–),男,山東榮成人,工作單位:山東省煙臺市福山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職務或職稱:中級經濟師,研究方向:人力資源管理。

猜你喜歡
工資制度機關事業單位改革措施
當前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我國高等教育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影響因素及改革策略
績效工資制度對鄉鎮衛生院醫務人員收入的影響
一張圖揭發公務員工資制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