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用型土木人才培養體系中原理類專業課教學方法探討

2017-01-21 12:49秦麗龔田牛李崢
卷宗 2016年10期
關鍵詞:專業課程鋼結構原理

秦麗+龔田牛+李崢

摘 要:為了配合“雙證融通”人才培養模式的推進,培養高素質的應用型土木工程人才,文章探討了土木工程原理類課程的教學改革,以《鋼結構原理》的教學為例,探討了將學院成功應用于結構類課程的“項目教學法”推廣到原理類課程的教學;為了增強“項目教學法”的實施效果,引入lego式積木,作為學生制作結構節點、構件模型的重要方法,進一步增強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

2014年國家教育部提出推動一部分地方高等學校向技術型大學轉變,湖北省教育廳也下發了《省教育廳關于在省屬本科高校中開展轉型發展試點工作的通知》(鄂教發[2014]5號)。湖北文理學院作為鄂西北地區唯一一所開設有土建類專業的高校,根據國家和省教育廳的精神,提出在建筑工程學院土建類專業群(包括土木工程、建筑學、工程管理、工程造價四個本科專業)開展轉型發展試點改革。為了卓有成效地轉型,我院在領導的帶領下創新性地提出“雙證融通”的人才培養模式,并且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制訂了“雙證融通”人才培養方案,將學歷證與注冊執業資格證的要求進行融合,為了在不影響學歷教育質量的前提下,將執業資格證的要求融入到日常教學中來。我院針對土木工程結構類專業課程提出“基于項目的教學方法”,以實際工程項目的設計、施工為主線組織教學,有效整合了不同課程的教學內容,增加了學生學習的目的性,整體感,從而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率。

我院正在圍繞著培養技術型土木工程人才進行著各個方面的改革,上述我們實施的“基于項目的教學方法”主要是針對土木工程結構類專業課程。而原理類專業課程的教學改革還沒有涉及,原理類專業課程的學習質量直接關系到結構類專業課程的教學,關系到轉型改革的成敗,本文擬配合我院轉型改革和“雙證融通”教學理念的實施,以及實施過程中其它一系列教研項目,來探討原理類專業課程的教學方法。

1 原理類課程的特點與教學現狀

土木工程專業原理類課程主要包括混凝土原理,鋼結構原理等課程,是結構類課程的基礎。原理類課程主要學習組成結構的材料性能和各種結構構件的性能、計算和設計。結構構件多數是在一些簡化假設的基礎上,采用經驗公式進行計算和設計的,要求學生注意其適用范圍,各種系數的取值,以及配合公式的使用的一些構造方面的要求,學生理解和應用起來一直都比較吃力。 另外,原理類課程所學習的是結構的構件,是結構的局部,與結構類課程相比,學生沒有整體認識,容易感覺支離破碎,常常無法理解和想象構件和節點的形式,對其學習失去興趣,進一步地會影響結構類課程的學習。

目前原理類課程的教學大體上還是以課本為主,老師課內講解為主,沒有安排參觀實習,學生因為沒有感性認識,參與度不高,再加上前面所述的原理類課程的特點,學生興趣不高,學起來吃力,學習效果自然不甚滿意。

2 原理類課程教學方法改革構想

2.1 將“基于項目教學”方法引入原理類課程的教學

我院曾以“框架結構的設計”為具體的項目,進行了高層、抗震等設計類課程的教學試點,取得了寶貴的成功經驗??紤]到“項目”并不僅僅指“實際工程”,而是泛指某個“任務”,讓學生通過調查、研究、完成“任務”,來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而原理類課程中每個構件、每個節點設計、構造的學習也是“任務”,筆者試著將這一新型教學模式推廣到原理類專業課程,借助我院“項目教學模式”現有研究成果的經驗,以《鋼結構原理》的教學為例,探討這一教學方式在原理類專業教學中的應用。

在《鋼結構原理》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對鋼結構的各種節點、構件的構造、受力特點和計算方法有更加深入的認識,我們將鋼結構中常見的節點和構件作為一個“項目”布置給學生,學生三人一組,每組完成一個項目。為了保證學生制作模型的質量,老師在指定“項目”內容時,包含了常見的鋼結構節點和構件,并考慮了授課時會用到的節點。學生接到“任務”后去圖書館,網絡上找資料,主動了解自己所要制作的節點的使用、受力特點、構造和計算方法,并選用合適的材料制作節點模型,并制作PPT介紹所制作節點的相關知識,在課堂上與同學分享。這樣的主動參與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圖1為學生在項目的實施中所制作的模型。

2.2 將LEGO式拼插積木引入原理類課程的教學

上面學生做節點的過程中,大多都選擇了紙板,KT板作為材料,但比例不容易把握,模型不夠精確。相比之下,lego積木尺寸精準,通過各種形狀的基本塊可以拼出幾乎所有你能想象得到的造型,這個原理和我們專業的有限元軟件的思想有異曲同工之妙。為了切實保證“基于項目教學”方法的實施效果,我們嘗試將Lego類拼插積木引入到原理類專業課程的教學。圖2為lego積木拼的鋼結構節點。

Lego積木大多數只有一面有凸點,利用Lego的基本塊,設計并拼搭出自己想要的形狀本身就是個具有一定挑戰,并且有意思的過程。而且,由于Lego在很多人心目中代表著快樂,讓學生快樂地參與教學模型的制作,能有效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實現“做中學,玩中學”。對于復雜的模型,可以先通過電腦設計,再拼出設計好的模型。

3 結論

在土木工程原理類課程的教學中引入“項目教學法”,是一種有意義的嘗試,通過項目的實施,學生學會查找資料,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且,在項目的實施過程中,學生主動地找老師討論問題的現象比以前多了很多,實現了老師與學生的互動,實現了教學相長。由于Lego積木的特點,將其引入原理類課程的教學,為“項目教學法”的實施提供了絕佳的手段,大大增強了項目教學法實施的趣味性,增強了實施效果。

參考文獻

[1]高等學校土木工程專業指導委員會編制.高等學校土木工程專業本科教育培養目標和培養方案及課程教學大綱[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2.

[2]劉凌云. 鋼結構課程教學改革初探[J]. 教育與職業,2007年,第29期(總第561期),190-191

[3]鄧明華. 基于項目的學習(PBL)模式的應用探究。湖北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碩士學位論文,2008年5月

[4]夏志斌, 姚 諫. 鋼結構———原理與設計[M] . 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

猜你喜歡
專業課程鋼結構原理
首件鋼結構構件確認機制在鋼結構施工中的應用
了解咳嗽祛痰原理,有效維護健康
電大學前教育專業課程改革探討——以福建電大為例
平均場正倒向隨機控制系統的最大值原理
化學反應原理全解讀
通信原理教學改革探索
中美綜合大學在音樂專業課程上的比較與啟示
中俄臨床醫學專業課程設置的比較與思考
專業課程群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鋼結構建筑發展前景廣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