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農村小學作文的教學

2017-01-21 13:16王春玲
卷宗 2016年10期
關鍵詞:作文教學小學能力

王春玲

摘 要:小學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教學難點?!墩Z文課程標準》對小學生作文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這就是提倡自由表達、提倡想象作文、提倡表達個人的獨特感受,注重培養學生寫作和習作興趣、自信心和創新能力。

關鍵詞:小學;作文教學;能力

《語文新課程標準》中強調: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創造性表述的過程。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積極向上,表達真情實感。

自我從小學語文教學以來,一直在農村小學教高年級語文。就小學語文教學中,我覺得作文教學是最棘手的。農村小學生的作文,常常缺乏真情表現,有時只是虛情假意,亂編的多。語言干巴巴,情思不見影。往往只是只言片語,寫不實在、不生動。原因之一是學生平時佳詞妙句積累的量較少,感到無語可寫。遣詞造句,布局謀篇能力差;原因之二是學生手頭題材匱乏,沒有“真事”,也缺乏“發現”,不善于捕捉素材,對于眼皮底下的好材料,往往聽而不聞,視而不見,就很難抒發真情,進而害怕寫作文。一些學生為了應付老師的作文任務,筆下的故鄉是他鄉,筆下的家是別人家,筆下的美景卻從未見過……很多學生的寫作憑空想象,東拼西湊,亂寫一通,甚至有些學生都弄不明白自己寫的是什么內容,這樣的作文質量每況愈下。針對農村小學作文的教學,下面談談自己在作文教學中的幾點做法:

1 激發學生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沒有寫作的欲望,那么習作的教學目的就很難達到。兒童心理學家皮亞杰說:“兒童是個有主動性的人,他的活動受興趣和需要的支配,強迫工作是違反心理學原則的,一切有效的活動必須以某種興趣為先決條件?!币虼?,讓學生饒有興趣的習作,是習作成功的第一步。那么,該如何激發學生的興趣呢?

1、作文命題開放

布置習作時,作文命題要放寬,緊緊圍繞學生所熟悉的生活,以學生周圍人和事,景和物作為作文內容,以此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使學生感到有一種表達的愿望。如筆者在寫作教學時常布置學生寫一些命題為《我的故鄉》、《爸爸、媽媽、老師,我想對你說》、《校園的早晨》、《我的媽媽》的作文。

2、開展形式多樣的作文活動

筆者經常在作文教學里開展各種各樣的作文交流活動。有時,我聲情并茂地朗讀學生的習作;有時讓學生上來讀自己寫的作文;有時讓學生互評互改,指出對方的長處和短處;有時把學生的習作貼在教室的佳作欄里。這些活動可讓學生在充分肯定的評價中樹立起作文的自信。

3、給予學生寫作充分肯定

要讓學生有恒久的寫作興趣,必須要讓學生嘗到成功的喜悅。把寫得好的作文,面向全體學生進行宣讀,讓學生有成就感,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哪怕學生寫得不成功,教師也要給予鼓勵性的評語。為作文中的有點“喝彩”,哪怕只有一個詞用得生動,一個句子寫得好或一個地方有新意,也要為其叫好。讓學生覺得“我也會寫”,從“怕寫”向“要寫”、“樂寫”邁步。

2 指導學生多閱讀課外書

常言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笆熳x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其中悟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文章愿與積累。只有語言積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筆下生花。否則,總有思緒萬千,筆下也難有只言片語。因此,教學不僅在教學中加強朗讀訓練,還要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多閱讀課外書,積累好詞好句,積累語言材料。為此,筆者讓學生購買一本課外讀物,利用周六、周日來閱讀。并要求學生在閱讀時摘錄書中的優美詞語,妙語妙句,精彩片段……并反復吟誦。只有長期積累,語言才會豐富,寫作時大量生動的詞句才會涌現筆端。同時,閱讀也是學生獲得作文范例的基本途徑,學生可以從讀中學到“怎樣寫”。所以需要我們教師長期有目的地培養,讓學生從閱讀中積累語言材料,從讀中學寫,讀寫結合,提高寫作能力。

3 引導學生就地取材

要想讓學生寫好作文,必須讓學生在“實實在在”的環境中捕捉作文題材。農村小學的學生寫作文時往往對自己身邊的事物聽而不聞,視而不見,總去寫一些自己憑空想象的人和景物??傆X得自己身邊的東西太平常了,沒什么可寫。歧其實農村孩子的作文題材比比皆是,問題是如何引導他們去捕捉、積累。法國雕塑家羅丹說過:“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發現?!庇^察是認識客觀的世界、積累寫作素材的重要途徑。所以我們平時就要注意培養學生仔細觀察的良好習慣。農村田野風光美、自然景觀美、身邊的人和事等等都是學生寫作的好題材。引導學生觀察身邊的事物,在熟悉的家鄉尋美,在題材中孕育美,才能在寫作中表真情。引導學生就地取材,就是讓學生從平平常常的熟視無睹的事物中去發掘事物的形式美與內在美,激發小作者對家鄉的熱愛之情。也可以避免舍近求遠,浪費資源,避免獵奇心理,鍛煉學生捕捉素材的能力。因此,我每天總不忘提醒學生在放學的路上,要仔細觀察在路上的人和事物,把所見的有特色的情景記下來,每天利用早會時間或者下午活動課時間讓學生講講“所見所聞”。這樣學生就積累了大量的寫作素材,也提高了認識水平和表達能力。有時,我就帶學生一起去參加義務勞動,幫農民干農活,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到勞動的興趣,利用這樣的機會指導學生認真觀察干活的過程,人物的衣著、神情、動作、語言等及景物的靜態與動態;有時帶學生去聽老人們講以前的故事,讓學生觀察老人們講故事時的神態、動作、語言等,并學習從故事中感悟道理;有時帶學生到田園里去觀察農作物,要求學生在觀察時抓住農作物的形狀、大小、顏色、味道等特點細致觀察……學生通過取材、思考、表達,把對家鄉的愛洋溢在習作的字里行間,獲取了最有感受的寫作素材,可以避免虛構故事冷冷而談,虛情假意的作文現象。

猜你喜歡
作文教學小學能力
消防安全四個能力
大興學習之風 提升履職能力
你的換位思考能力如何
網絡視域下初中作文教學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