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學風建設的再思考

2017-01-21 10:32周輝鄭健
卷宗 2016年10期
關鍵詞:學風高校大學生

周輝+鄭健

摘 要:大學生學風是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學習風氣,其對高校發展和人才培養工作有著重要的意義。解決當前大學生學風建設中存在的人才培養觀念偏頗、有效管理制度缺失和課程體系落后等系列問題,必須進行有效的思想道德建設、完善的學風機制建設和進行課程體系改革。

關鍵詞:大學生;高校;學風

良好學風是大學精神的集中體現,是高校的立校之本、發展之魂。加強高校學風建設,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必然要求,必須始終貫穿于高等學校人才培養的各項工作之中。高校學風包括教師的治學作風和學生的學習目的、學習態度、學習紀律等方面的學習作風。大學生學風是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對學習知識的求知欲望、對學習方法的掌控能力和對學習效果的運用水平等多方面行為趨向的總和,包括大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動機、學習成績和學習方法等幾個方面。在高校實際教學活動中,大學生是教育的主體,對于高校的學風應該更關注于大學生的學習風氣,所以抓好大學生的學風建設,促進大學生形成良好的學風,是抓好高校學風的重要環節。

1 大學生學風建設的重要意義

(一)抓好大學生學風建設是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需要。高等學校的根本任務是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抓好大學生學風建設,培養大學生有明確的學習目的、高效的學習方法和良好的學習成績,為大學生成長成才提供智育保障,是培養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基礎,是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需要。

(二)抓好大學生學風建設是高等學校發展進步的需要。校風、學風是高校發展進步的源泉,是決定大學發展方向的根基。大學生學風是高校學風的重要組成部分,抓好大學生學風必將促進高校優良學風的形成,帶動高校的發展進步。

(三)抓好大學生學風是人才培養的需要。良好的學風是大學生成長成才和發展的必備素質和條件。高校培養德才兼備的人才,必須重視大學生學風建設,抓好大學生學風,不僅能保證大學生有良好的學習能力,提高智育水平,而且從中可以加強大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是高校人才培養的需要。

2 當前大學生學風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一)人才培養觀念急于求成、不重根基。人才培養評價觀念是決定人才培養方向的,樹立正確的人才培養評價觀念能確保高校的人才培養工作按照正常軌道有序進行。但在當前的教育環境中,卻往往僅重視了智育水平的提高,忽略的德育根基的樹立,其結果往往是德育不合格,智育水平也上不去。部分教師責任心不強、上課流于形式、不能有針對性的開展教學以及不能適應形勢進行教學調整等問題,這些現象的存在影響了大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得大學生的學習狀態經常停留在單一的、相似的和相對單調的學習中。大學生的價值觀念更加多元化,信息涌入校園的機會增加,學習的內容更加寬泛,大學生學習專業課的時間整體減少,專業學習的積極性變差,學習目標變得更加不明確。

(二)學風建設管理制度效果乏力,缺少有效機制。一方面,學風建設應該是學校各部門、各單位都要高度重視、齊抓共管的一項工作,應該是納入學校工作的整體部署,在學風育人中,不僅應該發揮教師的作用,也要發揮教務部門、學工部門、人事部門、后勤服務部門等各單位的作用,實現整個學校的全員育人。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存在各單位、各部門、各人員之間缺少協作的現象,在育人管理過程中出現了很多“空白”,這些“空白”的存在,影響了大學生的學風建設。另一方面,高校要在“以人為本”理念的基礎上,通過有效的教師評價與激勵機制、學生評價與激勵機制和教務運行機制等形成良好的校園學風氛圍,但在當前的大學生教育管理過程中,卻存在著教師評價機制與教學工作脫鉤、學生評價機制與學習成績脫鉤、教務運行機制與學生需求脫鉤等系列問題,嚴重影響了大學生的學風建設。

(三)課程體系的設置與人才培養實際脫鉤。大學生的個人成長目標與高校對人才的培養目標整體上應該是一致,都是要讓大學生成為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在實際的培養過程中要做到尊重大學生個體的需求,在課程體系的設置中結合大學生的成長目標進行調整。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課程體系卻往往沒有針對性,與大學生的成長目標脫節,影響了大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很多課程體系不能與時俱進,部分課程更新不及時,造成了大學生學習內容與人才培養實際脫節,影響大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效果,給大學生的學風帶來問題。

3 加強大學生學風建設的幾點對策

(一)加強思想道德引領,強化學風理念。高校應該首先加強教師的師風師德建設,營造良好氛圍,并通過開展師風演講、師德展示和評優評先等活動,引導廣大教師努力成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和有仁愛之心”的好老師,以良好教風促進學風建設,帶動大學生學風取得良好效果。更為重要的是,高校要在大學生中通過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成長成才教育、生涯規劃教育等思想道德教育,加強大學生對于學風建設的認識,引導大學生積極投入到學業中,養成良好的學習責任意識,培養濃厚的學習興趣,促進大學生學風建設的提高。

(二)加強學風機制建設,營造良好學風氛圍。首先要強化全員育人理念,教務部門要督促教師加強教風建設,學工部門要大力加強學生工作隊伍建設并以此強化大學生在課堂、宿舍以及其他大學生活動場所的學風氛圍營造和學風督導,人事組織部門要將對教師的考核評價更多地引導到教學工作上,后勤服務部門要為大學生學風建設做好師生的服務工作……同時,在大學生培養的全過程中,學風建設要將招生、培養、就業和人才跟蹤等環節通盤考慮,要充分發揮第二課堂在大學生學風建設中的作用,要將大學生培養的各環節以學風建設為中心融成一個整體,相互之間做好協調配合。其次,高校要完善教師教學的管理評價制度,對于教師的評價考核晉級要考慮到教師的教學工作,并適當增加教學工作的參考比重,要有切實可行評價激勵標準,增強教師在教學觀念,提高教學水平。再次,對大學生來說,高校要建立學風建設的管理、評價、激勵和監督制度,大學生的日常學風管理要放在大學生日常管理的突出位置,要結合大學生的實際特點制定個性化、人性化富有效果的管理制度。[1]

(三)加強課程體系改革,強化教學效果。一方面,高校要根據大學生成長的實際和需求進行教學內容調整,大學生的課程內容要緊跟時代步伐,要關注大學生的職業發展,削減部分重復的、過時的理論課時,增加實用性、技術性和研究性教學內容,滿足不同學生的興趣和要求,要注意與科技發展相結合,使教學內容始終充滿新意,反映當前科學技術發展的新趨勢,能夠比較有效解決實際生產生活中的問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2]另一方面,還要加強教學方法的改革,通過引入探究式、啟發式教育方法改革,并在實際教學工作中理論聯系實際,教師根據教學目的和內容在教學活動中引導大學生自主學習,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通過引入問題、創造條件、設置場景、開放課堂激發大學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和潛能,啟發大學生探究真理的熱情,充分發揮大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優勢,培養大學生學習的主動性。[3]

參考文獻

[1]李宇飛. 大學生學風建設的再思考[J]. 江蘇高教,2005(1):120.

[2]郭奕晶. 大學生學風建設中的新問題及對策[J]. 山東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0(3):51.

[3]鄭潔. 現代教育理念下的我國高校教學方法創新探討[J]. 經濟師,2014(2):236.

作者簡介

周輝(1978-),男,山東金鄉人,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儲運與建筑工程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大學生教育。

鄭?。?989-),男,山東牟平人,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儲運與建筑工程學院,助教,研究方向:大學生教育。

猜你喜歡
學風高校大學生
輔導員視角下的“抓學風”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大學生之歌
中日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比較
陳嘉庚精神與“誠毅”學風的形成
關于改進高校學風的思考
大學學風建設探究
讓大學生夢想成真
他把孤兒院辦成大學生搖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