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芻議教師的情感培養

2017-01-21 13:27黑平生
卷宗 2016年10期
關鍵詞:培養情感教師

摘 要:情感培養是中華文明傳承的重要內容,教師的情感培養對實現教育的社會功能、增強社會情感、促進社會和諧具有重要意義。教師本人只有從多方面進行自我情感培養,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才能成為合格的教育者。

關鍵詞:教師;情感;培養

情感培養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組成部分,也是社會教育的重要內容。然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現代教育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而日趨功利化,教育機構偏面追求教師的專業技能水平而忽略了教師情感的培養,教師也只是把教學當作謀生的手段而缺失育人的情感。情感缺乏的教育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背離了教育的最終目的。

1 情感的內涵

《心理學大辭典》解釋:“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滿足自己的需要而產生的態度體驗”。 即人們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對客觀事物、社會關系等的判斷以自我主觀意識形態表現出來的心理現象。它是人類心理活動中最本能的一種意識表現,伴隨著人的意識而存在并始終支配著人們的思維和行為。因此,情感具有主觀臆斷性,如在與他人接觸中會首先從衣著相貌舉止等表像對對方進行感性的判斷,并在心理上產生是否愿意進一步交流的愿望。

梁啟超在談到情感對人影響時說:“情感的作用固然是神圣,但他的本質不能說是善的,都是美的。他也有惡的方面……。情感教育的目的不外將情感善的和美的方面盡量發揮,把那邪惡的和丑的方面漸漸壓伏淘汰下去,這種工夫做得一分,但是人類一分的進步”。

人們可以通過對自己的情緒、品行以及價值取向等積極影響,有目的的對情感進行培養以提升和穩定自已情感中美好的部分,克服掉“惡”的部分,最終使自己的品行趨同于社會道德標準。

2 情感培養是社會教育的重要內容

情感培養是我國幾千年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孔子社會教育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論語、述而》說:“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注重對人的內在素質和外在表現的全面培養,注重人的德才并重,把道德修養作為人的培養首要內容,他也正是用自身的德、行影響著身邊的人。作為社會文明的傳承,"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充分表現了以國家、民族的利益為重,心懷天下的政治抱負和救世情懷,煥發著促進社會進步的精神力量。

教育首先是人和人情感上的相互溝通。教育者的情感關懷是溝通的橋梁,教育者正是通過自身的態度、情緒、思想、品格等對受教育者進行積極的影響,從而激發他們對社會的熱愛和幫助他人的欲望。近代教育家夏丏尊先生在翻譯《愛的教育》時說過這樣一段話:“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為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苯逃叩那楦信囵B顯然具有重要意義。

3 情感培養的途徑

教師的情感素質是教師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教育情感代表著教師的人格特點和品質。提升教師的責任感、自豪感和榮譽感,激發教師關愛學生、關注社會的情感,需要從歷史文化熏陶、社會實踐、個性塑造等多方面培養。

1.閱讀經典,汲取傳統文化的精髓。儒家學說的核心是“仁”,其哲學精神是“仁愛”??鬃诱J為,決定人之為人的最根本點在于懂得人倫親情和人類情感。 “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歟”,首先把“孝親敬兄”作為仁愛的基本要求,從孝敬父母這種有血緣的自然情感作為基礎,進而愛天下萬物,形成和諧而富有親情的狀態,以實現“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的社會生活人與人情感關系。

而老子認為“圣人之情,應物而無累于物也”注重人的自然性與精神的相融合,在逆境中培養超然的處世風度,以包容的情懷來建立與他人和諧的社會關系,實現個人的修養與情感提升,從個人情懷內涵上升到人的社會情感,達到“自愛、自知、知人”情感境界。

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從人的社會性與自然性詮釋了人的內在情感修養內涵。教師應積極從中汲取情感教育的精華,從而塑造教育者的良善品格,并傳承給受教育者。

2.熱愛工作,培養堅定的意志品德

教師如果沒有對教育事業熱愛,沒有責任感和使命感是做不到為人師表,是無法全心身投入教學中去,更談不上育人。陶行知先生說“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需要教師擁有對教育事業的無私奉獻的事業情感。尤其在經濟迅速發展的現代社會,能耐得住寂寞,甘于辛苦,更需要一份對事業的熱愛和執著。

從教育中找樂趣,從教學中體味成功,實現人生價值,需要堅定的信念。面對社會,面對學生,作為學生心中的榜樣,教師更應培養自己的意志,敢于挑戰自我,堅定自信心、進取心,在挫折誘惑面前,磨練毅志品質。用寬闊的眼界看社會,養成豁達寬容的性格。學會用樂觀的情緒、真誠的微笑展現自信,雨果說過:“微笑就是陽光,它能消除人們臉上的冬色?!币粋€充滿熱情、富于自信的教師會讓學生感到信任和親切,容易獲到學生的心聲,會激發學生內心積極的學習生活欲望。

3.熱愛學生,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

愛是教育的生命,高爾基說過:誰愛孩子,孩子就愛誰,只有愛孩子的人才會教育孩子。知識的傳授也是教和學雙方心靈的溝通,有了愛才能會主動地了解學生的性格、學習和愛好,發現并抓住學生身上的優點,給予恰當的表揚,表現對學生的欣賞。有愛的付出就會有愛的收獲,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愛,就會從心里真正接受老師的批評或鼓勵,增加與老師交流的愿望和信心,即使是教師對學生看似不經意的關心或問候,就會打開學生心菲,從而激發學習的積極性。事實證明用諷刺非勉勵的情感進行教學,它一定會淹滅而非助燃學生的學習熱情,兩種截然不同的情感都會深刻地影響著學生的人生觀。

4.培養愛好,增強熱愛生活的情趣

興趣是指一個人經常趨向于認識、掌握某種事物,力求參與某項活動,并具有積極情緒色彩的心理傾向。愛好指一個人在興趣的引導下,經常參與某項活動,并且有積極的活動傾向。興趣愛好是熱愛生活,適應環境,心態積極向上的情緒體驗。

一個人的興趣愛好是通過環境影響和后天培養形成的。豐富的生活是興趣產生的土壤,只有熱愛生活,才會產生積極的參與熱情,并嘗試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教師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有利于提升教師自身素養,達到修身養性,陶怡情操,享受生活的樂趣。有利于拓寬視野,豐富知識結構,鍛煉思維能力。有利于增強校園文化氣息,促進師生和諧相處,為學生樹立榜樣。一個對生活充滿樂趣的教師,自然會激發、鼓勵和帶動學生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有助于學生克服消極情緒,以積極的態度面對學習生活。

“沒有情感,道德就會變成枯燥無味的空話,只能培養出偽君子”(蘇霍姆林斯基),進行情感培養不是空洞的說教和偽裝?!按笠粝B?,大象無形”(《道德經》),情感的培養正是不斷通過平凡生活的情感積累,在持續的品行修正中,陶冶自己的情操,最終形成愛學生、愛教育、愛社會的高尚情感,展現教育工作者愛崗敬業、樂觀自信的時代風采。

參考文獻

[1]李亞文.試論教師職業道德情感的培養.《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4)

[2]梁啟超.中國韻文里頭所表現的情感《飲冰室合集》.中華書局,1989.

[3]亞米契斯.《愛的教育》譯林出版社, 2009年

[4]陳景磐.《孔子的教育思想》.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1957年

[5]《陶行知教育文選》.教育科學出版社,1981年

[6]雨果.《悲慘世界》.譯林出版社,2010年

作者簡介

黑平生(1966-),男,漢族,河南省駐馬店人,中文本科,主任科員。

猜你喜歡
培養情感教師
最美教師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長,保持獨立
情感
未來教師的當下使命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長,保持獨立
情感移植
圓我教師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