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生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探究

2017-01-06 19:35朱琴琴
學子·教育新理念 2016年12期
關鍵詞:課后復習習慣知識點

朱琴琴

小學數學是開始學習運算的開端,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不但對數學學習有利,對其他科目的學習同樣有著重要的意義。好的學習習慣不僅可以提升學習效率,又能夠很快掌握學習的精髓,更能夠幫助學生開發智力、思維力和創造能力。所以作為小學數學老師不但要“教”學生學習知識,更要“引導”學生學習良好的學習習慣,本文筆者旨在如何培養小學生數學學習的習慣。

一、在小學數學中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的意義

所謂學習習慣是學生在反復學習中發展的一種學習行為,長時間下來變成自己需要的一種自動化的學習方式,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利于提高課堂效率,節省學習時間,掌握學習的重點和要點。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培養學生的思維擴展能力和創新能力。良好的學習習慣為以后學生自身的發展奠定了重要的作用,朝著人生正確的道路前進。長期良好的學習習慣還可以培養小學生好的性格,像謙虛、愛學、努力、愛幫助人等。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老師一定要著重開始培養和訓練學生的學習習慣。

二、培養小學生數學學習習慣的方式

1.培養小學生數學課前預習的習慣

一直以來老師講課前都會給學生5~10分鐘的時間去預習一下課前知識,這樣可以讓學生有意識地去了解整堂課的重點,當然在預習中不可能漫無目的地去看去了解,老師要引導學生以自我為課堂的主體,現在也倡導學習自我學習為主,仔細去看數學課本每一小段落,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通過和同學討論,自己翻閱資料,努力去解決問題。對于重點和難點,如果自己已經解決了也要用筆標記出來,等老師去講解的時候再進一步地去學習技巧。如果遇到特別難的地方,自己確實解決不了,可以在上面標注出來,等到老師正式講課時再提出來和老師去討論解決問題,另外在預習完成后老師必須進行檢查,這樣才可以調動小學生預習的積極性,以避免敷衍了事的情況。在預習的過程中老師要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思考這節課和上節課的聯系在哪里,怎樣更好地聯系起來,怎樣更好地去記憶。這些都是預習課程中應該掌握的,所以課前的預習是養成小學數學學習習慣的方式之一。

2.培養學生上課認真聽講的習慣

上課認真聽講是每個小學生應該做到的,課堂是學習和掌握知識的場所,每節課的時間都非常短暫,所以老師一定要引導學生養成上課認真聽講的習慣。認真聽課,主動質疑是學習的好習慣,課堂上老師要講解各種知識點之間的聯系,講解各種公式的關系圖和來源,對于不明白的地方學生勇于質疑,和老師學生共同去探討,這樣問題解決完了學生不但印象深刻,而且也促進了學生和老師之間的互動和交流,這樣老師更容易掌握學生學習習慣中的不足,去引導學生改進,更好地去學習。

在學習加減乘除法時,老師要教給學生掌握的技巧,像9×6×2+2時老師要引導學生用“拆分發”去解決問題,把9拆分成3乘以3,這樣就能以很快的速度算出答案是110。這樣學生在課堂中認真聽課了,掌握了技巧,那么后續再去答題時,既提高了學習效率又很有成就感。所以創造良好的課堂氛圍不但使學習效率得到提升,還使全班學生都參與到學習中,優化了課堂,使全班學生的學習成績都可以逐步提升,所以上課認真聽講的習慣對于養成好的學習習慣至關重要。

3.培養小學生課后復習的習慣

現在的小學生學習的科目多,學習壓力大,學得再扎實也可能會忘記,因此老師要引導學生養成課后復習的好習慣,每節課后學生都去統一復習、預習知識點再去和前面的知識點重點相結合的去記憶,這樣不僅提高了記憶,也會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長時間的課后復習習慣會變成了一種自主的習慣。培養學生的課后復習習慣最主要的還是靠老師去引導和幫助,比如在預習課后練習題時,人騎自行車1小時大概行駛14米,列車行駛145米,問人騎3小時行駛多少米?列車每小時比人行駛快多少米?這兩個問題老師要引導學生先找到已知條件和問題的點,然后在去解答這樣算出人行駛3小時是42米,列車每小時比人多行131米。所以老師課下也要幫助學生進行課后復習,讓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上在于鞏固復習,達到培養小學生數學課后復習的習慣。

總之,小學生的學習習慣是在不斷的學習中發展而形成的,學習習慣的培養不僅要課前預習、課中認真聽講和課后復習,老師更要不斷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和方式,從而更好地引導學生在小學數學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作者單位: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橫寨鄉中心小學)

猜你喜歡
課后復習習慣知識點
一張圖知識點
一張圖知識點
第四頁 知識點 殲轟-7A
七步教學法教學效果研究
關于G20 的知識點
“關注48個生活細節”活動之課后復習要及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