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鍛造的技藝與文明

2017-01-16 12:21郭泳儒
藝術研究 2016年4期
關鍵詞:小刀哈薩克族工藝

郭泳儒

摘 要:哈薩克族的小刀是哈薩克民族的傳統工藝,其材料選用、工藝制作體現了哈薩克民族的工藝水平。作為哈薩克民族隨身攜帶的生活器物的小刀,既展現了哈薩克民族的生活習性和生產方式,也體現出哈薩克民族的審美特性,是集實用性、技術性、審美性、風俗性為一體的傳統工藝,是哈薩克民族文化的表征。

關鍵詞:哈薩克族 小刀 工藝 文化

中國的哈薩克民族主要居住在新疆北疆的阿勒泰、塔城、伊犁等地區,哈薩克民族歷史以來長期生活在草原、高山、深林、大漠環境中,生產方式以游牧為主,與其他的游牧民族相比較,在風俗、信仰、生活上有共同的文化現象,同時也表現出不同的文化個性。新疆的許多少數民族都有使用和佩戴小刀的習俗,對于小刀的制作、使用以及小刀所代表的意義和文化內涵,因其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的不同,地域環境的差別以及文化的交流影響而有不同的形式和意義,顯現出不同的文化特點和含義。

一、實用——小刀的源起

哈薩克民族以游牧為主。游牧民族有隨身佩戴小刀的切實需要,久而久之哈薩克男子都有隨身佩戴小刀的習俗,這種習俗的形成可以歸結為幾方面的原因。從小刀的制作來看:人的最初定義不是使用工具的生物,而是制作工具。?譹?訛早在塞人時期,他們就能冶煉鐵,制造短刀,刀子等鐵器。在哈薩克斯坦的咸海周圍、七河流域和塔斯莫拉等地出土的塞人的文物表明當時塞人制造銅器、鐵器武器和盔甲等。例如在哈薩克斯坦距離阿拉木圖50公里的葉斯克河北岸葉斯克塞人墓葬中出土的塞人領袖尸體,外穿一件由3000塊金箔裝飾的大衣,腰系金質飾牌的皮帶,死者的鐵制匕首系用金子裝飾的。?譺?訛從小刀的使用來看:小刀作為生活中的工具使用與哈薩克族的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密切相關。在生存上,哈薩克人在外出捕獵和放牧的過程中,小刀又成為了哈薩克人面對殘酷現實的生存武器和自我保護、防衛的工具,小刀發揮了武器的功能;在食物上,牛羊肉是他們的主要食品,哈薩克人用小刀進行宰殺牛、羊、馬之外,哈薩克人還用小刀當做吃飯的餐具使用,發揮了小刀的食用器具功能;在日常生活中,哈薩克小刀又成為人們進行生產和生活的工具,將其作為勞動的助手,完成生產和生活,獲得各種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在衣服的制作中,哈薩克人的衣料以皮料為主,同時兼用布料,在制作衣服時,哈薩克人用小刀進行皮料和布料的裁剪,成為裁切的工具;在生活閑暇和空閑時間里,佩戴小刀又成為哈薩克男子自豪和勇敢的象征,展現了哈薩克民族豪爽彪悍的性格,其精美的造型、秀麗的紋飾、鋒利的刃口,也是對美的展示,誘發了哈薩克人對小刀的深深的愛撫之情和對美的修養。

哈薩克族的小刀從工藝形制上有直刀和折刀兩種的類型,直刀從使用上可分為單刃和雙刃刀。哈薩克族的小刀分別稱作八克、夏普克、坎加爾(該名稱是根據音譯)三種小刀。八克是一種可折疊的小刀,長約15厘米,一半是刀把,一半是刀刃,用時將其展開,不用時將其合上,這種刀小巧輕便,佩掛在腰間,隨時取出可以用來切割肉等一些方便的用處,這種能折疊的八克具有很好的安全性,每一個哈薩克成年男子都帶有一把八克。

夏普克是一種不可折疊的直刀,長約25~30厘米,寬約3厘米,刀把長約12厘米,不能折疊,平時將其放入刀鞘中,刀把一般用牛角做成,其目的是結實耐用,一般用于宰牛羊馬??布訝柺且环N武器,長約50~60厘米,主要是在戰爭中使用,日常生活中很難見到。

所有器物,往往能夠在使用方面顯示出本質意義。?譻?訛小刀既是他們的重要生活器物,也是生活中的重要工具。小刀的獨特造型和工藝形式體現出哈薩克人的審美特性和工藝水平,佩戴在身上又可以成為哈薩克男子的裝飾品,同時哈薩克小刀還可以作為禮品進行饋贈親朋好友,也可以作為男子成年的標志等風俗習慣,還可以進行物物交易等社會商業性活動體現社會關系。因而,哈薩克小刀是集實用性、技術性、審美性、風俗性、社會性為一體的一項傳統工藝,是哈薩克民族文化的表征。

二、工藝制作——小刀的形成

1.制作工具

鐵器手工業在哈薩克族的手工業中有著重要的地位。舊時一般每個阿烏勒都有鐵匠。為適應游牧生活的需要,鐵匠一般有流動的作坊,以隨時滿足牧民及其家庭的各種需要,加工制作茶壺、鐵三角架、馬腳蹬、匕首、刀子犁樺等。煉鐵和打鐵的工具主要有風箱、鐵砧、穿孔鐵、鉗子挫刀等,煉鐵多用木炭。制作小刀的工具可以分為三類:一類是加熱工具,第二類是鍛打工具,第三類是加工組裝工具。加熱工具是一個原始的土爐,土爐外形像個小堡壘,坐落在小房間一進門的左側拐角,煙囪順著墻角一直升到房頂外面,煤所產生的煙聚到一起順著墻角的煙囪冒出去,爐洞形狀做成空心的金字塔狀,這樣有利于溫度聚到一起。爐洞寬約20厘米,高約30厘米,整個土爐高約1.2米,寬約1米,這樣顯得爐洞很小,爐灶很大,感覺爐內溫度比實際溫度高,爐洞前伸出寬約30厘米的平臺,用于放工具和煅燒的刀片,右側是羊皮鼓風機。

鍛打工具是一把鉗子,一個方形的錘子和一個尖形的錘子。兩個錘子各有不同的用途,方形的錘子用來鍛打,讓鋼片更有硬度,尖形的錘子用來鑿并使某些細小的部分塑形,最主要的是用來支持鍛打兼具塑形的“突俄斯”(一種支撐捶打的方形鐵塊,尺寸較大,呈立方體狀),長、寬、高各約30厘米,穩穩的坐在木樁上,從上到下10厘米處又分成一個臺階,頂部略凸起,二層上每一個面又有不同形狀和功能的用途,分別用來切割、彎曲、鍛打等,放置在離土爐最近的地方,這樣可以將燒紅的材料拿出后,迅速的放置在臺面上,根據所需形狀而進行鍛打,而不至于距離較遠散失溫度而無法進行塑造形狀。因為利用加熱后鋼的柔性,進行鍛打和造型。

加工組裝工具有用于切割的鑿子、錘子、銼、栽子,打磨用的電砂輪,用來空洞的空子,鉗子等。有些工具是做各種刀必須的,如用來做普夏克刀時,將用刀把的牛角加熱后切出一條縫隙的薄刀片,是專屬于普夏克刀的工具。

2.八克刀具材料

八克小刀的制作材料有三部分組成:刀刃材料是鋼板,以前用鐵作為刀刃材料。當鋼材出現以后,他們認識到鋼的硬度比鐵的硬度強,所以就采用鋼材?,F代的哈薩克人為節省材料和經濟原因,使用廢舊汽車的鋼板;刀把的材料有牛羊角、牛羊骨、有機玻璃、硬質的紅柳等木料以及銅片,銅的使用也可追溯到哈薩克早期先民對銅的認識、提煉和使用,刀把中間的襯板和刀刃的材料一樣,都是鋼材。最后是固定刀把以及刀刃和刀把相牢固銜接的鉚釘,鉚釘也是鋼材。

3.八克的制作

八克的制作可分為四個階段,分別是鍛打、打磨、安裝和修飾四個階段。

(1)鍛打階段

鍛打階段是對刀刃和刀把的鍛打。刀刃和刀把是由一片原初的鋼條鍛打成所需要的刀刃和刀把形狀。首先拿鋼材放入土爐的旺火中進行加熱,等鋼材燒紅后,用鉗子拿出來放在就近的突俄斯上,趁熱利用鋼材燒紅后變軟的性能,用錘子反復翻轉均勻的捶打,這樣反復捶打四次,每一次所捶打的要求都不一樣。第一次捶打是為了加強硬度,正反面反復捶打,以加強硬度,同時也使鋼材呈扁平狀;第二次是確定寬度,增加厚度,以達到適合的要求;第三次是捶打出刀刃和刀背,刀刃薄,刀背厚,中間凹進去,并打出弧形刀尖;第四次是切割和打孔,利用上面的鑿子工具,截取多余部分,達到適合的長度,然后在刀刃根部的中間用空,空出一個小洞,以便再裝刀把時裝鉚釘,將刀刃和刀把相銜接,固定并可靈活開展。

刀背的襯也這樣鍛打,只是所需的形狀和要求不同,根據刀的形狀需要,將其頭彎成鉤狀,寬度約4毫米,在刀刃和刀把鍛打好以后,要切割刀把的銅片,利用有弧度的栽子,將一片寬約3厘米,長約10厘米的銅片栽成兩片,一面帶弧,一面平面,這樣刀把的兩個面就形成了,這只是粗加工。

(2)打磨階段

將鍛打好的刀刃、刀把用電砂輪打磨(以前用手工打磨),在電子砂輪的快速轉動下,將不同部件慢慢靠近,一點一點地磨去多余部分和捶打的痕跡,并進行整形和修飾,使其光滑的刀刃鋒利,刀把圓潤。

(3)組裝階段

將加工好的刀把、刀刃、刀把架進行組裝,將三部分的四個孔相互對齊,然后在空里裝入鉚釘,再進行捶打鉚釘,將刀刃、刀把、刀把架固定死,這樣八克小刀就做成了,但還不夠美觀,還需要進一步裝飾和修飾。

(4)裝飾階段

裝飾階段分三個過程,第一部是用錘子、砂輪以及其他的工具將小刀上粗糙的部分用不同的工具進行修整、打磨等,使其刀刃表面平整,刀把光滑流暢,不傷手,做到舒心美和光滑美。第二過程還是利用其它的一些工具如栽子等,對刀刃進行裁切與打磨,讓刀刃的外型上具有流暢的線條美,同時在刀刃面上還進行打磨出流暢的小凹槽,增加刀面的生動性和運動感。第三個過程是在刀面和刀把上壓印圖案和紋樣,在小刀修飾完成后,小刀制作者會在小刀的刀刃和刀把上鏨刻或壓印上哈薩克民族獨特的羊角紋,使小刀更具有民族特色和藝術特色。

三、小刀的審美文化

哈薩克小刀之美體現在制作裝飾和形態上。哈薩克小刀在式樣上也很多,如劍式、鷹嘴式等,這種造型形態的來源與哈薩克民族的生活環境有關,他們將生活中的自然形態運用到小刀的制作上。優美的工藝來自形狀的規則和表面的平滑,這是大多數原始工藝生產的特色。在制作階段,先用小銼子將粗糙的地方挫磨,磨去不光滑部分,使刀把手感綿軟順滑,鉚釘則磨去突出部分,將其變平整、圓滑,使小刀在手感上有溫柔、圓滑之感。單刃刀造型優美、線條流暢,而且使用功能強,深受廣大愛刀者的喜愛。單刃刀的刀身上大都以鑲嵌法嵌入黃白色的金屬絲,并組成各種花紋圖案,給人以鑲金嵌銀的感覺。有的還鑲嵌有珍珠寶石,更顯得珍貴。有的在刀背上開有開啟瓶蓋和罐頭的槽,這應該是現代的作品,小刀從觸覺上給人一種美的享受。

刀把的造型變化多端,從造型上分有數十種,從所用材料上有木質、骨質、羚羊角、玉石、有機玻璃、金屬等十來種。有的刀與刀鞘合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牛角刀。刀把用金屬、牛角、塑料鑲面及混合用料,在刀把的兩面,若是金屬銅片刀把,就在銅片刀把上用一個花紋模型鑿壓上具有哈薩克特色的羊角花紋,這樣的小刀看起來美觀、小巧、鋒利,開合也便利,又具有彈性。刀把更為講究的要用銀、銅鑄成,后壓印羊角圖案紋樣,或粘貼上黃金刻上哈薩克民族圖案。若是牛角非折疊型小刀刀把上面鏤花紋或壓模成圖案,并在上面鑲嵌寶石,顯得瑰麗而珍貴,被人們視為精美的工藝品。講究的還在刀把上鑲嵌金屬條、寶石、彩石做點綴品,使刀子顯得十分華麗,部分小刀還配有精美的刀鞘。刀把裝飾的手法有拼貼法、鑲嵌法、鏨刻法,從刀把的造型形態上最能體現出地域特色。

刀刃的制作也講究淬火、沾水、沾油等工藝,小刀的鋼材選擇也十分注意,大都用彈簧鋼板做刀的原料,使刀刃鋒利而堅硬牢固,能長期使用。劍式和鷹嘴式刀刃在形成不同的形態感覺,劍式刀刃形態給人干脆、爽利之感,在物質形態上顯現時間之美。鷹嘴式刀刃的形態上形成一種曲線美,給人一種舒緩的感覺。在哈薩克小刀的刀刃上還壓印哈薩克羊角紋,或者在刀刃上鑿出凹槽,這樣的裝飾也給人一種裝飾美的感覺。形式的美感隨著技術活動的發展而不斷發展。同時,藝術作品的固定的形式也有賴于技術的高度發展。?譼?訛

刀鞘大多為皮制,也有少量的金屬刀鞘,因為隨身佩戴物品,罕見笨重的木刀鞘或鑄鐵刀鞘。皮刀鞘輕巧耐用,除造型敦厚圓潤、線條優美外,鞘身還用模壓法、線連法、嵌入法裝飾上各種圖案花紋,有的皮刀鞘上的圖案還相當的繁滿。有趣的是,還有人用馬鞭子做刀鞘,把小刀放在馬鞭子的把手里,并安有開關,一般人不易發覺,但使用起來十分方便,騎馬時可做馬鞭,不騎馬時又用來做刀鞘。

四、小刀的藝術理念與文化

藝術的起源就是文化起源的地方。手工制作品和工藝最能反映地方文化,對工藝的深刻理解和認識,對工藝器具的觀察就是對地方文化的理解和認識。哈薩克小刀是哈薩克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和體現。哈薩克族小刀的材料使用,是哈薩克人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對各種礦物質進行不斷的實驗,最終確定鋼材這種既耐實又具有彈性的材料,而刀把上牛角的使用,也是對物質材料的深入了解后的最終選擇,顯現出哈薩克人在材料上的科學認識水平,而對這些材料的加工與制作所使用的加熱、鍛打、粘結等技術,顯現了哈薩克人的技術文化水平,代表了哈薩克民族不斷走向技術文明的程度。

在商品經濟不發達的時代,哈薩克民族的小刀又成為交易和利益的代表,哈薩克人可以用自己制作的小刀與別的物品進行交換,滿足自己的其他需求,實現社會交換的價值。在社會禮儀中,哈薩克小刀又成為禮物的代表,由年長的人送給年輕人,表示對年輕人寄予厚望,送給未成年人作為未成年人的成年儀式的禮物,年輕人送給年長者表示對年長者的尊敬和愛戴。

在生活上,哈薩克人用八克切肉時,由老人或親戚長輩先拿出八克切羊頭上的肉,但切肉時也有講究,先從羊頭右嘴角開始,一片一片的切,每切一片后分給在座的每一位人,每人分一片肉后,再割羊的右耳朵一片肉,分給小孩吃,意味著小孩從小要聽話,最后將八克遞給主人來切肉,年輕人用八克切肉吃。哈薩克人在傳遞刀的時候,是將刀把對著別人,刀尖對著自己,否則被認為是不禮貌的行為,顯現出哈薩克人的禮儀文化??腿藙t要用小刀切下一塊面額肉捧獻給在席的長者,再割一塊羊耳肉,讓給在座的最幼者,寓意在于讓小孩吃了耳朵后會聽話,之后的進餐中,持刀割肉的主人也會不斷將好肉分給客人及老幼。吃肉時由1—2人用小刀負責將肉割碎。

哈薩克小刀的牛角刀把還有一個醫療用途,當眼皮內長泡時,將夏普克刀把放在火上加熱后,放在長泡的眼皮上按一按,第二天,眼皮內的泡就會消失或變小,起到一種治療的作用。

小刀是哈薩克族日常生活的必備生活用品,始終與哈薩克人的生活密切相關,成為哈薩克人的陪伴品,它既有生活便利的用途和功能,同時又具有哈薩克民族的生活風俗和生活習性,同時也體現出哈薩克民族的審美特點和審美心理,顯現出獨特的民俗文化和審美文化。

注釋:

①【英】泰勒,連樹聲譯,人類學:人及其文化研究[M].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②賈合甫·米爾扎汗哈薩克族.新疆哈薩克族傳統社會經濟和社會生產[J].新疆社會經濟,1999(2).

③【日】柳宗悅,徐藝乙譯.工藝文化[M].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④【美】弗朗茲·博厄斯,金輝譯.原始藝術[M].上海文藝出版社,1989.

作者單位:伊犁師范學院藝術學院

猜你喜歡
小刀哈薩克族工藝
輕便方便的小刀
間諜酷知識
轉爐高效復合吹煉工藝的開發與應用
5-氯-1-茚酮合成工藝改進
過氣的大俠
民國時期哈薩克族在河西走廊的活動述論
哈薩克族諺語在數學分析課程教學中應用及實踐
56個民族56枝花 哈薩克族
一段鋅氧壓浸出與焙燒浸出工藝的比較
阿勒泰地區哈薩克族民俗文化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