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抗聯精神對我軍改革強軍實踐的現實啟示

2017-01-09 18:58陳家俊
辦公室業務 2016年11期
關鍵詞:現實啟示

陳家俊

【摘要】“九一八事變”后東北各社會階級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號召下積極反抗。1936年東北抗日聯軍與日寇展開了長達14年之久的殊死戰爭,鍛造出偉大的抗聯精神。學習感悟先進的東北抗聯精神,能夠為推進新形勢下的改革強軍實踐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力量源泉。

【關鍵詞】東北抗聯;改革強軍;現實啟示

東北抗日聯軍,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東北各族人民浴血奮戰,奮勇殺敵,構建起抵抗日本侵略的抗日英雄部隊。當下改革強軍實踐進入實質性推進階段,在東北抗聯組建80周年之際,我們回望這段歷史、體會抗聯精神的豐富內涵,是為了更好地汲取精神食糧,助力我軍強軍新征程。

一、改革強軍要堅持聽黨指揮,保證正確的政治方向

歷史已經證明,“中國共產黨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關鍵”。民族存亡之際,中國共產黨以民族大義為重,主動擔當起領導東北人民抗戰的重任。正是始終堅持黨對軍隊的領導,東北抗聯部隊才能在14年的艱苦作戰中攻堅克難、不斷創造抗戰史上的奇跡。日本侵華大幕拉開以后,東北各地黨組織就積極響應中共黨組織的號召,發動社會各階級起來頑強反抗,在組織的堅強領導下開創出抗戰的嶄新局面。隨后抗聯進入蘇聯境內,第一次伯力會議上爭論的一個重要議題就是抗聯進入蘇聯境內后部隊與中央黨組織領導的關系問題。會上東北領導人堅決反對取消東北抗聯與中共組織的關系,討論決定保持蘇聯對抗聯部隊的臨時支援和指導關系,但維持中共對東北抗戰和東北抗聯的領導關系。1942年9月,吉東、北滿省委負責人周保中、李兆麟共同起草《黨的組織的改組和集中領導》,改變了之前戰爭背景下組織渙散的局面,并成立了“獨立步兵教導旅中共黨組織特別支部局”,堅持黨組織的獨立自主原則,更好地處理東北抗聯在蘇聯的各項事務。

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我軍的優良傳統,是制勝法寶。戰爭年代對我軍我國的發展意義非凡,當下和平改革時期更應該始終堅持黨指揮槍,保證各項建設事業正確的政治方向。此次改革強軍實踐革命性、整體性之強前所未有,對我軍的穩定發展和戰略力量建設有了較大的挑戰,但無論軍隊組織形態、體制編制、領導階層怎么調整,黨在全軍的領導權和指揮權絲毫不得動搖,黨在軍隊各項建設事業中的絕對領導地位絲毫不得動搖。只有如此,才能保證改革時期軍隊方向不變、旗幟不易,把黨的改革決策貫徹到全軍、到基層。

二、改革強軍要堅定理想信念,保證強大的力量源泉

“未惜頭顱新故國,甘將熱血沃中華”,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三軍二團政委趙一曼在獄中的內心獨白將多少抗聯戰士為民族尊嚴、為革命勝利而不惜一切,笑對敵軍燒殺凌辱、漠視生死考驗的堅定理想信念表達出來??孤撊藬底疃鄷r有3萬之眾,至 1940 年春已不足2000人。 抗聯11個軍創建時的軍長,有6位——楊靖宇、王德泰、趙尚志、夏云杰、陳榮久、汪雅臣——均壯烈殉國。東北抗聯的艱苦卓絕史無前例,部隊不僅要面對日軍的肆意侵略和廝殺,還要抵抗惡劣自然環境的考驗。當抗戰陷入低潮時,楊靖宇鼓勵戰士:“革命,就像浪潮一樣,有時高,有時低。不管遇到多大困難,總會勝利的!”正是這種必勝的信念,演化為部隊堅持斗爭、堅苦卓絕、堅貞不屈的偉大品質,攻堅克難、百折不撓、愈挫愈勇的堅定意志,顧全大局、團結奮進、革命理想高于天的革命風范。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堅定的理想信念是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強大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當前我國正處于改革的攻堅期和深水區,東北抗聯精神中體現出的堅定的理想信念,對我們軍隊開啟改革新征程具有重大借鑒意義。改革之路從無坦途,會遇到來自內部的和外部的很多困難和險阻。要求我們牢固樹立起“改革必成,強軍可期”的信念,學習革命先輩勇敢頑強、勇于克服困難的戰斗精神,以壯士斷腕的勇氣攻堅克難、開拓進取,不斷開創改革強軍新局面。

三、改革強軍要堅持凝心聚力,保證厚實的群眾偉力

東北抗聯能夠克服14年間的艱難險阻、奪取最后的革命勝利,很重要在于部隊在艱苦環境下頑強的戰斗力,但也和東北戰場上人民群眾的支持息息相關。游擊戰根據地是抗聯隊伍與群眾緊密聯系的重要途徑。隨著抗戰的深入,各種反日團體如雨后春筍般在各根據地上建立起來,為支援抗戰提供強大力量。像南滿地區反日會遍布17個省,綏寧地區到1937年就有103個抗日救國會發展起來,還有各種農民反日自衛隊、青年義勇軍和農民游擊隊等群眾的反日組織發展起來,各種群眾武裝與正式游擊隊伍結合起來,是東北戰場上抗日的中堅力量??箲饎倮?,國民黨反動勢力肆虐在東北地區。復雜的局勢下,東北抗聯部隊積極做好抗戰群眾工作,引導和發動群眾力量,發展了黨組織、鞏固了根據地、壯大了人民軍隊,為解放東北全境做好人民偉力支援的準備。

人民群眾是戰爭的偉力,這是革命年代我軍奪取革命勝利的優勢,也應該是和平年代建設軍隊的準則。密切聯系群眾,把人民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是東北抗聯取得根據地人民支持和愛戴的原因。人心向背關系到黨的執政基礎和開展工作的社會基礎,推進改革強軍,理應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兼顧發展和安全、統一富國與強軍。軍隊要強化群眾觀念和宗旨意識,通過實際行動為人民群眾謀利益、謀幸福;軍隊、地方各級領導要抓緊形成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工作格局,實現規劃融合、資源融合、重大工程融合,為推進改革強軍實踐、建設強大軍隊凝聚起強大力量。

【參考文獻】

[1]谷曼.論東北抗聯精神的實踐價值M.長白學刊,2015(03).

猜你喜歡
現實啟示
青年毛澤東探索成長的歷史特征及現實啟示
江西蘇區預防腐敗問題研究
列寧從嚴治黨的思想實踐及其現實啟示
繼承與超越:革命時期黨的政治紀律建設給新時期帶來的現實啟示
《整頓黨的作風》與黨的作風建設
陳云的家風建設思想及其現實啟示
鄧小平“南方談話”對全面從嚴治黨的現實啟示
延安時期黨廉政建設的基本經驗
簡論韓非子的政治思想及其現實啟示
論中國共產黨推進理論創新的經驗與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