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聯網技術在智慧檔案館建設中的應用

2017-01-21 00:29金鈴
卷宗 2016年10期
關鍵詞:無線傳感器RFID技術物聯網

金鈴

摘 要:作為重要的文化傳播基地的檔案館,主要服務目的就是依靠紙質和數字檔案資源為用戶提供信息保證,進而實現歷史信息的開發和利用。因此,如何將物聯網技術應用于檔案館,使檔案館更好地服務于讀者,這是每個檔案館人應該思考的問題。本文首先分析了智慧檔案館的定義及其建設中存在的問題,然后說明了物聯網技術在智慧檔案館應用的特點,最后闡述了物聯網技術在智慧檔案館建設中的應用。

關鍵詞:物聯網;智慧檔案館;RFID技術;無線傳感器

1 智慧檔案館的定義及其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一)定義

智慧檔案館的概念源自于智慧城市。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背景下,IBM公司率先提出“智慧地球”的理念以呼吁和幫助世界各國共度危機和發展經濟。城市作為地球上人類居住的基本單位,智慧地球的構建則離不開智慧城市的發展。所謂智慧城市即利用云計算和互聯網等信息技術來改變政府、企業和人們相互交往的方式,對人類各方面的需求做出快速、智能的響應,提高城市運行效率。

目前,智慧檔案館研究在我國方興未艾,學術界對智慧檔案館的定義各執己見,尚無定論。但通過總結分析比較,我們可以發現其中的一些共同之處,即智慧檔案館是采用云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手段,具備進行感知、挖掘、決策等功能,為國家和民眾提供全方位、多層次服務的一種檔案館模式。

(二)智慧檔案館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1、忽略用戶需求

智慧檔案館的服務對象是用戶,但在建設智慧檔案館的實踐過程中,多數專家學者們的著眼點停留在管理、技術、資金、人才方面,忽略了面向用戶體驗這一要素。在實施過程中,對技術的追求只是停留在硬件層面,盲目給智慧檔案館戴上云計算、大數據等大帽子,而不深入思考用戶是否真的需要這些技術是研究的價值偏離。技術只是手段和工具,而它的服務對象——人,才是智慧檔案館建設最需要關注的對象。

2、檔案利用率低

智慧檔案館建設的最終效果以用戶的滿意度和評價來體現,而其中最突出的量化指標就是檔案的利用率。在眾多構建智慧檔案館模型的設計中不難發現,建設一座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智慧檔案館需要雄厚的資金支持。但由于種種原因,數字化、信息化后的檔案利用率卻未有顯著提高,投入與產出反差巨大。如果智慧檔案館在今后的建設中仍然無法顯著提高檔案利用率,那建設智慧檔案館的效益問題將是今后值得引起關注的問題。

2 物聯網技術在智慧檔案館應用的特點

物聯網是以感知客觀世界,并以獲得物理信息為目的,從而實現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全面互聯的網絡。它通過各種感知方式來獲取物理世界的各種信息,并結合有線網絡與無線網絡實現信息傳遞和交互,采用智能計算機對獲得的信息進行分析處理,實現了把局域傳感網絡和互聯網連接在一起,從而完成對被感知物體的監測和控制。物聯網技術也廣泛應用于社會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它為檔案館智能管理帶來了信息感知領域的一場變革,將物聯網應用于檔案館的智能管理中,能夠最大程度地節約人力、物力、財力,提高檔案管理的工作效率,實現檔案館的智能化。

(一)檔案資料的唯一標識

檔案館主要保存的資料包括紙質檔案案卷、書籍復本和電子文件(移動硬盤、光盤等)。物聯網的EPC編碼技術,可以對單個物品進行編碼,為每盒檔案和書籍、電子文件載體提供唯一標識。同時借助于計算機網絡技術,完成對每個檔案載體(檔案卷盒、書籍、電子文件載體)的跟蹤與管理,以方便用戶和管理人員的查找。

(二)讀取方便

采用RFID電子標簽,只需將每個檔案載體的詳細信息寫入標簽中,這種標簽只要在閱讀器的范圍內就能讀取,從而提高了檔案載體的識別效率。

(三)RFID電子標簽長壽耐用

原有檔案卷盒采用紙質或不干膠等打印信息作為標簽,容易脫落和污損。采用RFID電子標簽可以在高污染或放射性環境中使用。

(四)便于管理

將貼有電子標簽的檔案載體在通過識讀器掃描區時,RFID系統可以分辨出各類檔案載體信息,并根據需要對這些相關的信息進行處理,從而實現快速分級的效果,提高了工作效率。

(五)參考咨詢工作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RFID系統的引進使傳統檔案館的人工借還工作淡出了人們的視野,檔案館服務將成為信息資源與信息中介的有機結合體、檔案館要實現這一新的定位,就應當加強信息中介的工作,將信息咨詢和信息導航工作做得更好,檔案館從經費的投入到人員的配置都應該向咨詢傾斜。

3 物聯網技術在智慧檔案館建設中的應用

(一)RFID技術在檔案館的應用

RFID技術在檔案館主要應用于實體檔案的標簽管理系統。通過RFID技術,可以實現實時、動態化的定位管理,與傳統的用檔號和條形碼標記形式來排架和定位實體檔案的方式相比,能提高管理效率,提高檔案的利用率,更好的發揮檔案的作用。RFID技術應用于檔案管理的特點有如下特點:

1、完成檔案資料的便捷管理

使用物聯網中RFID技術可以實現管理人員借閱檔案等,操作程序更加便捷。庫房管理人員只需進入指定的庫房區域,通過RFID查詢系統,就能自動讀取檔案載體信息,從而實現用戶無論借多少檔案一次性完成。歸還檔案時,可自動顯示原有檔案位置信息,進而提升檔案館工作人員和檔案館的服務品質。

2、實現檔案資料的快速盤點和整架歸位

現在大多數檔案館都是密集架存放,由于人員流動或是標示不清,會導致密集架中檔案資料亂架、錯架。使用RFID盤點館藏檔案資料,僅需利用RFID手持式讀取器在密集架上橫移,一次性讀取多個電子標簽的資料,不需要像傳統檔案館那樣,按卷盒標識進行清點分類,從而降低了清點檔案資料的工作強度,提高整架的工作效率,加速了盤點和排架、上架工作,顯著降低錯架、亂架率。

3、提高館藏目錄的準確性

由于檔案館館藏較大,盤點所需要的成本較高,若館藏目錄出現錯誤,很難得到及時的排除。而使用RFID技術后,盤點的快速進行使館藏目錄很快得到重新編制,并且準確率高。在新征集的檔案入館后,征集整理部門在每卷檔案卷盒或每個光盤盒貼上具有唯一內碼的電子標簽,并將檔案載體的詳細信息寫入RFID電子芯片,為日后檔案利用提供參考信息。

(二)無線傳感器網絡技術在檔案館的應用

針對檔案館日常工作需要和檔案館具體的環境條件要求,無線傳感器網絡技術題檔案館中的運用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1、無線組網

通過采用無線傳感器網絡技術中的ZigBee技術構建檔案館無線網絡,并實現對無線傳感器節點的控制。

2、溫濕度檢測

檔案館為了更好的保護檔案,有自身具體的溫濕度范圍限制,溫濕度傳感器實現了對檔案館溫濕度等環境參數的監測,當變量超過限制范圍時,可以通過繼電器控制器對多功能空調設備設進行開關,實現自我調節。

3、照明控制

針對檔案館庫房多,面積大,進出次數不定,檔案工作人員很多時候無法及時關閉照明設備,造成不必要的浪費。通過熱釋電傳感器和繼電器控制器能實現對檔案館照明設備的智能化控制。

4、防火監測

檔案館的防火是重中之重,通過煙霧傳感器能實現對檔案庫房的防火監測。

4 結語

綜上,通過物聯網技術在檔案館智中的應用,實現了對檔案館實體檔案的標簽化管理、檔案庫房的監控和智能控制,提高了檔案管理人員的工作效率,提升了檔案的服務質量,為真正實現檔案館智能管理提供了理論和技術支持。

參考文獻

[1]陶水龍. 智慧檔案館建設思路研究[J].中國檔案.2014(06)

[2]陳海明,崔莉,謝開斌. 物聯網體系結構與實現方法的比較研究[J].計算機學報.2013(01)

[3]張應福. 物聯網技術與應用[J].通信與信息技術.2010(01)

猜你喜歡
無線傳感器RFID技術物聯網
無線傳感器網絡故障檢測研究
能量均衡的無線傳感器網絡路由算法的研究
淺談在電力企業計量資產管理中RFID技術的應用
中國或成“物聯網”領軍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