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職支教經歷教師之專家引領、心理資本、主觀幸福感的關系研究

2017-01-21 11:57鄧志凡
卷宗 2016年10期
關鍵詞:心理資本主觀幸福感

摘 要:全國各地都掀起了支教的新一輪熱潮,本問在國內外相關研究的基礎上,以栗木鎮的在職教師作為研究對象,實施研究,研究結果表明:在職支教經歷教師主觀幸福感與專家引領、心理資本的關系有如下關系。(1)在職支教經歷教師主觀幸福感與專家引領、心理資本呈顯著相關關系。(2)心理資本是專家引領與主觀幸福感之間的一個中介變量,起部分中介作用。

關鍵詞:在職支教經歷教師;專家引領;心理資本;主觀幸福感

當前,我國已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正處于新型城鎮化深入發展的關鍵時期,出于城鄉教育均衡發展的需要,全國各地都掀起了支教的新一輪熱潮。

栗木鎮的教師大部分來自于本地城鄉,且他們中的已多數有過支教經歷,而關于支教經歷對其心理健康狀況、心理資本水平和主觀幸福感的長期影響卻鮮有研究。對于有支教經歷的栗木鎮教師,他們的專家引領對其主觀幸福感的影響作用,調節作用以及中介變量等等則成了一個非常值得我們去深思和研究的問題。

1 相關概念界定

“支教教師”定義為在邊遠落后地區至少擔任一門學科教學或者學校教育管理工作者三個月以上的人。在職支教經歷教師則是指有支教經歷,現在在各種學校的在職教師。也稱作有在職支教經歷教師或者曾經支教的在職教師。

主觀幸福感SWB是人對自己所過的生活的一種喜歡和接納的程度。SWB包括生活滿意度、積極情感、消極情感三個維度組成。

專家引領就是由教育領域專家引導教師去研究教育和實施個人教育專業發展。本文的專家引領結構采用客觀引領,主觀體驗以及專家引領力度的說法。影響機制主要存在兩種理論模型:主效果模型(the Main-effortModel)和緩沖器模型(the Buffeting Model)。

教師心理資本定義為“教師在學校工作時期所具備的、可以通過測量和開發來幫助其獲得自我肯定與成就的積極能力的總和”。心理資本由四個維度構成:自我效能、樂觀、希望、韌性。影響機制有主效應模型(直接影響),緩沖效應模型(間接影響效應),調節效應模型,動態效應模型

2 實驗過程

本研究在選擇栗木鎮教師作為被試,并篩選出具有在職支教經歷教師,并對其進行研究,進而探討其專家引領、心理資本與主觀幸福感之間的關系。

在此基礎上,本研究提出以下研究假設:

假設一:在職支教經歷教師的主觀幸福感與專家引領、心理資本之間關系密切。

假設二:在職支教經歷教師的心理資本是專家引領與主觀幸福感之間的一個中介變量。

本研究的所有被試均來自筆者所在鎮——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恭城瑤族自治縣栗木鎮的五個學校(栗木中學、栗木鎮中、栗木中心校、龍虎小學、西嶺小學)在職教師。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300份,收回287份,其中有效問卷為245份,有效率為81.4%。同時通過基本情況問卷中支教情況篩選出有支教經歷的在職教師。在被調查的245 名教師中,在職支教經歷教師有128人,占被調查人數的52.3%,無在職支教經歷教師有117人,占被調查人數的47.7%,同時將無在職支教經歷教師作為對照樣本。

研究工具為:家庭基本情況問卷,專家引領問卷,積極心理資本問卷,主觀幸福感問卷,采用SPSS21.0和AMOS17.0對數據進行分析統計。

3 實驗結果分析

對在職支教經歷教師的專家引領、心理資本與主觀幸福感三者之間的相關關系進行分析。結果所示:總體幸福感與專家引領總分、客觀支持、主觀體驗、專家引領利用度、自我效能、韌性、希望、樂觀、心理資本總均分呈正相關;對情感和行為的控制與專家引領總分、客觀支持、主觀體驗、專家引領利用度、自我效能、韌性、希望、樂觀、心理資本總均分呈正相關;松弛與緊張與專家引領總分、客觀支持、主觀體驗、專家引領利用度、自我效能、韌性、希望、樂觀、心理資本總均分呈正相關。結論支持假設一。

本研究運用回歸分析的方法,以專家引領、心理資本及其因子為預測變量,考察在職教師的專家引領對主觀幸福感的影響是否隨著心理資本的引入而發生變化。結果給出三個模型,如表3-1所示。

a. 預測變量: (常量), 韌性。

b. 預測變量: (常量), 韌性, 樂觀。

c. 預測變量: (常量), 韌性, 樂觀, 專家引領總分。

d. 因變量: 總體幸福感

由上面的回歸分析可以看到,盡管專家引領對主觀幸福感仍有顯著的影響,但在加入心理資本后影響力下降??梢?,心理資本在專家引領與主觀幸福感之間起一個部分中介作用,屬于專家引領與主觀幸福感之間的一個中介變量,結果支持假設二。

可以通過結構模型方法驗證前面回歸分析中心理資本起著中介作用的結論。采用結構方程模型的方法把專家引領作為自變量,總體主觀幸福感為因變量,心理資本為中介變量進行分析。根據心理資本為部分中介作用或完全中介作用,可以構建出它們之間關系的結構模型,結構方程模型檢驗結果表明,專家引領對心理資本的回歸系數(0.49***)顯著,心理資本對主觀幸福感的回歸系數(0.52***)顯著,專家引領對主觀幸福感的回歸系數(0.23***)顯著,而且當引入心理資本之后,專家引領對總體主觀幸福感的標準回歸系數由原本的0.48降為0.23。說明心理資本在專家引領和主觀幸福感之間是部分中介作用。

結構方程模型的擬合指標見表3-2。

對心理資本的中介效應結構方程模型的驗證表明,對有在職支教經歷教師而言,專家引領對主觀幸福感的影響是通過心理資本這個中介變量實現的,心理資本在二者之間起部分中介作用。

在職支教經歷教師與無在職支教經歷教師相比,在心理資本水平及各維度上的差異均不顯著。但是除樂觀維度外,在職支教經歷教師的心理資本及各維度上的得分均略高于無在職支教經歷教師。說明有在職支教經歷教師的心理資本水平要略高于無在職支教經歷教師,且他們的心態更加樂觀。

4 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在對專家引領、主觀幸福感、心理資本等相關概念、理論進行歸納整理的基礎上,以在職支教經歷教師和無在職支教經歷教師作為研究對象,探討了支教經歷對在職教師主觀幸福感和專家引領、心理資本的影響以及三者之間的關系。另外,還驗證了在職支教經歷教師的心理資本在專家引領與主觀幸福感之間的中介作用。本研究結論如下:

主觀幸福感與心理資本及各個維度呈顯著正相關,與專家引領呈顯著正相關。

在職支教經歷教師的專家引領對主觀幸福感的影響是通過心理資本這個中介變量實現的,心理資本在二者之間起部分中介作用。

心理資本作為專家引領與主觀幸福感之間的一個中介因素,可以為相關教育行政機構提供了這樣的工作思路:在積極心理學的背景下,對支教教師和在職支教經歷教師等支教教師的心理資本進行研究,挖掘他們在不利的專業發展中的保護性因素,從而有效改善他們的專家引領狀況,提升其積極心理資本水平,進而提高其主觀幸福感。

參考文獻

[1]郝振,崔麗娟. (2007). 自尊和心理控制源對支教教師社會適應的影響研究. 心理科學,5,1199-1201.

[2]何冬麗. (2013).支教教師專家引領及其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 中國學校衛生,8,952-954.

[3]胡會麗. (2009). 一般自我效能感訓練對農村支教教師心理彈性的影響. 碩士學位論文. 西南大學.

[4]Barrera, M., & Ainlay, S. L. (1983). The structure of social support: A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11, 133-143.

[5]Choi, Y., Lee, D. (2014). Psychological capital, Big Five traits, and employee outcomes. Journal of Managerial Psychology. 29(2), 122-140.

作者簡介

鄧志凡(1980-),女,廣西桂林市恭城瑤族自治縣,廣西大學,本科,廣西師范大學教育學部在讀教育碩士,栗木中學教師,一級教師,國家高級心理咨詢師(注冊二級)。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猜你喜歡
心理資本主觀幸福感
高職院校貧困生心理資本與心理健康狀況調查與分析
素質拓展與貧困生心理資本的關系研究
關于體育參與主觀幸福感的研究
檔案工作者主觀幸福感的影響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
西藏高校大學生自我概念與主觀幸福感的特點
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