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開展生活化的小學數學教學

2017-01-12 00:31馬茶群
未來英才 2016年15期
關鍵詞:開展策略數學教學生活化

馬茶群

摘要:開展生活化的小學數學教學是新課程標準提倡的,也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而且,只有將學生引導生活中去,使他們體會數學的作用和價值,才能夠讓學生真正掌握和理解數學知識,才能夠愛上數學。本文對如何開展生活化的小學數學教學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開展策略

生活化教學巧妙地將生活搬到教學舞臺上來,利用一個個生動、形象的生活案例對數學知識進行全新的演繹,不僅將深奧的理論知識分解為淺顯的、具有探索意義的動態過程,而且為枯燥的數學原理穿上了趣味的外衣,使它更加審美和智慧的特性。

一、利用學生熟悉的生活開展教學

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可以說,它已經滲透到了我們生活的各個領域和角落,但是小學生的生活閱歷有限,而且在生活中缺乏觀察,所以體會不到數學的用處。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當善于利用學生熟悉的生活和事物來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數學學習內容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越來越接近,他們主動學習、自覺接受知識的情緒就越高漲,學習興趣就越濃厚。所以,從學生的熟悉的生活入手,創設數學教學情境,能讓學生產生親近感,他們會驚喜地發現自己平時不注意的事物竟然包含著數學知識。

二、利用學生熟悉的現象開展教學

統計和概率方面的知識也是小學數學課本中非常中要的知識,雖然不需要學生進行精確的計算,但是對他們的分析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而小學生的思維以形象思維為主,所以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將學生熟悉的生活現象和自然現象作為教學的切入點和突破口,使他們能夠迅速進入思維的最近發展區,更高效地進行學習。

三、改善教學方法,創設生活情境

在數學教學中,方式方法的改善,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情境,這對于實現高效教學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一直以來,傳統的教學方式都是將達到教學目標作為工作的重心,教學的方法老舊,也沒有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學生不愿意學,教師也講得沒勁。而數學生活化教學則不同,教師通過有效的方式將知識點與現實生活結合,在生活場景中為學生講解數學知識,這樣一來,學生更愿意接受數學知識的教育,對于促進教師教學質量的提高也有著十分明顯的效果。

積極地采取有效的方法,進行教學方法的改進與創新,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活情境,對于教師來說,應該注意掌握好三個方面的內容,第一個方面,應該盡可能地進行生活現象的捕捉;第二個方面,應該注意進行生活經歷的模擬;第三個方面,用貼近生活的實例來展開課堂教學。比如,教師在講到循環小數的時候,可以先讓學生看一段已經準備好的春夏秋冬的影像,從四季更換、不斷循環的現實來引導他們對循環小數進行認知。比如,在講到混合運算的時候,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來展開課堂教學,通過視頻播放的方式來告訴他們混合運算的含義,可以向學生演示超市的食品與價格,然后進行適時的引導與歸納,使得學生可以真切地感覺到數學離他們很近,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種技能。

四、優化教學環境,營造生活氛圍

生活化教學環境更加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當然,開展生活化教學之前還應該做好教學環境的優化,為學生營造一個真實活潑的生活氛圍,這是小學數學開展生活化教學的重要環節。在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過程當中,對教學環境的要求相對而言比較高,不僅要體現出課堂氛圍的生活化,還應該積極地做到師生關系的生活化。教師也可以激勵學生去積極地找尋生活當中的教學素材,找出生活當中與數學相關的事物,還可以在拉近師生關系的同時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這樣一來,學生也會覺得學習數學并不是那么枯燥無聊,當他們樂于在融洽的氛圍當中學習,在友好的師生關系中學習,在生活化的課堂氛圍當中學習時,他們定能成為學習上的能者,成為生活上的能者。

五、依托教材,學習材料生活化

小學數學教材是實現課程目標、實施教學的重要資源,也是進行學習活動的基本線索。在數學教學生活化過程中,教師要依托現行教材,同時結合小學生心理、生理特點和生活實際,科學地選擇、構建、調整教材內容,打通“書本世界”與學生“生活世界”的隔閡,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促進學生的思考、合作與交流。比如,在教學“百分數”一般應用題時,我先讓學生試著描述學校周邊道路的環境狀況,然后從中篩選一個方面組織應用題:為綠化道路環境,在校外公路栽種樹木,一共栽了500棵,成活了490棵,求這批樹木的成活率。這樣的應用題既符合教材的要求,又貼近學生的生活,只要學生認真思考與交流,很快就能得出正確答案。

六、精心組織,教學活動生活化

學習數學知識的最終目的是能夠靈活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這是數學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點。因此,新課程改革鼓勵教師將書本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起來,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為了實現這一教學目的,很多教師在數學教學中積極開展實踐活動,鼓勵學生在實際的生活情境中去主動感受、驗證及應用。比如,學生一周用幾只筆,一共需多少錢;家里每星期要支出多少錢買米買菜;對最近的天氣情況進行調查匯總等。這樣的小調查活動符合學生的能力范圍,貼近生活實際,能夠促使學生從中獲得直接經驗,最終達到培養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目的。

總而言之,數學和生活密不可分,只有讓學生到生活中去感知數學,他們才能明白數學學習的重要性,真正理解數學知識,學到數學知識,熱愛數學學習。

參考文獻

[1] 王文路.生活化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5(24).

[2] 苗齊.生活化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5(15).

猜你喜歡
開展策略數學教學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寫作教學實踐
如何將數學知識生活化
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開展策略
對數學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認識
初中學校大課間體育活動有效開展的策略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