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路養護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分析

2017-01-11 23:31王曉瑜
居業 2016年5期
關鍵詞:管理模式問題對策

王曉瑜

[摘要]伴隨道路及新結構橋梁的大量出現,傳統養護工藝及管理方式已經無法適應市場經濟發展需求,為對現有道路通行能力、承載能力及抗災能力進行有效提升,施工企業及有關單位必須對現有道路加大養護力度、進行路面補強、革新技術,并對沿線設施加以完善,以提升道路養護管理水平。本文主要對道路養護管理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公路養護管理;問題;對策;管理模式;養護機械化;重視程度

文章編號:2095-4085(2016)05-0143-02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我國道路事業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伴隨不斷延伸的道路通車里程,及不斷擴大的路網規模,我國道路工程使用年限也得到了有效延長,為此,在工程通車使用中其養護管理工作也越來越重要?;诖?,如何在市場經濟發展中,實現道路養護管理體制轉型、實現管理模式科學化、合理化對道路工程建設、養護單位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1.道路養護管理存在的問題

1.1缺乏統一規范管理模式

道路養護管理機構必須對“快速反應”基本要求進行最大限度地滿足?,F階段我國道路養護管理中存在著2種管理模式:建、管、養一體化及建、管、養分開。在建管養分開管理模式內又包含管理與養護維修一體化等模式。這種多軌制管理將導致分散管理機構及浪費管理資源的情況,進而對規范管理造成了嚴重的影響。

1.2養護機械化水平低

道路管理水平的提升離不開高標準的養護,作為更新養護工藝及提升養護技術的重要標志,必須實現道路養護機械化,這也是道路交通環境改善的重要保障?,F階段,我國道路養護工作對傳統養護作業方式具有較大的依賴性,養護機械化水平較低,在快速養護作業要求下,根本無法確保養護質量,對其質量造成極大影響的原因為配套機械類型不合理、設備規劃落后及管理方式不當等,進而導致養護機械具有極低的利用率,無法充分發揮其作用,影響工作效率。

1.3養護工作重視不足

道路管理相關部門對道路建設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沒有加以重視,對道路養護管理重視程度不足。特別是對于投入養護資金、工程修筑及養護機械化發展中存在資金投入不足等問題,導致已建道路與道路整體行車環境需求存在極大差距。與此同時,大量道路通車后,因無法實行市場化發展,逐漸呈現出道路運行難度大等問題,這些問題的長期存在,導致道路養護水平較低,無法將道路工程的使用性能充分發揮出來,進而嚴重危害到行車的安全性與舒適性。

1.4養護隊伍素質偏低

自改革開放以來,伴隨國民經濟發展水平的提升,我國也出臺的多項道路養護管理政策,自精簡人員后,雖建立了相應的養護人員編制制度,但在實施過程中,常面臨員工專業素質低下等問題,特別是在道路養護管理方面,專業人才極為缺乏。如大量員工正式上崗后,業務培訓不足,無法適應工作崗位需要,其嚴重影響了養護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更無法將道路養護管理工作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同時,因養護單位施工養護人員有限,無法建立與完善人員組織體系,新管理人員甚至沒有發展機會,也沒有足夠的時間、能力培養新生力量,導致道路養護管理工作無法及時補充新鮮血液,最終嚴重影響到道路養護工作的開展,影響到養護施工的效果。

2.解決道路養護管理問題的對策

現階段,伴隨市場經濟發展速度的不斷提升,在新經濟條件下,道路養護管理工作如何適應新發展趨勢,如何順利開展養護工作,對單位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嚴格遵循社會主義經濟發展需求,提升道路養護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不斷解放思想、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對道路養護工作在新形勢政策下的新任務、新內容進行分析、研究,在完善法律體系、規范管理模式的基礎上,對道路養護管理工作的開展進行探究,為推動道路養護事業的快速發展提供可靠保障。

2.1完善法律體系。規范管理模式

道路交通領域依法行政的重要構成成分為“依法治路”,這也是我國道路健康、高速發展的決定因素。在道路養護管理中,應確保養護管理體制的統一性,并明確各級養護管理部門的責任。制定道路養護標準、法規由政府主管部門負責,同時,及時對道路立法建設落后實際需求局勢進行改變,利用立法方式及時將顯著的行政管理成果固定下來,對現行法規進行積極調整與修訂,將其納入道路管理。同時按照道路養護管理現狀及發展需求,對現有政策進行完善與補充,才能進行建議的合理化提出,為道路養護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可靠的保障。通過完善法律體系,規范管理模式,可對道路養護管理工作進行規范與指導,并能為道路養護管理提供正確發展方向。為此,必須對管理標準及規范建議進行制訂與補充,才能為檢驗、評定道路養護運營組織及執行提供統一標準。

2.2養護作業手段轉向機械化

行車速度快、交通量大等為道路工程的主要特點,為降低道路養護對交通通行率的影響,應進行養護機械化的實施。機械化實現的重要因素包括:維修質量、作業安全、勞動效率等,為確保道路工程運行的質量,養護機械化是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作用充分發揮的重要保證。作為養護機械化的前提,合理配置機械設備,應嚴格遵循實用、先進及配套的原則,以此對維修需求進行最大限度地滿足。道路使用過程中,管理部門應對相應數量機械進行合理配置,當養護資金較少時,可遵循工程施工要求,優先投放資金進行部分路面養護機械的購置,如清掃車、灑水車等。在對養護機械化重要性充分認識的基礎上,應利用區域協作強化,對養護體制改革力度進行有效提升,推動道路養護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2.3養護隊伍整體素質提升

技術性強、人員素質高、機械化水平高及維修反應快為道路養護工作的特點,基于此,必須重視養護隊伍整體素質,才能應對道路突發事故搶修工作。近年來,我國道路養護管理人員素質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尤其是各部門越來越重視工作人員的知識積累、經驗等,如招聘高學歷、高素質的專業技術人才等,有效改善道路養護技術素質與年齡梯度,實現合理優化配置人力資源的作用。路基、路面、橋梁等為道路養護維修工作的重要內容,為達到養護目的,要求養護管理崗位工作人員不僅具有專業知識,更具有專業技能。如養護技術實施中,必須遵循工作內容進行合理分工,并對管理項目維修方案進行承擔與確定,同時進行施工圖的簡單繪制,確保其配合比符合設計規定,在對養護施工機械性能充分了解的前提下,實現機械操作規范化。在管理方式運用中,應對各類養護施工作業進行指導,確保其具有良好的管理作業現場能力,能夠對各類養護工程成本構成全面掌握,并進行工程預算等文件的編制。

2.4提升養護管理意識

養護管理理念的全面樹立,是強化員工養護意識的前提條件。道路養護管理中,必須突破傳統養護管理觀念,將養護管理理念貫穿于整個道路工程養護施工過程,有效提升管理意識。養護管理作為一個綜合性指標,涉及道路養護各個部門,因此必須遵循科學養護等原則進行有效管理,從全方面多層次對養護管理中存在地問題進行有效處理,避免材料浪費,形成完善的養護管理網。同時,要求養護單位全體人員必須提升養護意識,積極參與養護管理工作,為貫徹落實養護管理措施,達到預期目標提供依據。

3.結語

綜上所述,道路養護管理工作是否到位,對工程使用年限的延長程度至關重要。但現行道路養護管理中還存有諸多問題,為滿足工程建設質量的需求,為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養護單位必須重視市場經濟的合理性、重視養護機械化水平的提升,提高養護隊伍人員素質,建立完善道路法律體系,規范養護管理模式,加大管理力度,實現質量的有效控制,為道路行業的發展提供強有力保障。

猜你喜歡
管理模式問題對策
提高中小學音樂欣賞教學質量對策探討
“深度偽造”中個人隱私的保護:風險與對策
走,找對策去!
我國貨幣錯配的現狀及對策
高校網站安全管理研究與探討
淺談高校圖書館隨書光盤的編目與管理作用
工程應用型本科機械專業學生考研管理模式探索
演員出“問題”,電影怎么辦(聊天室)
韓媒稱中俄冷對朝鮮“問題”貨船
“問題”干部“回爐”再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