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眾傳媒對中學生的影響

2017-01-21 10:40周菊
卷宗 2016年10期
關鍵詞:大眾傳媒積極影響負面影響

周菊

摘 要:大眾傳媒不僅可以控制社會輿論、引導受眾態度,它的影響力還可以滲透到一般的社會心理以及個體思維和行動過程中,這一點對于正處于社會化重要階段的中學生來說尤為重要。作為祖國的未來,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受到有益信息的影響,促使其健康發展,是全社會的義務和責任,研究大眾傳媒對中學生的影響,希望能得到社會的關注和重視,能通過傳媒手段給我們的中學生創造一個較好的文化環境,學校、家長能夠積極加以引導。

關鍵詞:大眾傳媒;中學生;責任;積極影響;負面影響;引導

當今世界,大眾傳媒飛速發展為中學生提供大量的信息,給中學生帶來正面影響也帶來了負面影響,影響著當代青少年從身體到心里再到行為的各個方面。以至于有人將這些影響比喻為“天使”與“魔獸”。① 中學生的素質直接影響甚至決定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實現。因此,塑造中學生就是塑造祖國的明天,培養中學生就是培養民族的希望。

1 大眾傳媒與中學生的關系

大眾傳媒對中學生這個特殊群體來說是把雙刃劍,部分傳媒對學生的影響是積極的,但某些大眾傳媒的內容對于學生的成長有很多不利的地方。要想認清影響的關鍵,我們首先要深入研究大眾傳媒與中學生的關系:

第一,大眾傳媒已經融入我們的生活,構成了中學生成長的重要環境,大眾傳媒對中學生的影響是全方位的,無法回避的。大眾傳媒對中學生既有好的影響,但也存在不良的影響,應該積極認真的看待大眾傳媒對于中學生的影響。

第二,大眾傳媒對中學生的成長肩負著重要的責任,不僅是法律和道德上的責任,而且還是對中華民族的責任。

第三,中學生是新媒體的重要消費者,互聯網、手機、電視等在中學的生活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如何發揮新媒體在中學生教育中的積極作用,有許多問題需要我們探索,需要引起我們高度重視。

第四,中學生的成長需要優秀的精神食糧,我們需要大批的適合我們國家中學生的優秀的傳媒產品,這是中國傳媒界面臨的挑戰,我們要著眼建設,著眼發展,提升中國傳媒產品的品質。

2 大眾傳媒對中學生的責任

大眾傳媒要不斷增強社會責任感,為中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創造良好的輿論環境。這種責任直接關系著祖國的希望、民族的未來,這是大眾傳媒應該肩負起的光榮神圣的責任。

第一、中學生的特點決定了大眾傳媒的責任。中學生對外界信息的了解和渴望是交往的需要和成長的本能。中學生的社會閱歷有限,正處在成長的年齡,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在高密度傳播和選擇難度不斷加大的信息時代,大眾傳媒有責任向中學生展示一個真實的、美好的世界,為他們提供健康有益的資源,為他們了解環境、認知世界提供有益的幫助,使他們積極地看待社會,認識自我,成為他們的良師益友。

第二、大眾傳媒的性質和自身發展決定了大眾傳媒的責任。大眾傳媒是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當前中國傳媒正處在品質提升的關鍵階段,這其中既包括它的產業要素的品質提升,同時也包括它的觀念即職業道德的品質提升。優良的職業道德是打造品牌平臺的前提,對道德尊重,對社會義務盡責,贏得社會公信力,就能夠贏得人們的信任,就能贏得市場。

第三、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決定了大眾傳媒的責任。大眾傳媒作為精神產品的生產者和傳播者,在為全民族提供共同奮斗的思想基礎和精神支撐上肩負著義不容辭的責任。民族的復興和中學生的成長緊密相連。一個有遠見的民族會把目光投向未來,一個有遠見的媒體也應該肩負起對學生成長的責任。

3 大眾傳媒對中學生的影響

大眾傳媒分布在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它隨著新技術的不斷應用,全方位、廣覆蓋地向人類生活各個方面快速滲透,它打破了時空局限,使世界變得越來越小,使人們的生活空間越來越大。大眾傳媒為中學生提供了一個豐富多彩、立體多元的世界。

第一、大眾傳媒對中學生的積極影響越來越大。

1、大眾傳媒為中學生提供了充足的學習資源和便捷的學習途徑。大眾傳媒把信息以各種媒體傳播方式提供中學生檢索、查詢和運用,能最大限度地滿足他們多樣性的學習需求。這些信息,開拓了中學生的眼界,活躍了他們的思維,對他們在廣闊的知識背景上理解、掌握課堂上老師所傳授的知識、理論、法則、定律等,是極有意義的。

2、大眾傳媒創新了中學生的娛樂形式。大眾傳媒包羅萬象,形式上豐富多彩,天文地理、衣食住行、古今中外、高雅通俗很好地滿足了中學生多樣化的文化需求和娛樂消費,有效地激發了中學生的創造性、主動性和和參與性。

3、大眾傳媒影響了中學生的個性成長。大眾傳媒晝夜不停地向中學生輸送各種信息,如百科知識和時事新聞,從一定程度上培養了中學生參與社會的習慣,也一定程度上激發了中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從而對中學生意志品質、興趣愛好產生影響。

第二、大眾傳媒的負面影響及其不良后果。

大眾傳媒為中學生提供大量豐富的信息刺激、廣泛的社會生活感受和多元文化的環境影響,對中學生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產生了深刻影響。與此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大眾傳媒對中學生的健康成長帶來的負面影響。網絡沉溺可能導致其緘默、孤僻、冷漠、緊張、不合群、缺乏責任感和欺詐心里。2

大眾傳媒的負面影響具有如下特征:

1、潛移默化。大眾傳媒的負面影響會形成一種不良的氛圍,不但從客觀上誘使中學生作出消極行為,而且更重要的是對中學生意識、思維的形成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中學生思想的可塑性強,而辨別力、抵御力較低,可以說是“一張白紙”,影響一旦產生,作用久遠,往往很難消除;并且這一作用是一個量變的過程,不為人察覺,而當發現時往往開始發生質變。

2、刺激性強。負面影響普遍具有較強的誘惑和刺激性,它比正面影響更容易拔動人們的欲望,尤其是生理心理上正處于躁動期的中學生的那種本能的欲望,因而對中學生心靈深處打下的烙印也更深刻。

3、感染性強。大眾傳媒的負面影響通過娛樂休閑服務形式,更容易使好動愛玩、尚未成熟的中學生樂于接受,甚至陶醉上癮,不能自拔。

4 大眾傳媒需要努力的方向

第一、堅持正確的導向,教育引導中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樹立 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第二、深刻認識現代傳媒迅猛發展給中學生帶來的復雜影響和諸多挑戰,肩負起促進中學生健康成長的社會責任,使大眾傳媒成為中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陣地。

第三、加強大眾傳媒與中學生關系的研究,深入了解中學生的特點,傾聽中學生對大眾傳媒的需要和呼聲,努力為中學生的學習、生活、娛樂提供有效的服務。

第四、加強職業道德建設,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增強媒體的自我約束意識,增強大眾傳媒的公信力,抵制一切妨礙中學生健康成長的不良信息的傳播。

第五、自覺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暢通媒體和中學生之間的溝通渠道,廣泛動員社會各界的力量,多層次、多渠道發揮大眾傳媒對中學生健康成長的積極作用。

第六、始終貫徹發展先進文化的要求,努力做到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推進體制、機制和表達方式創新,增強大眾傳媒對中學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全社會積極營造關心中學生、愛護中學生、尊重中學生的良好輿論氛圍。

5 學校和家庭的引導作用

學校和家庭應該加強對中學生參與和運用媒體的教育引導,增強中學生對大眾傳媒信息的鑒別能力,培養中學生參與運用媒介的基本技能,健康利用大眾傳媒,主動抵御不良影響。

參考文獻

[1]范欽林,楊長征策劃 “天使”與“魔鬼”:面臨電子文化的挑戰中國青年研究 1997.(3):4——9

[2]宋德如 信息網絡對青少年心理的負面影響及其教育干預中國青年研究 2000.(11):6——11

猜你喜歡
大眾傳媒積極影響負面影響
網絡暴力對大學生思想的負面影響及其治理
淺談大眾傳媒社會責任的缺失
商業銀行受我國利率市場化的影響分析
英美原聲電影對高中英語口語教學的積極影響
勞動報酬偏低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負面影響
當代流行文化的負面影響
“微時代”對90后大學生的負面影響及對策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