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電視劇“走出去”研究綜述

2017-01-13 20:55王勇張瀚中
昆明理工大學學報·社科版 2016年6期
關鍵詞:電視劇軟實力走出去

王勇+張瀚中

摘 要:近年來,隨著我國文化“走出去”戰略的實施和政府對電視劇“走出去”的日益重視,國產電視劇“走出去”成為了我國許多學者重點關注的研究領域。學者們對我國電視劇“走出去”的研究主要從意義、問題和對策等三個維度展開,認為我國電視劇“走出去”具有政治、文化、經濟意義,但目前存在規模小,范圍窄,影響力有限,經濟效益低等問題,需要從政府、機構、創作、營銷等不同層面進行改進和提高。有關我國電視劇“走出去”的研究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也存在研究滯后、重視不夠、方法單一等問題,今后需要加大研究力度,進行多學科、多方法研究,開展學界、業界的協同研究,挖掘研究的深度等。

關鍵詞:電視??;“走出去”;文化產業;文化折扣;軟實力

中圖分類號:G220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1-1254(2016)06-0095-09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hinese culture “go global” strategy and the increasing attention of the government to the TV series going global, the going global of domestic TV dramas has become the core issue of the academic research. The study of Chinese TV dramas “go global” strategy is mainly implemented in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its significanc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t is believed that Chinese TV dramas going global has political, cultural and economic significance, but there are also some problems, such as small scale, narrow range, limited influences, and low economic benefit. They need improvement and enhancement from the government, institutions, creation, marketing and other different levels. Although some achievements have been achieved in the study of the “go global” strategy of domestic TV drama, there still exist problems of lagging researches, insufficient attention and mono-methodology. Greater efforts should therefore be made to work out multi-disciplinary methodologies, to carry out collaborative research in both academic and industrial areas, and to dig up the depth of the study.

Keywords:TV dramas; “go global” strategy; cultural industries; cultural discount; soft power

1980年,我國與日本合拍的電視劇《望鄉之星》在日本播出,拉開了我國電視劇“走出去”的序幕。自此以后,我國一直努力創造條件,鼓勵和支持國產電視劇走出國門,走向世界。1993 年,專門成立了負責我國電視劇出口外銷的機構——中國電視節目外銷聯合體;同時積極策劃舉辦電視活動周,組織參加世界各地的電視節展,積極拓展電視劇的海外市場。特別是進入21世紀后,隨著全球化的進一步加深、世界文化產品交易和文化交流日趨活躍、軟實力在國際競爭中的地位進一步突出,以及我國文化軟實力的短板日益凸顯,我國陸續出臺了《關于廣播影視走出去工程的實施細則》《關于促進廣播影視產業發展的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文化產品和服務出口工作的意見》《關于鼓勵和支持文化產品和服務出口的若干政策》等一系列發展文化產業,提高文化產品競爭力和國家軟實力的重要舉措,有力地促進了國產電視劇的出口外銷。相應地,我國電視劇“走出去”也成為了我國許多學者研究的重要課題,發表了一批成果。

梳理已有的研究成果,我們發現我國學者對我國電視劇“走出去”的研究主要聚焦于“走出去”的意義、當前存在的問題以及促進我國電視劇“走出去”的對策等三個方面。

一、 關于我國電視劇“走出去”的意義研究

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至今,我國電視劇“走出去”經歷了從電視劇制作播出機構的自發到自覺,再到政府管理部門的鼓勵、支持,再到上升為國家戰略,政府強力推動這樣一個發展歷程。而今,“走出去”不但是電視劇生產傳播機構的強烈愿望,更是政府的迫切要求。那么,我國電視劇為什么要“走出去”?“走出去”的意義何在?對此,學者們從不角度進行了分析。

學者們大多認為,我國電視劇“走出去”具有政治、經濟、文化意義?!白鳛槲幕敵觥p騎兵的中國電視劇,在傳播本國特色文化、塑造國家形象、創造新經濟業態上意義重大”[1];“推動中國電視劇的出口,對于提升我國的文化軟實力,樹立良好的國際形象以及拉動經濟增長有重大意義?!盵2]114-115

(一) 政治意義

電視劇是一種主要運用電視的技術與藝術手段,融文學、戲劇、電影的諸多藝術表現元素于一體,故事性強,適宜電視屏幕播出并以家庭傳播方式為主的視聽敘事形態[3]103。盡管電視劇是一種虛構藝術,但一個國家的電視劇總是直接或間接地反映一個國家的政治制度、經濟水平、社會生活以及人們的精神面貌,滲透著一個國家的文化傳統、價值觀念、意識形態和審美趣味。學者們認為,我國電視劇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具有傳播文化、溝通民族、輸出價值觀念、塑造國家形象、提升國家軟實力的功能,具有重要的政治意義。有的學者認為,“電視劇‘走出去能夠完成其重要的政治功能”,“電視劇‘走出去必將成為文化傳遞的載體、民族溝通的橋梁”[4]69-70;有學者認為,“電視劇‘走出去,即是實現中國主流價值觀的輸出”[5]04;還有的學者認為,“電視劇是文化產品出口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傳遞中華文化,塑造國家形象都有著積極的意義?!盵6]59-60

(二) 文化意義

電視劇是一種文化產品,一種文化載體,是一個國家的文化的電視藝術表達;同時,電視劇是一種形象直觀的視覺文化,以影像符碼擬態化呈現一個國家的文化,具有直觀形象、通俗易懂、生動有趣、深受人們喜愛的特點,是當今影響最廣泛的藝術形態和文化傳播類型之一。中央電視臺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張子揚就曾指出,電視劇“是傳播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一種最重要途徑,因此世界各國都很重視電視劇的發展?!盵7]7-9

學者們大多認為,我國電視劇“走出去”,對于傳播中華文化,讓世界人們了解我們的國家和人民,了解我們的社會生活和風土人情,產生文化上的親近感,構建起我國的文化軟實力具有重要意義。有學者指出,“海外很多觀眾,對中國以及中國歷史的了解,是來自電視劇的”[8]D01;有學者提出,“電視劇這種大眾化的文藝形式及文化產品應該在推廣中華文化的過程中扮演‘開路先鋒的角色”[9]03;還有學者強調,“從文化戰略角度而言,推動中國電視劇‘走出去很有必要?!盵10]

(三) 經濟意義

與對我國電視劇“走出去”的政治意義、文化意義的重視不同,學者們對其經濟意義研究不多。電視劇是一種大眾文化產品,也是世界上一種交易規模龐大且交易日趨活躍的商品。我國電視劇“走出去”,外銷他國,既是一種文化輸出、文化傳播行為,也是一種賺取利潤的經濟貿易活動,其經濟意義是不言而喻的。它突出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對于電視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電視劇“走出去”,不但能為我國電視產業的發展源源不斷地提供資金;同時,能夠不斷拓寬市場,特別是在當前我國電視劇生產能力嚴重過剩,市場競爭已達白熱化,國內市場嚴重飽和,產品嚴重積壓2010年,我國生產完成并獲得《國產電視劇發行許可證》的劇目共計436部、14685集,中國由此位列世界電視劇生產第一大國。然而,真正能在電視臺播出的電視劇僅8000集左右,產能過剩嚴重, 近半劇集“打水漂”。2010年,我國投入到電視劇上的資金達63億多元,但創造的產值不足17億元,這樣的產業現狀已經維持了3年。參見董昆、鄭潔:《我國電視劇生產處于“大而不強”的尷尬境地》,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11-03/21/c_121211723_5.htm,2011年03月21日 10:42:14。2015年,中國全年生產完成并獲得《國產電視劇發行許可證》的劇目共計394部、16540集,播出電視劇262部,占生產總量的66.5%,有132部電視劇沒能播出,占生產總量的33.5%。參見李琳[BF]:《[BFQ]2016全球電視劇產業發展報告:網絡劇與電視劇競爭加劇》,http://news.ifeng.com/a/20160826/49845153_0.shtml,2016年08月26日 16:49。的情況下,“走出去”開拓海外市場,對于我國電視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做大做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有學者認為:“中國電視劇走出國門,將可能成為電視產業一個新的‘增長點”;“‘走出去工程的推進必將成為電視劇產業做大做強的重要步驟”[4]69-70。還有的學者認為,衡量一個國家電視劇生產水平的高低,“其中一個硬指標,就是看該國家電視劇作品的傳播半徑是多少?!盵11]只有在“走出去”的過程中,才能真正發現我國與世界上電視劇產業發達國家的差距,從而促使我國電視人不斷學習,不斷提高電視劇創作質量,促進我國電視劇產業更快更好發展。

2.對于我國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張子揚認為,“電視劇作為人們精神生活的物質外化”“能創造巨大的產業價值”[7]7-9。因此,電視劇“‘走出去具有增加經濟收入和擴大文化影響力的雙重意義”[6]59-60。2015年,我國電視劇海外銷售約5億元[12],雖然遠比不上美韓等電視產業發達國家的電視劇出口創匯規模,但無疑也對我國經濟做出了貢獻?!半娨晞≡谖覈晃逡巹澲?,被認為是文化產業中最有潛力、最有魅力和最有吸引力的朝陽產業?!盵7]7-9電視劇產業是綠色、低碳、高附加值、高回報產業。我國電視劇“走出去”,開拓海外市場,做大做強,對于我國經濟發展,特別是經濟轉型、可持續發展、綠色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總之,學者們從不同視角對我國電視劇“走出去”的意義進行了分析與詮釋,認為我國電視劇“走出去”具有政治、文化、經濟意義,不但十分必要,而且非常緊迫,為我國政府大力推動國產電視劇“去出去”提供了理論支撐。

二、 關于我國電視劇“去出去”的問題研究

我國電視劇“走出去”已有30多年的歷史,中間有高潮,也有低谷,但總的來看,其不斷向前發展。2014年,我國電視劇出口已達1萬多集,已遍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13]1;2015年出口近300部,約占全年影視節目出口量的一半[14],應該說已是很不錯的成績。但是,大多數學者對我國電視劇“去出去”的現狀并不滿意,他們從不同側面分析了其所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學者們從不同角度分析了當前我國電視劇“去出去”存在的問題,大致如下:

(一) 規模小

學者們認為我國電視劇“走出去”的規模小,主要基于我國電視劇“走出去”的數量與我國電視劇進口的數量、與美韓等國家的電視劇出口數量,與我國的電視劇生產能力及每年的生產規模,與我國的經濟總量、在國際上的地位和影響,以及期望其所承擔的政治文化使命等形成的巨大反差。

1.學者們發現,我國電視劇的出口與進口長期存在很大逆差?!拔覈磕瓿隹诘碾娨晞?,明顯小于引進的外國電視劇”[15]64-65;“中國在電視劇進口與出口上存在著10: 1的貿易逆差,中國電視劇在國際市場上所占份額還相當微小”[16]158-160;我國電視劇“出口規模不斷提高的同時,貿易逆差同樣顯著”[17]。

2.學者們發現,我國電視劇的出口與美韓等電視劇產業發達國家有很大差距?!芭c韓劇、美劇相比,當前,中國電視劇總體上依然處于‘墻內開花墻內香的自娛自樂的尷尬處境”[18]57-69;“從 2008 年到 2013 年,中國與韓國的電視劇進出口貿易長期逆差,其實在全球電視劇出口總額上我國也是這樣。2011年,韓劇的出口額為1.58億美元,我國僅為 2321 萬美元”[2]114-115。特別是近年來,韓劇的崛起并對我國電視劇的國內外市場都產生了很大沖擊,引起了學者們的廣泛關注。近年來,“港臺和東南亞普遍減少購買大陸節目的數量,卻大幅度增加韓劇的購買量”[15]64-65;“2001-2004僅三年多的時間,我國引進了大量的韓劇,但是韓國方面卻沒有向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購買過一部‘中國制造的電視連續劇”,“韓劇在中國有了很大的‘文化版圖,中國電視劇在韓國的‘文化版圖卻甚顯空白”[7]7-9;“韓劇對我國電視劇市場的沖擊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韓劇大量進口和熱播,在我國刮起‘哈韓旋風,引發了許多人的‘文化焦慮和‘文化擔憂?!盵19]

3.學者們認為,我國電視劇“走出去”的數量與我國電視劇的生產規模存在很大反差?!皣鴥入娨晞≈谱饕幠>邮澜绲谝?。......中國電視劇迫切需要走出國門,拓展海外市場。然而,事實卻是國產電視劇進口和出口的比例大致為 10 :1,中國處于明顯的‘逆差中”[20]28-30;“盡管從2003年起,我國就已經成為世界電視劇生產第一大國,年產量超過12000多集,但目前電視劇進出口逆差則僅縮小到3:1”[21]110-117;我國“電視劇產業生產能力依舊嚴重過剩,卻出口乏力”[21]110-117。

4.學者們認為,當前我國電視劇“走出去”的規模與我國在國際上的政治、經濟地位,與其承擔的政治責任和文化使命嚴重不符?!皟鹊仉娨晞∧壳暗膰H影響力和競爭力與中國在國際政治、經濟上的地位還很不相稱”[22]22;目前,我國電視劇“走出去”的現狀“與建構中國文化大國、文化強國的目標不相適應”[18]57-60,與“應當承載的文化使命不相符合”[18]57-60。

綜上所述,雖然從總體來看,我國電視劇“走出去”已取得了不小的成績,外銷電視劇的絕對數量不斷增加,但相比我國電視劇每年的進口量,相比文化產業發達國家每年的電視劇出口量、相比我國電視劇的生產能力和每年的生產規模,以及相比我國在國際上的政治經濟地位和期望其所承擔的政治文化使命,規模仍然偏小,需要繼續努力。

(二) 范圍窄

我國電視劇“已遍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13]1,但在學者們看來,不論是從傳播區域還是從接受群體來看,我國電視劇傳播范圍都非常有限。

1.在傳播區域上,我國電視劇“傳播區域相對狹窄,沒有真正實現‘全球化傳播”[23]33-38;“中國電視劇的‘走出去多是在中國的臺灣、香港、澳門地區以及日、韓和東南亞一帶。真正要像美劇那樣,跨越地域的限制,在全球化語境下實現全球傳播,中國電視劇依然任重道遠?!盵18]57-60

2.在接受群體上,中國電視劇對外傳播“往往局限在東亞文化圈”[24];“從全球范圍來看,國產電視劇還遠未形成美劇、韓劇那樣的品牌效應,觀眾群大多數是亞洲人或身居世界各地的華人”[25];“在美國,我們的主體觀眾群是華人,以及一部分亞洲人。中國的電視劇還沒有進入過美國的主流市場?!盵8]D01

總之,學者們認為,我國電視劇傳播的區域主要是我國周邊國家和地區,所接受的人群主要是華人以及部分受儒家文化影響的亞洲人,很難打入歐美主流市場,特別是進入歐美白人家庭,還遠談不上全球傳播,傳播范圍比較窄。

(三)影響力有限

我國政府大力扶持、推動國產電視劇“走出去”,甚至將其作為我國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組成部分上升為國家戰略,納入對外工作大局,專門策劃起動了“走出去工程”,顯然并不僅僅是著眼于經濟利益,更看重的是傳播我國文化,擴大我國的國際影響,提升我國的軟實力。但學者們研究認為,當前我國“走出去”的電視劇的影響力非常有限:“國產電視劇真正作為文化輸出、被國外電視臺正式引進還尚未形成氣候?!叱鋈サ膰a劇,不僅數量少且題材相對單一、狹窄,能夠在多個國家獲得熱烈反響的劇集更是鳳毛麟角”[26]88-92;“能夠‘走出去的中國電視劇在數量和質量上都不盡如人意,其國際傳播力、輻射力和影響力都還比較弱”[6]59-60;“年產量將近兩萬集的國產電視劇”“卻還未在海外產生如韓劇般的影響?!盵5]04

還有學者分析認為,我國“走出去”的電視劇并沒有很好地承擔起其本應承擔的傳播我國優秀文化,樹立我國良好形象和提升我國軟實力的任務:“中國電視劇走出去的動作功夫、歷史古裝劇這兩大題材,更多地具有消費或者娛樂意義,而無助于現代中國國家形象的建構和國家軟實力的提升”[23]33-38,甚至有些“降低了中國電視劇的文化品味,更談不上先進文化和價值觀的統攝,更不可能承擔起在世界范圍內傳播中國文化的重任?!盵18]57-60甚至還出現了一些批評有些電視劇向外國觀眾展示中華文化的糟粕,丑化了中華民族,矮化了中國形象的聲音。

總之,學者們認為,當前我國“走出去”的電視劇在國際上的傳播力、影響力非常有限;加之現實題材少,偏重娛樂,在傳播我國優秀文化,塑造我國良好形象,提升我國軟實力方面難以取得理想效果。

(四) 經濟效益低

還有少數學者關注了我國電視劇走出去的經濟效益,認為并不理想:“雖然很多國產電視劇‘走出去了,但其實都是‘賤賣,海外銷售的價格非常低”[5]04;“一些電視劇只能以比較低廉的價格賣給發行公司”“發行公司賣給國外的這些電視劇價格也遠遠低于引進劇的價格?!盵18]57-60

總之,學者們研究認為,當前我國電視劇“走出去”存在規模小、范圍窄、影響力有限和經濟效益低等問題。

對于我國電視劇“走出去”存在的問題,學者們從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原因:國家廣電總局分析認為,“政府主導作用不夠顯著,各種行政手段和相關政策的扶持力度不夠”“管理部門、制作機構和創作人員的外宣意識需要進一步加強”“海外推廣工作力度不夠”[27]E01等原因導致中國電視劇在“走出去”的道路上步履蹣跚。有學者認為,“地域文化有差異”,“翻譯轉換易‘變味”,“文化推廣意識弱”[9]03等是我國電視劇走出的三大制約因素。有學者認為,“資源分散,各自為戰”“內容缺乏吸引力,適銷作品缺乏”“技術標準障礙”[20]28-30等是當前我國電視劇“走出去”的劣勢。有學者認為,“影視文化的‘非現代性和‘非共通性,難以形成吸引受眾的‘媒介趨力”;“營銷風險大,電視劇制作機構缺乏走出去的動力和實力”[23]33-38等導致我國電視劇“走出去”缺乏競爭力。還有的學者認為,中國電視劇“走出去”之所以舉步維艱,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政治原因,也有經濟原因,還有文化原因;有內因,也有外因?!暗珒炔康脑蚴侵饕?,特別是在價值觀和審美趣味的把握上存在問題?!盵6]59-60

分析我國電視劇不能進入海外主流社會,難以在國際市場上分一杯羹的原因,有學者認為,“內地制作公司從制作上就沒有‘走出去意識,缺乏國際化運作的成功經驗”[22]22;有學者則認為,“內地劇說教意味太濃,與西方主流社會價值觀存在偏差”[22]22;還有的學者認為,我國電視人和電視劇制作機構“眼光都盯著國內市場”,“對于廣闊的國際市場則缺乏信心,更缺乏進取心”[27]E01。

總之,學者們從不同角度分析了導致我國電視劇“走出去”不理想的原因。我國電視劇“走出去”踟躕不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從外部來看,有文化差異、語言障礙、技術標準、競爭對手、市場壁壘等多方面的因素;從內部來看,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作品的水平、質量,題材的國際化、普適性,“走出去”的動力、機制,營銷、推廣的力度、經驗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缺陷與不足。

三、 關于我國電視劇“走出去”的對策研究

對策研究是我國電視劇“走出去”已有研究的重點。在分析我國電視劇“走出去”存在的問題及原因的基礎上,學者們從政府、機構、創作、營銷等不同層面研究了促進國產電視劇“走出去”的對策。

(一) 政府層面

“藝術作為文化的上層建筑,如果沒有傳播,沒有國家經濟和政治資本的推動,是缺乏生命力的,走向世界更無從談起?!盵26]88-92對于促進我國電視劇“走出去”,學者們大多認為,“政府作為文化輸出的外在推動力,也肩負著重要責任”[26]88-92,并從頂層設計、環境改善、扶持力度、體系構建、平臺建設、正面引導等方面提出許多建議:“政府需要科學地進行頂層措施設計,提高‘走出去工程的實效”[23]33-38;“政府應為國產劇‘走出去創造更加寬松、有利的環境”[26]88-92;“實施政府扶持,市場為主、調控為輔的對外傳播戰略”[28];“加大有針對性的政策扶持,增強外銷實力”[20]28-30;“在對外傳播的電視劇政策上給予鼓勵和獎勵,為從事國產電視劇出口的企業提供補貼;還可以專門策劃生產專門用于文化輸出的電視劇”[6]59-60;“政策上推進建立市場化運作體系,夯實文化產業群”[29]296-298;“完善政府平臺建設,加大國家營銷力度”[16]158-160;“政府可以嘗試用政策引導和規制方式”“保證電視劇的生產和創作質量”[18]57-60,政府“應充分發揮篩選和引導作用”,讓‘走出去的國產劇“樹立正面國家形象”[26]88-92等。

但是,對于主張政府大力扶持這種幾乎“一邊倒”的觀點,也有個別學者提出了不同看法。例如,有學者對我國電視劇實施“走出去工程”10年(2010-2011年)的績效進行深入分析后認為:“影視產業國際競爭力生成的根本在于開放競爭環境下對生產者原創能力的扶持和權益的優先保護”;“政府力量的根本目標應該是鼓勵產業創新、成就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他主張“對于政策扶持的呼吁保持冷靜判斷”,政府應扶持影視產業競爭,而不應“扶持壟斷”[21]110-117。

(二) 機構層面

對于我國電視劇“走出去”的主體——電視劇制作、運營機構,學者們給出的建議反而比較少,只有少數學者提出一些比較籠統的建議:“電視劇制作機構應增強實力,承擔起‘走出去的重任”[23]33-38;“要處理好長遠利益和短期利益、國家利益和公司利益的關系,要注重市場培育,不能急功近利、殺雞取卵”[6]59-60;“打造電視劇‘走出去骨干企業,實現外銷領域集團作戰”[20]28-30等。

電視劇“走出去”,電視劇生產、傳播機構是主體,是最關鍵、最重要的一環。但是,在促進我國電視劇“走出去”的對策研究中,有關電視劇制作運營機構層面的成果較少。這可能與研究者主要集中在學界,而且深入電視劇制作運營機構和電視劇外銷實踐較少有關。

(三) 創作層面

電視劇產業是內容產業?!皟热轂橥酢?,我國電視劇能否“走出去”,能否為海外觀眾所接受,能否產生我們所期望的傳播效果,最終取決于我們電視劇的內容。因此,學者們在電視劇的創作方面提出了許多建議,概括起來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

1.提高作品質量?!皟鹊仉娨晞∫搿叱鋈?,關鍵要提高電視劇的質量,避免制作上的粗制濫造,內地電視人要有精品意識”[22]22;“精品的電視劇,再加上國際化的電視劇技術制作標準,能夠大大加快電視劇‘走出去的步伐”[4]69-70;“中國電視劇贏得海外市場的因素首先要制作精良”[7]7-9等。

2.克服文化障礙。電視劇“走出去”是一種跨文化傳播活動,我國與電視劇外銷地區或國家的文化差異導致我國電視劇“走出去”不可避免遭遇“文化折扣”(cultural discount,又譯作“文化貼現”)問題?!霸谝环N文化的特定的電視節目、電影或錄像,在國內市場很具吸引力,因為國內觀眾擁有相同的常識和生活方式,但在其它地方吸引力就會減退,因為那里的觀眾很難認同這種風格、價值觀、信仰、歷史、神話、社會制度、自然環境和行為模式?!盵30]我國電視劇“走出去”必須克服“文化折扣”障礙。對此,學者們提出:“了解海外受眾,培養海外受眾”[4]69-70;“要注意準確把握和努力滿足國外受眾的需求,尊重文化差異并盡量采取本土文化樣式,大力借用和發揮本土資源的優勢”[31];處理好“民族化和世界化的關系”“全球化與本土化的關系”[6]59-60;將“中華文化價值”“普世化傳遞”,“民族文化”“普世化處理”,“歷史故事”“現當代演繹”,“主流文化”“后現代包裝”[32]27-30等。

(四) 營銷層面

營銷也是我國電視劇“走出去”非常重要的一環。學者們對此提出了許多建設性意見,主要有:“建構多元化營銷模式拓展海外市場”[16]158-160;“加強海外交流合作,打造通向國際市場的快速路”[20]28-30;“開拓傳播渠道,構建國際營銷網絡”[4]69-70;“積累豐富的國際化營銷和運作經驗,不斷克服產品輸出所面臨的種種障礙,形成一套開拓國際市場的經營經驗,建立全球的市場營銷網絡”[9]03;“充分利用國際資源,降低壁壘,開拓中國影視業的國際市場”[29]296-298;“創新營銷策略,加強國際合作”[2]114-115等。

“隨著世界全球化、信息化程度的進一步加深,新媒體日益普及,傳播威力日益突出”[33],學者們也比較重視發揮新媒體技術在我國電視劇對外營銷中的作用,提出“事實證明網絡可以有效增強中國電視劇的傳播力……網絡也是電視劇宣傳發行的重要載體”[6]59-60;“利用信息新媒體技術,拓展電視劇出口渠道”[29]296-298;“重視網絡平臺,開展針對性營銷”[32]27-30;“主動用好國際網絡媒體、社交媒體”[34]等建議。

總之,針對我國電視劇“走出去”存在的問題,學者們從政府、機構、創作、營銷等不同層面提出了一系改進對策。

四、 我國電視劇“走出去”研究存在的問題及研究展望

近年來,隨著我國文化“走出去”戰略的實施和政府對電視劇“走出去”的日益重視,學者們對我國電視劇“走出去”也從意義、問題和對策等三個維度給予了關注,產生了一批研究成果。但總的來看,研究還存在許多不足,與我國電視劇“走出去”實踐的期望還有一定差距,需要進一步加大研究力度。

(一)存在的問題

1. 研究滯后。我國電視劇自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走向海外。20世紀90年代,《紅樓夢》《西游記》《三國演義》《水滸傳》等優秀國產劇相繼登上我國港澳臺地區,東南亞、東亞國家,乃至法國、美國等歐美國家的熒屏,一度引發中國古典文學名著改編劇熱,掀起我國電視劇“走出去”的一個小高潮。2001年,國家廣電總局正式啟動廣播影視“走出去工程”,大力推動國產電視劇走出去。但通過CNKI檢索,直到2004年,才有學者在《中國電視》上發表第一篇研究論文《從觀眾心理看我國現實題材電視劇如何走向港臺和東南亞》,并且直到2011年研究成果才開始大量增多,明顯滯后于我國電視劇“走出去”的實踐。學術研究特別是基于實際工作的學術研究跟不上實踐步伐,就難以給實踐以及時指導,難以滿足實際工作的需要,其實踐價值就大打折扣。

2. 重視不夠。雖然已有一部分學者關注了我國電視劇“走出去”的問題,并且產生了一批成果,但是相比我國電視劇“走出去”的重要性、緊迫性,相比國家對國產電視劇“走出去”的重視程度,相比政府對國產電視劇“走出去”的扶持和推動力度,相比我國電視劇“走出去”形勢的嚴峻性,相比電視業界的要求和期望,還存在很大差距,它突出表現在學界還重視不夠,關注的學者不多,有深度、有價值、具有指導性和可操作性的成果不多。

3. 方法單一。我國電視劇“走出去”是個涉及多學科的課題,但就已有的研究成果來看,研究方法方面比較單一,基本上都是采用文獻研究法或定性研究法,很少采用實證研究法,所收集的資料也非常有限,特別是研究者自己收集的第一手資料非常缺乏,以至于許多研究都是基于一些“大路貨式”的資料進行的理論思辨,缺乏研究的深度,得出的結論要么是人云亦云,陳詞濫調,要么是籠統寬泛,大而不當,缺乏可操作性,對實際工作的指導意義不大。

(二)研究展望

1. 加大研究力度。針對當今國家間競爭,特別是大國博弈的新特點,美國政治學者約瑟夫·奈(Joseph Nye)提出了“軟實力”(Soft Power)的命題,認為“硬實力和軟實力同樣重要,但是在信息時代,軟實力正變得比以往更為突出?!盵35]25他指出,文化(對他國產生文化吸引力時),政治價值觀(海內外共同實踐這個政治價值時)及外交政策(政策被視為合法性并具有道德威信時)是軟實力的三個來源[35]21。黨的十七大報告已明確提出了“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目標,并強調“不斷提高我國文化的總體實力和國際競爭力”,“提高文化傳播能力,不斷擴大我國文化的影響力”。我國電視劇“走出去”是事關我國文化的影響力、事關國家文化軟實力建設的問題,我國學者理應給予高度重視,進一步加大研究力度,多出有建設性貢獻的成果,為我國電視劇更快更好地“走出去”提供更多的理論指導和對策建議。

2. 進行跨學科多方法研究。電視劇是大眾文化產品,是一種包涵思想文化、價值觀念、意識形態的特殊商品。電視劇“走出去”,與一般商品貿易不同,不但涉及經濟問題,而且涉及文化問題,甚至意識形態問題。因此,電視劇“走出去”,是個涉及戲劇影視學、傳播學、國際關系學、管理學、經濟學、政治學、心理學等多學科的研究領域,下一步需要利用多學科的理論和研究方法進行研究。在研究方法方面尤其要重視采用抽樣調查、深入訪談、焦點小組、現場觀察、控制實驗、個案研究等實證研究方法,重視第一手資料的收集。比如,采用抽樣調查和深入訪談、焦點小組等研究方法研究海外觀眾的電視劇收看偏好,對我國電視劇的看法,以及我國電視劇對他們的影響等,這樣的研究不但科學可信,而且對我國電視劇“走出去”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和指導意義。

3. 開展協同研究。從已有的研究來看,主要是學界的研究,以及少部分業界的研究,很少看到學界與業界的協同研究。而許多學界的研究,由于深入業界不夠,缺乏第一手資料和對實際工作的全面掌握、深入了解,其研究有的沒有抓住主要矛盾、關鍵問題,有的流于膚淺,提出的一些對策建設缺乏可操作性,沒有多大實踐價值。而業界的一些研究由于缺乏理論指導,容易落入就事論事的窠臼,缺乏普遍意義。因此,下一步很有必要開展學界與業界的協同研究、協同創新,以充分發揮業界的情況熟悉優勢、資料優勢和學界的理論優勢、研究方法優勢,生產出既有理論高度又有實踐價值的研究成果。

4. 挖掘研究深度??傮w來看,當前有關我國電視劇“走出去”的研究還停留在面上的研究,還缺乏對我國電視劇外銷不同地區、不同國家的具體深入研究。但是,不同地區、不同國家由于政治制度、經濟體制、文化傳統、宗教信仰、生活方式、市場空間、技術條件等方面存在很大差異,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控制和對文化保護的政策和力度也不一樣,而這些顯然會對我國電視劇的輸入產生非常大的影響。因此,針對不同地區、不同國家,我們必須采取不同的、有針對性的、合適的電視劇外銷策略。下一步需要對我國電視劇走向不同的地區,如東南亞、歐洲、非洲等進行具體深入研究,對我國電視劇輸入不同的國家,如韓國、美國、馬來西亞等進行具體深入研究。這樣的研究更具體,更容易深入,針對性更強,研究成果也更具有可操作性,實踐價值更大。

總之,近年來,我國電視劇“走出去”是我國許多學者關注的一個重要研究領域,產生了一批研究成果,但也存在研究滯后、重視不夠、研究方法單一等問題,今后需要加大研究力度,進行跨學科多方法研究,開展學界業界的協同研究,挖掘研究的深度,以更好地滿足我國電視劇“走出去”的實踐需要,滿足國家文化“走出去”和軟實力建設的戰略需要。

參考文獻:

[1]付少武,蔡清輝.電視劇《媳婦的美好時代》在非洲熱播的啟示[J].當代電視,2014(2):88-90.

[2]盧冰潔,余高峰.出口貿易視角下韓劇對中國電視劇的借鑒作用探究[J].戲劇之家,2016(1).

[3]高鑫.電視藝術理論[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2.

[4]高棉.電視劇“走出去”的傳播視角透析[J].當代電視,2005(7).

[5]高艷鴿.國產電視劇如何“走出去”[N].中國藝術報,2013-06-04.

[6]徐曉.中國電視劇的國際傳播策略分析[J].今傳媒,2011(9).

[7]胡嶸.中國電視劇企盼加速“走出去”[J].當代電視,2006(10).

[8]吳明.國產劇“走出去”難抵引進劇熱度[N].中華新聞報,2007-04-04.

[9]李強.國產電視劇“走出去”亟須“三突破”[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5-11-03.

[10]李法寶.從“文化折扣”看中國電視劇在東南亞的傳播[J].中國電視,2013(8).

[11]彭俐.中國電視劇如何“走出去”[N].北京日報,2003-03-23(06).

[12]李彥.中國電視劇市場規模達882億[N].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2016-09-05(01).

[13]牛夢笛.國產電視劇走出去 實現從量到質的跨越[N].光明日報,2015-04-07.

[14]李琳.2016全球電視劇產業發展報告:網絡劇與電視劇競爭加劇[EB/OL],(2016-08-26)[2016-08-28].http://news.ifeng.com/a/20160826/49845153_0.shtml.

[15]秦俊香.從觀眾心理看我國現實題材電視劇如何走向港臺和東南亞[J].中國電視,2004(1).

[16]趙暉.論中國電視劇“走出去”策略[J].現代傳播,2011(7).

[17]徐華,廖欣.中國電視劇的海外市場與對外傳播策略研究[J].對外傳播,2015(2):46-48.

[18]劉淵.電視劇“走出去”的現狀及策略探討[J].中國電視,2013(8).

[19]王勇,安然.我國年輕觀眾電視劇收視偏好及發展對策[J].現代視聽,2015(6):27-32.

[20]黃昭文,宋培義.文化交往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電視劇“走出去”策略研究[J].電視研究,2013(7).

[21]朱春陽.我國影視產業“走出去工程”10年的績效反思[J].新聞大學,2012(4).

[22]甘文瑾.2005電視劇如何“走出去”?[N].中國電影報,2005-03-31.

[23]蔡之國.中國電視劇走出去問題及應對策略[J].中國出版,2014(16).

[24]王燕靈.論國產電視劇“走出去”戰略[J].新聞傳播,2015(23):25-27.

[25]牛夢笛.國產電視劇如何走得更遠[N].光明日報,2015-12-09(2).

[26]胡雪.解讀英劇《唐頓莊園》的藝術特色及其對國產電視劇“走出去”的啟示[J].中國電視,2013(8).

[27]王國平.中國電視劇“走出去”為何步履蹣跚?[N].中華新聞報,2005-8-24.

[28]徐明華,廖欣.中國電視劇的海外市場與對外傳播策略研究[J].對外傳播,2015(2):46-48.

[29]謝振達.對電視劇出口政策演進的研究[J].新聞傳播,2013(11).

[30]考林霍斯金斯.全球電視和電影:產業經濟學導論[M].劉海豐,張慧宇,譯.北京:新華出版社,2004:109.

[31]王勇,王冠男.近代外國人在華辦報策略及對新聞出版“走出去”的啟示[J].浙江傳媒學院學報,2014(3):98-102.

[32]郎勁松,任望舒.多維視野下中國電視劇的海外傳播[J].現代傳播,2012(6).

[33]王勇,李懷蒼.我國政府傳播研究述評[J].昆明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5):100-108.

[34]程曄,曾添.試論美國影視產業對中國電視劇“走出去”的啟示[J].中國電視,2015(9):99-102.

[35]JOSEPH S. NYE. Soft Power.The Means 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cs[M]. New York Public Affairs,2004.

猜你喜歡
電視劇軟實力走出去
傳統電視媒體的節目編排與發展出路
農村題材電視劇改編設想
IP熱潮下網絡文學影視化的理性發展
影像圓融:小議多元敘事視角的選擇性后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