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媒體推動和諧社企建設的思考與建議

2017-01-21 00:44陳英英
卷宗 2016年10期
關鍵詞:輿論導向新聞宣傳建議

摘 要:企業尤其是國有大型企業的新聞宣傳工作是營造和諧社區、構建和諧企業的重要載體。當前,企業新聞宣傳工作的重點是為構建和諧企業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提供正確的輿論支持和精神動力。本文以筆者所在企業媒體為例,提出企業媒體推動和諧社企建設的思考與建議,旨在找出解決之道,進一步推進和諧社企的建設工作。

關鍵字:和諧社企;企業媒體;思考

1 構建和諧社企關系的重要陣地

企業媒體的新聞宣傳工作是營造和諧社區、構建和諧企業的重要載體。作為企業媒體,上海石化新聞中心工作方向是“聚焦石化 關注社區”,對內它起著凝聚企業戰斗力和向心力的作用,對外是展示企業形象的“窗口”,此外,還對社區改革發展起促進和推動作用,是構建和諧社企關系的重要陣地。

2 推動和諧社企關系的思考與建議

企業媒體所起作用很大,但目前仍存在一些問題,企業媒體需要積極、主動地彌補不足,以維護社企和諧與發展。

1、企業媒體的影響力有待提高

職工和市民對企業媒體的淡化傾向。有人認為,企業媒體的報道內容,只是企業相關新聞,報道意義不大,也有人認為,企業媒體沒有社會媒體有影響力。企業媒體報道的內容不是市民感興趣的,不能吸引他們的眼球。

建議:一是新聞中心深入市民群體中,報道一些貼近居民生活的、以理服人、以情動人的新聞,用市民喜聞樂見的形式報道新聞。二是新聞中心要與群眾建立“對節點”、“互動點”、“聯系點”。通過開辟欄目、調查問卷、定期扎根基層和不定期相互對話,深入了解群眾,主動征求、聽取他們的建議,邀請他們參與欄目編排和主持,就一些熱點、焦點問題展開討論,解疑釋惑,形成共識,全體采編人員定期扎根市民群體中,體驗生活,關注民情,從深處把握情況,從細處發現報道線索,確實采訪到有血有肉,打動人心的新聞,通過自己的宣傳舉一反三,解決問題,以點帶面推動工作。

2、企業媒體的信息源有待拓展

(1)企業媒體報道面窄,信息量小,無法同社會媒體比肩。主要原因是企業媒體報道受地域限制。目前,《新金山報》發行量,已有極大提高,報道范圍不僅僅只關注企業自身,還有職工所在生活區石化以及石化周邊山陽、廊下等地區。

建議:《新金山報》進一步改擴版,擴充社區報道范圍,改動廠區新聞報道方式,加大獎懲制度管理,充分調動編內和編外采編人員積極性,擴大新聞線索。如今,《新金山報》除14位采編人員外,還有20名基層單位通訊員、40余名文學協會會員,以及部分社會人士。他們為新聞中心提供了很多信息資源。只要采編人員注意揚長避短,善于思考挖掘,善于經營方寸之地,加之在信息的收集和傳播上處理得當,就會使企業媒體的信息量不斷擴大,并以傳播信息的準確、快速、新鮮、廣博,來滿足企業及廣大職工群眾的需要。

(2)企業媒體與社區政府部門溝通較少。如在城市沙灘近幾年來舉辦的國際排聯沙灘排球賽世界巡回賽,新聞中心未參加新聞通氣會。對此,記者采訪中帶來了被動,被主辦方拒絕采訪,不知具體安排、具體聯系人,沒有采訪通行證等。

建議:新聞中心多加強與地方政府部門的聯系與溝通,建立有效機制。如積極調整企業媒體的報道內容和方向,糾正企業媒體只報道企業新聞的錯誤觀念,并派記者或辦公室人員與之定期聯系或碰頭,了解重大活動內容和時間節點。這也是在社區中增加企業形象的一個有力途徑,將企業媒體走出去的有效途徑之一。

3、企業媒體的服務性有待改進

(1)企業媒體偏向正面報道,幾乎沒有“挑刺”,而社區新聞做得較好,尤其二版頭條常會有些“挑刺”報道,敢為市民說真話實話,真正服務居民。長期以來,有些采編人員往往把企業媒體視為說好不說差的“光榮臺”,對報“喜”眉開眼笑,對報“憂”怒發沖冠。他們認為人際環境中,盡量多栽“花”,不愿去挑“刺”。這樣造成新聞失真,或達不到輿論監督的媒體作用。

建議:新聞中心積極聆聽民聲,定期召開有社區各委辦局代表參加的新聞分析會,梳理出突出問題由新聞中心去監督解決和落實,通過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構建和諧社企的發展。新聞中心要離基層近,離群眾近,離實際生活近,發現問題快,輿論監督準,正確地用好這一武器,勢必給和諧社企發展起防“病”除“蟲”作用。

(2)某些新聞報道出現一面倒現象。為達到某種宣傳目的和輿論效果,有些新聞報道,喜歡一哄而上,搞一面倒,其結果是使職工和居民產生逆反心理,影響了傳播效果。如多起食品安全問題,企業會議新聞,年終會議報道和工作研討會報道等。

建議:企業媒體宣傳報道和輿論導向中應盡可能做到有點有面,點面結合,布局合理,疏密適中,切忌大轟大嗡,一面倒。特別是在典型報道中,更須注意做好統籌計劃,要保持輿論的常態,不可過于集中,過于強猛,要循序漸進,逐步深入,要像春雨般潛入,這樣更便于群眾接受,更易于收到預期宣傳報道和輿論導向效果。

(3)社會熱點問題處理不夠妥當。社會熱點問題往往都是群眾關注的涉及其利益關系的一些問題。這方面的問題如果處理得好,便會有利于社會的和諧與穩定,而如果處理得不好,便會影響社會的和諧與穩定。如一些事情已經傳得滿城風雨,一些問題群眾已在街頭巷尾說長道短,企業媒體卻不作報道,這就會脫離群眾,容易失去群眾的信任,同時也等于主動放棄了借以進行有效的輿論導向的機會。

建議:對待熱點問題,企業媒體應當熱情關注,切忌充耳不聞,視而不見更不應該采取回避的做法。要善于給熱點問題降溫,使難點問題變易,要主動化解矛盾,以促成矛盾得到緩解,問題得到解決,使輿論導向實現正效應。切忌不負責任地任意給熱點問題升溫,更不要有意吊群眾的胃口,造成矛盾激化,給問題的解決增加難度。企業媒體要實現正確的輿論導向,要求最佳傳播效果,就應當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要善于審時度勢,把握時機,化解矛盾,緩和氣氛,要防止宣傳報道“冷熱失度”,特別是要防止“驟冷驟熱”,或“持續高溫”等現象,要努力創造一種寬松、和諧、平順的輿論環境。

4、企業媒體宣傳隊伍建設有待加強

在市場經濟物質利益的誘導下,少數職工身上存在著一些不良傾向,如政治信念淡化、道德觀念淡化,無事業心,無責任心。企業的新聞宣傳隊伍是維護企業穩定與發展、構建和諧企業的一支重要力量。

建議:加強企業新聞宣傳隊伍建設。其一是要加強政治理論建設,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不斷提升學習力,要自覺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和黨的路線、方針與政策,打好從事新聞宣傳工作的理論功底;其二是要改變作風、轉變文風,要善于從發生在群眾身邊的事、身邊的人中汲取營養,不斷增強新聞宣傳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多深入基層,多用職工群眾的鮮活語言,多寫職工群眾喜聞樂見的報道;其三是要從構建和諧社企的大局出發,潛心研究企業新聞宣傳工作的新特點,拓展新聞宣傳工作的渠道和空間,努力使新聞宣傳工作有時代性、創造性;其四是要關注社區的今天和明天,關注群眾的需求和現狀,要多做得人心、穩人心、暖人心的宣傳教育工作。

總之,對構建和諧社企中出現的困難、問題和失誤,企業媒體應該積極、主動地協調各種利益關系,及時、有效地疏導輿論,化解矛盾,消解沖突,平衡心理,積極發揮企業媒體各方面作用,以維護社企和諧與發展。

參考文獻

1.常海慶;媒體規模經濟研究;暨南大學;2007年

2.劉海龍;趙志明;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研究述評;中共成都市委黨校學報(哲學社會科學);2006年01期

作者簡介

陳英英(1983—),女,漢族,江蘇鹽城人,中國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新聞中心記者、編輯,研究方向:新聞,企業媒體。

猜你喜歡
輿論導向新聞宣傳建議
接受建議,同時也堅持自己
新媒體背景下的人大新聞宣傳
廣播電視新聞宣傳方法的創新實踐
好建議是用腳走出來的
試析新聞報道如何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
企業電視新聞宣傳的思考
堅持正面宣傳 把握正確輿論導向 讓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論充分發揮電視新聞的輿論導向作用
淺談新常態下如何堅持正確輿論導向
幾點建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