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院?!胺旨夁f進式”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構建研究

2017-01-06 19:12李雋曹玉平
職教論壇 2016年26期
關鍵詞:教育體系創新創業構建

李雋+曹玉平

摘 要: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國家大背景下,高職院校如何系統推進創新創業教育、培養創新創業人才已成為當前高職院校教育改革的當務之急?;趪覍撔聞摌I型人才的迫切需求,高職院校應優化整合教育資源,積極探索符合國情、行情和校情新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根據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現狀和普遍存在的突出問題,構建“分級遞進式”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主要包括通識教育體系、專業教育體系、實踐教育體系和創業服務體系,并對該教育體系的實施提出建議。

關鍵詞:高職院校;分級遞進式;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構建

作者簡介:李雋(1976-),女,湖北鐘祥人,連云港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高等職業教育、市場營銷;曹玉平(1963-),男,江蘇常州人,連云港職業技術學院教授,研究方向為高等職業教育。

基金項目:江蘇省教育廳2014年度高?!扒嗨{工程”資助;2016年江蘇省高等學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慧視多功能保健筆創意策劃”(編號:201611050006Y),主持人:馮麗珠;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立項課題“‘一帶一路戰略下連云港高職院校專業設置與建設研究”(編號:D/2015/03/076),主持人:曹玉平。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7518(2016)26-0027-04

創新創業教育是培養高素質、高技能創新型人才的重要措施,也是高職院校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高等院校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能更好地促進高校畢業生創業就業。通過創新創業教育的實施,不僅能培養國家急需的創新型人才,而且能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用創業帶動就業,緩解就業壓力。高職院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不僅能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還有利于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

一、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內涵和目標

創新創業教育是一種素質教育,其主要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1991年東京創業創新教育國際會議從廣義上把“創業創新教育”界定為:培養最具有開創性個性的人,包括首創精神、冒險精神、創業能力、獨立工作能力以及技術、社交和管理技能的培養[1]。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創新思維、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等應用型人才的教育[2]。

高職教育培養的是面向生產、服務第一線的實用型、應用型的高技能專門人才。高職教育在傳授專業知識,培養專業能力的同時,還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高職畢業生具有職業特征鮮明、專業技能強、上崗快、能吃苦、適應性強等特點,能更好地滿足用人單位對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的迫切需求。因此高職院校應該從知識、能力和素質三方面全面構建創新創業教育的培養目標。

(一)知識目標

高職創新創業教育需要將通識知識和創新理論自覺地融入到日常專業教育中,以激發創新意識,培養創新精神。通過教育讓學生了解創業的基本概念、創業的基本特征、創業的構成要素等,為學生今后順利開展創新創業活動奠定理論基礎。由于高職院校學生主要從事微觀領域的局部創新活動,因此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對理論知識要求知識面更寬、實用性更強,不要求過深、過難。

(二)能力目標

高職創新創業教育應注重對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和訓練。在日常教學中,還應注重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敏銳的洞察力、果斷的決策力、良好的組織協調能力、卓越的領導力等創新創業必備能力。由于高職教育更注重實用性和實踐性,大部分高職學生主要通過技術改進、技術嫁接來實現實踐創新。因此在創新創業教育中,還應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感知能力和執行能力。

(三)素質目標

高職創新創業教育必須樹立求真務實、追求卓越、勇于創新的創業精神;秉持勇于冒險、不畏困難、奮發進取的創業態度;堅持誠實守信、認真敬業、公平合法的職業道德。創新創業不僅是技術的再創造,也是思想觀念、審美情趣的升華。因此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還要注重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樹立理想、啟發心智、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為學生今后的創業就業服務。

二、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現狀及存在問題

當前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不斷加強,取得了積極進展。在深化高職教育改革、培養學生實踐創新能力、促進學生創業就業和提高教學質量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但同時也存在一些突出問題。

(一)創新創業教育觀念滯后

高職院校普遍重視專業理論教學和專業實踐訓練,而常常忽略創新創業教育,或雖然開展了創新創業教育但重視程度不夠,或流于形式,或游離于專業教育的邊緣。大多數高職院校教師不能深刻理解創新創業教育的內涵和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現實意義,教育目標模糊。不少高職教師簡單地認為舉辦講座、參加大賽、指導學生開小店或網店等就是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因此在教育過程中忽視了對學生創新意識潛移默化地熏陶,對學生創業能力的長期培養和訓練,而只是一味地灌輸創業知識。大多數高職院校并沒有真正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方案,并貫穿于專業人才培養始終,對學生的培養仍以學好專業知識、提高專業技能為最終目標。

(二)創新創業教育師資薄弱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師資力量非常薄弱。據《高校普及類創新創業教育高校調研報告》數據顯示:68.1%的創業課程教師由輔導員等負責學生工作的教師擔任。專業授課教師占38.7%,外聘創業導師占29.7%[3]。由此可見,目前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教師主要由輔導員、就業指導教師或專業教師擔任。這些教師基本都是轉型而來,一般都沒有創業經歷,也沒有經過企業實踐鍛煉,無法與學生分享真實的創業體驗,他們基本上不了解企業的實際運作,也無法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業潛能。這樣的師資配備,不僅影響到學生創業的積極性,而且還影響教師的信任度。此外高職院校在引進人才時,主要考慮專業布局、學科建設、課程建設的需要,根本沒有考慮到創新創業教育的迫切需求。創新創業教育師資力量薄弱,嚴重影響了創新創業教育效果。

(三)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欠缺

目前大多數高職院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比較簡單、隨意,主要是在人才培養方案中增添幾門創新創業類課程,而且一般放在就業指導教育中,根本沒有安排創新創業實踐教學。這種邊緣化的安排導致創新創業教育與素質教育、專業教育完全分離。還有些學校對創業教育的認識僅局限在操作層面,把創業教育的重點放在開展第二課堂實踐活動上,忽視了對學生的創業意識、創業精神的培養。大多數高職院校雖已在各專業教學計劃中開設了創新創業課程的必修課或選修課,但這些課程沒有形成系統完善的課程體系。創新創業課程普遍缺乏統一的課程標準、專業的創新創業教師、專門的教材和有效的考核方式等。此外創新創業教育一般教學方法簡單、教學形式單調,缺乏針對性和實效性。創新創業教育沒有融合到專業教育體系中,使學生創業缺乏專業優勢。而且在教學方法上基本都是理論傳授,缺少創新創業實踐環節的指導。

(四)創新創業教育實踐環節缺乏

實踐是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重要途徑。但由于缺乏符合創新創業要求的物質和實踐條件,如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基地、實訓設備、實訓經費等,不少高職院校在就業指導、創業指導和創業大賽指導方面,往往偏重理論講授而缺乏必要的實踐環節。近年來部分高職院校在校內、校外紛紛建立了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基地,但這些建成的實踐基地主要是滿足專業實踐教學的需要,仍然側重于專業技能訓練,而缺乏創新創業實踐。另外建立創新創業實踐基地還迫切需要校政行企各方面在人力、財力、物力等方面的支持和保障。

三、構建高職院?!胺旨夁f進式”創新創業教育體系

高職院校應積極創建科學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面向全體學生系統地推進創新創業教育。應以培養創新創業精神為根本,以提高創新創業綜合素質為核心,以強化創新創業實踐動手能力為重點,以市場化能力為突破和檢驗,以可持續的良性發展機制為保障,全方位立體化推進創新創業教育。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應全面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同時引導學生全面理解創新創業與地方經濟發展及職業生涯發展的關系,促使學生努力提高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結合學校辦學特色及定位、人才培養模式及學生的創業需求,因材施教分類開展創新創業訓練;結合不同專業的特點建立并健全創新創業教育的教學體系,培養學生勇于創新、善于發現機會及敢于實踐的能力;不斷豐富教學內容、充分改進教學方法、加大改革實踐教學及積極激勵學生創業實踐,真正做到互動性、開放性和實效性的創新創業訓練。

根據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培養目標、現狀和問題,以及我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改革實踐,提出了構建“分級遞進式”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即在開展通識性教育的基礎上,建立針對不同年級、不同專業學生的遞進式創新創業教育體系,見圖1。

(一)通識教育體系

開展創新創業教育,首先要更新教育理念,實現“文理互通、通專結合”。在一年級,應面向所有學生實施通識性教育體系。即在開設公共基礎課的同時,嵌入創新創業意識教育,可以開設多門通識性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如《創業與創新意識教育》、《職業生涯規劃》、《創新創業基礎》、《就業與創業指導》等;同時,學校應經常邀請一些成功的企業家或優秀創業校友開展“創業講座”、“創業講壇”等課外活動,努力在全校營造濃厚的創業氛圍,激發學生創業意識。

(二)專業教育體系

高職院校應根據學生的不同專業,開設不同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并經常組織各種各樣的創新創業競賽,努力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專業教育。針對大二學生,構建“專業+創業”的課程體系,根據專業人才培養需求,定制開發相應的創業課程體系,同時,在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學分體系中納入創新精神、創業理論和創業實踐[4]。如我院針對藥品經營與管理專業開設了“藥品經營管理學基礎”、“藥品市場營銷學”等課程;針對機電類專業開設了“機電產品營銷”、“機電產品創新”“機電產品技術服務與管理”等課程。這些課程一般由院系專業教師與商學院教師合作完成。通過“專業+創業”的課程體系,指導不同專業學生不斷創新,并實現自主創業。同時,通過組織開展各類社團活動等,鼓勵和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創業知識的學習。高職院校還應通過課程改革,建立“分級遞進式”創新創業課程體系,見表1。同時,全面改革教學內容和方法,組織專家、學者、企業家、雙師型教師等組成專門的創新創業課程開發委員會,制定統一的課程標準、聯合開發專門的教材,設計有效的考核方式等。

(三)實踐教育體系

在實踐方面,高職院??烧闲?、外各種資源創建“校園實訓公司”,通過真實的公司運作,為學生提供真實的創新創業實踐平臺;還可鼓勵學生積極走出去,去企業、政府等公司和單位組織實習,切身體驗創新創業能力在職場上的運用。高職院校應積極在校內、校外為學生開辟實踐場所,通過校政行企合作、產教融合、工學結合等多種模式為學生增加創新創業體驗。實踐性創新創業教學體系需要以基本能力訓練為基礎,以綜合素質培養為核心,以創新精神教育為主線,構建“教-學-做-賽-創”一體化實踐教學體系,見表2。

(四)創業服務體系

大學生創業創新是一項系統工程,實現創業成功,不僅需要有激情、有項目、會創業,還需要創業資金、場地、政策、服務等多方面的支持。針對那些既有較好的創業項目,又有創業激情的“創業精英”,學校應著力為他們提供在創業場所、經費和公關協調等方面的扶持,幫助這些好的創業項目盡快完成實體公司的創立。如校內“創業一條街”可以為大學生的創業項目提供免費的店面和經營場所[5],并幫助學生籌集資金、爭取稅費減免,免費提供法律、管理咨詢等。學校還應該聯合地方政府、行業、研究機構、企業等創建“大學生創意創業園”,積極開展“產業孵化”,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業實戰能力?!按髮W生創意創業園”應構建較為完備的創業服務體系(見圖2),為大學生創業提供辦公場地、物業管理、工商注冊、財稅、法律咨詢、創業資金、人才推薦、市場開發、招商引資等全方位、多層次的服務。

此外“分級遞進式”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實施,還需要“校政行企”通力合作,在組織制度、學術研究、師資隊伍、教材建設、場地經費等方面提供保障。首先要明確創新創業教育的目標和定位;其次要優化師資配置,重視創新創業師資的培養和引進,構建穩定的、科學的創新創業師資體系;再次要努力營造有利于創新創業的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環境。當然實施“分級遞進式”創新創業教育體系迫切需要強化創新創業實踐環節。

總之,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是實現國家創新驅動戰略的緊迫要求,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徑。高職院校要努力構建具有本校高職特色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要將創新創業教育全面融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在實現專業培養目標的同時,兼顧對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創新創業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只有不斷探索、實踐和完善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教育體系,才能培養出適應時代要求的懂專業、能創業、會管理的復合型創新人才。

參考文獻:

[1]王賢芳,孟克.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之重構[J].教育教學論壇,2013(1):118-120.

[2]邵作仁.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現狀及對策[J].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0,(5):12-14.

[3]王夢影.調研報告顯示:七成受訪高校教師考慮創業[EB/OL].http://news.xinhuanet.com/hr/2016-04/08/c_128874641.htm.

[4]郭偉剛,等.高職院校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實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2(8):85-88.

[5]強偉綱.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構建的探索與實踐[J].機械職業教育,2013(11):3-5.

責任編輯 殷新紅

猜你喜歡
教育體系創新創業構建
高職院校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踐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改革的探索與實踐
關于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思考
烏克蘭高等音樂院校專業設置與學位授予探究
創新創業教育融入高等學校人才培養體系的實施路徑研究
環境生態類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體系的構建與實踐
構建游戲課堂加強體育快樂教學的探究
共情教學模式在科學課堂的構建與實施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