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金融企業驅動供給側改革的策略研究

2017-01-21 01:00宋彥霖
卷宗 2016年10期
關鍵詞:金融企業研究方法供給側改革

宋彥霖

摘 要:互聯網的發展帶動著一系列行業的發展,即如電子商務、網絡金融等等虛擬產業,而P2P互聯網貸款平臺就是網絡金融行業發展而產生的一個新型產業,但是網絡的虛擬性往往也導致用戶個人信息與資金的不安全性,即如發生在2015年的多個P2P平臺事件,造成了巨大的負面影響,不過卻無法阻礙網絡金融業日新月異的發展趨勢。而我國經濟放緩趨勢的持續,也讓金融行業的發展相對遲滯,這些都會不斷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普及力度。而基于這些基礎,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也將面臨更多的壓力與挑戰,也能獲得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而研究互聯網金融在供給側改革的問題及方向,將對改革流程的普及以及創新奠定基礎,而這些改革過程則應當將大數據作為基礎,進而強化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創造能力以及風險管控能力,從而增強行業的競爭壓力。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企業;供給側改革;研究方法

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伴隨著宏觀經濟的施壓,而根據相關調查報告指出,截止至2015年,我國GDP增長速度已經逐漸減慢,這也表示我國經濟增長已經步入了穩定趨勢。而在經濟新常態的狀況下,主要的經濟矛盾及問題主要可以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投資增長缺乏動力;其二,市場無法達到出清目標,特別是工業品出廠后價格不斷降低,而鋼鐵產能過多,就業競爭激烈,金融風險升高等問題也表現嚴重。而引發經濟下調的主要因素可以涵蓋結構與體系因素,而并不會受到外界以及時間的影響,而需要解決的根本的問題應當是供需的不對等性,而且一般的需求側管理已經無法處理經濟難題,所以需要從供給側改革入手。而筆者將通過本文,就互聯網金融企業驅動供給側改革的策略研究方面,將展開具體的分析與探討。

1 供給側改革背景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機遇

1.1 政策紅利形成發展助力

雖然網絡金融發展尚且在起步階段,而且包含高速發展以及大范圍跑路等多種狀況,但是整體已經獲得了政府的認可,而且其地位和價值也為國內所重視,并且逐漸成為各級政府研究的主要方向。而且李克強總理也曾經公開支持互聯網金融的進一步發展,但是要求行業的發展必須以實體經濟作為主要基準,進而保證發展的科學性。而供給側改革的目標就是互聯網金融行業為達到市場要求及調控目標而形成的一種系統,而且著重于對實體經濟作用進行提現,以避免產生融資缺乏渠道、資金等現象。而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發展也勢必為實體市場的發展帶來更多的機遇與前景。

1.2 消費金融帶來的藍海效益

互聯網金融能夠改善供給端的不平衡,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甚至基于消費金融業務推進供給側改革,通過消費升級引導產業升級調整。供求的不對等性也體現出互聯網金融行業的重要性,特別是在強化整體生產率方面,即便是當下我國經濟增長速度放緩,但是城鄉公民收入提升較為迅速,而且收入提升速度較快;此外,目前國內普遍公民收益增長均顯著高于GDP總額,而且整個市場消費的習慣正在不斷調整,這也讓國內消費金融市場的消費水平不斷升級。

1.3 大數據技術帶動行業提升

因為個體金融數據并不是整合在一起的,這也導致個人金融服務開展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與資金,最后獲得數據、分析。此外,基于供給側改革情況下,“互聯網+”、大數據都被作為互聯網金融未來的發展方向,進而將數據資源同步與共享。此外,大數據則能夠影響金融服務于產業的創新、強化用戶體驗,同時還具有高效性、全面性、共享性以及經濟性的特征,而且能夠有效調整數據處理、客戶分類、產業創新以及信用投資等多個方面,并且不斷增強互聯網金融企業業務的服務能力與水平。

2 互聯網金融驅動供給側改革的策略研究

2.1 基于大數據的供給創新

互聯網金融本身是將金融用于互聯網中,而基于供給側改革條件下,則需要讓互聯網金融供給回歸初始,還需要依靠互聯網、大數據以及技術等方面,同時帶動互聯網金融行業的改革與發展。而且需要對大數據技術的優點進行總結,即如以下三個方面:第一方面,首先需要基于大數據及關聯技術對客戶進行整體評估,進而提升評估的精確性與高效性,最后保證對用戶個人地位及數據的深度挖掘與構建,而且應當將供給范圍,即選擇學生、農民、個體戶等各類群體,以便強化金融服務的整體覆蓋效果。其二,大數據應當拓展用戶及其數據的利用?;跀祿畔⒌奶幚砑夹g,精準定位目標客戶群體,區分潛在客戶群及其金融需求,結合互聯網金融的場景化服務,為目標客戶群設計更具有針對性的金融產品,并對優質金融資源進行大數據篩選,實現互聯網金融服務的精準營銷與特色服務。

2.2 提升信貸資源配置效率

優化互聯網金融信貸資源配置,提升金融資源配置效率,是提升全要素生產率的關鍵措施,能夠有效服務我國經濟的供給側改革。首先,互聯網金融應加大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信貸支持,也應積極布局戰略新興產業,集中資源扶持互聯網、通信網絡、航空航天、生物工程等行業領域,助推國內新興產業加速邁向高層; 其次,鼓勵分行特色發展助推區域協調?;ヂ摼W金融企業應根據地方特色制訂中長期戰略,逐步形成各自特色金融服務,培育區別于金融同業的差異化競爭力,積極配合各區域政府的供給側改革戰略規劃。最后,應基于市場細分挑選優質服務企業。

2.3 堅持差異化品牌發展路徑

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基于國內經濟轉型升級與對外開放經濟新體系的,因此,互聯網金融企業間競爭將進一步加劇,只有堅持差異化品牌發展路徑,才能保證互聯網金融在國內與國際競爭中不處于弱勢,也是保障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部分。首先,應持續改進互聯網金融企業的運營水平,提高從業人員的專業素養與服務質量,構建牢固的協同合作與聯合保障機制,加快提高互聯網金融全要素生產率的質效水平?;趯I務本位的條線與矩陣管理,互聯網金融應將過去基本業務進行改進,建立健全同目前市場形勢與政策規定相適應、兼具協調機制的管理體系,從而加快實現關于用戶需求與市場調整的及時反應與協同效應; 其次,互聯網金融應大力培育、聘請具備專業素養與復合背景的金融領域解決方案人才,不斷完善中前臺的全流程銷售服務體系,構建合理有效的策略協調體系、專業的規劃引導體系、及時反應的服務保障體系,從而及時變革生產關系釋放生產力,充分解放互聯網金融的全要素生產率。

3 結語

供給側改革背景下,互聯網金融企業也存有政策紅利釋放行業發展動力、消費金融市場成為新藍海、大數據戰略推動各業態模式升級與產業結構優化拓展新市場等發展機遇。為推進供給側改革的深入落實,并加快互聯網金融的創新發展,互聯網金融企業應依托大數據驅動金融供給創新、提升信貸資源配置效率、堅持差異化品牌發展路徑、深度挖掘用戶需求變化、提升金融風險防控能力并著力發展綠色互聯網。

參考文獻

[1]陸岷峰,虞鵬飛.基于互聯網金融在商業銀行轉型升級中的運用[J].經濟與管理,2015,08(13):31-38.

[2]賈康,蘇京春.供給側學派的評價、學理啟示及立足于中國的研討展望[J].財政研究,2014,04(18):12-16.

[3]龔明華.互聯網金融: 特點、影響與風險防范[J].新金融,2014,04(02):118-110.

[4]張茉楠.供給側改革釋放中國增長新紅利[J].金融博覽: 財富,2015,10(12) : 217-221.

猜你喜歡
金融企業研究方法供給側改革
新形勢下金融企業強化內部控制的思考
中國工商銀行在轉型創新中譜寫發展新篇章
關于“學案導學,分層互動”教學模式中學情的研究
談談翻譯史的研究方法
社會主體研究方法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系中的運用
中國高等教育供給側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內涵、路徑
人才領域也需“供給側改革”
韓媒:抓住中國“供給側改革”新機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