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既有線緩和曲線地段新建人行地道設計

2017-01-10 02:19趙國強
中華建設 2016年12期
關鍵詞:頂力橋涵軌枕

趙國強

既有線緩和曲線地段新建人行地道設計

趙國強

Ji you xian huan he qu xian di duan xin jian ren xing di dao she ji

一、概況

忻州市神池縣東瓦窯路口西一巷、寧岢線K18+819處有一處未封閉的、供周邊居民步行橫穿鐵路的通道,人流量較大。為實現鐵路運營全封閉管理、方便居民通行、消除路外安全隱患,應鐵路局與地方政府要求,需在此處修建地下人行通道1座,封閉該通道。新建鋼筋混凝土框架地道使用凈空2.5m(寬)*2.5m(高),主框架在K18+819與線路走向正交下穿。9m主框架采用一次頂進施工,出入口采用明挖現澆施工。

擬建地道所處場地情況較為復雜,出入口一端兩側為磚混結構民房,最近距離僅為5.38m,另一端為通行量較大的瀝青公路,如圖1所示。地道下穿位置所處區段為單線電氣化鐵路,平面位于緩和曲線上,至神池站方向縱坡為4.4‰的下坡,鋪設60Kg/m鋼軌,砼2型軌枕(軌枕間距55cm)、碎石道床。根據收集到的線路資料結合現場調查:實測K18+819處外軌超高44mm。

圖1 擬建地道場地情況

二、線路加固設計

D型便梁在既有線的頂進施工過程中的應用較常見,在圓曲線架設時的超高值計算較簡單,但本地道恰好位于緩和曲線上且不得進行超高調整,經過研究決定采用維持緩和曲線超高的方案進行D梁架空加固線路,D梁基礎采用樁基礎。

1.荷載計算

荷載主要包括D梁自重、鋼軌自重、軌枕自重、列車豎向活載。列車豎向靜荷載按“中-荷載”取值,動力系數(1+μ)=1+28/(40+L),其中L為D梁跨度?!爸?荷載”加載見圖2。

使用的D梁型號為中鐵寶橋生產的D12型,經驗算取甲式、縱梁高位的參數進行安裝,此時縱梁軌底至支座底高差為281mm,單根縱梁重量為4.7t。

圖2 為“中-荷載”加載示意圖

在計算跨度影響范圍內,經計算,列車靜荷載為451.31KN,動力系數為1.54,D梁自重168KN,鋼軌自重15.06KN,軌枕自重84.71KN。單根樁樁頂承受荷載P為761KN。

2.樁長計算

《鐵路橋涵地基和基礎設計規范》中挖孔灌注樁的容許承載力計算式為:

式中,[P]-樁的容許承載力(KN);U-樁身截面周長(m),樁徑取1.2m;fi-各層土的極限摩阻力(KPa),黃土質粉砂土取55KPa;li-各土層的厚度(m);A-樁底支承面積(m2);[σ]-樁底地基土的容許承載力(KPa);m0-樁底支承力折減系數。

安全系數取1.5,即[P]/P≥1.5,代入各值求樁總長∑li,計算結果為6.3m,考慮到表層道砟厚度0.8m,最終取樁長8m。

3.D梁架設

D梁架設在緩和曲線上,內軌與外軌坡度不一致,而D梁為整體剛性梁,架設完成后整副梁的坡度是一致的。在此考慮將架梁坡度定為內軌的縱坡坡度,分別計算4根基礎樁的樁頂標高,軌底與D梁橫梁間隙采用加墊高強橡膠墊和三合板的措施補償。

為防止D梁縱、橫向產生偏移,D梁樁基頂、縱梁端及縱梁外側植入φ20鋼筋進行限控,梁體加固完成、軌道平面及高程經檢查確認無誤后進行鉆孔植筋,植入深度20cm、外露10cm,每處5根。梁體架設時,軌面、梁底、樁頂三者的關系如圖3所示。

圖3 高梁端截面

三、框架頂進設計

1.頂力計算

按《鐵路橋涵鋼筋混凝土和預應力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中第8.2.2條公式計算最大頂力。

式中,Pmax-最大頂力(KN);N1-橋涵頂上荷載;μ1-橋涵頂上表面與頂上荷重的摩擦系數;N2-橋涵自重(KN);μ2-橋涵底板與基底土的摩擦系數;E-橋涵兩側土壓(KN);μ3-側面摩擦系數;R-鋼刃角正面阻力(KPa);A-鋼刃角正面積(m2);K-系數,一般取1.2。

Pmax=1.2*(267.8KN*0.3+(267.8 KN +857.0 KN)*0.8+2*353.2 KN *0.8+500 KPa *1.92m2)=3006.4KN

2.后背設計

結合現場實際情況,后背設計為P50軌鋼板樁墻,墻后土為原狀土。

采用古典靜力平衡法,根據Rankine理論計算被動土壓力Ep,忽略Ea,假定千斤頂作用點與Ep作用點重合,則:

頂進時最大頂力Pmax為3006.4KN,后背有效寬度3.3m,則每延米頂力P為911.03KN/m。

單位換算后,P取值91.9t,γ取值1.8t/m3,φ取值20°,代入式中可得:H=7.08m

h2=H/3=2.36m,后背堆土高h1=4.72m。為保證一定的安全度,實施施工時鋼板樁入土深度取1.3倍計算值,則實際h2取值為3.07m。

3.鋼板樁截面驗算

單根P50軌截面模量W為216m3,則每延米根數n=910/216=4.22根,取5根,即P50軌間距為20cm。

4.頂進總體設計

滑板采用帶地錨梁的鋼筋混凝土結構,使用3臺200t千斤頂進行頂進?;迮c預制結構之間設置潤滑隔離層,頂進方案圖如圖4所示。

圖4 頂進方案設計圖

四、結語

既有線地段頂進框架設計工作涉及的內容較多,由于篇幅所限,本文選擇重要內容進行了分析、計算。其它如滑板的結構和配筋計算、頂進工作坑的基坑圍護設計等內容,考慮到其較為簡單易算或僅需滿足構造要求,未在本文中進行闡述。實踐證明,本設計選擇的方案、措施均滿足施工要求,施工過程中未出現任何安全、質量問題。

(作者單位:中鐵十七局集團有限公司勘察設計院)

猜你喜歡
頂力橋涵軌枕
新型臂展式軌枕和Ⅲc型軌枕橫向阻力試驗和仿真研究
淺議重型車輛過橋的快速判別及加固方法
談頂管施工常見質量問題與防治措施
預制圓管頂管允許最大頂力的解析公式及其應用探究
探討高速公路橋涵施工技術
淺析長距離頂管過程中觸變泥漿技術應用研究
復合軌枕道床橫向阻力試驗及優化分析
軌枕空吊動態演變規律
公路小橋涵設計及施工問題探討
有砟軌道枕下支撐不均勻對道床支承剛度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