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高等教育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影響因素及改革策略

2016-11-16 19:46余艷琴
大學教育 2016年11期
關鍵詞:創新型人才改革措施高等教育

余艷琴

[摘 要]創新是我們中華民族發展的動力和源泉。培養創新型人才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責任。由于受到諸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培養創新型人才遇到諸多困難和限制,只有在分析影響因素的基礎上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措施,高等院校才能為國家培養更多的創新型人才,更好地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

[關鍵詞]高等教育;創新型人才;影響因素;改革措施

[中圖分類號] C96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6)11-0040-02

創新對于一個民族來說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它是我國以及中華民族保持生命力以及競爭力的根本。如果沒有創新,那么我們民族就會落后,而在這個優勝劣汰的社會和時代里,落后就意味著被淘汰。教育在創新中起著關鍵性的影響,教育也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徑,它關系著國家的強盛以及發展,關乎著中華民族的進步,是推動民族發展的不竭動力,只有通過教育培養出創新人才,并促使其不斷地進行創新,才能增強本民族的力量,使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但是傳統教育理念極大地阻礙了我國創新型人才的培養,鑒于此,必須從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方法上進行改革,推動高校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步伐。

一、高等教育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影響因素

(一)對創新型人才培養缺乏科學認識和研究

通過調查發現,我國很多高校的領導對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重要意義以及作用都沒有準確以及深刻的認識,從而對實施創新教育更沒有正確的認識,沒有認識到培養創新型人才與國家發展大計息息相關,沒有認識到這是興校強校的根本方法,所以他們對培養創新型人才沒有根本上的重視。沒有思想上的正確認識就不會采取積極的措施,因此各大高校無論是從理論上還是從實踐上都沒有積極進行改革,也沒有大的創新,從而給創新教育帶來了很大的阻礙。

其次,部分高校領導以及教育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不僅沒有對創新型人才培養有正確的認識,反而形成了一些誤差性的見解,比如說,一部分人認為創新教育只是針對少數尖子生的,還有些人認為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就是針對重點大學的學生的,與普通高校無關等,這些都是錯誤的認識。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是對每一個高校的要求,是每一個高校的責任。在錯誤的思想和認識的指導下,導致高校領導以及教職工的積極性不高,從而阻礙了創新教育的實施和發展。

(二)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

我國高等教育受傳統教育理念以及教學方法的長期影響,很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老師習慣一言堂,學生也習慣了被動聽課,課堂是老師一個人的課堂,學生一直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老師在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下,把學生當作了知識的存儲器,只注重知識的傳授,而不注重學生的主動思考以及創新。不僅如此,高校的理論知識不能及時地跟上時代的發展,教學內容更新的速度較緩慢,跟不上社會發展的需要,注重理論性,缺乏實踐性。整個高校,從最高的領導層,到老師以及學生,都安于一種不變的狀態之中,沒有人愿意去創新,也沒有人敢于去創新,害怕一旦改變就會影響學校原有的教學秩序,害怕出什么亂子,害怕面對改革之后的困難和問題,于是就形成了死氣沉沉的氛圍,整體的積極性以及主動性都被削弱,創新高校教育也就成了一句空話。

(三)教師方面的影響因素

我國傳統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模式對我國高等教育和高校教師的影響,已經成了一種穩定的狀態,老師們的教學模式以及教學方法完全從自覺行為過渡到了習慣性行為。教師們對自己的教學模式沒有懷疑,更沒有想過要完全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他們意識不到自己教學的不足,沒有意識到時代發展的需求,更沒有意識到強烈的危機感,他們的這種習慣思維定式很難被打破。

(四)學生方面的影響因素

不僅老師受到了長期的傳統教育方式以及傳統教育思想的深刻影響,學生也不例外。學生是教育的直接接受者,在傳統教育的灌溉下,他們習慣了老師的主動以及自己的被動,習慣了老師一言堂、滿堂灌的教學方法,也習慣了老師問問題、給答案、劃重點的做法,因此他們對于創新教育的實施沒有一點心理準備,對創新教育也沒有正確的認識,很擔心自己不能適應創新教育,擔心自己的成績會有所影響。

尤其,在如今越來越激烈的社會就業競爭力以及巨大的就業壓力下,很多學生擔心創新教育的實施給自己的成績帶來什么影響,從而給自己找工作帶來麻煩,他們寧愿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下渾渾噩噩地過。學生是教育的主體,正是由于學生整體的急功近利、只注重眼前利益的思想,給創新教育的推行和實施帶來了很大的阻礙。

二、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改革策略

(一)樹立創新型人才培養的理念

為了切實地實施創新教育,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學校領導人等對創新型人才的培養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和了解,轉變自己的人才培養觀念,樹立正確的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教育理念,樹立先進的創新教育觀念,這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前提和基礎。

創新是在原有的知識基礎上進行反思,能將知識作為一種手段和方法對新的知識進行探索和發現。然而在傳統的教育理念重理論、輕實踐,重知識、輕能力,因此學生的創新能力被極大地壓迫,沒有充分地發揮出來,一直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導致大學生普遍缺乏探索問題的能力和激情。在當今這個時代和社會,知識更新的速度很快,專業知識的變化也很快,所以學校對新知識的教授是永遠也跟不上知識的更新速度的,只有讓學生掌握了創新能力,才能提高學生的應變能力,無論遇到什么樣的知識都能快速的適應并接受和解決。為此,高校必須轉變傳統的教育觀念,樹立創新教育理念,注重知識和能力,重視理論、實踐和創新,在學習中培養學生觀察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不斷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

(二)提高師資力量

教師是教學中的重要指導人物,在創新教育的實施中擔負著重要的引導重任,因此為了促進創新教育的實施,保證創新教育的質量,就必須增強高校師資力量。

為了提高教師的質量,學??梢猿浞终细鞣N有利資源,建立“創新教育師資培訓基地”,在培訓中創新教學方式,鞏固教師的基礎知識,發散教師的創新思維,掌握創新方法,并在此基礎上量身訂做出合理、科學、系統的培訓計劃,結合教師現有的知識和技能基礎,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從而有效地提高現有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使其更加符合創新教育要求,為高校的創新型教育的開展提供師資保證。

同時,還可以開展創新教育的相關實踐活動,在活動中營造良好的創新教育的氣氛,激發學生的興趣,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在不斷的培訓中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并用此開拓學生的創新思維,教給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真正做到授人以漁。

為了增強師資力量,引起老師對創新教育的重視,提高創新教育的質量,學??梢韵鄳膶Ψ峙渲贫纫约凹顧C制進行改革,將老師的獎金以及工資等與創新教育掛鉤,從而激發老師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提高老師的熱情,挖掘老師的潛能,使其不斷開拓創新。

(三)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學生是創新教育的主體,因此為了推動創新教育的實施,必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加強創新理論以及方式方法的宣傳,促進學生的學習。要充分利用學校的各種宣傳資源,比如宣傳欄、校報以及黑板報、校園網等等加強對創新教育的宣傳,讓學生真正了解創新教育的意義和作用。

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必須建立相應的創新激勵機制。學校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積極舉辦一些創新活動,鼓勵學生參加;還可以將參與創新活動折成相應的學分,以創新學分來督促學生進行相應的創新活動;此外,還可以設立創新獎勵基金,以此來鼓勵和表揚優秀的創新學生。通過這些方式促進學生參與創新科技活動,從而逐漸穩定學生的創新、科研隊伍。

(四)改變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為了培養創新型人才,學校必須對自己的教學模式以及教學方法進行改革,走“實踐—教學—實踐”以及“產—學—研”相結合的道路,教學內容要及時的更新,盡量做到簡而精。此外還要改革教學方法,打破傳統教學方法的弊端,以問題為主線開展教學,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老師充分的引導下,找出適合學生自己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動力,使其學會運用多種知識解決問題,從而不斷地培養創新能力。

培養創新型人才是我國發展以及中華民族進步的要求,因此各個高校要積極擔負起這一教育重任,改變傳統的教育觀念,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加強對老師的培訓,使其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為創新教育掃除障礙,切實地促進創新教育的實施和開展。

[ 參 考 文 獻 ]

[1] 秦素萍,董旭,路曉延.略論我國高等教育改革與創新型人才培養[J].成功(教育),2012(22):15-16.

[2] 許青云.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研究[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0(3):11-14.

[3] 吳樹暢.我國高校創新人才培養的制約因素及對策[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10(4):4-6.

[4] 卜慶偉.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制約因素及對策分析[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5(3):133-134.

[責任編輯:鐘 嵐]

猜你喜歡
創新型人才改革措施高等教育
淺談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措施
高職院校工程制圖課程現存問題及改革措施探討
創新意識下日語專業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
如何在生理學教學中培養創新型人才
高校藝術專業打造“眾創空間”模式研究
關于應用型計算機專業培養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術的護理技能虛擬教學平臺設計與實現
中國高等教育供給側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內涵、路徑
高等教育教學中的重與輕分析
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制度的建設與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