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法律思維的培養與塑造

2017-01-21 13:23鄭筱雨
卷宗 2016年10期
關鍵詞:法律思維塑造培養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不斷的深入。在這樣的背景下,大學生作為社會主體之一,不僅需要掌握基礎的法律知識,還需要擁有法律思維。本文首先分析了培養與塑造大學生法律思維的意義,其次探討了培養與塑造大學生法律思維的方法,并提出了幾點建議以供他人參考。

關鍵詞:大學生;法律思維;培養;塑造

當前時代,大學生單單只掌握一點基礎法律知識是不夠的,還需要擁有法律思維,大學生只有擁有了法律思維,才能更好地適應當前社會,才能為和諧社會的構建貢獻出自己的力量。而培養大學生法律思維是一項復雜的工程,所以思考如何培養與塑造大學生的法律思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 培養與塑造大學生法律思維的意義

1.1 法律思維是現代人人格構成要素之一

隨著時代的發展,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世界人民對法律的理解有了本質的改變。過去階段,很多人認為法律是國家用來限制自身行為的工具,而現階段,人們才逐漸意識到法律是用來保護自身利益及人身安全的武器?,F代人的生活從某種意義來說已經轉變為法律生活,所有行為都基于遵守法律的基礎之上。而法律思維是思維方式的一種,它是以法律的視角,并結合法律的原理及規律,來思考并解決法律問題。當大學生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面臨法律問題時,可以采取法律的武器來保護自身利益。雖然現代人在面對法律問題時,可以聘請律師或咨詢相關法律工作者幫助自身維護合法權益,但由于該方面的活動需要付出一定代價,并且有些法律問題發生之后,事后的維權工作無法將損失徹底彌補回來。所以,培養與塑造大學生法律思維,提高大學生的解決法律問題的能力,可避免大學生受到不必要的權益侵害及利益損失[1]。

1.2 提高大學生對法治社會的適應能力

現代法治社會背景下,大學生知法、懂法并在工作生活中積極貫徹落實法律,是國家賦予的最基礎的權力責任與義務。當前法制時代也是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現代化建設的中堅力量和后備力量是還處于大學生涯的學生,大學生必須充分了解現代化建設的需求,明確自身和社會發展及其他社會群體之間的關系。而這一切都是建立在法律的框架之中,所以培養與塑造大學生法律思維可有效提高大學生對法治社會的適應能力。過去階段,很多大學生由于沒有樹立法律思維,不知法、不懂法,使其逐漸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如2013年發生的復旦大學投毒案,犯罪嫌疑人林某就是因為不懂法律和存在僥幸心理,導致其做出極其惡劣的犯罪行為,該行為不僅降低自己的前途斷送,并且付出了生命的代價,還給受害人及受害人的家庭帶來沉重的傷害??傊?,但凡是大學生犯罪,其根源在于他們對法律并沒有充分的認知,缺乏法律思維。而培養與塑造大學生的法律思維,可有效提高大學生對法律的認知,避免其走上違法道路,減少大學生犯罪事件,保護大學生健康、穩定的成長[2]。

1.3 是社會發展的必然需要

當今我國社會發展的主要旋律是站在和諧穩定的基礎之上不斷提高經濟水平,而不管是建設和諧穩定社會還是經濟水平的提高,都需要大學生具備良好的法律思維。經濟方面,培養與塑造大學生的法律思維,可有效降低大學生就業之后發生的各類經濟糾紛,避免大學生的利益受到不法分子的侵害,而建立和諧穩定社會方面,同時,大學生是社會主體之一,每位大學生都需要在和諧穩定社會的構建中做出一點貢獻。大學生要遵守法律法規,不違法犯罪,對生活中不良現象和行為要積極抵制,維護好校園秩序。而培養與塑造大學生法律思維,可提高學生思想道德水平,使其在校園生活和今后的社會生活中善于用法律來作為自身行為的標準規范,所以,培養與塑造大學生的法律思維可有效推進我國和諧穩定社會構建進程[3]。

2 培養與塑造大學生法律思維的方法

2.1 改革校園管理模式

過去階段,雖然我國高校采用了制度化的校園管理,積極貫徹了依法治校的理念。但在此過程中,并沒有處理好學校、制度以及大學生三方之間的管理。大學生認為學生制定的規則制度適用于限制自身行為的,產生了較為嚴重的抵觸心理。并且,高校并沒有把校園制度和國家法律相互結合,使學生并不能準確認識到校園制度和國家法律之間的聯系,使校園管理沒有起到培養與塑造學生法律思維的作用。而改革校園管理模式可有效培養大學生的法律思維。具體可從以下幾點出發:(1)高校領導及相關管理者要不斷建立依法治校的理念,在校園管理中貫徹落實相關法律,構建以法律為基礎的管理體系框架,并在校園生活中發揮帶頭作用。(2)完善校園規章制度,一是教學方面,二是學生校園生活方面。不斷糾正大學生對規章制度的認知,提高大學生對規章制度的認可程度,并在校園生活中積極采用規章制度來維護自身權益。(3)建立良好的校園環境,把依法治校納入高校文化建設內容中,為學生法律思維的培養提供良好的外部條件[4]。

2.2 重視《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學

在進入大學生生涯之后,大學生攝取法律知識很大一部分是來源于《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以下簡稱《基礎》)課程教學。而培養與塑造學生的法律思維,首先需要加強學生對法律知識的掌握程度。過去階段中,很多高校不太重視《基礎》課程教學,體現在師資力量及其他資源的配置,使得《基礎》課程教學并沒有發揮實質作用。想要做好《基礎》課程教學,可以從以下幾點出發:(1)把《基礎》課程分到必修課中,并提高《基礎》課程的學時,提高學校對《基礎》課程教學的重視程度,避免其他課程占用《基礎》課程課時。(2)明確《基礎》課程教學目標,改善過去以培養學生職業道德及就業能力的狹義目標思想,結合大學生法律思維的培養與塑造來優化《基礎》課程教學內容。(3)加強師資力量的建設,培養一支專業《基礎》課程教學教師,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4)改善教學觀念,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學習《基礎》課程的積極性,化被動為主動??傊?,想要做好《基礎》課程教學,還需要一個漫長及復雜的實踐過程,教育工作者在實踐過程中應該及時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并加以改善,不斷提高高?!痘A》課程教學質量[5]。

2.3 加強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思想道德和法律思維往往是相互聯系的,因為國家法律的建立是站在社會主流思想意識形態的基礎之上,所以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對培養學生的法律思維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高校應該不斷開展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建立系統的、全面的思想道德教育體系,采用現代先進的教學方法來提高思想道德的教育質量。在高校開展思想道德教育過程中,應該結合法律來展開相關工作,讓學生認識到法律和思想道德之間存在的關系,并在思想道德教育中不斷提高學生的法律素養,培養塑造學生的法律思維。

2.4 積極開展實踐活動

法律思維的培養與塑造單單依靠理論知識的教學是不夠的,還必須結合實踐活動,從而提高大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大學生能夠熟練運用法律思維來解決生活中的法律問題。在開展實踐教學中,教學內容不可過去抽象、籠統,應該從生活實際出發,以生活中極容易發生的事作為出發點來展開實踐教學。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應該要求學生多看、多想、多做,而非一味的聽教師進行講解。如開展立法討論活動,提高大學生對立法原理的掌握,還可開展司法審判的旁聽活動等[6]??傊?,只有開展實踐教學,才能提高學生法律知識和法律思維的實踐運用能力。

3 總結

隨著社會的進步,法律思維已然成為現代人人格構成的基本要素之一,在法治社會下,培養與塑造大學生的法律思維可有效提高學生對社會的適應能力,并促進我國和諧社會的建設。而培養學生法律思維是一項系統的工作,高校應該改革校園管理模式,并重視起《基礎》課程教學及思想道德教育,積極開展實踐活動,從而提高學生的法律素養,幫助學生建立起以法律思維為導向的行為模式,并不斷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付五平.論非法學專業大學生法律思維的培養[J].學理論,2014,(32):168-169.

[2]王雅靜.關于大學生法律思維的培養問題[J].法制與社會,2011,(32):243.

[3]吳家豪.關于加強大學生法律思維培育的幾點思考[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2,(1):77-78.

[4]高巖.法律思維意識不應成為大學生人才培養的短板[J].管理學家,2012,(19):583-584.

[5]卓加鵬,許田.高職大學生法律思維文化探析與建構[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2,28(7):98-100.

[6]王毓南.培養大學生法律思維方式的途徑[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4(8):110-112.

作者簡介

鄭筱雨(1995-),女,州大學西亞斯國際學院。

猜你喜歡
法律思維塑造培養
司法改革背景下民法實例研習課程設置構想
論如何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