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沿邊堡式建筑

2017-01-21 17:32劉成明
卷宗 2016年10期

摘 要:友誼關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憑祥市西南邊境,靠近中越邊境,是中國九大名關之一,由于獨特的地理位置和經歷了中國重要的時間維度,使友誼關這一中越邊境建筑有重要的研究價值,通過研究友誼關的建造歷程以及歷史脈絡,從而更深刻了解中國歷史。

關鍵詞:友誼關;中越邊境;堡式建筑

友誼關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西南部,廣西憑祥市邊境,是我國現存古代關隘中的九大名關之一。九大名關它們分別是山海關,潼關,嘉峪關,居庸關,友誼關,雁門關,紫荊關,娘子關,武勝關。友誼關是其中唯一的邊關,是我國南大門,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素有“南疆重鎮”之稱。當地人民美稱友誼關為“南天第一關”,或簡稱為“南關”,是我國由陸路通往東南亞一些國家的南大門。

1 友誼關名字的更迭

友誼關歷史悠久,經歷中國各個朝代跌宕起伏,根據《廣西通志稿》記載,漢朝時候友誼關就建成,但是當時屬于郁林郡管轄之下的雍雞縣的邕雞關,之后的歲月,關名不斷變更,曾經更名為雞陵關、界首關、大南關。到了明朝,根據《明史記事本末》卷二十二記載:“成祖永樂五年五月(公元1407年)改雞陵關為鎮夷關?!睆拇艘院?,一直到明朝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記載“南安國頭目莫方瀛遣使阮文泰奉命鎮南關請降”可見,在此之前,鎮夷關才更名鎮南關,但具體時間有待考證。鎮南關這一名字一直用于1953年,在國際大環境變化下,鎮南關更名為睦南關,這一名稱沿用到1965年,在國務院批準后,睦南關更名為友誼關,3月5日在友關口舉辦睦南關更名友誼關的儀式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副主席鐘楓主持了友誼關命名揭幕儀式,越南駐南寧領事館總領事潘孟居和越南諒山行政委員主席閉振興也率領代表團前來祝賀。友誼關 名字的變更見證了中國歷史變遷,但是保家衛國的屬性絲毫沒有變化。

2 友誼關地理和修建歷程

友誼關位于廣西邊陲要地,前身為鎮南關,越南歷朝歷代朝貢大使都由鎮南關進入我國朝貢,鎮南關坐落在左弼山河金雞山之間,兩座山是憑祥市中部和西部山脈的尾端,都是自北向南延伸,如同左右雙拳對峙而形成一個險峻的鎮南關關隘,最高峰是大青山,海拔867M,小青山,馬鞍山,左弼山,和大青山連在一起組成鎮南關天然壁壘,大青山沿中越邊境南延,南北連綿不斷,金雞山右輔于鎮南關,古代金雞山被稱做梅梨嶺由于其山峰陡峭,如同一只傲然挺立的雄雞,因此得名金雞嶺,中西山脈險峻,氣勢磅礴,中間的鎮南關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鎮南關修筑與漢朝,但是毀于中法戰爭,在戰爭結束之后,政府決定重修鎮南關,“舉凡除道、筑墻、伐木、運石等役悉以責成各營隊合力助工”,為了節約開支,大部分工作都由士兵在石匠的指導下完成,比如夯筑土墻,砍樹開路,和制做石灰等等,當地的建筑材料除了石磚之外都無法自產,所以只能向外購買鋼筋,青磚,混凝土,磚瓦,灰油,鐵器等建筑材料,關隘還需要炮臺保護,政府便向德國購買了一些火炮,還就地取材了法國戰后留下的一部分軍用火炮,使用這些便可節省不少資金,這些備齊之后,便開始了修復過程“責成各營隊合力助工,量予犒賞”,修復的第一步就是鎮南關城門和關城,“接兩山就高下,筑東西關城三里許,城身土筑,內外包磚石”士兵先修筑寬和高都約為兩丈的土墻,然后沿著地形將土墻夯實,這便是關墻的基礎,然后以土墻為基,在上面砌上石磚,在以石磚包著土墻,這樣可以大大增加土墻的防御力以及面對廣西潮濕氣候的耐久,城墻鑿開槍眼,防御大增,為了減少敵人繞過城墻進入后方的可能,這次修建將鎮南關原有的城墻120丈延長到了3里多,然后再關城兩邊左弼山和右輔山上修筑炮臺使得鎮南關防御性大增,工程總監文上貴贊嘆: “如此設防,不特可為一時保障,實為千載長城矣?!?/p>

3 戰火與紛爭下的友誼關

友誼關是中國歷史長河的見證者,經歷了古今重大事件也是中外交往的見證,書寫了中華民族抵御內憂外患的史書,也是一座雄偉的露天古今軍事博物館。

(1)中法之戰

清代末年,清政府腐敗無能,國力嚴重衰落,列強伺機侵略中華大地,四處戰亂,民不聊生,法國依仗船堅炮利,趁機入侵中國的領邦越南,越南政府兩次派人向清政府求援,幫助他們保家衛國,由于清政府內部在是否幫助越南抗法的問題上出現了分歧,尤其是作為最高掌權

者的慈禧太后舉棋不定,導致最后錯失許多作戰良機,造成了駐守在越南北部的清兵節節敗退,甚至有部分清軍將領遇見敵人就不戰而逃,這情況一直到清政府起用馮子材率軍才開始改觀,廣西提督蘇元春和馮子材一起率軍與法國進行了關前隘之戰,這一場戰斗清軍利用鎮南關險要的地形布置了埋伏,誘敵深入,擊敗了法國侵略軍,這就是名震中外的鎮南關大捷,使中國人民揚眉吐氣。

(2)鎮南關起義

1907年12月1日深夜,馮翔、黃明堂、李佑卿等受孫中山的委派率領革命軍100多人從越南抄小路潛入鎮北炮臺,當地清軍也立刻響應起義,向鎮南和鎮中兩個炮臺發起進攻,三臺炮臺當天下午就被革命軍所占領,鎮南關以及周邊區域也處于控制之下,孫中山先生得到起義成功的捷報,立刻趕到金雞山炮臺,鼓舞將士布置戰斗,同時,孫先生在發表振奮人心的演說吸引大量當地人民加入革命軍的隊伍,在與清軍的交戰中,孫先生對大家說:

反對清政府二十余年,今日始得發炮擊清軍耳。

隨著中國越來越強大,國家與周邊鄰邦關系不斷改善發展,中越國際鐵路聯運列車的開通,戰火紛飛的年代早已結束,和平重新降臨在這個古老的大地,友誼關這座古老的邊關也將重新煥發新姿,不再需要承擔起“鎮南”的作用,轉而變成中國和世界人民友誼的象征。

參考文獻

[1]吳志良.十六世紀葡萄牙的中國觀[J].世界漢學.1998,(1).

[2]福開森.廣州葡俘的信札[A].伯克塞編注,何高濟譯.十六世紀中國南部行紀[C].中華書局,1990.

[3]廣西陸軍小學堂編印《廣西歷代行軍要地紀略(講義)·桂邊通道之形勢》,民國石印本。

[4]王遜志:《廣西邊防紀要》1941年印,出版者闕如。

[5]沈奕巨:《清末廣西的邊防炮臺建設》附表,《廣西地方志》2006(1)。

[6]憑祥市志編纂委員會編:《憑祥市志》,《鎮南臺記》,中山大學出版社,1993版。

[7]王遜志:《廣西邊防紀要》附錄,1941年印,出版者闕如

[8]廣西壯族自治區通志館編:《中法戰爭調查資料實錄》,廣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9]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廣西壯族自治區憑祥市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編?。骸稇{祥文史資料》,1995年版。

[10]張之洞:《張文襄公全集》《致柏林洪欽差》

[11]李秉衡:《李忠節公奏議》卷二《奏勘修鎮南關城并存撫義民折》,遼寧作新印刷局民國19年(1930)版。

作者簡介

劉成明(1990—),男,廣西省南寧市人,廣西藝術學院,研究生,研究方向:環境藝術設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