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化學“溶液”考點透視

2017-01-06 14:34劉濤王衛平
初中生學習·高 2016年12期
關鍵詞:飽和溶液溶質溶解度

劉濤++王衛平

溶液知識是初中化學的重點,也是歷年中考的??紵狳c。從溶液概念的建立到溶液的分類、組成、配制及計算,用心剖析近幾年各省市的中考試題我們就不難發現,溶液知識的考查重點主要分布在以下幾個方面:(1)考查溶液、飽和溶液、溶解度、溶解度曲線和溶質質量分數等概念;(2)考查溶質、溶劑與溶液之間質量關系及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問題;(3)考查溶液的稀釋和配制實驗問題;(4)考查化學方程式與溶質質量分數的綜合計算等問題。其中中考考查熱點主要集中在利用溶解度曲線等圖像和表格數據解決相關的綜合性問題。

一、溶液的組成、特征,溶解過程及乳濁液與乳化作用

例 1:溶液在生產和科研中具有廣泛的用途,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1)實驗室中最常用的溶劑是 (填化學式),可用于溶解物質、配制溶液。溶液不一定是無色透明的,舉一個實例說明 。一瓶合格的生理鹽水密封放置一段時間后,不會出現渾濁現象,請說明你的理由是 。

(2)將少量碘加入酒精中,充分攪拌至碘溶解,酒精在這里可稱作 。

(3)用汽油洗去衣服上沾有的油污,是因為汽油能

(填“溶解”或“乳化”)油污。

(4)物質在溶解時,常常會使溶液的溫度發生改變。在裝有水的燒杯中分別加入以下物質,其中形成的溶液溫度降低的是 (填序號)

A. 氫氧化鈉 B. 氯化鈉

C. 硝酸銨 D. 硝酸鈉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溶液的組成、特征、溶解過程及乳濁液與乳化作用等基本知識。同學們要掌握以下幾個內容:(1)溶液是均一、穩定的混合物,但不一定無色,最常用的溶劑是水,還有酒精、汽油等。(2)溶液是由溶質和溶劑組成的,酒精用于溶解碘,為溶劑。(3)乳化是能使兩種互不相溶的液體形成較為穩定、浮濁的乳濁液的過程。由于油脂難溶于水,油脂與水混合會形成不穩定的乳濁液,汽油將油污分子進行分散,屬于溶解過程。(4)物質在水中的溶解過程常常會使溶液的溫度發生改變,濃硫酸、氫氧化鈉固體和氧化鈣固體溶于水中溫度升高,硝酸銨溶于水時溶液溫度降低,氯化鈉和硝酸鉀等大多數溶質溶于水時,溶液溫度基本不變。

答案:(1)H2O;硫酸銅溶液為藍色,或氯化亞鐵溶液為淺綠色等;溶液具有穩定性;(2)溶劑;(3)溶解;(4)C。

點撥:本題結合生活、生產中大量有關溶液、溶解過程、乳濁液的應用實例,重點考查溶液的概念、組成、特征,乳化作用的化學原理及應用,以及物質溶于水中溶液的溫度有升高、降低或不變的現象。

二、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及其轉化方法

例 2:(2016年 湖北省荊州市)要將一瓶接近飽和的石灰水變成飽和溶液,小明選擇了如下方法,其中可行的是( )①加入CaO ②加入Ca(OH)2 ③升高溫度 ④降低溫度

A. ②③ B. 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解析:本題重點考查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之間的相互轉化方法。同學們要知道,說到某溶質的飽和溶液時一定要指明“一定溫度”和“一定量溶劑”,一定溫度的飽和溶液降溫析出晶體后一定還是飽和溶液。澄清石灰水中的溶質為氫氧化鈣,其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隨溫度降低而增大,因此不飽和的石灰水變為飽和,應采用升高溫度的方法。又由于氧化鈣能與水化合生成氫氧化鈣,在增加溶質方法上也可加入氧化鈣。

答案:C。

點撥:同學們要學會準確掌握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區別及其相互轉化關系:某一溫度時不飽和溶液使其飽和的一般方法有加入同種溶質、蒸發溶劑和降低溫度,大多數不飽和溶液降溫后可形成飽和溶液,除氫氧化鈣等極少數物質之外。還有物質溶于水中,溶質不一定是該物質,有可能是該物質與水反應的生成物。某一溫度時的飽和溶液使其不飽和,一般方法為增加溶劑和升高溫度。某一溫度時的飽和澄清石灰水則使其不飽和,可通過增加水、降溫和通入一定質量的二氧化碳來實現。

三、溶解度概念與影響因素、溶解度曲線及相關

信息、混合物的分離方法

例 3:(2016年 黑龍江省龍東地區)甲和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1)在t1℃時,甲、乙溶解度大小關系為 ;

(2)若甲物質中含有少量的乙物質,可用 的方法提純甲;

(3)在t2℃時,將20 g甲物質加入到50 g水中,所得溶液是 (填“飽和”或“不飽和”)溶液,溶液質量為 g。

解析:本題重點考查溶解度曲線的相關信息、影響因素及具體應用:(1)根據溶解度曲線,可比較相同溫度下的兩種溶質的溶解度大??;(2)根據溶質的溶解度隨溫度影響的不同,確定分離混合物的方法;(3)t2℃時,甲物質的溶解度為30 g,即t2℃時,100 g水中最多溶解30 g甲物質即可形成飽和溶液,因此t2℃時,50 g水中只能最多溶解15 g甲物質。

答案:(1)相等;(2)降溫結晶;(3)飽和,65。

點撥:這一考點要求同學們理解固體溶質溶解度概念中的“四要素”:(1)在一定溫度下;(2)百克溶劑(一般指水);(3)飽和狀態(最大值);(4)溶質質量(單位為克)。利用溶解度曲線可發現:(1)查出某種物質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2)比較不同物質在同一溫度時溶解度的大??;(3)可以判斷不同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的影響;(4)可以看出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規律,確定等質量的飽和溶液降溫時析出的晶體的多少;(5)根據溶解度曲線可判斷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相互轉化時所采取的方法;(6)了解分離混合物的一般方法有過濾、結晶和蒸餾,認識操作中的每種儀器、具體用途和操作步驟等。同學們還要了解溶解度受溫度、壓強的影響。

四、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簡單計算

例 4:(2016年 廣東省廣州市)某溫度下,在100 g質量分數為20% 的KNO3不飽和溶液甲中加入10 g KNO3固體,恰好得到飽和溶液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該溫度下,KNO3的溶解度為30 g

B. 乙溶液的質量分數為30%

C. 降低溫度,可以使甲溶液變成飽和溶液

D. 升高溫度,甲、乙兩溶液的質量分數都增大

解析:本題考查溶質質量分數及簡單計算等基礎知識。同學們要按照以下的思路解題:(1)KNO3的溶解度是指某溫度下,100 g水中溶解KNO3達到飽和狀態時KNO3 的質量;(2)溶質質量分數是溶質質量與溶液質量之比,不飽和溶液中繼續溶解該種溶質形成飽和溶液,這時的溶質為原有溶質和被溶解溶質的質量之和,而溶液質量為原溶液和被溶解溶質的質量之和;(3)由于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某溫度下的硝酸鉀不飽和溶液可通過降低溫度變成飽和。升高溫度時硝酸鉀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則不變。

答案:C。

點撥:本題要求理解和掌握溶質質量分數的概念、含義和計算方法。溶質的質量分數是質量比而不是體積比,計算時注意單位統一,還要注意質量、體積與密度的換算關系,若已知溶液體積,則需要換算成溶液的質量。要把握住溶液稀釋(濃縮)前后溶質質量分數保持不變。溶液稀釋(濃縮)前后,溶質的質量不變:若濃溶液質量為A g,溶質質量分數為a%,當加水稀釋成溶質質量分數為b%的稀溶液B g時,則有:A g×a%=B g×b%。

五、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

例 5:某同學準備配制溶質質量分數一定的氯化鈉溶液,他進行了以下操作順序進行:

請回答下列問題:

(1)上圖所示的序號表示正確配制該溶液的操作順序為 。

(2)用托盤天平稱量所需的氯化鈉時,發現托盤天平的指針偏向左盤,應 (填序號)。

A. 增加適量氯化鈉固體

B. 減少適量氯化鈉固體

C. 調節游碼

D. 添加砝碼

(3)若配制50 g溶質質量分數為10%的氯化鈉溶液,則需要NaCl g(要求計算結果精確到0.1 g),使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則選用量筒的規格是 ml(提供三種量筒分別是“100 ml”“50 ml”或“10 ml”)。

(4)分析會導致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偏小的選項有 (填序號)。

A. 氯化鈉中含有雜質

B. 稱量時使用了生銹的砝碼

C. 用量筒量取水時,仰視讀數

D. 配制完成后移取液體時有部分濺出

解析:本題考查溶液的配制與稀釋,需要同學們廣泛聯系生活與生產中的實際應用。(1)配制一定質量分數的溶液需完成計算、稱量、量取和溶解四個實驗步驟。(2)使用托盤天平稱量固體質量要左右平衡,若指針偏向左盤,則說明左盤的固體質量取用偏多,應減少適量的固體;(3)溶質質量=溶液質量×溶質質量分數;溶劑質量=溶液質量-溶質質量;選用量筒規格應減小實驗誤差,略大于實際所需的水的體積數;(4)實驗操作中導致質量分數偏小的原因分別有:①溶質中含有不溶性雜質;②稱量溶質時用天平左盤放砝碼,右盤放固體溶質;③用量筒量取水時仰視讀數,量取溶劑水的體積偏大;④配制溶液時,燒杯中原來留有水等。質量分數偏大的原因可能有:用量筒量取水時仰視讀數,量取溶劑水的體積偏大等。

答案:(1)CBDEA;(2)B;(3)5.0;50 ml;(4)AC。

點撥:本題要求掌握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配制中的實驗用品、實驗步驟和誤差分析,主要需要同學們掌握以下幾個內容:(1)實驗用品分別有燒杯、玻璃棒、托盤天平、量筒、膠頭滴管和藥匙等;(2)實驗步驟主要為計算、稱量(量?。?、溶解和貼標簽。尤其是配制溶液過程中造成實驗設計錯誤和實驗誤差的分析更是??嫉臒狳c。

六、溶質質量分數與化學方程式的綜合計算

例 6:(2016年 山東省聊城市)為測定一標簽破損(如圖)的鈣片中碳酸鈣的含量,某同學做如圖實驗:取10片鈣片,放入干燥、潔凈的燒杯中,然后逐滴滴加稀鹽酸,當加入50 g鹽酸后,恰好完全反應,此時稱量燒杯內剩余物質的總質量為65.6 g(鈣片中其他成分不與稀鹽酸反應,反應中產生的氣體全部放出)。

(1)反應中生成 g二氧化碳,該鈣片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為 ;

(2)試計算所用稀鹽酸中HCl的質量分數。

解析:本題考查化學方程式與溶質質量分數的綜合計算問題。(1)因為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放出二氧化碳,根據質量守恒定律進行分析,燒杯中的物質減少的質量就是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質量。根據反應的方程式,求出碳酸鈣的質量進而計算出該鈣片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2)已知二氧化碳的質量,根據反應的方程式,求出消耗氯化氫的質量即可解答。同學們按照這個步驟思考,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答案:(1)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2 g×10+50 g-65.6 g=4.4 g;(2)設10片片劑中碳酸鈣的質量為x,消耗鹽酸中的氯化氫質量為y:

碳酸鈣的質量分數: ×100% =50%;

所用稀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 ×100%=14.6%。

答案:(1)生成4.4 g二氧化碳,該鈣片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為50%;(2)所用稀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為14.6%。

點撥:本題考查溶質質量分數與化學方程式相結合的計算問題,同學們解答時應注意:(1)凡是溶液參加的化學反應一般是溶液中的溶質參加反應,而溶劑不參加反應,溶質質量=溶液質量×溶質質量分數;(2)化學反應后的溶液質量可根據“質量守恒法”求解:反應后的溶液質量=反應前物質的總質量-生成的氣體質量。

化學綜合計算以化學方程式的計算為基礎,并融合有關溶質質量分數方面的計算,它還涉及生產與生活中實際應用、圖表信息和化學探究,歷來被命題者設置為各地中考必考的熱點壓軸題,同學們在學習和復習時要著重注意這一類型的題。

“溶液”單元是一個較為獨立的知識體系,要充分發揮出其能承上啟下的突出作用,本文針對2017年化學中考本單元考點進行合理的預測、解析和點撥,以期對同學們的單元課程學習和中考復習有較大的裨益。相信同學們經過認真學習,精心備考,系統訓練,自然就能事半功倍,一定會在中考中交出令人滿意的答卷。

猜你喜歡
飽和溶液溶質溶解度
滴水成“冰”
“溶解度曲線”考點擊破
溶質質量分數考點突破
源于生活的課前初探
——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
“溶質的質量分數”計算歸類解析
溶解度曲線的理解與應用例析
CO2捕集的吸收溶解度計算和過程模擬
溶解度計算錯誤種種和對策
溶解度曲線的涵義及應用
對飽和溶液性質的補充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