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變電站的發展前景展望

2016-12-27 16:05沈祥
科技傳播 2016年19期
關鍵詞:智能變電站展望發展

沈祥

摘 要 伴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與進步,各行各業對電力的需要量在逐漸增大,對電力系統的要求更高,加強電力系統的建設成為當前的重要任務。目前,我國存在能源短缺的情況,為了順應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要求,提高能源的利用率,發掘新能源,應強調對電力系統的不斷突破與創新,實現變電站的智能化建設,將現代智能化技術與變電站進行緊密的結合,以提高變電站運行的高效性,其發展前景廣闊。為此,本文就智能變電站的發展前景進行了分析與探究。

關鍵詞 智能變電站;發展;展望

中圖分類號 TM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6)172-0258-01

科學技術、信息技術發展的今天,智能化技術已成為新時代的“寵兒”,被廣泛的應用到各個領域,當然,電力系統也不例外。智能變電站的成功構建,標志著我國的電力系統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運用現代更為先進、集成、可靠、環保的智能化設備來參與工作,實現對信息的采集、分析與處理,更能達到測量、保護、檢測與計量等高難度的任務,能實現對變電站功能的高效發揮,使得變電站變得更為高級、智能,應用效果更佳。

1 智能變電站的基本概述

1.1 智能變電站的概念

智能變電站是現代智能化技術與電力行業不斷發展的重要結晶,對于電力行業來說是一項偉大的進步。智能變電站聚集了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輸配電技術以及通信技術,形成了一個新的智能化控制體系[ 1 ],相較于傳統的變電站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智能變電站是借助具有集成、環保、先進的智能化設備來實現信息共享,并能實現對信息的自動化收集、分析與整合,還具備保護、測量、控制、計量與檢測等功能,能實現對電網系統的全面監控與智能化調節,使得整個變電站系統變得更加高級與完善。智能化變電站的運行,其主要特征表現為基于IEC61850自動化系統與一次設備智能化系統。

1.2 智能變電站的主要特征

其一,可靠性。相較于傳統的變電站,智能變電站在工作效率、數據處理、集成性以及環保等方面更具優勢,且更具先進性,能節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與財力,其中可靠性是智能變電站被廣泛應用的基本要求??煽啃詷酥局冸娬九c站內設備系統相對穩定,能合理對抗外部的干擾,且保證變電站滋生具備足夠的診斷效果與自治性[ 2 ],可實現對設備故障的有效預警和預防,一旦發生故障,智能變電站可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出反應,降低故障所造成的損失,將對設備的損害程度降至最低。

其二,交互性。在變電站運行的智能化背景下,智能變電站應及時為智能化電網提供準確、可靠、實時的信息,以滿足電力系統的運行需求。為充分結合智能電網的需求,智能變電站在運行的過程中要采集足夠的信息,并強調信息的全面共享,且要與其他部分高級對象間形成良好的互動,旨在增強整個電網系統的安全性與穩定性。

其三,集成性。智能變電站是一個技術的融合體,其實現了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傳感技術等的高度融合,使得智能變電站系統變得更為先進性[3]。智能變電站的成功構建,其中還應用到虛擬電廠技術與微網技術,使得在數據采集上更具實效性,使得數據采集工作變得更為簡單、便捷。通過多種技術的共同融合與集成,打造了更為完善的電網信息化平臺,通過該平臺能實現對電網系統的合理控制、實時監控、智能化調節與制定決策等,為變電站的運行奠定了信息數據基礎。

其四,環保性。在智能變電站系統中,是將傳統的電纜進行轉換,將電纜更換為光纖,選擇耗能低的電子元件,并將傳統變電站中的充油式互感器轉變為電子式互感器。在此過程中可看出,資源消耗問題得以解決,節省大量的能源消耗,能有效減少變電站工程建設所耗費的成本。與此同時,智能變電站的構建,能適度減少噪音污染、輻射以及電磁污染和干擾,使得整個變電站的電磁環境得到不斷的優化與凈化,大大增強了變電站的運行性能,進而達到環保的效果。

2 智能變電站的關鍵技術

2.1 硬件集成技術

以往的變電站在信息采集與整理上存在問題,主要是借助外圍的芯片與中央處理器共同配合而完成的任務,其中中央處理器包含著大量的數據,數據的核算與邏輯處理很是關鍵,中央處理器性能變化會對功能的凸顯很是關鍵,會對質量與速度產生很大的影響。在此方面,在中央處理器上主要以CPU或DSP為主[4]。但是,傳統的變電站在信息處理上存在問題,無法實現對信息的實時性處理,是現代智能化技術應用過程中所存在的突出性問題。且CPU在運行的過程中,其中含有大量的硬件資源,無法滿足智能變電站的需求,致使很多資源被閑置,資源利用率不高,極易導致資源的嚴重浪費。操作系統是一個復雜的工程,其中涉及到大量復雜的信息,對嵌入式系統進行刪減時會耗費大量的時間,會無形之中增加失誤概率與系統的測試難度。

2.2 軟件構件技術

在智能變電站運行過程中,軟件構件是必備的,這些軟件可實現獨立工作,也可與其他構件進行搭配與組合,進而形成一個完成的程序系統。軟件構件技術主要是在粒度不同的條件下,對代碼開展封裝或組合,要執行多個功能操作,及時為用戶提供重要的接口服務。對于軟件構件來說,該項技術應用的宗旨在于分而治之,實現了軟件構件系統的不斷完善。在軟件構件技術應用的過程中,復用技術是重要的技術類型,選擇合適的構件類型與構件系統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

2.3 信息管理存儲技術

信息管理存儲技術的應用,主要是根據粒度細節、參數等進行設計,強調信息處理的分層分布調用,旨在提升信息傳輸的規范性與可靠性。新時期,我國的電力系統在逐漸完善,國家電網得到了不斷的發展與進步,智能電網成為現代電網系統建設的重要目標,強調對電力系統的防護與安全管理變得異常重要。開展信息分層管理時,必須對信息進行全面的評估與分析,根據信息等級來實現對信息的安全性管理,旨在提升電網信息化系統的穩定性與安全性,以求達到最大程度上的信息安全管理與存儲。

3 智能變電站未來的發展前景

近些年來,我國的電力網絡建設進入了嶄新階段,數字化技術、通信技術等的應用,實現了變電站的智能化。隨著智能化技術的不斷普及,諸多城市都紛紛實現了電網建設的智能化。為了促進電力行業的全面發展,應立足于長遠角度,對未來智能變電站的建設提出合理化的意見。

其一,應制定嚴格的智能變電站建設標準,遵循IEC61850標準進行設計,將該標準與智能變電站技術的重要理論知識點相結合;其二,將以太網技術作為重要前提,開展深度的研究與設計,借助以太網來實現對變電站通信平臺的架構;其三,對電子互感器技術進行不斷的升級與優化,制定科學的技術方案,為后續智能變電站的運行提供條件;其四,優化智能調度技術,以更高等級的應用為重要目標,以提升技術的實用價值。

4 結論

綜上所述,智能變電站的成功構建,對于我國電力系統中的變電站來說是一項重大的突破,借助智能化技術平臺實現對電力系統的合理支配,相較于傳統的變電站優勢明顯,且運行效率高。智能變電站是采用光纖通信的方式,用其來代替傳統的電纜,同時應用智能化系統來控制電能消耗,根據溫度、光照程度來設定照明的亮度,能大大減少電能的損耗,進而達到環保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李彥.智能變電站的發展前景分析[J].山東工業技術,2015(4):197.

[2]茍旭丹.新一代智能變電站技術的研究應用與發展[J].四川電力技術,2015(2):89-94.

[3]盧卓群,陳祝新,王濤.智能變電站原理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J].東北電力技術,2016(3):13-15.

[4]李皓,胡雪菁.淺談智能電網和智能變電站的技術[J].企業技術開發,2012(23):135-136.

猜你喜歡
智能變電站展望發展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改性瀝青的應用與發展
關于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技術優化探討
國內外森林生物量碳儲量估測現狀存在問題及展望
國內延續性護理現狀及展望
智能變電站過程層二次設備調試技術研究進展
“會”與“展”引導再制造發展
“展望” ——阿倫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