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職業教育,緣何難解『技工荒』?

2017-01-05 09:04張佳佳
內蒙古教育·職教版 2016年12期
關鍵詞:職校職教產教

張佳佳

教育部最近發布的全國高等學校統計數據顯示,全國2879所高等學校中,高職院校占到了1359所,高于大學本科院校的1236所。同時,中職學校的總數量達到近萬所,全國各類職業學校的招生規模早已超過千萬。我國職業教育呈現出迅猛發展的勢頭。

然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企業年年喊“技工荒”。以全國重要的制造業基地之一的佛山為例,近年來始終面臨人才緊缺的狀況。一位職業教育專家對佛山地區的企業人才調研后發現,僅機器人調試工的工種缺口就達5000余人。

職校專業設置落后于市場、職校培養的人才不符合企業需求等問題始終困擾著中國的職教。這樣的尷尬,在《中國制造2025》的目標前,何時才能扭轉?

以佛山市順德區為例,人才需求統計顯示,對技術工人有培訓需求的企業占到81.92%,但企業對中高職院校培養的人才缺乏熱情:90.14%的企業認為中高職院校的學生技能水平不匹配,69.72%的企業認為職業化素質不匹配。經濟新常態下,職業院校漂亮的就業數據,市場上對技能人才的渴求以及他們超越一般白領的薪資水平,依然難掩專業設置滯后于社會發展的窘境。

就連德國駐華大使館一等參贊在中德職業教育合作論壇上都直言中國職教弊?。骸霸诮洕鏊贀Q擋、結構調整陣痛、新舊動能轉換相互交織的形勢下,中國必須改革目前的教學方式、體制,只有職業教育取得成功,專業人才緊缺問題才可得到緩解?!?/p>

事實上,在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形勢下,近年來職教改革的動作不斷。2014年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之后,作為建設現代職教體系的開篇布局之年,僅2015年,全國關于職業教育的文件就多達435個。其主要目標就是促進校企合作,提升職教質量。

然而,不管是一些地方出臺對校企合作企業的稅收政策優惠,還是整合各方資源提高辦學質量,始終難以從根本上扭轉“學校熱、企業冷”的局面。

問題究竟何在?筆者就職業教育投入產出問題,采訪過幾家德國企業負責人,最深刻的感受是,他們始終強調企業在職業教育中的責任,這與不少中國企業計算教育成本呼吁補貼形成鮮明對比。對大多數德國企業來說,大家從技術人才水平提高中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好處,這也讓德企在參與職業教育中,將目光從眼下的利益挪開,放得更遠,這恰恰是中國企業最應該學習的。

當然,德國企業積極主動參與到校企合作中是有明確的法律約束的。而我國對待企業始終采用誘導和吸引的措施,使企業還未完全改變被動等待采摘技能人才教育果實的意識。

企業缺乏動力,談何產教融合?產教不融合,職校培養的人才又如何跟上現實的步伐?從這個角度而言,只有通過法律制度和教育制度協同作用,讓企業介入職業教育、主導校企合作有明確的渠道和責任,確保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權利與義務,產教融合才不會成為一句空話,職校培養的人才才能符合企業的需求,喊了多年的“技工荒”才能得以緩解。

猜你喜歡
職校職教產教
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探析
產教融合 商以富國
基于產教結合下的中職電子教學研究
產教融合:時尚產業的蛻變之路
中英越洋握手 職教領跑未來
我的職校我的夢
職校數學翻轉課堂教學探索與實踐
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生本式”中職校社團活動之新探索
職教要做好迎接“慕課”挑戰的準備
職教中心“被托管”帶給我們的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