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麻扎文化形式的研究綜述

2017-01-21 18:00再努爾·阿布力肯木
卷宗 2016年10期
關鍵詞:薩滿教

再努爾·阿布力肯木

摘 要:“麻扎”是阿拉伯文" Mazar',的音譯,原意為“訪問”、“探望",現轉意為“偉人之墓'、“圣地"、“圣徒墓與一般墓地不同。麻扎朝拜主要指以獲取麻扎庇護為目的而舉行的禮拜、誦經、祈禱、祭祀等儀式活動。維吾爾人歷來把麻扎看成“在世的霍加麻扎”。遇到各種困難的時候,人們就會朝拜與之相應的神靈棲息麻扎,舉行各種形式的祭拜儀式活動,祈求神靈賜與自己克服艱難險陰的勇氣和決心,求幫助實現自己的愿望。

關鍵詞:麻扎;巴合西;薩滿教

“麻扎”是阿拉伯文“Mazar”的音譯,原意為“訪問”、“探望”意思,維吾爾語中轉意為“圣靈之地”、“偉人之墓”,主要是指伊斯蘭教顯貴們的陵墓。麻扎朝拜在維吾爾族中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特別是在南疆農村,麻扎朝拜已成為維吾爾族宗教信仰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麻扎被人們看成為攘災避禍、傾訴痛苦求醫治病、拯救靈魂、尋求歡樂的場所。新疆的麻扎隨著人們的生產方式而形成了各方面的組成部分。許多學術著作中關于麻扎的概念與伊斯蘭教圣賢們的陵墓緊密聯系在一起。

1 麻扎建筑的形式

建筑是社會意義的一種載體,是從物質上表現特定歷史時期核心觀念、目標和情感的方式。[1]麻扎作為維吾爾族宗教信仰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建筑也具有各種的形式。不同的宗教文化,不同的年代的麻扎建筑有所不同。麻扎的外觀和附屬建筑都有所不同,一般由圓頂型的墓室,禮拜寺、罕尼卡等組成。[2]塞爾江·哈力克在“交融的趣味--淺析哈密三座麻扎建筑的風格演變”論文中說“新疆麻扎數以千計,家族麻扎尤具歷史地位,其中著名的有霍城禿黑魯·帖木兒土陵、喀什阿巴霍加麻扎、哈密土陵等。整體考察新疆伊斯蘭建筑,回族聚居地的中國傳統木結構風格、維吾爾族聚居地的中亞生上磚混結構風格是兩個最為突出的代表?!盵3]

2 麻扎村

作為傳統的人民居住空間,古村落大都包含著悠久的歷史,是歷史的微縮,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美學、建筑、科考等價值。作為最重要的傳統文化旅游地之一,古村落正正在面臨矚目與追逐,成為了新世紀旅游熱點,價值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鄉上建筑是民居的主要形式。在新疆麻扎村廣泛的位于。 1997年保羅·奧利弗在們日_界鄉上建筑大百科全書》中指出:“任何形式的鄉上建筑都可以按照特定的需求而建,并與促生它們的文化背景下的價值、經濟及其生活方式相適應”[4]。19世紀以來,麻扎村一直吸引著德、英、日、俄等國旅行家和探險家的目光,被稱為“中國西部最神秘的地方”。[5]李欣華在《歷史文化名村的旅游保護與開發模式研究》這一論文中指出“特的宗教歷史、民俗和獨有的神秘性,使麻扎村開展古村落旅游的潛力異常巨大、優勢相當明顯”。[6]新疆師范大學歷史與民族學學院的學生沙代提古麗·買明在畢業論文“麻扎與維吾爾族麻扎朝拜”中以吐峪溝麻扎村為例在吐峪溝麻扎村的地理位置,朝拜儀式,麻扎村朝拜的變化及麻扎村朝拜的功能進行了分析。比如:布施儀式、油炸食物放煙儀式、扎彩條(旗)、除穢術、洞里念經祈望等等。[7]

3 麻扎與薩滿教

薩滿教是一種自然的、原始的多神教,其內容是以“萬物有靈”和“靈魂不滅”的觀念為基礎,主要包括自然崇拜、圖騰崇拜和祖先崇拜三個部。[8]薩滿教在古代新疆各少數民族中流傳的時間比較久,長期支配著先民們的精神,形成了有著民族特色的觀念和習俗在與外來的宗教文化而融合的過程當中,以另一種變體的形式而出現在我們面煎而剝離這種文化現象對于識別原有文化、風俗和習慣都有著不可缺少的意義。周得華《淺談麻扎朝拜中的薩滿教遺存因素》(2011)指出薩滿教在新疆古代民族中的影響。高琳的《麻扎朝拜中薩滿文化的生存及原因探析》一文中指出維吾爾族獨特的麻扎朝拜活動,可以視為薩滿教自然崇拜、先祖崇拜和伊斯蘭蘇菲派偶像崇拜的一種混合體。在維吾爾族麻扎朝拜活動中可以看到大量的薩滿教遺跡[9]。

4 麻扎與婦女的生育觀

麻扎朝拜是維吾爾族婦女宗教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熱依拉·達吾提在《維吾爾族麻扎的功能職司及其演變研究》說到“傳統社會里,婦女們的言行平日里受各種各樣的伊斯蘭教教規的限制。她們不能輕易走出家門,不能參加公眾活動,長期處于某種程度的心理壓抑之下。麻扎活動則給了她們一個“合理合法”的機會參加娛樂活動”。[10]子求子習俗在維吾爾族中經歷了較長的歷史演變過程,其源頭可以追溯到突厥、回鵑時代對薩滿教烏彌(Umay)女神的崇拜。烏彌為突厥語的音譯,是突厥薩滿教中的保護神和生育之神,地位僅次于男性化的保護神一騰格里(T angri)而凌居其他眾神之上,享有很高的權威。從維吾爾族的其他生活習俗里也可以窺見對烏彌崇拜的痕跡[11]。維吾爾族原來是游牧民族以后把生產方式改變定居了,在游牧時期,氏族關系是最重要的關系紐帶,從此后這種氏族關系逐漸被家族關系代替,而生兒育女成為維持這一關系的重要紐帶。在父權制度下,男性被視為維持家庭存亡的根本,而婦女們被視為生兒育女的工具,無子成為婦女被體以及在家中受辱的理由。而即使在生育知識較為普及的今天,在一些農村地區,生育還是被看成是婦女單方面的事,這是在今天專司生育的麻扎在民間仍具有威望的重要原因。在《麻扎與維吾爾族婦女_從麻扎朝拜談維吾爾族婦女的生育觀》論文中熱依拉·達吾提博士闡述了維吾爾求子習俗的歷史演變及在麻扎朝拜活動中的種種表現后,她認為這種求子習俗在維吾爾族中經歷了較長演變過程。[12]

5 結論

麻扎朝拜,作為維吾爾族宗教信仰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不可或缺的宗教活動的一部分,在維吾爾族人們中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隨著現在社會的發展,現代人們需求的多元化,人們來麻扎朝拜的動機也各種各樣,舉行的朝拜儀式也多了,麻扎朝拜文化的形式也多樣化了。麻扎不僅是對新疆伊斯蘭教的歷史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價值,還有著更為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歷史背景,是多層次文化現象的統一體。

參考文獻

[1]艾力江·艾沙,《阿帕克和卓麻扎—一個多重意義的文本》 喀什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7月第32卷第4期

[2]宋超、李麗、路霞,《新疆伊斯蘭教麻扎墓室建筑的類型研究》 ,西部考古,第6輯

[3]塞爾江·哈力克,《交融的趣味--淺析哈密三座麻扎建筑的風格演變》 民俗民藝,2009年7月

[4]荊其敏,《中國傳統民居百題》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年

[5]李欣華,《歷史文化名村的旅游保護與開發模式研究—以吐魯番吐峪溝麻扎村為例》 干旱區地理,2006年4月,第29卷第2期

[6]李欣華,《歷史文化名村的旅游保護與開發模式研究—以吐魯番吐峪溝麻扎村為例》 干旱區地理,2006年4月,第29卷第2期

[7]沙代提古麗·買明 《麻扎與維吾爾族麻扎朝拜,邊疆經濟與文化,2012年第2期

[8]高琳,《麻扎朝拜中薩滿文化的生存及原因探析》,天津社會科學2008年第6期

[9]高琳,《麻扎朝拜中薩滿文化的生存及原因探析》,天津社會科學2008年第6期。

[10]熱依拉·達吾提,《維吾爾族麻扎的功能職司及其演變研究》,西北民族大學學報,2011年第2期。

[11]熱依拉·達吾提,《麻扎與維吾爾族婦女_從麻扎朝拜談維吾爾族婦女的生育觀》,西北民族研究,2004年第一期。

[12]熱依拉·達吾提,《麻扎與維吾爾族婦女_從麻扎朝拜談維吾爾族婦女的生育觀》,西北民族研究,2004年第一期。

猜你喜歡
薩滿教
薩滿教研究概述
清宮信仰與盛京宮殿
淺析薩滿教在維吾爾文學中的體現
赫哲族“伊瑪堪”的地緣性史詩空間
關于達斡爾族多神信仰及相關價值觀念探析
薩滿教研究的力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