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強員工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方法探究

2017-01-21 01:04劉超
卷宗 2016年10期
關鍵詞:心理疏導雙贏人文關懷

劉超

摘 要:黨的十七大中提到“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用正確方式處理人際關系”,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會上重要講話更是提出——“讓人人共享人生出彩、夢想成真的機會”?!叭宋年P懷”、“心理疏導”這兩個名詞和“讓人人共享人生出彩”的提出,說明我們黨的執政理念發生了重要變化:黨和國家在依法治國、關注民生時將更加重視人文及人的心理影響,民生、民情、民本已成為我們共產黨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就企業而言,如何做好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如何有效緩解職工壓力,如何加強員工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是當前企業所面臨的重要課題之一。

關鍵詞:人文關懷;心理疏導;雙贏

1 企業員工常常面臨著哪些壓力

我國的改革開放為整個社會帶來了嶄新的發展機遇,另一方面,這些變化也給員工帶來了不確定性,同時對他們承受壓力的能力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富士康的“十五連跳”是企業員工壓力和心理問題的一個極端縮影。

導致員工心理問題出現和增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1.知識更新和崗位競爭的緊迫感增加

在信息化時代,知識更新和技術更新速度日新月異。企業在緊縮調整或引進新技術新工藝過程中,必然會精簡冗員或淘汰落后的技術,這就使員工在掌握崗位新知識、新技能等問題上長期處于精神緊張狀態,崗位競爭壓力隨著年齡增長而不斷增加。

2.工作節奏的緊張感增加

市場的瞬息萬變,以及商機的稍縱即逝,帶來了工作的快節奏和超負荷。員工在快速多變的工作節奏和高強度的工作任務中,必然會產生緊張和焦慮情緒,長此以往,會積累成疾。

3.利益分配的不平等感增加

從大鍋飯到拉開分配差距,從透明工資到模糊工資,盡管企業在分配上都有一套比較完整的管理制度,但員工的不平等感還是與日俱增,心理失衡現象逐漸加大。

4.企業文化價值的差異感增加

當前企業人員的變化速度加快,老領導與新員工,新領導與老員工;老觀念與新規范,新觀念與老規范,在相互交替的過程中會產生空白,在相互適應過程中會產生摩擦,在文化價值的認同上會產生差異,這一切都會對員工造成心理上的困惑和迷茫。

除了上述四個方面的突出問題,還有諸如家庭生活壓力感增加、對健康的渴求與怕患病的擔憂感增加等心理問題。因此,在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中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既是新時期企業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重要課題,又是當前加強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迫切要求。

2 人文關懷、心理疏導的主要內容及其深刻內涵

“人文”是一個內涵極其豐富的概念,“人文”與人的價值、人的尊嚴、人的獨立人格、人的個性、人的生存和生活及其意義、人的理想和人的命運等等密切相關。人文關懷就是從精神層面對人的生存狀況的關懷,就是關心人、愛護人、尊重人。

心理疏導,就是利用心理學的知識改變人們的心理認知、情緒、行為和意志來達到消除癥狀,消除心理隱患的一種方法。心理疏導的過程,其實質是不斷消除內心不和諧因素,有效增加內心和諧,最大限度創造和諧心理的過程?!笆鑼А辈粌H建立在對對象的尊重上,而且貼近對象的實際需求。

3 人文關懷的工作方法和途徑

1.崗前關愛法

主要針對每年新進人員組織崗前培訓,內容包括公司的性質、工作業績、主要工作內容、組織架構、企業文化、規章制度等相關情況介紹,其目的是通過這樣的短期培訓,可使新進人員對公司的概況有所了解,并能很快熟悉公司的主要情況,提高他們適應新工作的效率,這也就是“磨刀不誤砍柴工”。相反,如果僅靠他們自己從實習和實際工作中去熟悉,便有一種被冷落的感覺。這樣,對公司、對個人都不利。

2.工作關愛法

所謂工作就是在長時間內,做重復的一系列動作,做重復的一系列事情。既然這樣,工作中的人就有可能出現“職業倦怠”。與過去相比,現在的年輕人似乎更容易出現職業倦怠。調查中顯示,近50%的工作倦怠者參加工作未滿4年。工作5年后,倦怠指數有明顯下降,工作16年后,工作倦怠程度降到最低。此次調查也顯示,25歲以下人群中,35%的人出現了職業倦怠,其次為25~35歲人群。職業倦怠的年輕人最典型的應對則是換工作。

針對上述情況,公司領導要對員工進行“工作關愛”。工作關愛的內容主要是從如何指導和幫助下屬更好、更快地完成上級交辦的任務。

3.“瑣事”關愛法

“瑣事”是相對于公司的大政方針而言的員工個人私事(“瑣事”),但這些“瑣事”卻是緊緊連著公司的大事。

“瑣事”關愛可通過建立“四必訪”、“四必談”和“五善于”等制度體現?!八谋卦L”即困難員工必訪、青年員工婚事必訪、基層員工生病住院必訪和員工家人喪事必訪;“四必談”即新進員工必談、員工出現思想情緒必談、大齡員工個人問題必談及工作出現問題必談;“五善于”即善于溝通、善于觀察、善于發現、善于認同和善于表揚。人文關懷可以傳遞人間的公平、正義、同情和理解,使人人都盡可能擁有尊嚴、享受寬容。

4 情緒疏導的工作方法和途徑

一項針對我國6省市13177名職業人群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顯示,我國職業人群的焦慮和抑郁狀況較為嚴重,分別有25.60%、23.52%和1.58%的人處于輕度、中度和重度抑郁狀態。

員工的精神心理狀態,直接影響到其個人及其團隊的工作熱情,可以間接甚至直接與企業績效發生關聯。那么,如何才能在員工發生問題之前就防微杜漸,防患于未然呢?

1.換位思考法

由于每個人在認識、思考和評價客觀事物時,往往會出現僅從某一角度來看,因此可能引起消積的情緒體驗,產生心理壓力。這時只要引導員工轉換一個角度,就會看到另一番情景,心理壓力也就有效緩解。如在工作中面對突然增加的投訴障礙,可能一下子會產生反感和急躁的情緒,認為要下班了又增加這么多單子,真是倒霉。但如果引導處理人員站在客戶角度思考,或是這其中就有自己家的電話壞了很長時間修不通,那么,他的這種反感情緒將會降低很多。

2.一吐為快法

縱觀很多抑郁癥患者,大多都是遇到不開心、不順心,或者傷害自己的事,往往是顧慮重重,放在心里不外露。時間一長,心里積壓的事太多,就會造成精神出問題。相反,性格開朗的人、快言快語的人,無論遇到什么事都一吐為快,即使有些事說出來可能因此會帶來不利的結局,但就其個人而言,他的精神什么時候都不會出現意外。因此,面對不同的員工,特別是性格內向的人,思想政治工作者一定要通過屈膝談心的方式,引導其將內心的不快向知心朋友或同事、領導傾訴自己的感受,給自己的內心和大腦留出一定的空間,讓其輕松工作和愉快生活。

3.團隊協作法

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集體的力量是無窮的。當員工個人遇到力所不能及的事情時,如有別人幫忙,便可迅速解決問題;如僅憑其個人能力,不僅白白浪費了寶貴的時間,而且事情很可能就做不了,給單位造成一定的損失,給個人帶來精神和精力上的挫傷。因此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將企業中有才能、懂技術、有經驗的員工組成無數個項目虛擬團隊,對個人力量或單個部門無法完成的工作,交虛擬團隊協助完成,這樣不僅大大節約了有效時間成本,提高工作效率,體現“能干事的有機會”的企業文化氛圍。

因此,企業及時緩解員工在工作中面臨的各種壓力,并且從深層次加強人文關懷和情緒疏導,使員工感覺到自己是企業的主人,增強其“歸屬感 ”,才能調動其主觀能動性,激發和鞏固其工作熱情,才有利于企業和員工的“共贏”。

猜你喜歡
心理疏導雙贏人文關懷
重視EAP工作增強員工幸福感的實踐與探索
淺析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導與教育
德資雙助 老少雙贏
老少同住 雙贏選擇
謀劃雙贏
“雙贏”之路在不斷延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