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析建筑結構主體設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2017-01-11 23:23藍檣
居業 2016年5期
關鍵詞:措施問題

藍檣

[摘要]建筑物的主體結構,直接對于整個建筑的穩定性產生影響。在當前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下,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于建筑物的主體結構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要確保建筑物的工程質量,提高整體結構的穩定性,還需要對建筑的主體結構進行深入分析,并對當前建筑結構主體設計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結合問題提出行之有效的解決措施,以提高建筑的主體結構安全性、可靠性、穩定。

[關鍵詞]建筑結構主體設計;問題;措施

文章編號:2095-4085(2016)05-0125-02

當前,在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速下,人們對于建筑物的使用性能期許值大大提升,對于建筑主體結構的設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建筑物的功能逐漸增強,建筑規模逐漸擴大,相應的,建筑結構形式也逐漸變得復雜,并呈現出一種多功能、多元化的發展趨勢。所以,在如今的建筑工程施工中,要將結構主體設計放在首要位置,從綜合方面對結構的合理性、穩定性進行充分的考慮,針對建筑結構設計中存在的問題,要積極應對,并提出相應措施,以實現建筑結構主體設計的自身價值。

1.建筑結構主體設計問題分析

1.1樓層平面剛度設計不精準

在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下,計算機技術在建筑行業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當前,很多建筑結構的主體設計,大多是利用計算機軟件來完成。這種方式雖然工作效率較高,而且對于建筑形式特別、建筑結構復雜的工程,也能夠進行簡化、完整的設計。但對于部分結構有特殊要求的樓層平面剛度設計,如變形樓板的設計,就無法真正滿足變形樓板的設計要求,并在具體變形程度的計算時,難以保證計算結果的精準性,導致后續設計方案存在一定的問題,并使得結構設計不合理現象,很容易在實際施工中,增加建筑結構的安全隱患。

1.2地下室外墻設計不合理

從當前我國的大部分建筑物主體結構設計看,很多設計人員只注重建筑物總體結構、總體格局的設計,而對于地下室的設計卻缺乏重視,這也正是導致地基沉降,出現結構安全隱患的最主要原因。在地下室的設計環節,若外墻的厚度及其所使用的混凝土強度不符合施工要求,防水等級不適應建筑物實際施工,且未結合實際施工地點的地質狀況、場地條件、水文條件、建筑高度、上部結構等,也沒有對建筑物的實際負載進行準確的計算,就會導致地下水的外墻設計不合理,混凝土剛度、承載力不符合施工要求,使得建筑物的穩定性得不到保障。

1.3

配筋與屋面梁設計不到位

在建筑結構的主體設計中,屋面梁配筋也是設計中的一個容易忽視的一個環節。有的設計人員為了方便設計,會直接將下層梁結構設計用于直屋面梁的設計。對于屋面梁的荷載計算缺乏重視,且所計算得出的配筋數也較少。同時,對于屋面的溫度應力作用也缺乏綜合性的考慮,導致屋面梁容易在溫度應力作用下而發生變形,進而造成混凝土結構由于配筋率降低而出現裂縫狀況,對于建筑的總體結構牢固性造成較大影響。另外,受扭屋面梁的腰筋設計也存在一定的問題。針對與普通梁,為了確保鋼筋骨架的強度,并避免使用過程中出現收縮應力、溫度應力,導致梁腹裂縫,通常在板下梁高超450mm時需要設置一定的腰筋,并在腰筋間距小于200mm時,運用拉筋勾連形式來提高腰筋整體性、穩定性。但在實際設計中,很多設計人員直接將這部分的設計等同于一般梁設計,沒有進行合理的配筋設計,導致建筑物在長期使用過程中出現裂縫等病害。

2.建筑結構主體設計問題的對策

2.1變形樓板的設計要點

要確保樓層的樓面剛度符合設計要求,首先要對樓層的主體結構受力狀況進行深入分析,確保計算出的結果誤差在可控范圍。同時,在進行建筑的主體結構設計時,應該盡量避免樓面的出現,尤其是在設計的初始階段,更不能為了追求外觀美,而導致整個結構的穩定性受到破壞。另外,在建筑主體結構的配筋設計與布置上,還要對其實際需求量進行準確的計算,確保其應有的價值得到充分的發揮。若在建筑結構主體設計中,確實存在變形樓面的必要,則可以預設部位問的連接梁板,并增加連接部位的鋼筋,通過雙向配筋或斜向配筋形式,來提高樓板剛度,最大限度的減少變形樓板形成的誤差。

2.2建筑結構剛度設計要點

建筑結構的剛度設計,是確保整個建筑工程穩固性的關鍵環節,因此,對建筑結構的剛度設計提高重視就顯得尤為重要。在建筑結構的剛度設計中,應該遵循一定的設計標準,并注重考慮建筑結構的抗側移剛度及抗震能力問的聯系。若施工地點的地質構造較好,巖基埋深度較淺,則結構可以以樁基為主,確保建筑物的持力層能夠落于微化巖層中,以增強地基的安全性、穩定性。而在這種地質條件下,建筑結構的抗震設計可以參照結構的極限變形能力進行設計,確保建筑結構剛度在結構變形的限值范圍以內,并縮小結構剛度,確保建筑結構的主體穩固性。

2.3地下室結構設計要點

地下室對于建筑物的主體結構,特別是高層建筑物,都有著嚴格的要求。地下室的結構合理性不僅能夠實現充分的空間利用,而且還能夠提高整個建筑結構的整體穩固性。所以,在建筑結構的主體設計中,要對地下室結構設計加強重視,結合建筑物實際需求,對其進行詳細測算,并對地下室墻體細節進行針對性的分析與設計,確保高層建筑物的地下室外墻厚不小于250mm;普通建筑物地下室外墻厚度能夠符合施工質量要求。與此同時,地下室結構不可使用等級過高或過低的混凝土,以免由于水泥用量超編而導致地下室結構出現收縮裂縫等問題,在配筋設計上還要結合實際狀況進行科學分配。

2.4參數及配筋的合理配置

在建筑結構的主體設計中,輔助軟件為必不可少的設計工具,但也不可過分依賴于輔助軟件,而是要對輔助軟件的各種使用條件進行深入的了解,以免盲目使用而造成數據計算不精確的問題。在利用計算機軟件建模時,還要對各個參數進行科學的設定,堅決避免在沒有科學作為依據時,對各參數加以隨意的改動,即便所設參數確實需要進行調整,也要有足夠的依據,并對參數使用范圍加以綜合考慮,才能夠進行適當的調整,確保每一環節的參數設定都符合標準。同時,在建筑主體結構設計中,還需要對各建筑環節的配筋進行合理的設計。尤其是在部分外墻垂直鋼筋混凝土存在內隔墻時,還要注意內隔墻所連接的外墻板塊及外墻扶壁柱結合雙向板加以配筋,對于普通外墻則可按照縱向單向板加以配筋,進而有效提升建筑物連接部位的受力強度。此外,針對縱向受力較小的外墻扶壁柱,也可以適當增加外側主筋,而外墻橫向分布的筋設,則可以結合扶壁柱的截面積大小來添加適當的短筋,進而提高整個建筑主體的結構配筋科學性。

3.結語

當前我國建筑結構的主體設計還存在一系列問題,使得建筑物的穩定性受到了一定威脅,也不利于建筑行業的未來發展。所以,要提高建筑結構的主體設計質量,還需要在嚴格遵循規范,結合設計相關流程,以嚴謹、科學的態度對之,確保地下室外墻、樓層平面剛度、配筋設置等都符合設計要求,進而有效提升建筑主體結構設計的科學性、精確性、穩定性。

猜你喜歡
措施問題
解答排列組合問題的幾種常用措施
轉爐煉鋼脫磷原理及措施
分析放療科輻射防護措施及安全管理模式
求函數零點個數的措施
解答高中數學問題的幾個常用措施
避開“問題”銀行股
演員出“問題”,電影怎么辦(聊天室)
韓媒稱中俄冷對朝鮮“問題”貨船
“問題”干部“回爐”再造
閱讀練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