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紀實攝影的人文關懷

2017-01-21 17:19董媛媛
卷宗 2016年10期
關鍵詞:攝者紀實關懷

董媛媛

人文關懷聽上去似乎是一種很崇高的精神,但是在具體的拍攝中,攝影家們應該通過什么樣的方式去體現自己的人文關懷精神。近幾年來,都市報出現并逐漸占領市場、很多老版的報紙都開始改版以及網絡的的快速興起,大量的新聞圖片被各種周刊、網頁應用,也因此出現了一大批紀實攝影師,還有很多只是普通的用手機記錄下來一個事件,也被稱之為紀實攝影。雖然我國的紀實攝影現在正在處于量變到質變這個轉變的階段中。這些年來也確實涌現出了一些比較好的照片,但是對于周刊,報紙,網絡的需求還是遠遠不夠的。而且這些極速出現的攝影師們多數是業余的,水平也是層次不齊,確實缺乏實踐的經驗,缺少專業的知識。正是因為如此,即使每天網絡上漫天遍野的紀實新聞,但大多數都是拍的極為隨意,甚至有些是不雅的,不適宜被公眾所知道的,這些問題就是目前紀實攝影的現狀,這種現狀就是因為缺乏人文關懷。

1 人文關懷的主要問題

攝影師在各種新聞事件的拍攝中,不僅僅是以采訪者,拍攝者的身份,很多時候也是新聞事件的目擊者和參與者。由于紀實攝影都是在一個真實的環境里,實際現場可能很嚴肅端莊,也有可能很混亂,會遇見形形色色的人,突發一些不可預見的情況,不可預料的東西太多,不定因素太多,所以攝影師在拍攝現場的不正確、不合適的做法,很容易影響到整個事件的自然發展。這不僅僅是在給現場添亂,也會為自己的采訪、拍攝帶來不必要的麻煩。所以這個時候有經驗的攝影師就尤為重要,而有經驗的攝影師都會懂得如何更好地處理,體現出自身人文關懷的精神。

在紀實攝影中,如果沒有深入的調查和對現場情形及時的正確的判斷的能力的話,就不容易抓住事件的本質,不易發現拍攝對象的真實想法,拍出的照片就會或是圖不達義,或是言過其實,只是僅僅停留在表面,挖不到深入的東西,從而導致人文關懷的缺失。不同的人或事物要用不同的方式去拍攝,當你拍攝人物的時候,如果你用了超廣角鏡頭導致人的身體畸變,會使畫面看上去讓人很不舒服,所以拍攝不同的東西要選擇相應的正確的方式。攝影師要在尊重事實的前提下,盡量避免傷害被拍攝者的情感與利益。拍攝時不僅僅要掌握好的時機,也要關注人本身。

人文關懷也有反面的現象存在。有些不專業沒有人文關懷的攝影師就會在不經意間表現出了一種無視拍攝者,只顧著自己的利益的情況。還是要說到廣角鏡頭的運用,用廣角鏡頭可以達到一種夸張的效果,但是這樣子就絲毫不顧及被拍攝對象的感受,僅僅追求自己要的效果。而有些周刊為了版面效果和發行量也會經常把這些擁有“視覺沖擊力”的東西發表出來,而不去關注被攝者的心情。所以說,人文關懷不僅僅關乎人的愛心,還和個人的道德有關。

在我的理解里,其實人文關懷并不用很刻意,在日常中就可以發現,雖然日常并不那么令人振奮,但人都是過著平凡的日子,不是都說要從生活中發現美嗎。在如今的中國,攝影與社會的聯系仍然處于比較低的程度,攝影家們寧愿爬山涉水到遠方去拍攝壯麗山河的美景,去拍攝少數民族,和我們不一樣的種族,卻不愿意把目光投向自己身處的城市,去發現自己的身邊點點滴滴。這些攝影師把人文關懷狹義為風光花草,卻對于身邊的日常無動于衷。這可能就是如今人文關懷存在的最大問題吧。

2 紀實攝影師該如何更好地實施人文關懷

攝影在這整個社會中生存著運行著,就會受到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影響和制約,特別是如今媒體逐步走上市場,網絡越來越普遍于我們的生活,在經濟利益的誘惑下很容易迷失方向。更何況我國的紀實攝影至今還不是很成熟,在很多方面都不是很完備,所以要想讓攝影師們都表現出人文關懷,所有的紀實攝影界的人都要付出努力,才能推動紀實攝影的發展。

首先,作為一個紀實攝影師,應該必須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要尊重事實,尊重人性,按照事物本來的情況來反映生活,這時作為紀實攝影必須要有的專業素養。一定要客觀公正,不能僅僅是為了追求效果,追求觀眾的追捧。其次,紀實攝影師肩負著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所以就要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一個無處不在的鏡頭,一顆時刻準備好的關懷之心。我們要營造的是一個寬容和諧的社會,讓每個人在人文關懷的氛圍中成長,在這樣環境的熏陶下,那種精神就駐扎在了心里。切記不要把人文關懷僅僅放在臺面上,說說而已,要在實踐里表現出來才是真的!

3 人文關懷在紀實攝影中的價值體現

人文是什么,它泛指了這個社會中的各種文化的表現、現象。人文是一種思想,也是一種觀念。在這里的人文所指的還有文明的成分,人文其實是一種精神上的東西,是一種文化的現象,也是社會現象的綜合。所以人文會因為地域的不同,民族的不同,歷史的不同而有所區別,其所反映出來的東西也會有所不同。

人文攝影,“人文”這個概念是很有廣度和深度的意義?!叭宋臄z影”這個名詞,它的含義很難說得清楚。在我看來,人文攝影跟環境和社會有很大程度上的關聯,和人的關系也密不可分,但人文攝影不等于人像攝影。人文攝影,它既是一種文化概念,又是一個攝影體系。人文攝影講究的是社會態度也就是群眾態度的表現,不過也要講究美學。從我的理解上來看,所有一切人類創造的物質文明或者精神文明那都是人文的表現。人文攝影最重要的拍攝手法就是一定要“真實”。是用來表現某個“人”以及和他相關的環境等,從一種人性的高度來關注這個“人”的生存的狀態、生活的方式、他的精神層面,以及他的未來和發展。從精神觀念上解釋人文攝影的話,人文攝影是以研究人文的視角,以人文關愛的情懷,去擁抱這個世界上的所有。和其他攝影類型不同的就是它的獨特視角,去發現、挖掘、提煉獨特的人文精神以及甚至發現深層次的文化內涵。

4 人文關懷的特點

從表現對象和角度來說,新聞紀實攝影是關注有新聞價值、有社會意義的“事物”為主,那么人文攝影就是關注“人”為主。紀實攝影中的人文關懷是指攝影師在拍攝過程中,以被攝者為主,通過對被攝者的生活狀態和心理狀態的采訪和拍攝,采取的最大可能保護被攝者心理精神和物質利益的行為,這是一種人性化的做法。在紀實攝影中,人文關懷最為經常出現的就是在新聞界。新聞傳播與人文關懷有共通點,那就是本質都是以人為本,新聞報道是為人服務,為社會服務,為人民大眾服務。如果非要說在其他領域的人文關懷是專門針對某個人或者某群人的的某一方面的需要的話,那么人文關懷就可以普及到個人,社會,國家,無論是普通群眾還是弱勢群體,都是其中一部分。對于拍紀實攝影的攝影家而言,在他們的工作中會與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就更會尊重他人,優先考慮被攝者的感受,這不僅是攝影者最基本的職業要求,也是攝影者職業素質的表現。攝影者在工作中不僅僅要履行自己職責,堅守自己職責,還應該具有他人關心關愛的情懷,要對被攝者多一些同情和體諒,簡而言之就是多一些人文關懷。人文攝影中最為重要和獨特的特征就是人文情感,人文精神的傳達!

5 結論

紀實攝影真實的、客觀的反映了事物本來的面貌。紀實攝影在允許的范圍內,把社會現實記載了下來,使整個人類社會很好的了解了各種各樣的人和風情。當然,人文因素在這里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使人文關懷的思想在紀實攝影中擔當了很大一部分作用,也是起著主導的作用。紀實攝影不僅僅是對一種文化的紀錄,對生活的紀錄更是對人們在社會中的態度的紀錄,對精神的紀錄。而我們為什么需要人文關懷,因為這是一種精神價值,心中但凡有了這種價值觀,作品就會有了力量,就會蘊育著深厚的內涵和情感。

猜你喜歡
攝者紀實關懷
硯邊紀實
真垃圾
現代就是細枝末節的關懷
情傾贛鄱 殷殷關懷
淺議人像攝影技巧
CHINAPLAS2016采訪紀實
混亂實驗室紀實
沖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