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經大成》眼科外用方藥組成配伍特點與制法劑型探討

2017-01-19 17:46汪劍羅思航和中浚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下半月 2016年11期
關鍵詞:眼科

汪劍羅思航和中浚

【摘要】《目經大成》為清代中醫眼科經典名著,書中收錄了眼科外用方藥二十首。這些眼科外用方在劑型、制作工藝、臨床主治方面,都遠遠超越前代,成為清代以前眼科外用方集大成的著作。筆者整理了《目經大成》二十首眼科經典外用方,對其藥物組成、配伍特點、制作方法、劑型、主治進行了探析,為臨床開發古代眼科經典外用方藥提供參考。

【關鍵詞】外用方;方劑配伍;眼科;目經大成;黃庭鏡

【中圖分類號】R26【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7-8517(2016)21-0001-03

Abstract:

Keywords:

重視外治方藥是中醫眼科的特點之一,早在《秘傳眼科龍木論》中,便收載了不少眼科外用方,如七寶膏、摩風膏、紫金膏等?!赌拷洿蟪伞窞榍宕∧觊g著名眼科名家黃庭鏡所撰,乃眼科經典著作,書中卷一下有“諸藥外治”一篇,收載眼科“外治方藥十九首”(實際為二十首,第十五首紫金膏正文后附有“簡易自然膏”一首),包括照乘珠、金莖露、胭脂雪、芙蓉鏡、絳雪丹、昭容膏、元霜、霹靂火、一劍鋒、飛熊丹、空青石、夜光璧、三制辟塵粉、八寶丹、紫金膏、瓊玉膏、景云根、封瞼六神餅、洗眼及時雨等。這些外用方吸取了前代眼科外用方之精華,用藥廣泛而制作工藝復雜,適應面也更寬,堪稱集前代眼科外用方之大成,有很大的臨床實用價值。本文擬就《目經大成》外用方藥組成配伍特點、制法劑型進行探討。

1《目經大成》外用方的藥物組成

《秘傳眼科龍木論》、《審視瑤函》所收錄的外用方組成大多比較簡略。而《目經大成》外用方用藥更為廣泛,少則數味,多則近三十味,藥物品類涉及到植物類藥、動物類藥、金石類藥、人部類藥等。所使用的藥物大約如下。

11植物類藥

111疏散風邪類包括辛溫疏散與辛涼疏散,包括羌活、細辛、白芷、麻黃、荊芥穗、薄荷、蕤仁等。如《目經大成》金莖露方使用了羌活、細辛、白芷、薄荷;霹靂火一方使用了羌活、細辛、麻黃、薄荷葉、荊芥穗。蓋目在頭部,至高至巔之處,唯風可到,眼科疾病以風邪為患的因素較多,故眼科外治方也多用疏風類藥。

112苦寒瀉火、清熱涼血類包括黃連、黃芩、黃柏、大黃、膽草、胡黃連、苦參汁等苦寒類藥,以及丹皮、地黃、赤芍、紫草等涼血藥。眼科多熱證,且目竅通于肝,眼病多見肝火上炎之證,故眼科外用方也多用此類藥。如“金莖露”、“芙蓉鏡”、“昭容膏”、“一劍鋒”、“紫金膏”、“洗眼及時雨”用黃連;“霹靂火”用黃連、黃柏、黃芩、大黃、膽草、胡黃連;金莖露”用地黃、紫草;“霹靂火”用丹皮、地黃、赤芍藥等。

113活血散血、疏通解郁類目為上竅,五臟六腑之絡皆上絡目珠,故眼科多郁滯之證,因此《目經大成》外用藥多配伍活血散血、疏通解郁類的藥物。包括活血類的川芎、當歸、山漆、紅花、蘇木、丹皮、乳香、沒藥、胭脂、血竭等,解郁疏通的土郁金、川貝母、杏仁、竹瀝、赤小豆、荷葉、川花椒、樟腦、冰片等。解郁疏通多為化痰、行氣、利濕、辛散、開宣之品,以解郁邪則氣血通,有助血行通暢,《目經大成》在“封瞼六神餅”條下說:“急以生地、芙蓉花、土郁金清其肌表,表解則毒散;杏仁、貝母、赤小豆疏其壅塞,塞通則血行?!盵1]

12動物類藥其中與動物“膽”有關的藥物有熊膽、牛膽、羊膽、鯖魚膽、蚺蛇膽、鹿膽、虎膽等,大多有明目、去翳障的功效。蓋肝開竅于目,膽與肝互為表里,故古人多用“膽”治目疾。正如李時珍在《本草綱目》“羊膽”條下說:“肝開竅于目,膽汁減則目暗。目者,肝之外候,膽之精華也。故諸膽皆治目病?!盵2]因此,《目經大成》外用方中對動物膽類藥的運用較為廣泛,如照乘珠、芙蓉鏡、一劍鋒、飛熊丹用熊膽,金莖露用熊膽、牛膽、羊膽、鯖魚膽、蚺蛇膽、鹿膽、虎膽。與動物“眼”有關的藥物,如金莖露方用虎睛、鷹眼?!赌拷洿蟪伞吠庥梅竭€廣泛使用了爪、牙、角、甲、皮、殼、蛻等動物藥品,如三制辟塵粉一方使用了穿山甲、象牙、獖豬爪、鷹爪、羚羊角、犀牛角、蟬蛻、蛇蛻、雞雛蛻、蠶繭等品。這些藥品大多有明目去翳之功,《目經大成》外用以之去翳。其余,《目經大成》還用麝香“拔毒散風”,蛛黃、鷹屎白“毒而攻堅”,文蛤、海螵蛸、黃蠟、白蠟以收濕,夜明砂明目、去翳障等。

13金石類藥計有近四十種。其中瑪瑙、水晶、玻璃、白玉、琥珀、珍珠、珊瑚為貴重珠寶,多有明目退翳、消磨翳障之功。古人認為目珠至為貴重,又如珠寶有光華而不染纖塵,故常使用上述珠寶研為細末,外用以治療目疾?!赌拷洿蟪伞吠庥梅街?,照乘珠使用了珍珠、琥珀、珊瑚、瑪瑙、水晶、玻璃、白玉,空青石使用了珍珠、珊瑚,芙蓉鏡使用了珍珠。其余金石之品,亦大多有明目或去翳障、消腫痛之功。如硼砂、赤石脂、花蕊石消障翳;風化硝點眼治療眼瞼赤腫;朱砂點眼治療目生障翳、目膜息肉、目生胬肉等目疾;白礬點眼可治療目翳胬肉、赤目風腫、爛弦風眼;綠礬外用點眼治療眼暴赤爛、爛弦風眼、倒睫拳毛;爐甘石能收濕去翳,兼能解毒,《目經大成》譽之為眼科外治之圣藥。

14人部類藥計有紅鉛、白鉛(人乳粉)、少婦梳下亂發須、小兒臍帶、人指甲等幾味。紅鉛“乃室女初次經水,取法用新棉花厚鋪馬布上,漬透扭下,換花復漬,至盡曬干”[1],《目經大成》認為本品“屬處子天癸,取其真陰,以制驕陽”[1],照乘珠一方用之。白鉛即人乳粉,制法“擠一碗傾瓷盆中,裂日逼干”[1],《目經大成》認為本品可潤燥,《本草綱目》載人乳“療目赤痛多淚,……去目中弩肉……點眼止淚”[2],《目經大成》照乘珠、芙蓉鏡、紫金膏、簡易自然膏等眼科外用方皆用之。人指甲,三制辟塵粉一方用本品蜜炙成粉,認為本品能去障翳。

2《目經大成》外用方的配伍特點

《目經大成》二十首眼科外用方劑配伍精當,在用藥配伍的精細復雜程度方面,超越了前代眼科專著的外用方。其配伍特點歸納起來有如下幾點。

第一,疏風藥與清熱藥的配伍。目居于上,頭部為諸陽所會,肝開竅于目,又火性炎上及肝體陰而用陽等因素,風邪犯目容易化熱;或素體陽熱,同氣相招,風火毒邪外犯,則疏風與清熱常為并舉。使用清熱類藥物的同時,輔以疏風藥,又可襄助火邪的疏散,清熱而火邪不至凝滯。如霹靂火中黃連、黃柏、黃芩、大黃、龍膽草、胡黃連與羌活、細辛、麻黃、薄荷葉、荊芥穗同用。

第二,疏風清熱藥與涼血散血藥的配伍。外邪犯目,阻滯目中經絡,易出現血絡不暢的病理因素,又易化熱,瘀熱并見,故若血氣流暢,則有助于外邪疏散。涼血藥物又可防火熱之邪與苦寒之品傷及陰血,同時可清透血中之熱?;钛幣湮槭栾L藥,又可有疏散之功,促進瘀血消散。黃庭鏡說:“品匯雖雜,不外散血疏風,清熱潤燥?!盵1]如霹靂火中黃連、黃柏、黃芩、大黃、龍膽草、羌活、細辛、麻黃、薄荷葉與川芎、當歸、三七、紅花、蘇木、丹皮、地黃、赤芍同用。芙蓉鏡中黃連、牛黃、元明粉、熊膽與血竭、乳香、沒藥同用。

第三,清熱藥與行氣、化痰、解郁、開竅藥的配伍。眼科多見熱證,故眼科外用藥中清熱藥運用較為廣泛,但苦寒凝滯,容易閉阻眼目絡脈氣血津液的運行。且“諸脈者,皆屬于目”,眼部絡脈豐富,因此稍有外邪犯目,則容易出現絡脈郁阻、甚至氣液停滯成痰。故清熱藥多配伍行氣、化痰、解郁、開竅藥。如封瞼六神餅中配伍杏仁、貝母、赤小豆、土郁金,照乘珠、芙蓉鏡中配伍麝香。

第四,去翳障除用疏風退翳的植物類藥外,還多選用動物類、金石類藥。如動物類藥中的穿山甲、象牙、羚羊角、犀牛角、蟬蛻、蛇蛻、琥珀、珍珠、珊瑚等。金石類藥中的瑪瑙、水晶、硼砂、赤石脂、花蕊石、爐甘石、古錢、古鏡等。

第五,多配伍化腐生肌消腫類的藥物。眼科多風熱,郁結成毒,損傷絡脈后易傷氣血,化生火毒腫潰瘡瘍類眼病,故《目經大成》眼科外用藥中亦常配伍化腐生肌消腫類藥物,如照乘珠、八寶丹配伍乳香、沒藥,瓊玉膏配伍赤石脂、花蕊石、爐甘石、象皮、乳香、沒藥,封瞼六神餅用芙蓉花、土郁金等。

第六,寒熱并用。主要包括辛溫疏風藥與苦寒瀉火藥同用,溫熱藥與清熱藥同用。這種配伍特點有利于清熱而不凝滯,有助于邪氣的消散,如前文所談到的疏風藥與清熱藥同用,疏風藥多選用的是羌活、白芷、細辛等辛溫疏散之品。

3《目經大成》外用方的制法與劑型

《目經大成》眼科外用二十方在藥物的炮制方法上頗為繁復精細,在制作工藝上,比前代眼科外用方藥有了巨大的發展和進步。其外用方藥的制作方法包括了研、杵、碾、搗、篩、洗、浸、煎、蒸、煅、淬、炙、曬、濾汁、水飛、升煉、制霜等。還記載了紅鉛、白鉛、紅粉、風化硝、古錢、古鏡等一些特殊藥物的制取方法。茲舉例說明如下:

①研:在《目經大成》外用方中應用十分廣泛,主要是把藥物研細、研勻。如照乘珠將珍珠、琥珀、珊瑚、瑪瑙、水晶、玻璃、白玉等研極細后再水飛。

②杵:主要用于制作丸藥、藥餅。如昭容膏將綠礬、銅綠、文蛤、烏梅肉、黑棗肉先用白蜜拌、蒸爛后,再杵融為丸芡實大;封瞼六神餅將芙蓉花、土郁金、生地黃、川貝母、杏仁、赤小豆諸品洗凈或用竹瀝浸透后杵如泥。

③碾:如霹靂火將石膽碾碎。黃庭鏡說:“凡一切入眼丹藥,須小心碾篩,總以手捏不響,齒嚙無沙為則?!盵1]

④搗:如芙蓉鏡、空青石等方將爐甘石搗碎裝罐再煅。

⑤篩:如空青石用爐甘石要搗碎再篩;三制辟塵粉要將諸品炙粉、水飛、研細后再篩。以提高藥粉的精細度,便于點目。

⑥洗:如封瞼六神餅要先將芙蓉花、土郁金、生地黃三物洗凈。

⑦浸:如霹靂火要將二十味藥搗成粗末后,再用無灰酒一大瓶浸兩晝夜;封瞼六神餅將川貝母、杏仁、赤小豆用竹瀝水浸透。

⑧煎:主要用于取藥物的汁液、煎煮混合諸藥、藥物的定型等,本法的應用也較為廣泛。如金莖露先將羌活、細辛、白芷、薄荷、黃連、當歸、地黃、紫草、蕤仁等藥煎水過濾取汁,再入乳香、沒藥、硼砂、元明粉、青鹽復煎,再入白蜜、雪梨汁、胭脂汁煎極稠。

⑨蒸:如昭容膏先將綠礬、銅綠、文蛤、烏梅肉、黑棗肉用白蜜拌,蒸極爛后再進行后續加工。

⑩ 煅:如芙蓉鏡、空青石、八寶丹制爐甘石,將爐甘石搗碎罐裝煅熟;景云根煅石膏;絳雪丹制取礬紅,將青礬明大者進行煅煉。

B11 淬:夜光璧制古銅錢、古銅鏡法,先將古銅器用火煅,再用醋淬使碎。

B12炙:如三制辟塵粉將蟬蛻、蛇蛻、雞雛蛻、人指甲、蠶繭用蜜炙成粉。

B13 曬:如照乘珠制紅鉛、胭脂雪制紅粉都要用曬。

B14 濾汁:主要用于過濾藥汁,如金莖露、胭脂雪、芙蓉鏡、紫金膏、封瞼六神餅等都用到此法。

B15 水飛:本法用于取藥物的極細粉末,便于點目。如照乘珠用珍珠、琥珀、珊瑚、瑪瑙、水晶、玻璃、白玉、石蟹,研細后都要水飛。

B16 升煉:如制外用方景云根即用到此法,將各藥升煉成丹。

B17 制霜:見于胭脂雪一方中制風化硝法——“新秋取大苦瓜刳去穰、實元明粉于中,懸當西北風處,冬月其霜自出,即風化硝?!盵1]

《目經大成》外用方劑型方面,則有丸(照乘珠)、散(胭脂雪、芙蓉鏡、絳雪丹、元霜、一劍鋒、飛熊丹、三制辟塵粉、八寶丹)、膏(金莖露、昭容膏、霹靂火、紫金膏、瓊玉膏、簡易自然膏)、丹(空青石、夜光璧、景云根)、餅(封瞼六神餅)、外洗湯劑(洗眼及時雨)等。

4結語

綜上,《目經大成》所收錄眼科外用方,從藥物組成、配伍、主治、制作工藝上都皆遠超前代,較前代的《秘傳眼科龍木論》、《審視瑤函》更加完備,堪稱集前代眼科外用方之大成,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和臨床實用價值,值得后世學者和臨床醫生的重視。

參考文獻

[1] 清·黃庭鏡著,汪劍校注.目經大成[M] .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5:80,72,72,72,72,78,72.

[2] 李時珍編著,張守康校注.本草綱目[M] .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8:1128,1201.

(編輯:穆麗華)

猜你喜歡
眼科
眼科診所、眼科門診、視光中心的區別
第二十二屆亞非眼科大會(AACO 2022)
第二十二屆亞非眼科大會(AACO 2022)
2020 年世界眼科大會即將在線舉行
2020世界眼科大會
改良瞼板腺按摩流程在眼科術前準備中的應用
探討如何打造“金課”在中西醫結合眼科教學上的實施
眼科檢查項目
眼科病床的合理安排
眼科整形術后開展質護理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